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导光板及其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2429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导光板及其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器件领域,涉及一种导光板,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导光板及含有该玻璃导光板的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液晶模组如图1所示,通常由液晶玻璃I’、光学膜片组合2’、导光板3’、光源4’、反射片5’及后壳6’组成,反射片5’和导光板3’依次放置在后壳6’的腔体内,后壳6’作为结构支撑及部分外观功能,此种结构复杂,导致整机厚度较厚、成本较高,而且背板一般为金属或者塑胶件,其颜色单一,很难制作不同的外观效果。
[0003]导光板3 ’ 一般使用PMMA,其折射率n=l.49,而空气折射率n=l。当光线在PMMA中传播时,根据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如果光线与PMMA法线的夹角大于全反射角,光线一直在PMMA内传播,而不会漏出,从而实现导光效果。现有的导光板3 ’结构通常如图2所不,它位于光源4’的一侧,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如图2,定义,它与光源4’相向的一面为其入光面31’、与入光面31’相对应的一面为背光面33’、与光学膜片组合2’相邻的一面为出光面32’以及与反射片5’相邻的一面为底面34’,底面34’上形成有若干网点35’。为了达到显示模组的超薄设计,常规方法是降低导光板的厚度,导光板厚度的降低后,与之匹配的LED厚度也要降低,而现有超薄LED亮度无法满足大尺寸TV高亮度的需求;同时PMMA变薄后,其容易变形,导致入光不均勾,容易出现局部漏光。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玻璃导光板。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导光板,它含有:
[0006]入光面;
[0007]背光面,所述背光面与所述入光面向对应;
[0008]上表面,所述上表面用于出光;
[0009]底面,所述底面设有多个网点;
[0010]所述入光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背光面的高度。
[0011]优化地,所述入光面的上端与所述背光面的上端处于一水平面上。
[0012]优化地,所述入光面的上端高于所述背光面的上端且所述入光面的下端矮于所述背光面的下端。
[0013]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底面的光学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光学胶层底部的反射膜层。
[0014]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底面的光学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光学胶层底部的反射膜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入光面的高度为2?3_,所述背光面的高度为0.4?1.9_。
[0016]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胶层的折射率为1.2?1.5。
[0017]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它包含有上述的玻璃导光板。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玻璃导光板,通过将入光面的高度设置为大于背光面的高度,入光面较大的厚度可以使用目前常规的LED满足亮度要求,并且选用玻璃的高强度和刚性,这样可以通过在玻璃网点面贴合反射膜充当外观,可以省去背板的使用,从而实现整机的超薄设计。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常规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为常规玻璃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玻璃导光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玻璃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玻璃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I’、液晶玻璃;2’、光学膜片组合;3’、导光板;31’、入光面;32’、出光面;33’、背光面;34 ’、底面;35 ’、网点;4 ’、光源;5 ’、反射片;6 ’、后壳;1、液晶玻璃;2、光学膜片组合;
3、导光板;31、入光面;32、上表面;33、背光面;34、底面;35、网点;4、光源;5、光学胶层;6、反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导光板3,如图3所不,它包括入光面31、上表面32、背光面33和底面34(上表面、底面这样的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3中观察到的方向予以定义的)。
[0029]其中,入光面31用于LED等光源的射入;背光面33与入光面31相对应,为玻璃导光板远离光源的一面;上表面32用于出光,即射入的光线经该面射出;底面34上设有多个网点35,用于使得照射到该表面上的光线发生散射,从而使得该部分光线从上表面32射出,从而实现背光效果。
[0030]现有导光板一般使用PMMA材料,可以通过印刷、射出、热压、喷墨等方式制备网点,导光板结构通常为长方体,入光面31 ’抛光处理后基本与出光面32 ’垂直,而且导光板3 ’与反射片5’分离,导光板3’与反射片5’之间为空气层(如图1所示)。当光源4’的光线射入导光板后3,,在PMMA和空气界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在扩散网点35,或微结构处会发生散射;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Φ约为41°,当入射角1>41°时,在PMMA和空气界面发生全反射,光可以一直在导光板内反射向前传播;当入射角I’〈41°时,在PMMA与空气界面,一部分发生发射,通过导光板底面34’的网点设计,当光线射入到网点或微结构上时,光线发生散射,从而控制部分光线从导光板出光面32’射出,从而实现背光效果。然而实际设计时,因零件和组装存在公差,导光板3’的入光面31’宽度(或者高度,T)至少要比LED的出光面宽度(T’)单边大
0.3mm以上,才能确保LED的光完全射入导光板。例如,目前TV常用的是3毫米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做导光板3’,其匹配的LED出光面厚度必须小于2.4111111,如此只能使用4014、7020等型号,5630、7030等型号因出光宽度与导光板相同,实际装配时容易出现漏光。
[0031]入光面31的高度要大于背光面33的高度,在本实施例,入光面31的上端与背光面33的上端处于一水平面上,这样入光面31的下端必然要矮于背光面33的下端。而上表面32和底面34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优选< 10°,从而保证光线的出射效果。
[0032]导光板为玻璃材质的,通过一次成型或二次加工工艺做成不等厚度的结构(如图3所示)。当使用4014 LED时,入光侧厚度可以2mm?3mm;而远光侧厚度可以在0.4mm?1.9mm之间,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整机强度确定。网点35可以通过如丝网印刷、激光、蚀刻等工艺制作。
[0033]在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该玻璃导光板还包括形成在其底面34的光学胶层5以及设置于光学胶层5底部的反射膜层6,光学胶层5的折射率较低,优选为1.2?1.5。反射膜直接做外观,这样可以在反射膜外表面进行贴膜或者表面处理形成各种外观效果,从而可以取消后壳的使用,可以实现产品的超薄、超轻量设计,尺寸越大,优势越明显。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不模组,如图5所不,包含有实施例1中的玻璃导光板3,它还包括光源4、液晶玻璃I和光学膜片组合2。光学膜片组合2与玻璃导光板3用于出光的上表面32相对应,液晶玻璃I则对应设置于光学膜片组合2的上方;光源4与玻璃导光板的入光面31相对应,这样的模组可以取消后壳的使用,可以实现产品的超薄、超轻量设计,尺寸越大,优势越明显。
[0036]实施例3
[003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导光板3,如图6所不,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入光面31的上端与背光面33的上端不处于一水平面上,而是入光面31的上端高于背光面33的上端且其下端矮于背光面33的下端,形成楔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上表面32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底面34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相同,均< 10°,以确保光线的出射效果,使得液晶显示模组具有优异的显示效果。
[003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玻璃导光板,它含有: 入光面(31); 背光面(33 ),所述背光面(33 )与所述入光面(31)向对应; 上表面(32),所述上表面(32)用于出光; 底面(34),所述底面(34)设有多个网点(35); 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31)的高度大于所述背光面(33)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31)的上端与所述背光面(33)的上端处于一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31)的上端高于所述背光面(33)的上端且所述入光面(31)的下端矮于所述背光面(33)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底面(34)的光学胶层(5)以及设置于所述光学胶层(5)底部的反射膜层(6)。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31)的高度为2mm?3mm,所述背光面(33)的高度为0.4mm?1.9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层(5)的折射率为1.2?.1.5。7.—种液晶显示模组,它包含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玻璃导光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导光板及含有该玻璃导光板的液晶显示模组,导光板含有:入光面;背光面,所述背光面与所述入光面向对应;上表面,所述上表面用于出光;底面,所述底面设有多个网点;所述入光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背光面的高度。通过将入光面的高度设置为大于背光面的高度,入光面较大的厚度可以使用目前常规的LED满足亮度要求,并且选用玻璃的高强度和刚性,这样可以通过在玻璃网点面贴合反射膜充当外观,可以省去背板的使用,从而实现整机的超薄设计。
【IPC分类】G02B6/00, G02F1/13357
【公开号】CN205374797
【申请号】CN201620135637
【发明人】高建维, 张兴国
【申请人】安比斯特殊玻璃(苏州)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