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彩扩机制作照像名片的方法

文档序号:2806934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彩扩机制作照像名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摄影工艺过程。
在人际交往中,相互交换名片已很普遍,因此,对名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有一种较高档的名片是在彩扩机(彩色扩印机)上利用彩色相纸制作成的彩色人像名片,其印制方法如

图1所示人像底片1置于彩扩机片夹处或称物面处,根据所用彩扩多分物镜2的物距将该多分物镜置于预定位置,将人像底片1扩印于相纸4的适当位置上;同时,利用同步闪光的方法,由字版印晒附件8使字版7与相纸4接触,晒像于相纸4的预定位置上。图1中3为暗箱,5为扩印于相纸4上的人像,6为快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人像与字版分别成像,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因此人像的色彩还原、字版密度可分别调整。但这种方法存在下述缺点1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字版负片需做两张,制作成本高。2,由于该字版印晒附件8置于暗箱3内,制作名片时须开启暗箱,造成相纸浪费,操作也不方便,3、由于附件8阻挡成像光路,因此,在制作名片试样时,须停止其它正常的彩扩业务。4、在制作试样后,只能等待试样冲洗,其过程约需15-20分钟,另外由于彩扩机自身结构的原因,扩印相纸需8张以上或切断后才能将彩扩相纸送入冲洗箱内进行冲洗,故在试样片时也需8张以上,因此既费时间,又费相纸。5、操作复杂、由于字版与相纸采用接触印相方式成像,字版负片与相纸常常由于走纸引起吻合不良而造成字体的局部虚影。
另外,在国内有些单位也采用在彩扩机上先制作人像,再用传统铅字印刷的方法将字版印制在彩扩相纸上,这种制作方法在国内较普遍,但相当麻烦,成本也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人像底片与字版负片利用同一光源同时成像于相纸上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不同透光量的中性等密度滤光片对字版负片进行透光量的调节,来实现使用彩扩机对人像底片与字版负片通过扩印多分物镜一次扩印完成照相名片的方法,以便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进口名片因字版印晒附件引起制作时遇到的各种缺陷。
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将人像底片与字版负片置于彩扩机片夹处(或称物面处),并根据所用彩扩多分物镜的物距将该多分物镜置于预定位置;然后根据人像底片与字版负片的密度差异,选择适当的中性等密度滤光片,再将该滤光片置于字版负片的位置,扩印试样;调试完毕后进行连续印制。
本发明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操作过程与普通扩印的操作方法一样,不需专门开启暗箱,节约时间与相纸。其次,人像与字版是通过彩扩多分物镜同时扩印完成的,不会发生字版负片与相纸因走纸引起的吻合不良,造成字体虚影而影响名片质量的问题。第3,没有任何附件阻挡多分物镜的成像光路,故在扩印试样的同时,可插做其它的扩印工作,和正常的彩扩业务无冲突。
图1为国外的照像名片制作过程示意2为本发明的制作过程示意图,即摘要附图。
如图2所示把彩扩多分物镜12置于彩扩机预定位置上,并将字版负片10与人像底片11置于彩扩机的片夹18上,在字版负片10处放置中性等密度滤光片9,以降低字版负片10的透光量,弥补字版负片10与人像底片11的密度差异。按正常的彩扩操作方法,开启快门15、使人像底片11与字版负片10通过多分物镜12成像于相纸17的预定位置14、16处,经冲洗后得到数张带人像的照像名片试样,根据试样情况,判断对字版负片密度的调节是否恰当,若调节不当,则换用透过率较高或较低的中性等密度滤光片9,重新校正,直至校正到适当为止,校正完毕,进行连续印制。本发明的操作均在暗箱13外的明室下进行。中性等密度滤光片9可以放置在字版负片10的下面(如图2所示),也可以放在字版负片的上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彩扩机制作照像名片的方法A、将人像底片11与字版负片10置于彩扩机片夹18处,并根据所用彩扩多分物镜12的物距将该多分物镜置于预定位置;B、调节字版负片10的透光量;C、调节完毕后进行连续印制,其特征是在调节字版负片10的透光量时,先根据人像底片11与字版负片10的密度差异,选择适当的中性等密度滤光片9,再将该滤光片9置于字版负片10的位置后扩印试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摄影工艺过程。具体地说是一种用彩扩机制作照像名片的方法,它包括将人像底片与字版负片置于彩扩机片夹处、并根据所用彩扩多分物镜的物距将该多分物镜置于预定位置,然后根据人像底片与字版负片的密度差异,选择适当的中性等密度滤光片,再将该滤光片置于字版负片的位置,扩印试样;调试完毕后进行连续印制。
文档编号G03C8/00GK1068201SQ9110709
公开日1993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4日
发明者张金洪 申请人:张金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