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2357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影盒,属于电子照相成像打印技术领域。其包括盒体、显影单元及驱动切换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包括复位件、联接控制件、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及用于向显影辊传递旋转力的传递齿轮。通过驱动切换单元各部件之间及其与显影端盖、驱动端端盖的配合,实现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在显影操作期间与主机上的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联接,而在非显影期间与之脱离联接,从而实现显影辊驱动切换的功能。本显影盒中的驱动切换单元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与组装,以节约显影盒的制造成本。
【专利说明】
显影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0002]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把图像形成于打印介质如纸张上的设备,包括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一体机等,通常包括主机及可拆卸地安装于该主机内的显影盒;其中,显影盒至少具有提供显影剂至感光鼓上以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辊,通常还具有用于形成静电显像的感光鼓。
[0003]公开号为CN104541212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及可拆卸地安装在该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显影盒。
[0004]如其说明书附图41所示,该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机具有鼓驱动输出构件61及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62,二者将从主机中的驱动马达处接收旋转力并输出给如图43所示设于显影盒上的鼓旋转力接收件4a与显影旋转力接收件474;如其说明书附图7所示,该主机还具有主机推动构件80,用于对显影单元9施加沿Fl方向的推力使其相对鼓单元8绕旋转轴线X旋转。
[0005]如其说明书附图43至53所示,该显影盒上设有用于对显影辊6的驱动进行切换的驱动切换装置,在显影操作期间,用于从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62处接收旋转力并对显影辊进行旋转驱动,并在非显影期间切断对显影辊的驱动,进而使显影辊在非显影期间停止继续对感光鼓供粉。驱动切换装置包括显影旋转力接收件474、联接控制件272、传递齿轮71及弹簧70构成,显影旋转力接收件474的端部设有旋转力接收部474b。
[0006]如图53所示,在非显影期间,联接控制件272随显影端盖432相对驱动端端盖424绕旋转轴线X旋转,通过被引导部271i与引导部424b的配合,推动联接控制件272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朝远离驱动端端盖424的方向移动,进而推动传递齿轮71朝远离旋转力接收件474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本为耦合联接的输出臂474a与输入臂71η之间的脱离联接,以达到切断显影驱动。
[0007]为了实现输出臂474a与输入臂71η的脱离联接,要求传递齿轮71相对显影辊齿轮69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滑动,导致二者只能设计为直齿轮,容易导致传递给显影辊的旋转速度不均匀,不利于显影质量的提高;而且为了任何时刻均能够相对滑动,对加工精度与安装要求更高了;为了实现输出臂474a与输入臂71η的脱离联接后又能实现联接,对二者的制造精度要求高,导致整个显影盒的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显影驱动切换功能的显影盒。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包括盒体、显影单元及驱动切换单元。显影单元包括显影单元框架及可旋转地支承在该显影单元框架上的显影辊。显影单元可绕旋转轴线往复转动地支承在盒体上,该旋转轴线即为传递齿轮的旋转轴线也为显影旋转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在盒体与显影单元框架中,一者上设有限位部,另一者上设有引导部。驱动切换单元包括复位件、联接控制件、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及用于向显影辊传递旋转力的传递齿轮;联接控制件包括被限位部、被引导部与施力部,且其相对显影单元框架可沿平行于上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往复移动;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可沿平行于上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往复移动地与传递齿轮耦合联接,即在显影操作期间与非显影操作期间,二者均处于耦合联接状态。随显影单元相对盒体绕上述旋转轴线在联接位置与脱离位置间往复转动,通过被限位部与限位部的配合及被引导部与引导部的配合,联接控制件的施力部与复位件对显影旋转力接收件的合力,驱动显影旋转力接收件沿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往复移动,即实现与主机上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在显影操作期间的耦合联接及在非显影期间的脱离联接。
[0010]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通过联接控制件控制显影旋转力接收件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移动,从而在显影操作期间与主机上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耦合联接并传递显影所需的旋转力,及在非显影期间与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脱离联接,以实现显影驱动的切换功能;且在整个过程中,显影旋转力接收件与传递齿轮始终处于耦合连接状态,不仅可以将传递齿轮设成斜齿轮而提高显影质量,而且便于设于二者之间耦合联接机构,以降低显影盒的制造成本。
[0011]—个具体的方案为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包括导杆,输出臂,位于该导杆轴向一端的旋转力接收部,及用于接收联接控制件上施力部施加力的受力部。传递齿轮上设有在其轴向一端敞口的第一容纳腔,该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输入臂,在传递齿轮的轴向另一端上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导向孔,导杆的另一轴向端穿过第一容纳腔并与导向孔间隙配合。输出臂于输入臂所在的位置同输入臂抵靠接触。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与组装。
[0012]更具体的方案为旋转力接收件沿传递齿轮径向延伸或沿平行于旋转轴线朝第一容纳腔底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上述输出臂;第一容纳腔平行于旋转轴线的内壁沿传递齿轮径向延伸或第一容纳腔的底面沿平行于上述旋转轴线朝第一容纳腔敞口的方向延伸形成上述输入臂。显影旋转力接收件与传递齿轮之间的耦合联接结构简单有效,且便于制造。
[0013]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引导部包括相对上述旋转轴线沿第一传递齿轮的旋转周向倾斜布置的引导面和/或被引导部包括相对上述旋转轴线沿旋转周向倾斜布置的被引导面。设置引导面与被引导面之间的至少一者,且相对旋转轴线沿旋转周向倾斜布置,有效提高将相对旋转运动转换为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方向的移动。
[0014]更具体的方案为显影旋转力接收件的本体为圆凸台结构,该圆凸台结构的小径端面沿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旋转力接收部。联接控制件的本体为环体结构,该环体结构的外周面沿其径向凸起形成上述被引导部与被限位部。环体结构套于圆凸台结构的小径部分外并与之间隙配合。圆凸台结构的肩台面构成受力部,环体结构与肩台面相抵靠的端面构成施力部,结构简单,且便于制造。
[0015]—个再具体的方案为圆凸台结构的大径端面沿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导杆及与导杆共轴布置地设在该导杆外的环体,该环体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沿平行于旋转轴线方向布置的第一缺口。传递齿轮上设有在其轴向一端敞口的第一容纳腔,在传递齿轮的轴向另一端上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导向孔,导杆远离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穿过第一容纳腔并与导向孔间隙配合。传递齿轮的底面沿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与第一缺口相匹配的凸块;复位件为弹簧,弹簧套于导杆外并与之间隙配合,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大径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一容纳腔的底面上。
[0016]另一个再具体的方案为显影单元框架包括显影端盖,显影端盖沿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凸起形成圆柱状的旋转支承座,该旋转支承座设有在其轴向一端敞口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驱动切换单元,旋转支承座的轴向另一端设有用于暴露旋转力接收部的通孔,第二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缺口。盒体包括驱动端端盖,该驱动端端盖邻近显影端盖的端面凸起形成上述限位部,上述被限位部的自由端穿过第二缺口并与限位部抵靠接触。
[0017]再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复位件的复位力迫使显影旋转力接收件远离传递齿轮。在显影操作期间,显影旋转力接收件能够沿X轴线方向移动,便于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与显影旋转力接收件之间建立耦合联结。
[0018]更具体的方案为复位件包括同极相对布置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固定在显影旋转力接收件上,第二磁体固定在传递齿轮上。便于复位件结构的设计与固定位置的布置,且可以通过将磁体预埋在显影旋转力接收件与传递齿轮上而简化组装工序。
[0019]优选的方案为显影盒还包括鼓单元。鼓单元包括鼓单元框架、鼓旋转力接收件及可旋转地支承在鼓单元框架上的感光鼓。鼓单元框架与盒体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略去感光鼓保护罩后与图1视角相异的立体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显影端盖的立体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联接控制件与显影旋转力接收件的结构分解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复位件与传递齿轮的结构分解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联接控制件与显影端盖的结构分解图;
[0027]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驱动端端盖、显影端盖、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复位件及传递齿轮的结构分解图;
[0028]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显影辊、感光鼓、传递齿轮及联接控制件在显影单元相对驱动端端盖绕旋转轴线X旋转过程中的相对运动状态;
[0029]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联接控制件与显影端盖在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处于联接状态时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0030]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联接控制件与显影端盖在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处于脱离联接状态时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0031]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复位件及传递齿轮的结构分解图;
[0032]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复位件及传递齿轮的结构分解图;
[0033]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联接控制件与设于显影端盖上施力部的结构分解图。
[0034]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对显影盒中的显影辊驱动切换装置进行改进,显影盒的其他结构完全可以根据现有产品进行设计。
[0036]第一实施例
[0037]参见图1,显影盒由驱动端端盖11、导电端端盖12、感光鼓保护罩13、转矩弹簧、鼓旋转力接收件3、鼓单元4、显影单元5及具有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的驱动切换单元构成。驱动端端盖11与导电端端盖12构成本实施例的盒体,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可绕旋转轴线X旋转。
[0038]参见图2及图3,驱动端端盖11上设有支承轴孔111与轴孔112,支承轴孔111内形成有内轴肩1120。导电端端盖12上设有支承柱121与销钉孔122。
[0039]感光鼓保护罩13通过卡扣130与设于上驱动端端盖11及导电端端盖12上卡槽的扣合,而可拆卸地扣合在盒体上,以在储藏与运输显影盒的过程中对感光鼓41裸露表面进行保护,在装入主机之前需将感光鼓保护罩13从盒体上取下。
[°04°]鼓单元4具有鼓单元框架40及可旋转地支承在鼓单元框架40上的感光鼓41与充电辊42 ο感光鼓41鼓筒的一端套接在鼓旋转力接收件3的一轴向端上,以使鼓旋转力接收件3从主机上接收的旋转力直接传递给感光鼓41。
[0041]显影单元5具有显影单元框架50及可旋转地支承在显影单元框架50上的显影辊54。显影单元框架50具有位于其纵向端上的显影端盖51,另一端上设有与支承柱121相匹配的支承轴孔52。显影端盖51上设有旋转支承座511,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的部分从设于旋转支承座511的轴向端上的通孔512伸出旋转支承座511而暴露,旋转支承座511的自由端上形成有轴肩513。
[0042]驱动端端盖11与导电端端盖12分别通过销钉固定在鼓单元框架40的两纵向端上,且鼓旋转力接收件3的自由端穿过轴孔112而暴露;一销钉(图中未示出)穿过销钉孔122而伸入感光鼓41内,对感光鼓41的旋转进行支承。
[0043]支承柱121伸入轴孔52内,旋转支承座511伸入支承轴孔111内并与之间隙配合,且轴肩513抵靠在内轴肩1120上,通过支承柱121对轴孔52的支承及支承轴孔111对旋转支承座511的支承,使得显影单元5可绕旋转轴线X往复转动地支承在驱动端端盖11与导电端端盖12上,即可往复转动地支承在盒体上。
[0044]显影单元框架50靠近显影端盖51的下方设有用于接收主机推动构件推力的推力接收部53,以使显影单元5克服转矩弹簧14施加在显影单元5上的转矩而绕旋转轴线X转动,当主机推动构件复位至初始位置时,显影单元5将在设于显影单元5与鼓单元4之间的转矩弹簧14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显影单元5绕旋转轴线X沿相反方向转动。
[0045]参见图4,旋转支承座511为设于显影端盖51上的圆柱状结构,其上设有在圆柱状结构的轴向一端敞口的第二容纳腔5110,及在轴向另一端上设有与第二容纳腔5110连通的通孔512,第二容纳腔5110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缺口 514,第二容纳腔5110的底部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凸起形成有三个环绕旋转轴线X均布的凸块515,凸块515构成本实施例的引导部,凸块515上形成有相对旋转轴线X沿绕如图1所示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的旋转周向倾斜布置的引导面5150。
[0046]参见图5及图6,驱动切换单元由联接控制件61、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弹簧63及传递齿轮64构成。
[0047]联接控制件61的本体为一环体结构610,环体结构610的外周面沿径向凸起形成三个被引导部611及一个被限位部612。三个被引导部611沿环体结构610的周向均匀布置。被引导部611上形成有与引导面5150相配合的被引导面6110,即被引导面6110也相对旋转轴线X沿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的旋转周向倾斜布置。
[0048]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的本体为圆凸台结构20,圆凸台结构20的上轴向端沿其轴向,即圆凸台结构20的小径端面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延伸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旋转力接收部21,下轴向端沿其轴向延伸形成导杆22及环体23,环体23与导杆22共轴布置且位于导杆22外,环体23沿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的旋转周向均匀地设有4个第一缺口 231,该4个第一缺口 231将环体23均等地分割成四个输出臂232,环体23与导杆22之间的间隙201用于容纳弹簧63的上端部。导杆22远离圆凸台结构20的端部颈缩形成颈缩端部220。
[0049]传递齿轮64的外观形状大致为圆柱形,传递齿轮64设有在其轴向一端敞口的第一容纳腔640,另一轴向端形成有与第一容纳腔640连通的导向孔644。位于传递齿轮64的径向外壁上设有沿周向布置的斜齿642。第一容纳腔640的底面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即沿传递齿轮64的轴向朝第一容纳腔640敞口方向延伸形成与第一缺口 231相匹配的四个凸块,该四个凸块构成本实施例的输入臂641。
[0050]导杆22的颈缩端部220依次穿过弹簧63、容纳腔640到达与之间隙配合的导向孔644,从而使旋转力接收件61能够沿导杆22的轴向,即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相对传递齿轮64往复移动;在沿显影旋转力传递件2的旋转周向上,输入臂641插入第一缺口 231内并与输出臂232相互抵靠接触,即输出臂232于输入臂641的位置处与输入臂641抵靠接触,从而实现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相对传递齿轮64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往复移动过程中与传递齿轮64保持耦合联接,以将旋转力接收部21接收到的旋转力传递给传递齿轮64。
[0051]弹簧63的上端抵靠在圆凸台结构20的大径端面上,下端抵靠在第一容纳腔640的底面上,其构成本实施例的复位件,其弹性恢复力构成本实施例的复位力,用于迫使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远离传递齿轮64。环体结构610套在圆凸台结构20的小径部分外并与之间隙配合,圆环体结构610的下端面抵靠在圆凸台结构20的肩台面201上,圆环体结构610的下端面构成本实施例的施力部,肩台面201构成本实施例的受力部。
[0052]参见图7,将联接控制件61与旋转支承座511组装一起后,即将联接控制件61装入第二容纳腔5110内,被限位部612从第二缺口 514伸出第二容纳腔5110外,且三个被引导部611分别位于三个引导部515之间的间隙内,被引导面6110与引导面5150相对准。
[0053]参见图8,将装有联接控制件61的显影端盖51与驱动端端盖11组装一起,并将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弹簧63与传递齿轮64组装后一起装入第二容纳腔5110内,在显影端盖51相对驱动端端盖11绕旋转轴线X沿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被限位部612将抵靠在限位部113上。
[0054]参见图9,传递齿轮64将接收到的旋转力通过显影辊齿轮540驱动显影辊54旋转。
[0055]参见图1至图10,将显影盒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机上后,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及鼓旋转力接收件3分别与对应的驱动输出构件联接。由于存在弹簧63,在其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可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便于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与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的联接。此时,主机上的主机推动构件未对推力接收部53施加推力,显影单元5与鼓单元4在转矩弹簧14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相对盒体对显影单元5施加一以旋转轴线X为中心的转矩,在该转矩的作用下显影辊54的工作周面或其上的间隔套保持抵靠在感光鼓41的工作周面上,以在显影辊54与感光鼓41之间形成显影所需的间距,弹簧63的弹性恢复力迫使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的旋转力接收部21位于与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联接的位置,联接控制件61的被引导部611的端面抵靠在第二容纳腔5110的底面上,即显影单元5相对盒体位于联接位置处。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从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上接收旋转力,并通过输出臂232与输入臂641的耦合联接将旋转力传递给传递齿轮64,并通过齿轮传递将旋转力传递给显影辊齿轮540而驱动显影辊54正常旋转,以向感光鼓41供给显影剂进行显影。
[0056]参见图1至图9及图11,当停止打印时,主机上的主机推动构件对推力接收部53施加推力,使显影单元框架50克服转矩弹簧14的弹性恢复力而压缩转矩弹簧14,即显影单元5相对盒体绕旋转轴线X旋转,从而导致显影辊54的工作周面与感光鼓41的工作周面之间形成大于正常显影所需间隙;由于被限位部612抵靠在限位部113上,从而迫使联接控制件61未随显影端盖51 —起绕旋转轴线X旋转,在引导面5150与被引导面6110的作用下,推动联接控制件61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向靠近传递齿轮64的方向移动,以克服弹簧63的弹性恢复力迫使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靠近传递齿轮64,并与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脱离联接,即显影单元5相对盒体位于脱离位置处。由于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实现了与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的脱离联接,从而在非显影期间切断对显影辊41的驱动,停止对感光鼓41继续进行供粉。
[0057]从而在联接控制件61的施力部对受力部施加力与复位件的复位力的合力作用下,控制显影旋转力接收件2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往复移动。
[0058]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线X同时也是传递齿轮64、显影旋转力传递件2在工作过程中的旋转轴线。
[0059]第二实施例
[006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0061]参见图12,采用第一磁块7631与第二磁块7632替代弹簧构成本实施例的复位件,第一磁块7631与第二磁块7632均为圆环体结构。
[0062]导杆722的颈缩端部7220依次穿过第一磁块7631与第二磁块7632的内孔后与导孔7644间隙配合。
[0063]第一磁块7631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圆凸台结构720的大径端面上,第二磁块7632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容纳腔7640的底面上,且第一磁块7631与第二磁块7632为同极相对布置。
[0064]第一磁块7631与第二磁块7632—起构成本实施例的复位件,二者之间的排斥力构成本实施例的复位力,用于迫使显影旋转力接收件72远离传递齿轮764。
[0065]第三实施例
[006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0067]参见图13,导杆822的外壁沿横向凸起形成两根圆杆8232以替代第一实施例中环体构成本实施例的输出臂,在传递齿轮864内第一容纳腔8640的底面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凸起形成环体8641,环体8641上沿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形成有两个与圆杆8232相配合的缺口 8642,设有缺口 8642的环体8641替代第一实施例中为第一容纳腔8640底部的凸起构成本实施例的输入臂。
[0068]弹簧863的上端面抵靠在圆杆8232上,而非抵靠在圆凸台结构820的大径端面上。
[0069]第四实施例
[007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0071]参见图14,略去设于显影端盖951的引导部9515上的引导面,即引导部9515与设于联接控制件961的被引导部9611上的被引导面9611相作用的部分为球形面95150。
[0072]第五实施例
[007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于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0074]参见图14,与第四实施例相反,采用弧形面替代设于被引导部9611上的被引导面96110,而设于引导部9515上的引导面仍未第一实施例中的引导面。
[007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是通道对显影盒的驱动切换机构进行改进,以通过控制显影旋转力接收件沿旋转轴线X往复移动而实现其在显影操作期间与主机上的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联接,在非显影期间与显影装置驱动输出构件脱离联接,从而实现显影辊驱动的切换,根据本构思,引导部与限位部的设置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比如将引导部设于驱动端端盖上并通过设于显影端盖上的通孔伸入第二容纳腔内与被引导部配合,而将限位部设于显影端盖上,从而使联接控制件能随显影端盖一起绕旋转轴线X旋转;输出臂与输入臂的设置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比如输入臂可以由第一容纳腔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侧壁沿传递齿轮的径向延伸构成;联接控制件、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及复位件的位置设置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比如复位件的复位力迫使显影旋转力接收件靠近传递齿轮,通过将引导部设置成朝远离传递齿轮的方向延伸,联接控制件相对显影端盖绕旋转轴线X旋转的过程中,推动显影旋转力接收件远离传递齿轮。
【主权项】
1.显影盒,包括盒体、显影单元及驱动切换单元; 所述显影单元包括显影单元框架及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显影单元框架上的显影辊; 所述驱动切换单元包括传递齿轮、复位件、联接控制件及显影旋转力接收件; 所述显影单元可绕旋转轴线往复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盒体上,所述旋转轴线为所述传递齿轮与所述显影旋转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接控制件包括被限位部、被引导部与施力部; 所述盒体与所述显影单元框架中,一者上设有限位部,另一者上设有引导部; 所述联接控制件相对所述显影单元框架可沿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可沿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往复移动地与所述传递齿轮耦合联接; 随所述显影单元相对所述盒体绕所述旋转轴线在联接位置与脱离位置间往复转动,通过所述被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部的配合及所述被引导部与所述引导部的配合,所述施力部与所述复位件对所述显影旋转力接收件的合力,驱动所述显影旋转力接收件沿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旋转力接收件包括导杆,输出臂,位于所述导杆的轴向一端的旋转力接收部,及用于接收所述施力部施加的力的受力部; 所述传递齿轮上设有在其轴向一端敞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输入臂,在所述传递齿轮的轴向另一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导向孔,所述导杆的另一轴向端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并与所述导向孔间隙配合; 所述输出臂于所述输入臂所在的位置同所述输入臂抵靠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力接收件沿所述传递齿轮的径向延伸或沿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朝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输出臂; 所述第一容纳腔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内壁沿所述传递齿轮的径向延伸或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面沿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朝所述敞口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输入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包括相对所述旋转轴线沿所述传递齿轮的旋转周向倾斜布置的引导面和/或所述被引导部包括相对所述旋转轴线沿所述旋转周向倾斜布置的被引导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旋转力接收件的本体为圆凸台结构,所述圆凸台结构的小径端面沿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旋转力接收部; 所述联接控制件的本体为环体结构,所述环体结构的外周面沿所述环体结构的径向凸起形成所述被引导部及所述被限位部; 所述环体结构套于所述圆凸台结构的小径部分外并与之间隙配合; 所述圆凸台结构的肩台面构成用于接收所述施力部施加的力的受力部,所述环体结构与所述肩台面相抵靠的端面构成所述施力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凸台结构的大径端面沿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导杆及与所述导杆共轴布置地设在所述导杆外的环体,所述环体设有一个以上的沿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布置的第一缺口 ; 所述传递齿轮上设有在其轴向一端敞口的第一容纳腔,在所述传递齿轮的轴向另一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导向孔,所述导杆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并与所述导向孔间隙配合; 所述传递齿轮的底面沿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匹配的凸块; 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导杆外并与之间隙配合,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大径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单元框架包括显影端盖,所述显影端盖沿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凸起形成圆柱状的旋转支承座,所述旋转支承座设有在其轴向一端敞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驱动切换单元,所述旋转支承座的轴向另一端设有用于暴露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通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缺口; 所述盒体包括驱动端端盖,所述驱动端端盖邻近所述显影端盖的端面凸起形成所述限位部,所述被限位部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二缺口并与所述限位部抵靠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件的复位力迫使所述显影旋转力接收件远离所述传递齿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件包括同极相对布置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固定在所述显影旋转力接收件上,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在所述传递齿轮上。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鼓单元,所述鼓单元包括鼓单元框架、鼓旋转力接收件及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鼓单元框架上的感光鼓; 所述鼓单元框架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G03G21/16GK205507365SQ201620271536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李争光, 杨晓锋
【申请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