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203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航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 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0002] 近几十年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器的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也愈加多样,尺寸和 质量也越来越大。由于运载对质量和包络空间的限制,如何在相关约束下设计合理构型且 性能符合的航天器是研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0003] 空间折展结构是指在地面处于完全收纳状态,固定于运载工具的有效载荷舱内, 当发射入轨后,根据地面的控制指令逐步完成展开动作,然后锁定并保持为完全展开状态, 这种展开结构形式极大的提高了航天器的运载能力。
[0004] 大型光学遥感卫星,由于对观测分辨率、幅宽等性能指标的要求提高,使得镜面口 径也随之增大。超大口径光学相机主镜面正常工作状态尺寸大于l〇m,且主次镜之间距离远 (大于50m),两镜之间应存在无遮挡的光路。若按传统光学透镜进行设计,则根本无法满足 运载包络,并且将相机安装于平台一侧,也存在支撑结构刚度与重量的矛盾,且难以保证成 像精度。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 平台载荷协同系统,解决超大口径镜面的光学卫星构型设计的难题。
[0006]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 -种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包括次镜系统和主镜,所述次 镜系统和主镜分别位于平台两侧,初始状态下,次镜系统、平台、主镜均呈完全收拢状态,次 镜系统、平台、主镜三者固连;展开时,主镜、次镜系统分别依靠收拢的桁架结构反向推离平 台,到位后锁定,平台展开形成相互连接的三部分。
[0008] 所述主镜采用花瓣状构型,由偶数瓣子镜构成,采用伞状收拢,每块子镜通过铰链 相互连接,收拢状态下径向包络小,展开时由伞状收拢变为子镜圆周均布阵面。
[0009] 收拢状态下系统整体包络小于Φ 4· 5mX Sm。
[0010] 所述次镜系统具有安装次镜外、还能够作为独立舱段安装相关配套单机和其他平 台分系统单机的功能。
[0011] 所述主镜、次镜系统的支撑桁架长度与主镜、次镜系统的重量比成反比,实现了整 星的惯量匹配。
[0012] 所述平台主要由大小一致的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相互之间通过内部桁架连接,初 始时桁架收拢,三部分相互靠拢贴紧形成一圆柱体,当连接桁架展开,三部分径向扩张形成 稳定的三角构型,中空空间变大,有效避让主镜、次镜之间光路。
[0013] 所述主镜、次镜系统均采用三组独立桁架支撑,形成三角支撑,保证支撑面的刚度 和稳定性。
[0014] 所述桁架根部具有微调机构,能够微调桁架与平台倾角,从而保证主镜、次镜阵面 相对位置关系。
[0015] 所述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主镜面工作状态尺寸大于10m,且主次镜之间距离大于 50m〇
[0016] 所述桁架根部通过力矩电机进行角度调节。
[0017]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
[0018] 1、将平台和相机一体化设计,主、次镜位于平台两侧,收拢时满足运载包络要求, 展开状态下有效缩短单组桁架长度,易保证支撑桁架刚度,提高展开状态下相机基频,改善 了超大口径、超长距离的光学相机的构型设计;
[0019] 2、单组主、次镜支撑桁架长度相比主次镜间距离短,有效降低加工装配难度;
[0020] 3、次镜系统除次镜安装需要外,可安装其他单机,有益于改善航天器布局,增大单 机安装空间,平台外侧也可根据任务需求安装其他单机;
[0021] 4、主镜、次镜系统通过支撑桁架收拢,初始时与平台连接,整体包络小,易符合运 载包络要求;
[0022] 5、星体由三部分组成,收拢时有效提高航天器整体刚度,展开后中间预留空间能 够实现相机成像功能的需求;
[0023] 6、主镜由偶数瓣子镜组成,采用伞状收拢,展开后为平面构型,有效缩小了收拢状 态下航天器包络尺寸;
[0024] 7、桁架组件根部存在微调机构,可调节桁架倾角,保证支撑顶部阵面精度以及主 次镜间相对角度关系,除保证顺利展开外可在轨调整主次镜相对关系。
【附图说明】
[0025]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6] 图1是本发明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的收拢状态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的展开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0030] 图1~图3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主 要由次镜系统1、平台(服务舱)2、主镜3三部分组成,其中主镜与次镜组合形成完整相机。
[0031] 初始状态下,主镜3、次镜系统1、平台2完全收拢,三者固连,整体包络小于 φ 4. 5mX8m〇:
[0032] 如图1、图3所示,展开过程为次镜系统1、主镜3在次镜支撑桁架4和主镜支撑桁 架5作用下分别反向推离平台2,然后平台2展开形成相互连接的三部分小平台,主镜3展 开为阵面。
[0033] 主镜3采用花瓣状构型,由偶数瓣子镜7构成,采用伞状收拢,每块子镜7通过高 刚度铰链相互连接。收拢状态下径向包络小,展开时由伞状收拢变为子镜圆周均布阵面。
[0034] 次镜系统1除安装次镜外,也可作为独立舱段安装相关配套单机和其他平台分系 统单机。
[0035] 主镜3、次镜系统1分别布置于平台2两侧,次镜支撑桁架4和主镜支撑桁架5的 长度与次镜系统、主镜的重量比大致成反比,实现了整星的惯量匹配。
[0036] 平台2由三部分大小一致的小平台组成,相互之间通过内部的平台支撑桁架6连 接,初始时桁架收拢,三部分相互靠拢贴紧形成一圆柱体。当平台支撑桁架6展开,平台三 部分径向扩张形成稳定的三角构型,中空空间变大,主、次镜之间光路从展开的服务舱内部 穿过,有效避让主、次镜之间的光路7,从而保证光路7不受遮挡,使相机正常成像。
[0037] 主镜支撑桁架5、次镜支撑桁架4均采用三组独立桁架结构支撑,形成三角支撑, 保证支撑面的刚度和稳定性。桁架具有收拢和展开状态,收拢时收紧于平台内部,展开时主 镜除径向伸长外,桁架结构根部与平台连接处,通过力矩电机可进行微小。
[0038]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案例的实现方式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 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 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主权项】
1. 一种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次镜系统和主 镜,所述次镜系统和主镜分别位于平台两侧,初始状态下,次镜系统、平台、主镜均呈完全收 拢状态,次镜系统、平台、主镜三者固连;展开时,主镜、次镜系统分别依靠收拢的桁架结构 反向推离平台,到位后锁定,平台展开形成相互连接的三部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镜采用花瓣状构型,由偶数瓣子镜构成,采用伞状收拢,每块子镜通过铰链相互连 接,收拢状态下径向包络小,展开时由伞状收拢变为子镜圆周均布阵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 收拢状态下系统整体包络小于cP 4. 5mX8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镜系统具有安装次镜外、还能够作为独立舱段安装相关配套单机和其他平台分系统 单机的功能。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镜、次镜系统的支撑桁架长度与主镜、次镜系统的重量比成反比,实现了整星的惯量 匹配。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主要由大小一致的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相互之间通过内部桁架连接,初始时桁架 收拢,三部分相互靠拢贴紧形成一圆柱体,当连接桁架展开,三部分径向扩张形成稳定的三 角构型,中空空间变大,有效避让主镜、次镜之间光路。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镜、次镜系统均采用三组独立桁架支撑,形成三角支撑,保证支撑面的刚度和稳定 性。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桁架根部具有微调机构,能够微调桁架与平台倾角,从而保证主镜、次镜阵面相对位置 关系。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桁架根部通过力矩电机进行角度调节。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主镜面工作状态尺寸大于l〇m,且主次镜之间距离大于50m。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超大口径光学相机的平台载荷协同系统,包括次镜系统和主镜,所述次镜系统和主镜分别位于平台两侧,初始状态下,次镜系统、平台、主镜均呈完全收拢状态,次镜系统、服务舱、主镜三者固连;展开时,主镜、次镜系统分别依靠收拢的桁架结构反向推离服务舱,到位后锁定,平台展开形成相互连接的三部分,当主镜完全展开后,主、次镜之间光路从展开的服务舱内部穿过,从而保证光路不受遮挡,使相机正常成像,解决超大口径镜面的光学卫星构型设计的难题。
【IPC分类】G02B7/00
【公开号】CN105158868
【申请号】CN201510451986
【发明人】张伟, 周伟敏, 方宝东, 满孝颖, 江世臣, 曹志宇
【申请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