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具有图像形成部及主体侧卡合部的装置主体、以及能够开闭地安装在装置主体上的盖部(6)。盖部(6)具有锁定构件(26)、第一施力部(45)、杆构件(27)、以及第二施力部(54)。锁定构件(26)能够在与主体侧卡合部卡合的锁定位置、解除与主体侧卡合部的卡合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施力部(45)对锁定构件(26)朝向锁定解除位置施力。杆构件(27)与锁定构件(26)抵接设置,且能够在使锁定构件(26)卡止于锁定位置的卡止位置以及解除对锁定构件(26)的卡止的卡止解除位置之间沿着与锁定构件(26)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第二施力部(54)对杆构件(27)朝向卡止位置施力。
【专利说明】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能够开闭地安装于具有图像形成部的装置主体上的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能够开闭地安装于具有图像形成部的装置主体的盖部。该盖部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通常使用时关闭,在对装置主体的内部所产生的JAM(卡纸)进行处理的情况等打开。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具备开闭杆、与该开闭杆连结的轴、以及与该轴的两端连结的钩构件的盖部。在该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设于装置主体的钩构件卡止部上卡止钩构件,从而维持盖部相对于装置主体关闭的姿态。另一方面,当拉起开闭杆时,与其相伴地,轴及钩构件旋转,解除钩构件相对于钩构件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能够将盖部相对于装置主体进行打开。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6063号公报
[0007]发明的概要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现有技术中,例如在欲将安装于装置主体的后表面的盖部从装置主体的正面侧打开的情况下,需要以将手从装置主体的正面侧向背面侧伸展的姿态拉起开闭杆。因此,用于打开盖部的操作变得繁杂。
[0010]另外,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将能够拉起开闭杆的方向限定为一方向,无法与作业者的姿态、站立位置等相应地使开闭杆的拉起方向发生变化。因此,打开盖部的作业的作业性降低。
【发明内容】
[001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使用者、维护人员等作业者的操作复杂化而能够容易开闭的盖部。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装置主体,其具有图像形成部及主体侧卡合部;以及盖部,其能够开闭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所述盖部具备锁定构件、第一施力部、杆构件以及第二施力部。锁定构件能够在与所述主体侧卡合部卡合的锁定位置以及解除与所述主体侧卡合部的卡合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施力部对所述锁定构件朝向所述锁定解除位置施力。杆构件与所述锁定构件抵接设置,能够在使所述锁定构件卡止于所述锁定位置的卡止位置以及解除对所述锁定构件的卡止的卡止解除位置之间沿着与所述锁定构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第二施力部对所述杆构件朝向所述卡止位置施力。在所述杆构件未被按压的状态下,所述杆构件在所述第二施力部的作用力下被保持于所述卡止位置。所述锁定构件克服所述第一施力部的作用力而卡止于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盖部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打开被限制。当从上方按压所述杆构件,克服所述第二施力部的作用力而使所述杆构件从所述卡止位置移动至所述卡止解除位置时,所述锁定构件在所述第一施力部的作用力下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锁定解除位置,能够实现所述盖部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打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要的示意图。
[0015]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从斜前方观察外观得到的立体图。
[0016]图3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表示关闭了后面盖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7]图4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表示打开了后面盖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8]图5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表不后面盖部的主视图。
[0019]图6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表示后面盖部的后视图。
[0020]图7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后面盖部中表示按压杆构件之前的状态的主视图。
[0021]图8是图7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22]图9是图5的A-A剖视图。
[0023]图10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后面盖部中表示杆构件的立体图。
[0024]图11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后面盖部中表示按压了杆构件的状态的主视图。
[0025]图12是图1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首先,使用图1以及图2,对电子照片方式的打印机I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要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从打印机的斜前方观察外观得到的立体图。在图1中左侧为打印机I的正面侧(前侧)。
[0027]打印机I具备箱型形状的打印机主体2。在打印机主体2的下部收容有用于收纳用纸的供纸盒3。供纸盒3能够向打印机I的正面侧拉出,在拉出的状态下能够补给用纸。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表面设有排纸托盘4。在排纸托盘4的前下方收纳有调色剂箱5。在打印机主体2的后表面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有后面盖部6。
[0028]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部且排纸托盘4的下方配置有由激光.扫描.单元(LSU)构成的曝光器7。在曝光器7的下方设有图像形成部8。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表面的正面侧且排纸托盘4的右侧设有用于进行打印机I的各种功能的设定等的操作面板9。在操作面板9上设有用于输入设定的多个按键9a以及用于显示设定信息等的显示部%。在图像形成部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有作为像担载体的感光体鼓10。在感光体鼓10的周围,沿着感光体鼓10的旋转方向(参照图1的箭头X)配置有带电器11、显影装置12、转印辊13以及清洗装置14。
[0029]在打印机主体2的内部设有用纸的搬运路径15。在搬运路径15的上游端设有供纸部16。在搬运路径15的中游部设置有由感光体鼓10以及转印辊13构成的转印部17。在搬运路径15的下游部设有定影装置18。在搬运路径15的下游端设有排纸部20。在搬运路径15的下方形成有两面印刷用的反转路径21。
[0030]接下来,对具备这样的结构的打印机I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当向打印机I接入电源时,与从操作面板9等预先设定的设定条件相适地对各种参数进行初始化,执行定影装置18的温度设定等初始设定。然后,在从与打印机I连接的计算机等输入图像数据,产生印刷开始的指示时,如下所述地执行图像形成动作。
[0031]首先,在利用带电器11使感光体鼓10的表面带电之后,利用来自曝光器7的激光(参照图1的单点划线P)相对于感光体鼓10进行与图像数据对应的曝光,在感光体鼓1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接下来,显影装置12利用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
[0032]另一方面,将利用供纸部16从供纸盒3取出的用纸与上述的图像形成动作及时机相适地朝转印部17搬运。在转印部17中,将感光体鼓10上的调色剂像向用纸转印。将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用纸沿着搬运路径15朝下游侧搬运,进入定影装置18。在该定影装置18中将调色剂像定影于用纸。将定影有调色剂像的用纸从排纸部20向排纸托盘4排出。需要说明的是,残留在感光体鼓10上的调色剂通过清洗装置14回收。
[0033]接下来,使用图1?图12对打印机主体2的后端部的结构以及后面盖部6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表示关闭了后面盖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表示打开了后面盖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表示后面盖部的主视图。图6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表示后面盖部的后视图。图7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后面盖部中表示杆构件被按压前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9是图5的A-A剖视图。图10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后面盖部中表示杆构件的立体图。图11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后面盖部中表示杆构件被按压了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2是图1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34]以下,在主视图及俯视图中,在使用外侧、外表面等表达的情况下,表示从正面观察打印机主体2的情况下的、各构件的左右方向上的外方向(对于左侧的构件为左方向,对于右侧的构件为右方向)。在使用内侧、内表面等表达的情况下,表示各构件的左右方向上的内方向(对于左侧的构件为右方向,对于右侧的构件为左方向)。
[0035]首先,对打印机主体2的后端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打印机主体2的后端部的上下方向中央处设有左右一对的支承框22 (在图3以及图4中仅表示右侧的支承框22)。在各支承框22的内侧面设有作为主体侧卡合部的卡合孔23。卡合孔23在侧视下具有纵长矩形状。如图4所示,在打印机主体2的后端部的下端设有朝向下方突出的支承板24。在支承板24上设有轴承部(未图示)。
[0036]接下来,对于后面盖部6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以及图6所示,后面盖部6以支承构件25、一对锁定构件26、杆构件27、搬运引导件28、分支引导件30为主体而构成。支承构件25形成后面盖部6的外形,为横长矩形状。一对锁定构件26配置在支承构件25的上端部的左右两侧。杆构件27配置在一对锁定构件26的内侧。搬运引导件28以覆盖锁定构件26以及杆构件27的方式配置在支承构件25的前面侧的上端。分支引导件30配置在搬运引导件28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搬运引导件28的图示在图7、图8、图11以及图12中被省略。
[0037]在支承构件25的下端部的左右两端朝向下方而突出地设有支承片31。在各支承片31上,朝向外侧突出地设有支轴32。并且,支轴32与设于打印机主体2的支承板24 (参照图4)上的轴承部(未图示)相卡合。由此,后面盖部6能够以支轴32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可在关闭姿态(参照图3)与打开姿态(参照图4)之间切换后面盖部6的姿态。如图5所示,在支承构件25的前表面,从其下端部朝向上下方向中央而沿上下方向突出地设有多个下侧搬运肋33。各下侧搬运肋33在左右方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隔配置。
[0038]如图6所示,在支承构件25的上缘部的左右方向中央,凹陷地设有在后视下呈半圆弧状的安装槽34。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支承构件25的前表面,在安装槽34的左下方以及右下方设有上下一对的突起部35a、35b。各突起部35a、35b朝向杆构件27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外侧)突出。上侧的突起部35a弯曲成朝向上方的圆弧状。下侧的突起部35b弯曲成朝向下方的圆弧状。在各下侧的突起部35b的下方,设有在主视下具有U字状的支承构件侧弹簧支座部36。
[0039]如图7所示,在支承构件25的前表面的上端部,在安装槽34的左右两侧设有锁定构件用收容部37。锁定构件用收容部37具有沿左右方向较长的方形框状,在前表面侧以及内表面侧开口。如图9所示,在各锁定构件用收容部37 (在图9中仅表示左侧的锁定构件用收容部37)的外侧端部,沿左右方向贯通地设有卡合突起用插入孔38。在各锁定构件用收容部37的内部突出地设有弹簧支承部40。
[0040]如图7所示,各锁定构件26具有沿左右方向较长的方形框状。各锁定构件26以沿水平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外内方向)能够移动的状态收容于支承构件25的各锁定构件用收容部37。如图9所示,各锁定构件26 (在图9中仅表示左侧的锁定构件26)设置在比打印机主体2的卡合孔23靠前方侧的位置,且在后面侧开口。在各锁定构件26的外侧端部设有卡合突起41。卡合突起41插入到支承构件25的锁定构件用收容部37的卡合突起用插入孔38,向锁定构件用收容部37的外侧突出。卡合突起41与设于打印机主体2的支承框22上的卡合孔23进行卡合。由此,维持着后面盖部6的关闭姿态(参照图3)。在卡合突起41的前面侧设有朝向后方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42 (参照图9)。
[0041]如图9所示,在各锁定构件26的长边方向的两处位置分别朝向后方突出地设有分隔板43a、43b。在内侧的分隔板43a与外侧的分隔板43b之间形成有弹簧收容空间44。在弹簧收容空间44中收容有作为第一施力部的第一螺旋弹簧45。该第一螺旋弹簧45配置在支承构件25的弹簧支承部40与内侧的分隔板43a之间,对各锁定构件26朝向内侧施力。在各锁定构件26的前表面,在与弹簧收容空间44对应的位置处贯通设置有限制肋用插入孔46。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各锁定构件26的内侧端部,形成有朝向下方向外侧倾斜的第一倾斜部47。
[0042]杆构件27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状态支承于支承构件25。换句话说,杆构件27能够在与锁定构件26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如图10所示,杆构件27具备具有横长形状的杆主体48、以及设置在该杆主体48的上端部的左右方向中央的操作部50。
[0043]在杆主体48的左上角部以及右上角部(也是杆构件27的外侧端部。)分别形成有朝向下方向外侧倾斜的第二倾斜部51。如图7以及图8所示,该第二倾斜部51与设于各锁定构件26的第一倾斜部47进行抵接。
[0044]如图10所示,在杆主体48的外周上,凸缘部52朝向前方地突出设置。在杆主体48的下端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在主视下具有朝向下方打开的U字状的杆构件侧弹簧支座部53。如图7以及图8所示,各杆构件侧弹簧支座部53位于各支承构件侧弹簧支座部36的正上方。在各杆构件侧弹簧支座部53与各支承构件侧弹簧支座部36之间,配置有作为第二施力部的第二螺旋弹簧54。利用该第二螺旋弹簧54,对杆构件27朝向上方进行施力。将第二螺旋弹簧54的作用力设定得大于第一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
[0045]如图10所示,在杆主体48的左右两侧部设有开口部55。如图7以及图8所示,各开口部55具有梯形形状,朝向上方扩宽。在各开口部55中插入有支承构件25的各突起部35a、35b。各开口部55的下端部的左右宽度与各下侧的突起部35b的左右宽度相对应(准确来说,设定得略大于各下侧的突起部35b的左右宽度)。
[0046]如图10所示,操作部50由具有朝向下方的半月状的基板56与凸缘板57构成。凸缘板57具有从基板56的外周朝向后方突出的后视下半圆弧状。在基板56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沿着上下方向突出地设有肋58。如图6所示,在凸缘板57的上表面侧,形成有作为弯曲成朝向下方的圆弧状的凹部的按压部60。
[0047]如图5所示,搬运引导件28具有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在搬运引导件28的前表面,沿着上下方向而突出地设有多个上侧搬运肋61。各上侧搬运肋61在左右方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将从动滚子63保持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64能够沿前后方向摆动地支承在搬运引导件28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另外,旋转轴64在插入到由支承构件25的各突起部35a、35b围成的空间中的第三螺旋弹簧65的作用下,以朝向前方被施力的状态被支承。同样地,在支承构件25的与分支引导件30的下方邻接的中央部,从动滚子63以及旋转轴64借助第三螺旋弹簧65以朝向前方被施力的状态被支承。在搬运引导件28的外侧端面,卡合突起66与支承构件25的被卡合部(未图示)进行卡合,并且通过将中央部小螺钉67螺纹插装于支承构件25的凸台68(参照图8)而进行安装。
[0048]如图9所示,在搬运引导件28的后表面的左右两侧,突出地设有板状的限制肋62 (在图9中仅表示左侧的限制肋62)。各限制肋62经由锁定构件26的限制肋用插入孔46而插入到弹簧收容空间44。各限制肋62的前端部与第一螺旋弹簧45对置。由此,对第一螺旋弹簧45的弯曲进行限制。
[0049]如图5所示,分支引导件3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分支引导件30在支承构件25上被支承为能够摆动。如图1所示,分支引导件30的姿态能够在向装卸式的托盘69排出用纸的第一姿态(参照图1的实线)与向排纸托盘4排出用纸或者向反转路径21移送用纸的第二姿态(参照图1的虚线)之间进行切换。
[0050]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实施方式中,在打印机I的通常使用时(在没有按压杆构件27时),如图8所示,杆构件27在第二螺旋弹簧54的作用力下朝向上方被施力,从而被抬起。因此,如图7所示,克服第一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杆构件27的第二倾斜部51卡止各锁定构件26的第一倾斜部47。将此时的杆构件27的位置称为“卡止位置”。
[0051]另外,通过这样卡止于杆构件27,各锁定构件26向外侧移动,各锁定构件26的卡合突起41与打印机主体2的卡合孔23进行卡合(参照图9)。由此,对后面盖部6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的打开进行限制。将此时的各锁定构件26的位置称为“锁定位置”。
[0052]从该状态起,当使用者、维护人员等作业者从上方以一定以上的力按压杆构件27的按压部60时,该按压力与第一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的合力变得大于第二螺旋弹簧54的作用力。因此,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克服第二螺旋弹簧54的作用力,杆构件27从卡止位置沿着上下方向朝下方移动。将此时的杆构件27的位置称为“卡止解除位置”。
[0053]当如上所述杆构件27从卡止位置移动到卡止解除位置时,基于杆构件27的第二倾斜部51进行的各锁定构件26的第一倾斜部47的卡止被解除。与此相伴,如图11所示,通过第一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各锁定构件26沿着外内方向朝内侧移动,各锁定构件26的卡合突起41从打印机主体2(在图11中未图示)的卡合孔23脱离。此时,在锁定构件26附近利用第三螺旋弹簧65对支承构件25朝向后方进行施力,因此能够简单地打开后面盖部6。因此,作业者能够将后面盖部6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打开而进行JAM处理。将此时的各锁定构件26的位置称为“锁定解除位置”。
[005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按压杆构件27的操作能够使后面盖部6打开。因此,与通过拉起杆构件27的操作而使后面盖部6打开的结构相比较,在从打印机主体2的正面侧将后面盖部6打开这样的情况下,容易操作杆构件27。与此相伴,减轻使用者、维护人员等作业者的操作负担,能够实现JAM处理的容易化。另外,由于利用这样的按压操作进行开闭的后面盖部6能够通过简易结构来形成,因此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
[005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按压杆构件27前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在杆构件27的开口部55中的宽度最窄的下端部,卡合有支承构件25的下侧的突起部35b。由此,对支承构件25与杆构件27之间的偏斜进行限制。
[0056]在从该状态下例如沿图8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按压杆构件27时,如图12所示,杆构件27的开口部55在维持与支承构件25的突起部35a、35b之间的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向左下方移动。另外,当沿图7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按压杆构件27时,开口部55在维持与突起部35a、35b之间的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向铅垂下方向移动。此外,当向图8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按压杆构件27时,开口部55在维持与突起部35a、35b之间的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向右下方移动。换句话说,只要处于箭头a所示的方向与箭头c所示的方向所成的角Θ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90度)的范围内,向任意方向按压杆构件27,都可以使杆构件27从卡止位置移动到卡止解除位置。
[0057]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如上所述地因与作业者的姿态、站立位置等的关系使杆构件27的按压方向从预想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图8中箭头b所示的铅垂下方向)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杆构件27从卡止位置移动至卡止解除位置。因此,能够使打开后面盖部6的作业的作业性提高。
[0058]另外,开口部55朝向上方扩宽。因此,在按压杆构件27前的状态下,由于开口部55中的宽度最窄的下端部与突起部35b卡合,因此能够对杆构件27与支承构件25之间的偏斜进行限制。另外,当按压杆构件27时,由于开口部55中的宽度较宽的部分与突起部35b进行卡合,因此能够使杆构件27向沿着其按压方向的多个方向移动。
[0059]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55具有朝向上方扩宽的大致梯形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具有朝向上方扩宽的三角形状等。
[006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构件25的位置中的、供第三螺旋弹簧65插入的突起部35a、35b的位置,形成有杆构件27的开口部55,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不需要从动滚子64的其他不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支承构件25上替代开口部55而形成凹部,并且在杆构件27上形成突起部35a、35b。该情况下,使凹部的形状朝向下方扩宽,并且使突起部35a、35b朝向支承构件25侧突出。
[006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旋转式的后面盖部6使用本发明的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相对于与供纸盒3—体形成的拉出式的盖部,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后面盖部6,可以应用于上面盖部、前面盖部、左右两侧面盖部等所有的外装盖部。
[0062]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向打印机I应用本发明的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能够对复印机、传真机、数字复合机等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应用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装置主体,其具有图像形成部及主体侧卡合部;以及盖部,其能够开闭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其中, 所述盖部具备: 锁定构件,其能够在与所述主体侧卡合部卡合的锁定位置以及解除与所述主体侧卡合部的卡合的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第一施力部,其对所述锁定构件朝向所述锁定解除位置进行施力; 杆构件,其与所述锁定构件抵接设置,能够在将所述锁定构件卡止于所述锁定位置的卡止位置以及解除对所述锁定构件的卡止的卡止解除位置之间沿着与所述锁定构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以及 第二施力部,其对所述杆构件朝向所述卡止位置进行施力, 在所述杆构件未被按压的状态下,所述杆构件在所述第二施力部的作用力下被保持于所述卡止位置,所述锁定构件克服所述第一施力部的作用力而卡止于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盖部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打开被限制, 当从上方按压所述杆构件,克服所述第二施力部的作用力而使所述杆构件从所述卡止位置移动至所述卡止解除位置时,所述锁定构件在所述第一施力部的作用力下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锁定解除位置,能够实现所述盖部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侧卡合部设置于比所述锁定构件靠外侧处,所述锁定构件设置为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锁定构件的外侧端部设置为能够与所述主体侧卡合部进行卡合,所述杆构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锁定构件的内侧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杆构件的外侧端部设置为能够与所述锁定构件的内侧端部抵接,在所述杆构件的外侧端部及所述锁定构件的内侧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倾斜部,伴随着所述杆构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所述锁定构件沿着外内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盖部上设有支承所述杆构件的支承构件,在所述支承构件上设有朝向所述杆构件侧突出的突起部,在所述杆构件上设有朝向上方扩宽且与所述突起部卡合的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盖部上设有支承所述杆构件的支承构件,在所述支承构件上设有朝向下方扩宽的凹部,在所述杆构件上设有朝向所述支承构件侧突出而与所述凹部卡合的突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箱型形状,所述盖部能够开闭地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后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杆构件上,形成有朝向下方的圆弧状的凹部,通过从上方按压所述凹部,所述杆构件向下方移动,所述杆构件能够使所述锁定构件移动至解除位置。
【文档编号】G03G21/16GK104204964SQ20138001505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多原光宏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