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光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
背景技术:2.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调光膜是指利用液晶在电场下取向变化而使得薄膜在透明和不透明状态转化的薄膜,主要用于建筑物和汽车玻璃的调光,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调光膜包括聚合物分散液晶层,该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夹在两个导电膜之间。随着调光膜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膜轻薄化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要降低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膜的整体厚度,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厚度也需要随之减小,两个导电层之间距离缩小,两个导电层之间容易电击穿,特别是导电膜在制备时表面常有微小的导电颗粒,容易导致短路和电击穿,使得调光膜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电击穿的小黑点,严重影响了调光膜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该调光膜能够防止在施加电场时聚合物分散液晶层被电击穿,提高调光膜的使用寿命。
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由依次层叠的第一基材层、第一导电层、保护层、第一聚酰亚胺涂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第二聚酰亚胺涂层、第二导电层、第二基材层组成;保护层为二氧化锆层。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保护层的厚度为5~20nm。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聚酰亚胺涂层的厚度和第二聚酰亚胺涂层的厚度分别为20~50nm。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分别选自聚酯或聚碳酸酯。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分别选自i to导电层、zto导电层、纳米银线导电层中的至少一种。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聚酰亚胺涂层的远离保护层的第一表面、第二聚酰亚胺涂层的远离第二导电层的第二表面分别是经过摩擦的。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基材层的厚度和第二基材层的厚度分别是10μm至30μm。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导电层镀在第一基材层上,第二导电层镀在第二基材层上。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保护层镀在第一导电层上。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聚酰亚胺涂层涂覆在保护层上,第二聚酰亚胺涂层涂覆在第二导电层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在其中的一个导电层上附着了一个二氧化锆保
护层,二氧化锆保护层能够阻隔在两个导电层之间,起到防止短路防止电击穿的作用,而且二氧化锆保护层具有良好的光线透过率,不影响调光膜的透光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在两个导电层的相对的表面上采用了聚酰亚胺涂层,聚酰亚胺涂层能够进一步覆盖导电层,防止短路和电击穿,且聚酰亚胺本身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对电场的影响少。此外,聚酰亚胺还可以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起到配向的作用。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电击穿调光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基材层、2为第一导电层、3为保护层、4为第一聚酰亚胺涂层、5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6为第二聚酰亚胺涂层、7为第二导电层、8为第二基材层。
17.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基材层1、第一导电层2、保护层3、第一聚酰亚胺涂层4、聚合物分散液晶层5、第二聚酰亚胺涂层6、第二导电层7、第二基材层8。
19.其中,保护层3为二氧化锆层,二氧化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绝缘性,并且能够致密地覆盖到第一导电层2上。第一聚酰亚胺涂层4和第二聚酰亚胺涂层6也能够起到覆盖和提高耐电击穿性的作用。保护层3、第一聚酰亚胺涂层4和第二聚酰亚胺涂层6与对应的第一导电层2、第二导电层7配合后再夹住聚合物分散液晶层5,有效地阻隔在聚合物分散液晶层5与第一导电层2、第二导电层7之间,避免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容易被电击穿,通过这样的设置覆盖或者去除了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7上容易残留的导电颗粒,避免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容易短路而被电击穿。而且,通过保护层3与聚酰亚胺涂层的配合,只需要在其中一个导电层上设置一层保护层3即可起到良好的防电击穿作用,无需在两个导电层上分别设置保护层,减少二氧化锆的用量,降低成本。
20.优选地,保护层3的厚度为5~20nm,保护层3在上述厚度范围内时,能够在不低于12v的调光膜常用电压范围内保证防电击穿,并且避免保护层3影响调光膜整体的光学性能。
21.优选地,第一聚酰亚胺涂层4的厚度和第二聚酰亚胺涂层6的厚度分别为20~50nm,从而能够保证防电击穿的性能,并且不至于过多地增加薄膜整体的厚度。
22.优选地,第一基材层1和第二基材层8分别选自聚酯或聚碳酸酯,选择用这些透光率高的柔性塑料作为基材,便于调光膜例如通过黏贴的方式应用到窗户等产品中。
23.优选地,第一导电层2和所述第二导电层7分别选自i to导电层、zto导电层、纳米银线导电层中的至少一种,这些导电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适用于调光薄膜。
24.优选地,第一聚酰亚胺涂层4的远离保护层3的第一表面、第二聚酰亚胺涂层6的远离第二导电层7的第二表面分别是经过摩擦的,经摩擦后形成能够诱导液晶取向的表面结构,第一聚酰亚胺涂层4和第二聚酰亚胺涂层6的表面同时也可以对液晶起到配向的作用。
25.优选地,第一基材层1的厚度和第二基材层8的厚度分别是10μm至30μm,提供足够的强度,并且不至于过多地增加薄膜整体的厚度。
26.优选地,第一导电层2镀在第一基材层1上,保护层3镀在第一导电层2上,例如采用靶材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依次在第一基材层1上形成第一导电层2和保护层3,可以更换靶材实现连续镀膜。同理地,第二导电层7可以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镀在第二基材层8上。然后,再通过涂覆的方法,将第一聚酰亚胺涂层4涂覆在保护层3上,第二聚酰亚胺涂层6涂覆在第二导电层7上,得到两个导电膜,导电膜再通过卷对卷等工艺将聚合物分散液晶层5夹在中间,即可得到防电击穿的调光膜。
27.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由依次层叠的第一基材层、第一导电层、保护层、第一聚酰亚胺涂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第二聚酰亚胺涂层、第二导电层、第二基材层组成;所述保护层为二氧化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20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酰亚胺涂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聚酰亚胺涂层的厚度分别为20~50n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分别选自聚酯或聚碳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选自ito导电层、zto导电层、纳米银线导电层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酰亚胺涂层的远离所述保护层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聚酰亚胺涂层的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二表面分别是经过摩擦的。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厚度分别是10μm至30μm。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镀在所述第一基材层上,所述第二导电层镀在所述第二基材层上。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镀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酰亚胺涂层涂覆在所述保护层上,所述第二聚酰亚胺涂层涂覆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电击穿的调光膜,其由依次层叠的第一基材层、第一导电层、保护层、第一聚酰亚胺涂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第二聚酰亚胺涂层、第二导电层、第二基材层组成;保护层为二氧化锆层。该调光膜能够防止在施加电场时聚合物分散液晶层被电击穿,提高调光膜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康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2
技术公布日:20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