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98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被三点支撑的第一单元和相对于重力方向设置在第一单元下方且被至少四点支撑的第二单元。
背景技术
在具有与放置表面(例如,地面或桌子)接触的四个或更多支脚(放置点)的成像设备中,当其上放置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放置表面的平坦度很差时,存在设备主组件的框架扭曲以使要输出到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几何精确度变差的问题。在四个支脚中的任意一个由于放置表面平坦度差而悬空的情况下(尽管假设负载由四个支脚均匀接收),由框架上的其它三个点施加的超过假定值的负载导致上述框架扭曲。因为悬空状态取决于放置表面的状态,很难预测设置于主组件的四个支脚中的哪一个悬空。另一方面,已知这样的构造,其中,通过给主组件设置三个支脚(以下简称三点支撑型),即使当地面或桌子在放置部处的平坦度很差,也可 以减小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框架的扭曲度。另外,考虑将诸如片材进给单元的扩展单元设置在三点支撑型成像设备下方并且作为成像系统使用。多数情况下,扩展单元出于其相对于放置表面的稳定性的重要程度而设置有四个或更多的支脚(包括脚轮)。假设系统通过脚轮在放置表面上整体滑动和移动,人们希望对成像设备和扩展单元利用螺钉等进行夹紧以免彼此分离。因此,在对成像设备和扩展单元利用螺钉等进行夹紧的情况下,对成像设备和扩展单元在成像设备的所有支撑点(三点支撑型中的三个点)附近利用螺钉进行夹紧的构造已经为人们所知(日本早期公开专利申请(JP-A) 2000-330351)。然而,当三点支撑型成像设备安装在设置有至少四个支脚的扩展单元上并且这些构件在所有支撑点附近被夹紧时,出现下列问题。具体地,在扩展单元设置有四个或更多的支脚的情况下,根据放置表面的平坦度,扩展单元的框架扭曲。当扭曲的扩展单元和成像设备在三个点以上处被夹紧时,由于扩展单元的扭曲,作用力施加在成像设备的框架上,从而存在框架扭曲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由扩展单元和成像设备主组件构成的成像系统中,在以彼此不容易分离的方式夹紧扩展单元和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同时,不能抑制由扩展单元扭曲引起的设备主组件框架的扭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已经解决传统成像设备的上述问题的成像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第一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包括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用于在三个点处支撑所述第一单元的第一支撑部,所述三个点由邻近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一侧设置的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邻近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相对侧设置的第三支脚组成;相对于重力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元下方的第二单元;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单元的底部,用于通过至少四个支脚支撑所述第二单元;和连接部,用于相对于上下方向连接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使得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所述相对侧根据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所述一侧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而倾斜。在结合附图考虑下文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成像系统的透视图。图2的部分(a)和(b)是成像系统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机框架的透视图。图4的部分(a)和(b)是实施例1中的片材进给单元的透视图。图5是实施例1中的片材进给单元的框架的透视图。图6是实施例1中的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夹紧板)的放大图。
图7的部分(a)和(b)是实施例1中的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夹紧板)的放大图。图8的部分(A)到(D)是存在不平行的放置表面时分别显示系统姿态的示意性剖视图。图9的部分(a)和(b)是实施例2中的夹紧板的放大图。图10是显示根据实施例3的成像系统的夹紧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由成像设备和扩展单元组成的成像系统。顺便地,就成像系统的构成元件的尺寸、材料、形状、相对布置等而言,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下列实施例中所述的情形。首先,参考透视图简要描述成像系统的总体结构。随后,将要描述作为成像设备的打印机100和作为扩展单元的片材进给单元200,其后,将具体描述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之间的夹紧。1.成像系统的结构(成像系统概述)图1是用于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总体结构的透视图。作为成像设备的打印机100相对于重力方向可安装在作为扩展单元的片材进给单元200上方(上)。打印机主组件和片材进给单元分别包括两段式片材进给盒IOla和101b、以及201a和201b。在相应的片材进给盒中,设置有在尺寸和基重方面不同的记录材料片材,从而可以通过与打印机主组件连接的操作部102和个人电脑(未显示)选择要使用的记录材料。
成像设备主组件包括成像部,并且当用于支撑成像部的框架(第一框架)扭曲时,在有些情况下会产生图像缺陷。另一方面,即使当片材进给单元的框架(第二框架)扭曲时,片材进给单元不会不利地影响进给记录材料并且经由开口将记录材料输送至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使用不锈钢。(成像设备:打印机)图2的部分(a)显示了打印机100的横截面。从片材进给盒IOla或IOlb进给的记录材料沿大体上竖直(上下)方向在设备右侧传送。每个成像部ST包括作为感光构件的感光鼓、用于使形成在感光鼓(感光构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等装置。进一步地,在成像部ST处形成并随后转印到作为中间转印构件的中间转印带ITB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通过定影装置F定影到记录材料上,随后从片材排出口 103排出。中间转印带ITB通过多个拉伸辊进行拉伸,并且由转印带传送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位置处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图3是相对于重力方向从打印机100下面观察的打印机100的透视图。如图3所示,在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底板104的右侧,提供传送路径104a。该传送路径用于在片材进给单元与成像设备主组件连接时,将记录材料从片材进给单元输送至成像设备主组件。在底板104的底部,设置三个支撑部105a (第一放置点)、105b (第二放置点)和105c (第三放置点)(图3)。支·撑部105a和105b (第一放置点和第二放置点)分别设置在底板右前角附近和底板右后角附近,从而使传送路径104a位于其间。进一步地,支撑部105c(第三放置点)设置在底板左端部的中心部附近,使得成像设备主组件的重心G位于连接三个支撑部105a到105c的线内侧。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中,属于重物的驱动部和电气设备部位于主组件后侧,传送部位于主组件右侧,因此,重心G定位成最靠近三个支撑部105a到105c中的右后侧支撑部105b (第二支撑部(放置点))。另一方面,离重心G最远的支撑部是支撑部105a (第一支撑部(放置点))。主组件左侧支撑部105c (第三支撑部)设置有作为切除部的开孔(tap)107。开孔107设置在支撑部105c附近(距离作为中心的第三支撑部5cm半径的范围内)。在单独放置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情况下,成像设备主组件就坐在三个支撑部105a到105c处,从而唯一地确定底板104的姿态。因此,即使在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放置位置的平坦度差的情况下,在用于支撑成像部的框架内也不易产生扭曲。进一步地,底板104分别在其右前角附近和右后角附近设置两个定位孔106a和106b,从而使传送路径104a位于其间。位于右前角附近的定位孔106a为圆孔,位于右后角附近的定位孔106b为朝向定位孔106a延伸的细长孔。这些定位孔(如后所述)用于定位成像设备主组件和片材进给单元。定位孔106a布置在支撑部105a附近,定位孔106b布置在支撑部105b附近。(扩展单元:片材进给单元)图2的部分(b)显示了用于将片材进给到打印机100的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横截面。片材进给单元200包括内部容纳记录材料片材的片材进给盒201a和作为片材容纳部的片材进给盒201b。容纳在每个片材进给盒中的片材通过设备右侧的传送路径传送到与片材进给单元相连的打印机主组件。进一步地,片材进给单元200设置有用于允许其在放置表面上滑动的脚轮203a到203d、以及高度可调节的作为支脚的调节器204a和204b。图4的部分(a)是从片材进给单元200下方观察的片材进给单元200的透视图,图4的部分(b)是从片材进给单元200上方观察的片材进给单元200的透视图。图5是用于显示已经去除外壳板的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的透视图。如图4的部分(a)所示,在片材进给单元200的底板202上,作为放置部的脚轮203a到203d安装在底板202的四个角附近。进一步地,在前侧两个脚轮203a和203c附近,分别设置调节器204a和204b。在设备安放好之后,每个调节器被旋转以下降从而就坐在地板(水平面)上,从而可以避免设备被无意地移动。进一步地,后侧板205、左侧板206和右前(支撑)支柱207直立(图5)在片材进给单元200的底部202上。右前支柱207和左侧板206通过撑杆208相连。进一步地,右前支柱207和后侧板205通过撑杆209相连。因此,在框架的四个角上,设置侧板或支柱,这样,片材进给单元的框架被构造成使得它相对于上下方向具有高抗压强度,然而抗扭刚度没那么高。两个定位销210a和210b分别设置在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顶面的右前角和右后角附近,从而使记录材料输送部位于其间。进一步地,用于接收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接收部211a、211b和211c分别设置在片材进给单元200的顶面的右前角、右后角和左侧表面中心部附近。
片材进给单元200包括其外壳在内的设备宽度与成像设备主组件包括其外壳在内的设备宽度相同(图1)。另一方面,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宽度窄于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框架宽度。进一步地,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接收部211c布置成从左侧板206朝向设备左侧的外面伸出。也就是说,当片材进给单元200的左盖212拆下时,接收部211c露出。进一步地,片材进给单元200的左侧接收部211c设置有螺丝孔213。2.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之间的夹紧下面具体描述打印机100和作为扩展单元的片材进给单元200之间的夹紧结构。首先,描述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之间的定位。然后,具体描述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之间的连接部。在本实施例中,夹紧状态是指物体由诸如螺钉的夹紧(连接)工具无间隙(游隙)地连接从而不会相对于彼此移动的状态。进一步地,连接状态是指物体在有游隙地连接,使得它们能够相对于彼此在一定程度上移动的状态,如同在松配合状态下使用孔和销的情况那样。(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之间的定位)将描述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之间的定位方法。当打印机100安装在片材进给单元200上时,打印机100放在片材进给单元200上,使得片材进给单元200的定位销210a和210b接合到设置于打印机100的底板上的定位孔106a和106b中。定位销和定位孔位于记录片材输送部(开口)的纵向端部附近,从而通过在该位置进行定位,记录片材输送部可以精确地定位。顺便地,定位销和定位孔满足松配合(接合)的尺寸关系。也就是说,即使当片材进给单元200的销插入打印机100的孔中时,在销和孔之间存在游隙(微小间隙),使得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未牢固地连接。尽管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未牢固地连接,当打印机100相对于片材进给单元200移动时,销和孔彼此干涉,使得打印机100不易移动(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打印机100的三个支撑部105a到105c置于片材进给单元200的相应接收部211a到211c上。因此,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至少在三个点处被定位,在其中两个点处,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通过位于开口的两个端侧上的销定位,片材通过所述开口从片材进给单元200输送至打印机100。顺便地,尽管通过销进行定位,当销牢固地接合(配合)在孔中时,与对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利用螺钉牢固夹紧的情况类似,存在打印机100的框架由于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扭曲而发生扭曲的可能性,从而不为人们所希望。为了提高使记录材料从片材进给单元200输送到打印机100的开口的定位精度,对使开口位于其间的两个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利用螺钉进行夹紧。(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之间的夹紧)将描述片材进给单元200和打印机100之间的连接部。在打印机100安装在片材进给单元200上以组成成像系统的情况下,考虑将片材进给单元和打印机夹紧以便抑制它们之间由于外部振动(例如,地震)而分离。然而,当将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利用诸如螺钉的夹紧工具牢固夹紧的情况下,存在打印机100的框架因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扭曲而发生扭曲的可能性。特别地,当将构成这些框架的两组以上的横梁夹紧时,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扭曲易于传递给打印机100。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中,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在成像设备的右前侧支撑部105a和左侧表面侧支撑部105b的附近,即,在放置点附近进行连接(夹紧)(图6和7)。这里,从支撑部105a和105c到成像设备的重心G的距离长于从支撑部105b到重心G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在除了最靠近打印机100的重心G的支撑部105b的点之外的两个点处进行连接。顺便地,当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只在一个点处被夹紧时,它们优选地在离重心最远的支撑部105a处被夹紧。在利用螺钉实现夹紧的情 况下,螺钉具有螺钉头,并且当螺钉头邻近用于放置的支脚时,难以在支脚附近进行螺钉的连接(夹紧)操作。因此,就连接可操作性而言,所述附近包括螺钉与用于放置的支脚以一操作距离(大约50mm)隔开的情况。图6是成像系统的右前侧连接部(夹紧部)的放大图。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由作为设备的右前侧夹紧工具的夹紧板301进行夹紧。夹紧板301安装在支撑部105a和接收部211a的附近。夹紧板301的端部301a被构造成钩在片材进给单元的右前支柱207上,夹紧板301的另一端部利用螺钉302固定在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框架上。为了将夹紧板301安装到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上,将片材进给盒IOlb和201a拉出,随后安装夹紧板301,其后,可以利用螺钉从设备前侧对夹紧板301进行夹紧。图7的部分(a)和(b)是成像系统左前侧的连接部(夹紧部)的放大图。如上所述,在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至少在一个点处被夹紧时它们不分离。当然,为了实现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之间的更少分离,也可以在两个点处对它们进行夹紧(但是当在三个点处对它们进行夹紧时,图像扭曲)。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利用螺钉在三个支撑部中离打印机重心G最远的支撑部105a附近区域进行夹紧的原因在于,在预定作用力相对于重力方向沿向上方向施加给支撑部105a的附近区域时作用在打印机重心G周边上的力矩变得最大。在主组件由于地震等原因沿上下方向震动时,成像设备主组件相对于浮动方向接收来自片材进给单元的力。随着离主组件重心的距离越远,三个支撑部接收的负载越小,因此,小负载支撑部在其经受振动的情况下易于浮动。在本实施例中,对成像主组件和片材进给单元在除了最靠近重心的支撑部105b之外的两个支撑部的附近进行夹紧(并进行连接),因此,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可以相对于彼此更少地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在支撑部105c (第三支撑部)附近进行连接,同时在一个点(支撑部105a)处进行夹紧。具体地,如图7的部分(a)所示,从片材进给单元的接收部211c下方,片材进给单元在打印机100的支撑部105c附近利用台阶螺钉303连接到打印机100上。作为连接工具的台阶螺钉303的头部下方的长度a长于接收部211c的板厚度。因此,在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利用台阶螺钉303进行连接的状态下,在台阶螺钉303的头部和接收部211c (图7的部分(a))之间形成间隔b。也就是说,通过利用作为连接工具303的台阶螺钉303连接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可以在允许打印机100的一定程度的姿态变化(游隙)的同时连接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在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通过使用台阶螺钉在支撑部105c附近进行连接的状态下,打印机可以沿重力方向移动与所述·游隙对应的距离,但是不能相对于重力方向向上移动超过与该游隙对应的距离的距离。顺便地,为了利用台阶螺钉在连接部处连接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支撑部105c和通过拆下图4的部分(b)所示的左盖212露出的接收部211c只需要相对于重力方向从下方朝向上方地进行固定。当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利用螺钉在三个点以上处被牢固夹紧以至于不能彼此分离时,打印机框架由于片材进给单元框架的扭曲的影响发生扭曲。然而,即使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例如,大约5厘米X 5厘米)集中使用多个螺钉时,扭曲不会容易地传递给打印机的框架,使得连接点可以看作单个点。进一步地,在主组件沿水平方向震动的情况下,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施加给定位销。主组件的重心G不位于连接两个定位销的直线上,因此,特别是在主组件沿前后方向震动的情况下,设备左侧中基于惯性的较大作用力施加给两个定位销。然而,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在支撑部105c处通过台阶螺钉相连,因此,可以防止打印机100移动超过与台阶螺钉303的直径部和接收部211c的螺钉孔213之间的游隙(间隙)相对应的距离的距离。因此,可以避免片材进给单元和成像设备主组件彼此移动的情况。相比夹紧部(105a附近),重心G定位在更靠近与销松配合的支撑部(105b)的位置。这样,载荷施加在更靠近重心G的一侧上,即使在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通过销相连的情况下,销也不会从孔中脱离。因此,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即使在它们没有被牢固夹紧时也不容易彼此分离。3.放置表面的倾斜和打印机框架的扭曲下面将参考图8描述片材进给单元在放置表面不水平的情况下的姿态变化。其后,将对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相连的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扭曲进行描述。(放置表面和成像系统的姿态之间的关系)根据放置表面的倾斜方式,由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组成的成像系统的姿态变化如下。图8的部分(A)到(D)是用于显示成像系统在四个脚轮接触放置表面的放置部之一的高度高于其它放置部的情况下所采取姿态的剖视图。如上所述,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就沿上下方向的压缩而言强度大,但是抗扭刚度没那么高。这样,当只位于放置部之一处的放置表面的高度(水平)不同时,用于框架的放置表面的高度较高的部分附近的框架变形,从而相比其它部分处被抬高。下面将情况分成放置表面中的右前侧(A)、右后侧(B)、左前侧(C)和左后侧(D)中的任意一个高于其它放置表面的四种情况进行描述。在图8的部分(A)到(D)中,“L”显示了系统的左视图,“R”显示系统的右视图。(A)右前侧的放置高度不同的情况图8的部分(A)包括用于显示在片材进给单元200的脚轮203a (右前侧)的放置表面高于其它脚轮的放置表面的情况下系统的姿态的侧视图。这里,当脚轮203a向上移位X毫米时,片材进给单元200的右前侧接收部211a向上移位大约X毫米。然而,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扭曲,因此,接收部211b (右后侧)和接收部211c (左侧)相对于上下方向几乎不移位。因此,系统采取这样的姿态,使得打印机100以连接打印机100的支撑部105b和105c的直线为旋转中心在右前侧略微抬起。(B)右后侧的放置高度不同的情况图8的部分(B)包括用于显示在片材进给单元200的脚轮203b (右后侧)的放置表面高于其它脚轮的放置表面的情况下系统的姿态的侧视图。这里,当右后侧脚轮203b向上移位X毫米时,片材进给单元200的右后侧接收部211b向上移位大约X毫米。然而,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扭曲,因此,接收部211a (右前 侧)和接收部211c (左侧)相对于上下方向几乎不移位。因此,系统采取这样的姿态,使得打印机100以连接打印机100的支撑部105a和105c的直线为旋转中心在右后侧略微抬起。(C)左前侧的放置高度不同的情况图8的部分(C)包括用于显示在片材进给单元200的脚轮203c (左前侧)的放置表面高于其它脚轮的放置表面的情况下系统的姿态的侧视图。这里,从左前侧脚轮203c到左侧接收部211c的(水平)距离是11,从左后侧脚轮203d到左侧接收部211c的(水平)距离是12。在这种构造中,当左前侧脚轮203c向上移位X毫米时,片材进给单元200的左侧接收部211c向上移位大约(XXll)/ (11+12)毫米。然而,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扭曲,因此,接收部211a (右前侧)和接收部211b (右后侧)相对于上下方向几乎不移位。因此,系统采取这样的姿态,使得打印机100以连接打印机100的支撑部105a和105b的直线为旋转中心在左侧略微抬起。(D)左后侧的放置高度不同的情况图8的部分(D)包括用于显示在片材进给单元200的脚轮203d (左后侧)的放置表面高于其它脚轮的放置表面的情况下系统的姿态的侧视图。在这种构造中,当左后侧脚轮203d向上移位X毫米时,片材进给单元200的左侧接收部211c向上移位大约(XX 12)/(11+12)毫米。另一方面,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扭曲,因此,其它接收部211a (右前侧)和211b (右后侧)不移动。因此,系统采取这样的姿态,使得打印机100以连接打印机100的支撑部105a和105b的直线为旋转中心在左侧略微抬起。(比较实施例和本实施例中每种姿态的打印机框架扭曲)
四种情况如上所述,但是在任一情况下,连接设置在片材进给单元200的右侧的两个接收部21 Ia和211b的接触面的直线和连接打印机100的主组件的支撑部105a和105b的接触面的直线保持平行状态。另一方面,应当理解,左侧接收部211c的接触面和左侧支撑部105c的接触面中的每一个的角度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之间比较安装在片材进给单元200的顶板上的打印机100的框架的弯曲。<打印机框架的变形(比较实施例)>作为比较实施例,将对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200在四个拐角处利用螺钉夹紧的构造中的扭曲情况进行描述。如上所述,片材进给单元的框架由于放置表面的影响产生扭曲。当扭曲的片材进给单元200和打印机100用螺钉夹紧时,打印机底板和片材进给单元顶板大体上彼此平行。也就是说,在在四个拐角处进行螺钉固定的构造中,打印机100的框架接收来自于螺钉的作用力,从而跟随片材进给单元200,发生变形。<打印机框架的变形(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的成像系统中,如图6所示,对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用夹紧板301进行夹紧。然而,连接设置在片材进·给单元200右侧的两个接收部211a和211b的接触面的直线和连接打印机100的支撑部105a和105b的接触面的直线保持平行状态。这样,即使当对片材进给单元200和打印机100在接收部211a的附近进行夹紧时,也可以防止打印机100的框架扭转或扭曲。进一步地,如图7的部分(a)所示,设备的左侧接收部用台阶螺钉固定。因此,图7的部分(b)显示了在接收部211c和支撑部105c的接触面均以一定角度倾斜的情况下连接部的状态。这里,在设置于接收部211c (在该处开孔)中的螺丝孔213和位于台阶螺钉300的头部下面的直径部之间存在游隙(间隙)。进一步地,同样相对于上下方向,在台阶螺钉303的头部和接收部211c之间存在游隙。为此,支撑部105c和接收部211c之间的接触区改变,使得这些部分可以相对于彼此倾斜。这样,即使当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通过台阶螺钉303连接时,打印机100的主组件的框架不会由于片材进给单元200的框架的扭曲而扭曲。也就是说,当在设置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一侧,第一单元(打印机100)的底部的侧部(边缘)由于片材进给单元200 (第二单元)的放置表面移位而发生倾斜的情况下,片材进给单元200和打印机100被连接成使得另一(相对)侧的侧部(边缘)未被阻止与所述倾斜相对应地发生倾斜。如上所述,通过在设备右前侧利用夹紧板牢固夹紧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并且通过在设备左侧利用台阶螺钉在存在游隙(间隙)的情况下连接打印机和片材进给单元,即使当成像系统安装在地面平坦度不好的地方时,也可以抑制打印机100的主组件的框架的扭曲。因此,可以避免由打印机100的框架扭曲引起的图像缺陷和误操作。进一步地,即使在发生地震等并且设备因此震动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片材进给单元和打印机相对于彼此移动。进一步地,在设备右后侧,不必连接打印机主组件和片材进给单元,因此,只通过去除片材进给盒和左侧外壳盖就能简单地进行这些单元之间的连接操作。顺便地,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支撑部放置在由右前位置、右后位置和左侧表面位置组成的三个位置的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很显然,如果作为成像设备的打印机100的重心和支撑部之间满足类似的关系,即使当支撑部放置在其它位置时,也能够获得类似的效果。[实施例2]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构造。省略与实施例1中类似的部分的说明。图9的部分(a)是用于显示打印机100和片材进给单元200 (具体地,左侧支撑部和接收部)之间的接合部的左侧视图。设备主组件的左侧支撑部105c分成设置在彼此靠近的两个位置处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之间的凹部设置有开孔107。分开的两个支撑部之间的间隔I为大约80毫米,其是支撑部105a和105c之间的间隔以及支撑部105b和105c之间的间隔的大约1/7到1/10那么短,因此,可以考虑将两个支撑部105c看作单个支撑部(夹紧点)。最初地,要求支撑部和接收部具有强度(刚度),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构造中,不必在支撑部或接收部处设置开孔或孔,从而可以防止强度降低。进一步地,如图9的部分(b)所示,在开孔部处,有时会产生毛边108。在单独使用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情况下,在实施例1中,存在毛边108接触并损坏桌子等的放置表面的可能性。在本实施例中,开孔部位于支撑部105c上方,因此,可以消除这种问题的产生。[实施例3]
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构造。省略与实施例1和2中类似的部分的说明。图10是应用本实施例中的构造的成像系统的前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和2不同,片材进给单元的框架具有与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框架大体上相同的宽度,两个单元的左侧表面大体上彼此对齐。进一步地,对左侧支撑部105c和接收部211c通过使用夹紧板304进行夹紧。然而,与在右前侧使用夹紧板301进行夹紧不同,在片材进给单元和夹紧板之间,相对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具有游隙(间隙)。进一步地,通过螺钉305实现主组件侧的夹紧。在夹紧板和片材进给单元之间存在游隙,因此,即使在成像设备的放置位置的平坦度不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和2中使用台阶螺钉类似的效果。顺便地,在本实施例的构造中,左侧表面夹紧板从成像设备的外面安装,因此,无需拆卸盖子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放置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中通过螺钉固定夹紧板的实例,但是很明显,当在夹紧板和主组件之间存在游隙并且夹紧板通过螺钉固定到片材进给单元上时同样能够获得类似的效果。尽管本发明已经参考这里公开的结构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细节并且涵盖出于改进目的或落入下列权利要求范围之内的改进或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第一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包括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 用于在三个点处支撑所述第一单元的第一支撑部,所述三个点由邻近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一侧设置的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邻近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相对侧设置的第三支脚组成; 相对于重力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元下方的第二单元; 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单元的底部,用于通过至少四个支脚支撑所述第二单元;和 连接部,用于相对于上下方向连接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使得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所述相对侧根据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所述一侧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而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面内方向和法线方向两者以预定间隙连接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具有大体上矩形形状,并且 其中,第一和第二支脚均与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拐角部相应地设置,并且第三支脚邻近与设置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一侧相对的相对侧的大体上中心部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单元的所述一侧设置的定位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中的每个的水平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单元的所述一侧设置的夹紧构件,用于夹紧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从而防止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沿上下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相比第二支脚,第一支脚位于离所述第一单元的重心更远的一侧,并且 其中,所述夹紧构件设置在第一支脚附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邻近用于允许记录材料从所述第一单元传送至所述第二单元的传送路径的两个端侧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包括感光构件、用于在感光构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形成工具、用于将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输送到转印位置的中间转印带和用于拉伸中间转印带的多个辊。
全文摘要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第一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包括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用于在三个点处支撑所述第一单元的第一支撑部,所述三个点由邻近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一侧设置的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邻近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相对侧设置的第三支脚组成;相对于重力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元下方的第二单元;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单元的底部,用于通过至少四个支脚支撑所述第二单元;和连接部,用于相对于上下方向连接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使得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所述相对侧根据所述第一单元的底部的所述一侧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而倾斜。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3226301SQ2013100311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1日
发明者中垣润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