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射光栅记录装置及立体或平面音响光学的记录方法

文档序号:2770744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绕射光栅记录装置及立体或平面音响光学的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射光栅装置及其立体或平面影像的记录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学干涉图样的绕射光栅记录装置及其立体或平面影像的记录方法。
关于影像缩小投影以形成具有光学绕射效果的装置,波兰专利No.PTC/PL96/00018陈述了利用光学显示器显示后经复杂计算而得到的傅立叶转换信息影像,并将其缩小投影成像到感光材料上,以形成具有立体效果的全息,用于商业防伪。这种方法及装置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计算傅立叶转换信息以形成平面或立体影像的方式将造成计算时间的浪费和计算信息的损失,且所形成的平面或立体影像与一般的全息合成方法并无明显的差别,容易被人一眼看穿而利用模造贴合曝光加以仿造,此技术在防止假冒上效果不理想。
另外关于光栅图像形成的方法而言,(ref U.S.Patent No.5132812,U.S.Patent application No.91306316.0)一般都利用二光束聚焦于一点以形成光栅元素的形式,来集成为点矩阵式的光栅图像。此方式因二光束入射自不同角度,所以形成的干涉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易造成相邻之间的空隙,并因为光束断面强度的分布不匀而造成光栅元素的光学绕射强度的分布不均匀。加上光束断面的有限性,其所形成的整体光栅图像的精细度难以大幅提高。
为解决上述的缺点,一般用电子枪描绘系统来扫描每一光栅以记录高解析度的光栅图像(ref U.S.Patent No.5784200,U.S.Patent No.5132812)。但是电子枪描绘系统价格较高,维修十分复杂,操作环境十分严格,描绘速度较慢,所使用的记录材料有别于一般的全息记录材料,故在结合传统的记录上有极大的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绕射光栅及立体或平面影像的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它能为绕射光栅提供单一操作步骤并使用复合防伪机能记录方法提高防伪效果。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光学绕射效果的光学媒体记录装置,其主要组成机构包括可干扰光源发生器、音响光学变调器、扩散板、针孔光罩、1/2波长板、1/4波长板、光束分离器、空间光学变调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自动对焦系统、材料固定平台、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参考光投射器、系统控制装置、光束开闭阀、系统支持体,其主要组成机构的连接互动关系如下
系统控制装置经其界面接口与光束开闭阀、音响光学变调器、扩散板、空间光学变调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连接,进行统筹控制运作及计算,处理所需输出记录的影像及数字信息,以达到记录具有特殊光学绕射机能或具有不能以贴合曝光复制仿冒机能的光学媒体的目的;由音响光学变调器、扩散板、针孔光罩、1/2波长板、1/4波长板、光束分离器、空间光学变调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等光学机件所组成的体系放置于一受容刚体中,以维持在运作过程中其相互之间的特定结构关系,此受容刚体连接于具有上下运动和自动对焦机能的自动对焦系统,由系统支持体支持自动对焦系统的运动;可干扰光源发生器、系统支持体、系统控制装置、参考光投射器为固定位置装置,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带动材料固定平台移动到所欲曝光的位置。
一种具有平面或立体光学绕射效果的光栅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空间光学变调器显示经计算所得的光学强度分布影像,并利用高速旋转的扩散板将可干涉光束转变为非可干涉光束,照明在空间光学变调器的影像上,其影像的振幅分布再经由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以适当的倍率缩小,投影成像到光学感光材料面上,并利用高速旋转扩散板以取得瞬间不同分布的光波杂讯,在某一定的曝光期间内,因不同分布的光波杂讯强度的相加平均效果,减低因可干涉光源所产生的必然性光波杂讯,经由上述步骤记录的微小光束元素集合而成一大面积的具有特殊平面或立体光学绕射效果的光栅图样。
一种记录具有立体影像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空间光学变调器显示多视角的物体影像,同时利用系统控制装置停止旋转扩散板,以取得可干涉性的光束,同时调整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将上述的影像投影到无限远处或投影到透镜与材料固定平台之间的聚焦成像面上,并与来自相对于材料固定平台的相反方向由参考光投射器所导引而来的另一可干涉光束互为于涉,以形成一微小全息元素,依次反复执行曝光一系列的多视角影像,以形成最终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全息图像。
一种记录难以复制的微小隐藏式影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空间光学变调器显示欲隐藏的影像或文字,并利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将此影像缩小投影成像到聚焦成像面上,同时高速旋转扩散板以消除光波杂讯,将上述影像的光学强度曝光在光学感光材料面上,以制作非肉眼可视、难以用传统全息贴合曝光方式加以复制的防伪光学媒体。
一种记录数字位相型全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音响光学变调器,将由系统装置所计算而得的数字灰阶情报转换成+1次绕射光束的强弱,以控制浸蚀光点领域的深浅,并经过针孔光罩的限制,成为一定直径的点状光源,同时经由系统控制装置将空间光学变调器关闭,并利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将上述的针孔影像聚焦成像到光学感光材料面上,以曝光成一点数字位相型情报,再移动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至下一个曝光位置,如此周而复始记录一个集成式数字位相型全息信息,在记录的全过程中,自动对焦系统随时调整其上下位置以确保针孔影像聚焦在同一面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本发明可用单一步骤操作系统的复合光学元件形成装置,有别于传统方式的复杂多步系统。
2.易于变换操作系统或同时复合两种操作方式于制作同一绕射光栅,以求得不同效果的组成元素,如开诺全息相片的制作需要使用单一雷射光束的数字记录方式,而立体影像的记录则以空间光调制器的影像投影来执行,将不同的组成元素集合于一个绕射光栅,能大幅提高其防止假冒的机能,并能轻易制作出机械辨读机能的绕射光栅,并且依此装置及方法任何人可轻易制作各种不同形态的全息图像,如Holographic Stereagram、Kinoform、Kinegram、Exelgram。
3.可以非常简单地将微小图样或文字记录在具有立体或绕射机能光栅领域以外的任意部分,或与之重叠,利用其不可贴合曝光复制的光学特性大幅度提高防伪的特性。
4.特殊的参考光投射器形成的全息元素其相互间并无重叠,能避免全息元素之间的信息干扰,并且相邻元素之间没有空隙而大幅提高成品的视觉品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各机械部件示意图;图2是电脑控制各部件完成影像记录的程序流程图;图3是计算机接口连接图;图4是数字影像记录方式图;图5是立体全息记录方式图;图6为光栅记录方式图。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具有光学绕射效果的光学媒体记录装置,其机构包括可干扰光源(激光)发生器1、平面镜2、半透镜3和4、音响光学变调器5(Acousto Optical Modulator,简称AOM)、遮光板6、反射平镜7和8、针孔光罩9、扩散板10(Diffaser)、透镜11、1/2波长板12、光束分离器13、1/4波长板14、空间光学变调器15(Spatial Light Modulator,简称SLM)、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16-18(Zoom Lens)、聚焦成像面19-A、光学感光材料面19-B、自动对焦系统20、光束开闭阀21-A、参考光投射器22、材料固定平台23、系统支持体24、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25-26(X-Y Stage)、受容刚体27(Rigid Capacity)、系统控制装置28(computer)。其中AOM是指A device to create a fransmissive acousto-optic grating that can be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imply by adjusting the drive frequency.The acousto-opticgrating diffracts an incident laser beam into +1 and -1 diffracted beams. Sinceresponse speed can be achived to neno second(10-9sec),so that it allows us to use asa high frequency switch.
SLM是一种影像显示器,将影像显示在SLM上,同时以Laser光束照明,经由SLM反射或穿透出的影像即有照明光的波长,成为可记录在特定感光材料的影像。一般如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数字微小镜片显示器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均具有此种功能。
感光材料(Poto-Sensitive Material)有下列数种可供利用1.光阻(photoresist)此种材料一般用在半导体工业上的微小电路的显微照相,亦可用来当做光波干涉记录材料。如制作全息,将物体光(objective beam)及参考光(Referemebeam)的干涉条纹(Interference Firinge Pattern)曝光在光阻片上,经化学显影之后形成具有微细的凹凸构造的沟槽状干涉条纹(Relief Structure FringePattern)。或亦可利用其感光浸蚀的特性只记录某种图样的振幅讯息(Amplitudeinformation)亦即强弱明暗分布,本发明利用此机能来记录绕射光栅及微小文字(Microtext)或图样(logo)。
2.UV感光材料(Ultraviolet-sensitive Material)本发明亦可利用紫外线激光(UV Laser),将信息记录在UV感光片上,因所记录信息的解析度(Resolution)与所使用光波长成正比,所以利用UV Laser可记录高于一般可视光(Visible Laser)能达到的解析度。
3.卤化银感光材料(Silver Halide Material)这是一种微粒型(Microparticle)感光材料,与一般的照相感光片相似,但是其粒子直径远小于一般的照相感光片,所以其解析度可以高出5-10倍左右以记录高密度的干涉条纹。本发明可利用此种材料记录图样的振幅讯息,亦即强弱明暗分布,以记录绕射光栅及微小文字或图样。并且可以记录反射型集成式全视角立体全息(Reflection type Full Parallax Holographic Stereogram)。其方法是将各视角的物体系列影像利用数字传输或扫描方式输进电脑之后,由电脑逐一显示系列影像到SLM上,并利用焦点可调节透镜将其像面(ImagePlane)投射到19-A的假象面或无限远处。此影像光波与来自参考光投射器的参考光束干涉于卤化银感光材料,以形成一全息元素(Element Hologram),并移动X-Y Stage,反复执行此一步骤,最终形成一反射型集成式全视角立体全息,提供一个虚拟的全方位视角立体影像。一般此种材料需具有10-25μm厚度(除透明支持体外)。
4.高分子感光材料(Photopolymer Material)此种材料是利用低分子(Monomer)的光电效应产生架桥反应(LinkageReaction)形成局部性高分子化(Polymerization)而具有周期性密度(Density/Index)变化以达到绕射光波的效果。本发明可利用此种材料记录反射型集成式全视角立体全息,其记录方式如前述。
其电脑控制装置与机件的连接情况是由预先撰写的程式软件透过电脑的界面联接器(interface connection port)传输信号及影像等资料,以完全控制整个系统的运作,其中由Serial port 1传输一个脉冲以开启或关闭光束开闭阀21-A的驱动马达。
同理,分别经由Serial port 3及4输出脉冲以分别开启或关闭Zoom Lens16、17的调整驱动马达及Diffaser10的驱动马达,并且经由Serial port 2输出数字型资料给AOM5控制器,以决定其开闭状态。并且经由串行口5输送数字型资料给X-Y Stage Drive,以移动定量的位移来带动感光材料到对应于影像的所应记录位置。并且经由Parallel port或Interface Card输出一系列影像显示在SLM上。
其主要组成机构的连接互动关系如下系统控制装置28经由其界面接口(Interface port)与光束开闭阀21-A、音响光学变调器5、扩散板10(含驱动马达控制阀)、空间光学变调器15、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16-18(含驱动马达)、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25-26(X-Ystage)等机动控制机构连接,进行统筹控制运作及计算,处理所需输出记录的影像及数字信息,以达到记录具有特殊光学绕射机能或具有不能以贴合曝光复制仿冒机能的光学媒体的目的。
由半透镜4、音响光学变调器5、遮光板6、反射平镜7和8、针孔光罩9、扩散板10、透镜11、1/2波长板12、光束分离器13、1/4波长板14、空间光学变调器15、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16-18等光学机件所组合而成的体系放置于一受容刚体27中,以维持在运作过程中其相互之间的特定结构关系,受容刚体27是一种支持体,由于里面所包容的元件机构的相对位置受到严谨的控制而需要一个维持此相对位置的总支持体。受容刚体27连接于具有上下运动和自动对焦机能的自动对焦系统20,由系统支持体24支持自动对焦系统20的运动。
可干扰光源(激光)发生器1、平面镜2、半透镜3、系统支持体24、系统控制装置28、参考光投射器22等为固定位置装置,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25-26带动材料固定平台23移动到所欲曝光的位置。
由可干涉光源1所产生的光束经平面镜2反射后,由半透镜3分成两道光束,其反射光为参考光束,其直进光又被半透镜4分成两道光束,其直进光束作为数字记录机能的光源,其反射光束为空间光学变调器15提供照明电源。
经半透镜4直进的光束受到音响光学变调器5的分光,被分成直进光束、+1绕射光束和-1绕射光束。其中直进光束以及+1或-1绕射光束被遮光板6遮断,未被遮断的-1或+1光束则经反射平镜7、8到达针孔光罩9,针孔光罩9的影像点像被由透镜组合16-18聚焦成像在光学感光材料面19-B上。此一点像的光学强度受到由电脑输出的数字及音响光学变调器5控制,以形成不同深浅浸蚀的曝光点。如此反复曝光记录之后,经由显像处理,可得到光学绕射的数字全息。
由半透镜4反射的光束透过扩散板10将光束扩散后经1/2波长板12及1/4波长板14调整扩散光波的偏光方向。透镜11将扩散板10扩散出来的光波面聚焦成像到空间光调制器15上,等于间接的将空间光调制器15的影像变换成一个扩散光波面,以利另一透镜组合16-18再将此光波成像至感光材料面19-B或其附近。此偏光的光波照明空间光调制器15的影像后被反射,又经1/4波长板14的偏光后,被偏光分光镜13反射至透镜组合16-18方向。此影像至此已被变换成可干涉光波并经透镜聚焦成像在光学感光材料面19-B与透镜组合16-18的中间靠透镜位置。
另一方面,由半透镜3所分出的光束21经参考光反射镜22反射至光学感光材料面19-B上,与前述的影像光束重叠在光学感光材料面19-B上。此一重叠曝光步骤将两光束的干涉条纹记录形成一全息元素。如此反复记录的众多全息元素形成点矩阵的集成式全息。此曝光后的材料经适当的显像处理后,在适当角度入射的照明光线下可观察到水平垂直两方向视差的全方位立体图像。
请参阅图2-图6。本发明提供三种不同的记录方式,分别叙述于后首先电脑对原始的画像做一些简单且必要的处理,如对于欲记录为数字型图像的原始画像,则加以数字计算成数字型资料;对于欲记录为集成式立体全息的原始视差画像(original perspective image),则经过一些变形补位或分色等画像处理;对于欲记录为绕射光栅图像(diffraction grating image)的原始画像,则依下式计算其应记录的光栅图样(grating pattern)Grating Pattern(x,y)=2RO·cos〔Φr-Φo〕Φr=2π/λ〔sinΦrx+sinΦry〕Φo=2π/λ〔sinΦox+sinΦoy〕Whereλ-Intended playback wavelength,Φrx,Φry-Intended illuminating angle for playback to X and Yaxis,respectively,Φox,Φoy-Intended playback angle to X and Y axis,respectively.
如选择光栅记录方式(plain grating recording mode),则由电脑输出资料,由电脑经其接口控制各机件。首先,关闭光束开闭阀21-A,并转动扩散板10,然后将SLM面聚焦成像至感光材料面上,此时显示一光栅图样于SLM,此图样显示时间即为曝光时间,随后显示一全黑的显象,曝光完毕。随后移动X-Y stage 25、26至下一曝光位置,然后返回显示下一欲记录光栅图样于SLM的程序,直至曝光完毕。
如选择集成式立体全息记录方式(3D holographic stereogram recordingmode),则首先电脑经由串行口4控制扩散板10在停止状态,并调节SLM面聚焦成像至19-A面上,然后显示一视差画像在SLM面上,同时开放光束开闭阀21-A,令参考光与前述的19-A面上成像而投射至材料面上的光波干涉,以形成一全息元素(element hologram),然后判断是否为最后一全息元素而决定关闭系统或继续曝光,如果继续曝光则将X-Y Stage移至下一曝光位置,并返回执行显示下一视差画像至SLM的步骤,直到全部全息元素曝光完毕。
如经记录机能选择的是数字记录方式,则首先停止扩散板10,显示出一全黑显象于SLM,并关闭光束开闭阀21-A(Shutter),然后将针孔9的点影像透过调节透镜组合16、17,将之聚焦至19-B面上,继而由电脑输出的数位来决定AOM5绕射+1及-1,绕射光束的有无及强弱,此步骤相当于附图2的输出一数位信息,此+1光束的有无决定了感光材料上曝光点的有无,而且+1光束的强弱决定了感光材料上曝光点凹凸的深浅,如此可记录数字型信息。待移动X-Y Stage 25、26至下一曝光点之后,返复执行输出数字信息至AOM5以决定下一曝光点所应对应的光束强弱及有无。
一种具有平面或立体光学绕射效果的光栅记录方法,其步骤是利用空间光学变调器15以显示经计算所得的光学强度分布影像,并利用高速旋转的扩散板10将可干涉光束转变为非可干涉光束,照明在空间光学变调器15的影像上,其影像的振幅分布再经由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16-18,以适当的倍率缩小,投影成像到光学感光材料面19-B上,并利用高速旋转扩散板10以取得瞬间不同分布的光波杂讯(speckle noise),在某一定的曝光期间内,因不同分布的光波杂讯强度的相加平均效果,减低因可干涉光源所产生的必然性光波杂讯,经由上述步骤记录的微小光束元素集合而成一大面积的具有特殊平面或立体光学绕射效果的光栅图样。
一种依图1所述的装置记录具有立体影像效果的方法,其步骤是利用空间光学变调器15以显示多视角的物体影像,同时利用系统控制装置28停止旋转扩散板10,以取得可干涉性的光束,同时调整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16-18,将上述的影像投影到无限远处或投影到透镜18与材料固定平台23之间的聚焦成像面19-A上,并与来自相对于材料固定平台23的相反方向由参考光投射器22所导引而来的另一可干涉光束互为干涉,以形成一微小全息元素,依次反复执行曝光一系列的多视角影像,以形成最终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全息图像。
一种依图1所述的装置记录难以复制的微小隐藏式影像的方法,其步骤是利用空间光学变调器15显示欲隐藏的影像或文字,并利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16-18将此影像缩小投影成像到聚焦成像面19-A上,同时高速旋转扩散板10以消除光波杂讯,将上述影像的光学强度曝光在光学感光材料面19-B上,以制作非肉眼可视、难以用传统全息贴合曝光方式加以复制的防伪光学媒体。
此隐藏式影像或文字,因本身在被记录时不加任何绕射机能的光栅讯息,所以不具特定方向的绕射光学机能。以肉眼观察时,它只呈现一乱射的点;以传统全息贴合曝光复制时,因其乱射光波成为物体光,会遮盖破坏原有影像或文字的清晰度而只呈现一种杂讯情报在被复制的光学媒体上,经由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结果即可判别出来。其影像或文字被缩小成大约2-6um,所以必须透过大约200倍以上的显微镜方能看到,一旦被仿冒者贴合曝光复制的时候,被复制的材料片上只出现无意义杂讯而无法将此微小影像或文字复制。
一种依图1所述的装置记录数字位相型全息的方法,其步骤是利用音响光学变调器5,将由系统装置28所计算而得的数字灰阶(graylevel)情报转换成+1次绕射光束的强弱,以控制浸蚀光点领域的深浅,并经过针孔光罩9的限制,成为一定直径的点状光源,同时经由系统控制装置28将空间光学变调器15关闭,并利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16-18,将上述的针孔影像聚焦成像到光学感光材料面19-B上,以曝光成一点数字位相型情报,再移动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25、26至下一个曝光位置,如此周而复始记录一个集成式数字位相型(digital phase type)全息信息,在记录的全过程中,自动对焦系统随时调整其上下位置以确保针孔影像聚焦在同一面上。(参考所附资料有关于数字位相型全息的传统制作方法。Oplicre Holography PHARIHARAN P.146-154)本发明将不同视觉效果,如具有平面颜色变换效果的光栅图样或具有立体效果的全息信息,与具有不同防止贴合曝光机能,如隐藏式图样或微小文字,或数字位相型全息等的光学微小颜色,透过系统控制装置精细的适当配置,记录在同一光学媒体上,以形成一种特殊的兼具可依目视判别及机器判读机能的多重防伪的光学媒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光学绕射效果的光学媒体记录装置,其主要组成机构包括可干扰光源发生器、音响光学变调器、扩散板、针孔光罩、1/2波长板、1/4波长板、光束分离器、空间光学变调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自动对焦系统、材料固定平台、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参考光投射器、系统控制装置、光束开闭阀,其主要组成机构的连接互动关系如下系统控制装置经其界面接口与光束开闭阀、音响光学变调器、扩散板、空间光学变调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等机动控制机构连接,进行统筹控制运作及计算,处理所需输出记录的影像及数字信息,以达到记录具有特殊光学绕射机能或具有不能以贴合曝光复制仿冒机能的光学媒体的目的;由音响光学变调器、扩散板、针孔光罩、1/2波长板、1/4波长板、光束分离器、空间光学变调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等光学机件所组合而成的体系放置于一受容刚体中,以维持在运作过程中其相互之间的特定结构关系,此受容刚体连接于具有上下运动和自动对焦机能的自动对焦系统,由系统支持体支持自动对焦系统的运动;可干扰光源发生器、系统支持体、系统控制装置、参考光投射器等为固定位置装置,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带动材料固定平台移动到所欲曝光的位置。
2.一种具有平面或立体光学绕射效果的光栅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空间光学变调器以显示经计算所得的光学强度分布影像,并利用高速旋转的扩散板将可干涉光束转变为非可干涉光束,照明在空间光学变调器的影像上,其影像的振幅分布再经由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以适当的倍率缩小,投影成像到光学感光材料面上,并利用高速旋转扩散板以取得瞬间不同分布的光波杂讯,在某一定的曝光期间内,因不同分布的光波杂讯强度的相加平均效果,减低因可干涉光源所产生的必然性光波杂讯,经由上述步骤记录的微小光束元素集合而成一大面积的具有特殊平面或立体光学绕射效果的光栅图样。
3.一种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记录具有立体影像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空间光学变调器以显示多视角的物体影像,同时利用系统控制装置停止旋转扩散板,以取得可干涉性的光束,同时调整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将上述的影像投影到无限远处或投影到透镜与材料固定平台之间的聚焦成像面上,并与来自相对于材料固定平台的相反方向由参考光投射器所导引而来的另一可干涉光束互为干涉,以形成一微小全息元素,依次反复执行曝光一系列的多视角影像,以形成最终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全息图像。
4.一种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记录难以复制的微小隐藏式影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空间光学变调器显示欲隐藏的影像或文字,并利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将此影像缩小投影成像到聚焦成像面上,同时高速旋转扩散板以消除光波杂讯,将上述影像的光学强度曝光在光学感光材料面上,以制作非肉眼可视、难以用传统全息贴合曝光方式加以复制的防伪光学媒体。
5.一种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记录数字位相型全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音响光学变调器,将由系统装置所计算而得的数字灰阶情报转换成+1次绕射光束的强弱,以控制浸蚀光点领域的深浅,并经过针孔光罩的限制,成为一定直径的点状光源,同时经由系统控制装置将空间光学变调器关闭,并利用焦点可调节式透镜组合,将上述的针孔影像聚焦成像到光学感光材料面上,以曝光成一点数字位相型情报,再移动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台至下一个曝光位置,如此周而复始记录一个集成式数字位相型全息信息,在记录的全过程中,自动对焦系统随时调整其上下位置以确保针孔影像聚焦在同一面上。
6.依权利要求1、2、3、4、5所述的装置与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不同视觉效果,如具有平面颜色变换效果的光栅图样或具有立体效果的全息信息,与具有不同防止贴合曝光机能,如隐藏式图样或微小文字,或数字位相型全息等的光学微小颜色,透过系统控制装置精细的适当配置,记录在同一光学媒体上,以形成一种特殊的兼具可依目视判别及机器判读机能的多重防伪的光学媒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干涉图样的绕射光栅装置及其立体或平面影像的记录方法,利用光学变调器,以显示影像并转变影像光波为可干涉振幅型光波,将影像缩小到记录材料上或其附近为机能的光学透镜组合,具有可控制的光束方向的参考光投射器。本发明可用单一步骤进行操作,易于变换操作系统或同时复合两种操作方式于制作同一绕射光栅,提高了全息的防伪机能,形成的全息元素其相互间并无重叠,大幅提高成品的视觉品质。
文档编号G02B5/18GK1258850SQ9912222
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4日
发明者邵晓菁 申请人:邵晓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