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夜灯的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227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夜灯的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室外用小夜灯的灯座,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电源线套和灯壳间结合进行改进的灯座。
参阅


图1、2,该图是一般小夜灯的灯座的组合侧视图和该灯座上的电源线套和灯壳间的组合正视图,一般小夜灯的灯座1可供一(图中未示出)灯泡安装,上述灯泡接受电源线11提供电能。该灯座1包含一灯壳12和一电源线套13。该灯壳12,具有前后对接的一前壳体121和一后壳体122,前、后壳体121、122组合构成一可供灯泡安装的中空容室,对对接后的前壳体121和后壳体122一侧设有一外架壁123,此外架壁123内侧具有一平行的内架壁124,其中,该外架壁123上开设一横向的外架孔125,在内架壁124上开设一和外架孔125内外对应的内架孔126。电源线套13安装在灯壳12的内、外架孔126、125上,其在一轴壁131上设有一供电源线11穿过的横向线孔132,在该轴壁131上具有一段被夹持在内、外架孔126、125间的架设段133,该架设段133伸入灯壳12一端具有一扩大的内定位段134,此架设段133突出外架壁123一端为一段扩大的外定位段135,即该架设段133具有一宽度或直径相对于内、外定位段134、135缩小的环状周壁136。一般小夜灯的灯座1为了达到防水的目的,其是使电源线套13的周壁136,和灯壳12上的内、外架孔126、125呈紧密贴合,因此,当电源线套13安装在灯壳12上时,通过周壁136和内、外架孔126、125间的紧密贴合,来防止外界水气渗入灯壳12的容室内。一般小夜灯的灯座1在设计上,虽可以通过元件间的紧密贴合来达到防水的效果,但在小夜灯的使用上,由于塑胶成型的灯壳12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产生热胀冷缩和老化等现象,因此,当小夜灯使用一段时间塑胶开始老化,且外界温差造成灯壳12热胀冷缩时,在灯壳12和电源线套13呈紧密贴合的情况下,该灯壳12很容易产生龟裂、缝隙,造成防水效果的不理想,而当灯壳12无法有效的防止水分子进入容室内时,组装在容室内的电气设备就会因潮湿而生锈、短路,造成小夜灯使用寿命的缩短,此为一般以密接方式使灯壳12和电源线套13结合的灯座1在设计上不理想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小夜灯的灯座,可长时间保持良好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小夜灯的灯座可供一灯泡和一电源线安装,该灯座包含一灯壳,其在两壳体间设有一供灯泡容装的容室,在该灯壳上具有一外架壁,该外架壁上开设一外架孔,此外架孔具有一封闭的外架环面;一电源线套,安装在灯壳的外架孔上,其具有一轴壁和一可供电源线安装的线孔,其中轴壁上具有一安装在灯壳的外架孔上的架设段,在架设段上具有一和外架环面内外对应的周壁;电源线套的周壁与灯壳的外架环面间具有一撑持机构,通过撑持机构在周壁和外架环面间成型一段可让水分子形成水薄膜的外间隙。
外间隙的范围为0.05~0.08mm。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延长小夜灯的灯座的防水效果及使用寿命。
附图中
图1是一般小夜灯的组合侧视图。
图2是一般小夜灯的灯壳和电源线套结合正视图,图中显示前壳体被取下,而电源线套和后壳体间的对应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灯座的组合正视图。
图4是图3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3的组合部份剖视图,用来显示电源线套被撑持机构架设的状态。
图6是图3组合正视图,用来显示后壳体和电源线套间的结合关系。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小夜灯的灯座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阅图3、4,本实施例的灯座2,可供一(图中未示出)灯泡安装,此灯泡由一电源线20提供电能,上述灯座2包含一灯壳3、一成型在灯壳3上的撑持机构4,和一安装在灯壳3上的电源线套5。该灯壳3,包含由塑胶材料一体成型的一前壳体31和一后壳体32,前、后壳体31、32对接后具有一中空并可供灯泡安装的容室33,在组合后的前、后壳体31、32的一侧具有一直立的外架壁34,和一与外架壁34平行的内架壁35,在内、外架壁35、34间具有一预定宽度的空隙36。该外架壁34靠下方的部位开设一跨设在前、后壳体31、32间的外架孔37,本实施例的该外架孔37是由前、后壳体31、32上的两对应缺口组合而成的长方形孔,其也可是其他的几何形状,在内架壁35相对位置开设一侧向对应的内架孔38,上述外架孔37上具有一封闭的外架环面371,此外架环面371上凹设一横断面呈半圆形的外环沟372。而该内架孔38上也具有一内架环面381,在此内架环面381上同样具有一和外环沟372内外对应的内环沟382。配合图5、6,该撑持机构4成型在灯壳3上,其包含四个外撑块41,和四个与外撑块41对应的内撑持块42,其中,外撑块41是分别成型在外架环面371的外环沟372上下左右部位,而内撑块42是分别成型于内架环面381的内环沟382上下左右对应位置,内、外撑持块42、41突出的高度以0.05~0.08mm间为较佳。配合图4、6,电源线套5安装在灯壳3的内、外架孔38、37上,其在一长条状的轴壁51上贯穿一横向供电源线20穿过的线孔52,以宽度作区分,该轴壁51上具有一介于中间且形状和内、外架孔38、37配合的架设段53、一伸入灯壳3的容室33内的内定位段54和一突出灯壳3的外架壁34的外定位段55,本实施例的架设段53、内定位段54和外定位段55的横切剖面都是长方形,其设计上也可以是圆形等其他的几何形状,其中该架设段53上具有一被撑持机构4架设而和内、外架环面381、371内外对应的周壁531,在该周壁531上带有一突出的内突环532,该环可伸入灯壳3的内环沟382,以及带有一外突环533,该环可伸入外环沟372,由于撑持机构4的架设,该周壁531与灯壳3的内架环面381间会形成一段0.05~0.08mm的内间隙534,此周壁531和灯壳3的外架环面371间也会形成一尺寸相同的外间隙535,而内定位段54和外定位段55的宽度皆大于架设段53。
本实施例的灯座2在组装后,电源线套5安装在灯壳3的内、外架孔38、37上,架设后受到该撑持机构4的支撑,该电源线套5的周壁531会和灯壳3的内、外架环面381、371保持0.05~0.08mm的内、外间隙534、535,因此,当灯座2受到外在环境影响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时,虽然灯壳3仍会产生变形,但该变形可因内、外间隙534、535的存在不易挤压灯壳3产生龟裂,以避免灯壳3在使用日久的后因塑胶老化产生龟裂、缝隙,影响到灯座2的防水效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虽在灯壳3和电源线套5间形成内、外间隙534、535,但当外界水分子在经过灯壳3的外架环面371时,由于该外架环面371和电源线套5的周壁531间具有微小的外间隙535,因此,水分子会因外架环面371和周壁531间的贴近,以水薄膜的形式附着在两者之间,借此阻断水分子由外间隙535进入。相同道理,本实施例设置内间隙534的功用在于产生另一道水薄膜,以完全阻隔水分子进入容室33,而具有双层防水的功效。
在设计上,本实用新型撑持机构4的内、外撑块42、41除了可如上述实施例外,也可以成型在电源线套5的周壁531上,或者以磁力线圈的方式将该电源线套5对称的安装在灯壳3上,同样可达到预期的目的。至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设计的内、外环沟382、372和内、外突环532、533,其目的在于增进内、外间隙534、535的阻隔长度,缺少该构造并不会影响水薄膜的产生。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在灯壳与电源线套结合的部位,意在形成间隙的构造不仅在小夜灯的灯座上为前所未有的创新,该项设计还可因间隙在外界环境产生水分子时,自动在间隙的位置成型阻断水分子通过的水薄膜,此间隙可以提供灯壳热胀冷缩的变形空间,以避免灯壳在使用日久塑胶老化后产生龟裂、缝隙等损坏,因此,该项设计确实可延长小夜灯的灯座的防水效果及使用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小夜灯的灯座,该灯座可供一灯泡和一电源线安装,其包含一灯壳,由两壳体对接构成一可供灯泡组装的容室,在该壳体上具有一外架壁,此外架壁上开设一外架孔,在外架孔上具有一封闭的外架环面;一电源线套,安装在灯壳的外架孔上,其具有一轴壁和一可供电源线安装的线孔,其中该轴壁上具有一安装在灯壳的外架孔上的架设段,在该架设段上具有一和外架环面内外对应的周壁;其特征在于灯壳和电源线套间设有一撑持机构,该撑持机构在电源线套的周壁与灯壳的外架环面间成型一段可让水分子形成水薄膜的外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夜灯的灯座,其特征在于外间隙的范围为0.05~0.0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夜灯的灯座,其特征在于灯壳的外架环面上具有一环内凹的外环沟,而电源线套的周壁上突出一与该外环沟对应且保持相同尺寸的外突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夜灯的灯座,其特征在于灯壳上具有一与外架壁平行的内架壁,在该内架壁上开设一与外架孔对应的内架孔,而电源线套的架设段就架设在该内、外架孔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夜灯的灯座,其特征在于灯壳的内架环面上具有一内环沟,而电源线套的周壁上突出一和内环沟对应且保持相同尺寸的内突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夜灯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撑持机构包含等距成型在外架环面上的外撑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小夜灯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撑持机构包含等距成型在内架环面上的内撑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夜灯的灯座,该灯座包含一可安装灯泡的灯壳,以及一结合在灯壳上并可包覆电源线的电源线套,该灯壳具有供电源线套安装的外架壁和内架壁,每一架壁上分别开设一内外对应的架孔,各架孔上分别具有一架环面,而电源线套上具有一段与架环面对应的周壁,架环面和周壁间通过一撑持机构的支撑构成一0.05~0.08mm环状的间隙。本实用新型可长时间保持灯座的良好防水效果。
文档编号F21V31/00GK2467896SQ01209870
公开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6日
发明者何贤文 申请人:郑启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