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显示管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3659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荧光显示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显示管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灯丝(フイラメント)的防振构件(减振器)与栅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图8说明具备已知灯丝防振构件的荧光显示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8(a)是平面图,图8(b)是图8(a)的X1部分沿箭头方向的剖面图,图8(c)是栅极(网眼)的立体图,图8(d)是防振构件的立体图。而且,图8表示已将荧光显示管的外罩玻璃取下的状态。
于图8中,F是用于热电子放出的灯丝,61是玻璃基板,621、622是灯丝的支柱和固定器(anchor),63是网眼构造的栅极(栅极),64是防振构件。
灯丝F,一端固定于支柱621,另一端则固定于固定器622的弹性部6221,并由弹性部6221赋予其预定的张力。从灯丝F所放出的电子由栅极63控制而将形成于基板61的阳极的荧光体(未图示)激励以进行发光。
栅极63具有网眼部632、缘部633、及突片(タブ)631,通过糊膏(导电性玻璃糊膏)将突片631粘合并安装于基板61。防振构件64具有3个固定部641,并糊膏(导电性玻璃糊膏)将其固定部641粘合并安装于基板61。当灯丝F振动时防振构件64,将其振动减低并防止灯丝F接触到栅极63。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88043号公报发明内容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因为已知的荧光显示管是将栅极63与防振构件64分别制作,并分别安装于基板61的缘故,这些组件的制作步骤和安装步骤繁多,而且将这些组件安装时,因为需要分别将这些组件对准位置,而使安装步骤变得烦杂,制造成本提高。另外,因为防振构件64与灯丝F的张设方向成正交方向的宽度(长度),比栅极63的前述正交方向的宽度(长度)更大的缘故,使与显示无关的死空间变大,而阻碍了荧光显示管的小型化。
本发明鉴于已知荧光显示管的前述问题,其目的为在荧光显示管及其制造方法中,减少栅极与防振构件的制作工序和对基板的安装工序,并同时进行这些组件安装时的定位,因此将栅极与防振构件以相同材料,亦即以相同材质、相同厚度构成,且将栅极与防振构件的宽度(与灯丝F的张设方向成正交方向的宽度)设成相同,以将荧光显示管的死空间缩小。
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为了达成其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其具备灯丝、网眼构造的栅极、阳极以及灯丝的防振构件,而且在其栅极与防振构件具备有由竖起部与固定部所构成的突片的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栅极与防振构件具有相同的材质、材料厚度以及突片的竖起部高度;防振构件具有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防振部将其与突片形成部的连接部份向灯丝侧折曲。
技术方案2所述的荧光显示管,技术方案1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前述防振构件的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的连接部份留有接续部而形成缝隙。
技术方案3所述的荧光显示管,技术方案2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连接部份的外围部分形成有接续部,而且将前述防振部的角部份切成圆形的切角。
技术方案4所述的荧光显示管,技术方案1、2或3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防振部形成有将灯丝围起的开口部。
技术方案5所述的荧光显示管,系技术方案4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灯丝与前述开口部的侧面接触。
技术方案6项的荧光显示管的制造方法,在具备灯丝、网眼构造的栅极、阳极以及灯丝的防振构件,而且栅极与防振构件具备由竖起部与固定部所构成的突片,防振构件具备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的荧光显示管的制造方法中,于同一片金属板形成栅极与防振构件的蚀刻阻剂图案,制作各个突片长度相同的成形用展开零件,并用该成形用展开零件,将防振构件的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的连接部份折曲而形成防振部,将栅极与防振构件的突片同时折曲而将突片的竖起部与固定部成形并制作成形零件,并将该成形零件的栅极与防振构件突片的固定部同时粘合于基板而安装。
技术方案7所述的荧光显示管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6所述的荧光显示管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防振构件的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的连接部份留有接续部而形成缝隙。
技术方案8所述的荧光显示管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7所述的荧光显示管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连接部份的外围部分形成接续部,而且在前述防振部的角部份形成圆形的切角。
技术方案9所述的荧光显示管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6、7或8所述的荧光显示管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防振部形成将灯丝围起的开口部。
技术方案10所述的荧光显示管的成形用展开零件,其中,栅极与灯丝的防振构件将其各个的突片连结在相对的一对系片,而且各个突片的长度相同,前述防振构件由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所构成,而且于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的连接部份留有接续部而形成缝隙。
技术方案11所述的荧光显示管的成形用展开零件,技术方案10所述的荧光显示管的成形用展开零件,其中,于前述振动部形成有将灯丝围起的开口部。
发明效果本发明所涉及的荧光显示管,因为使栅极与防振构件的与灯丝F的张设方向成正交的方向宽度(长度)相同,而且将栅极与防振构件设定为材质、材料厚度以及突片高度相同,可以将栅极与防振构件同时形成于同一片金属板,而且使这些突片同时进行成形,并可将已成形的栅极与防振构件同时安装于基板。因此,本发明所涉及荧光显示管,可以使栅极与防振构件的形成步骤、成形步骤以及安装步骤的工序减少。
本发明所涉及荧光显示管,因于防振构件的防振部形成有将灯丝围起的开口部,可将灯丝的振动与其振动方向无关地防止。另外,因灯丝接触于防振部的开口部的侧面,即使振幅小时也可防止灯丝的振动。
本发明所涉及防振构件,虽视栅极的排列图案(亦即显示图案)而改变其配置位置,但因其组入栅极的排列图案而形成为其排列图案的一部分,将防振构件安装于基板时,其安装位置必然由栅极的安装位置而决定。因此,本发明不需要独立为防振构件决定位置。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防振构件,因为其与灯丝的张设方向成正交方向的宽度(长度),与栅极的前述方向的最大宽度(长度)相同,所以不会因为设置防振构件而导致前述方向的死空间变大。
本发明所涉及防振构件,因将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的连接部份折曲而成形,所以即使将突片的高度设定为与栅极相同,也可以通过调整防振部的折曲角度和防振部的灯丝的张设方向宽度(长度)而将灯丝与防振部的距离设定至预定范围内。另外,防振部,可以通过变更其折曲角度,而调整其占有空间。
本发明所涉及的防振构件,因为于防振部与突片形成部的连接部份形成有缝隙,所以防振部的成形变得容易,即使将防振部与突片形成部的灯丝的张设方向宽度(长度)变窄也可以容易地进行成形。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防振构件,因为在防振部与突片形成部的连接部份的周边形成有接续部而且将防振部角部份切成圆形的切角,所以在将灯丝进行张设时,因为灯丝不会被防振部勾住或勾住而切断的缘故,而可以顺利地进行灯丝的张设作业。


图1(a)至(d)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荧光显示管的构成。
图2(a)至(d)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防振构件。
图3(a)及(b)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栅极与防振构件的形成步骤。
图4(a)至(d)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栅极与防振构件的成形步骤。
图5(a)至(e2)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防振构件。
图6(a)及(b)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栅极与防振构件的形成步骤。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栅极与防振构件的成形步骤。
图8表示已知的荧光显示管的构成。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基板2栅极(网眼)3灯丝之防振构件4成形用展开零件21突片22网眼部23缘部31突片32防振部33突片形成部41系片121、122灯丝的支柱、固定器321、3211、3212开口部351、352、3511、3512接续部F、F1、F2、Fa、Fb灯丝MP金属板S11、S12、S13、S21、S22缝隙具体实施方式
以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图的共通部份,使用相同的符号。
(第1实施例)以图1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荧光显示管。
图1(a)是平面图,图1(b)是图1(a)的X1部份沿箭号方向的剖面图,图1(c)是栅极(网眼)的立体图,图1(d)是灯丝的防振构件的立体图。图1表示将荧光显示管的外罩玻璃取下的状态。
图1,表示设有4个栅极(网眼)、2个防振构件、2条灯丝的例子。
图1中,F表示热电子放出用的灯丝,1表示玻璃基板,121、122表示灯丝的支柱和固定器,2表示网眼构造的栅极(网眼),3表示灯丝的防振构件。
灯丝F,一端固定于支柱121,另一端则固定于固定器122的弹性部1221,并由弹性部1221赋予其预定的张力。从灯丝F所放出的电子,被栅极2控制,通过其网眼部22将形成于基板1的阳极的荧光体(未图示)激励并进行发光。
栅极2,具有网眼部22、缘部23、多个突片21,突片21具有竖起部(或垂下部)211、固定部212。栅极2将突片21的固定部212通过糊膏(导电玻璃)粘合并安装于基板1。栅极2的高度,由突片21的竖起部所规定。
而且,栅极2不限于网眼构造,例如帘状构造等具有使电子通过的开口部构造即可。因此将具有电子可通过的开口部构造称为网眼构造。
防振构件3,具有防振部32、突片形成部33、2个突片31,突片31具有竖起部(或垂下部)311、固定部312。防振构件3将其固定部312以糊膏(导电玻璃)粘合并安装于基板1。突片31的竖起部311设定为与栅极2的突片21的竖起部211的高度相同。防振部32,向灯丝F侧折曲(折返),其前端(灯丝F侧端部),从灯丝F仅离预定的距离。
防振构件3,当灯丝F振动时,将其振动减低并防止灯丝F接触栅极2。因此防振构件3,设定为当灯丝F静止时(不振动时)则不会与灯丝F接触。
防振构件3,当防振部32灯丝F的张设方向(长边方向)的宽度(长度)相同时,通过对防振部32的折曲角度进行调整,可以调整与灯丝F的距离。另外,当折曲角度相同时,通过调整防振部32灯丝F的张设方向之宽度,可以调整与灯丝F的距离。因此,如后所述地即使将栅极2的突片21与防振构件3的突片31的高度设定为相同,通过将防振部32的折曲角度和灯丝F的张设方向宽度设定为预定值或进行调整,可以将灯丝F与防振部32的距离设定在预定范围。另外,若将防振部32的折曲角度变大(倾斜变陡)则可使灯丝F的张设方向的空间变小。
因为将设为栅极2与防振构件3,在与灯丝F张设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长度)相同,而且将这些突片的竖起部211、312的高度设定为相同,所以如后所述,可以在同一片金属板上同时形成,将两者的突片同时成形并使竖起部211、311和固定部212、312成形。并且因为防振构件3的前述方向的宽度不会比栅极2的缘部23的前述方向的宽度更大,所以不会因为防振构件3的缘故而使死空间增大。另外,若如图1(a)使栅极2的突片21与防振构件3的突片31排成一排(或若使上下方向突片的位置对齐),则突片的弯曲加工与弯曲用模具的加工便会变得容易。
栅极2之大小与形状,视显示的文字和图形的图案(显示图案)而变,同样地多个栅极2的排列也会视显示图案而变。另一方面,防振构件3,因为被配置于栅极2和栅极2之间,所以其配置位置也会视栅极2的排列图案而变。图1中的防振构件3配置位置即为其一例。
防振构件3的配置位置,虽视栅极2的排列图案而变,但是因为防振构件3作为栅极2的排列图案的一部份在同一片金属板与栅极2同时地一体形成,所以将防振构件3安装于基板1时,不需要独立为防振构件3定位。因此,本发明使防振构件3的形成作业和对基板1的安装作业简略化而变得容易。
在图1(a)中,第1排、第2排(上下段2排)的栅极2与防振构件3,也可以同时形成2排份。该情形时第1排、第2排的栅极图案相同时,防振构件3便可一体形成2排份。
第2实施例图2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防振构件的实施例。
图2(a)至(d)表示各个防振构件成形前的展开图。另外,折曲线等符号,仅记载于最初的附图,于其它附图中则省略。
图2(a)的例子,将防振部32与突片形成部33的连接部份沿着折曲线X2折曲而成形为防振部32,并将折曲线X3、X4部分折曲而成形突片31的竖起部311、固定部312。这时,若将防振部32的灯丝张设方向的宽度(长度)W1与突片形成部33的宽度W2设定为W1<W2(或至少W1=W2),则折曲线X2部份的折曲便会变得容易。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板厚约0.05mm的金属板,并设定宽度W1为约0.45mm、宽度W2为约1.5mm。
图2(b)所示之例,在折曲线X2部分(防振部32与突片形成部33的连接部分)残留接续部351而形成缝隙S11、S12,在折曲线X3部分形成缝隙S21,在折曲线X4部分形成缝隙S22。另外,防振部32的角部份形成有圆形切角34。在图(b)时,通过形成缝隙S11、S12,而使防振部32与突片形成部33的连接部份的接续部变小的缘故,所以可以使折曲线X2部分的折曲变得容易,而且即使将防振部32的宽度与突片形成部33的宽度设成比图2(a)更小也可以容易的折曲。另外,通过形成缝隙S21、S22使得突片31部分的折曲变得容易。而且,因为在防振部32的角部份形成有圆形切角34的缘故,在将灯丝赋予预定张力而安装于支柱与固定器时,亦即在灯丝的张设作业时,灯丝不会被防振部32的角部份勾住或勾住而切断。因此灯丝的张设作业变得顺利而容易。
图2(c)所示之例,在图2(b)的接续部351残留接续部3511、3512而形成缝隙S13。在图2(c)时,通过形成缝隙S13,使折曲线X2部分的折曲比图2(b)时更容易。
图2(d)所示之例,在折曲线X2部分形成缝隙S14来代替缝隙S11而形成接续部352。在图2(d)时,因为形成有接续部352,所以在张设灯丝时,灯丝不会被防振部32的外围部分勾住,而使灯丝张设作业顺利并容易进行。亦即,在图2(c)时,因为没有接续部352,所以在张设灯丝时,灯丝会因被缝隙S11开口部勾住或勾住而切断的缘故而造成阻碍张设作业,但在图2(d)时,因为防振部32的外围部分没有开口部(切口部),所以灯丝的张设作业变得顺利而容易。
第3实施例图3、图4表示本发明的栅极与防振构件的形成步骤与成形步骤。
首先,以图3说明栅极与防振构件的形成步骤。
如图3(a)所示,在金属板MP(例如SUS304(不锈钢)板厚0.05mm),将栅极2、防振构件3的蚀刻图案如虚线般地形成(在单点化线内侧形成网眼图案状)。亦即将多个栅极2与防振构件3同时在同一片金属板MP进行图案成形。通过此图案成形也决定了防振构件3的安装位置。已形成有蚀刻阻剂图案的金属板MP以进行蚀刻且展开有如图3(b)所示多个栅极2与防振构件3的状态,制作连结于相对的一对系片41的成形用展开零件4。栅极2与防振构件3,通过同一片金属板MP而一体的形成为一个成形用展开零件4。于图3(b)中,栅极2与防振构件3的与系片41成正交(或与灯丝张设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的宽度以及栅极2的突片21与防振构件3的突片31的长度设定为相同。
图3(b)的成形用展开零件4,使用模具如图4所示地进行成形。
在图4中,图4(a)表示在图3(b)的X5部份沿着箭号方向的剖面。
首先,图3(b)的成形用展开零件4,如图4(b)所示,将图3(b)的折曲线X2部分折曲而成形防振部32,其次如图4(c)所示,将图3(b)的折曲线X3部分折曲而成形突片31(突片21),再如图4(d)所示,将图3(b)折曲线X4部分折曲而成形突片31的竖起部311、固定部312(突片21的竖起部211、固定部212)。将折曲线X3、X4部分折曲时,如图4(c)、(d)所示使栅极2的突片21与防振构件3的突片31同时成形。
将图4(d)的成形零件的栅极2与防振构件3的突片21、31的固定部212、312粘合并安装于基板1,于其安装后将系片41切断。
经过图3、图4的步骤所制作的防振构件3因为使用与栅极2相同的金属板的缘故,其板厚是0.05mm,变得极薄,但是因为防振构件3仅在灯丝振动时与灯丝进行接触,与如灯丝的支柱或固定器般地将灯丝予以支持的构件不同,不需要大强度的缘故,所以即使薄也没有影响。因此,防振构件3,可以用与栅极2相同的金属板进行制作。
在图3、图4时,使用一片相同的金属板制作多个栅极与防振构件利用系片而成连结的状态的成形用展开零件,并利用该成形用展开零件使多个栅极与防振构件的突片同时成形,且将这些突片的固定部同时粘合且安装于基板的缘故,所以可以使栅极与防振构件的形成步骤、成形步骤、安装步骤的工序减少。另外,防振构件安装于基板的位置,当栅极的安装位置决定时则必然地也会决定的缘故,所以防振构件不需要独立的定位。
第4实施例图5至图7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防振构件及该防振构件与栅极的形成步骤与成形步骤。
首先以图5说明防振构件。
图5(a)是侧面图,图5(b)是平面图,图5(c)、图5(d)、图5(e1)、图5(e2)是说明灯丝的位置关系图。
图5(a)、图5(b)中,在防振构件3的防振部32,形成有使灯丝F通过的开口部(细腰部)321。开口部321形成为如U字状、V字状、半椭圆状等将灯丝F从3方向围起的形状。
第1实施例至第3实施例的防振部32将灯丝F所接触的面形成平坦,虽然在灯丝F朝上下方向(与图1的基板1垂直的方向)振动时,防止其与栅极等接触,但是灯丝F也会往横方向(与图1的基板1平行的方向)和这些中间方向进行振动。亦即,灯丝F向灯丝F周围360度方向进行振动。另外,灯丝F的振动,除了因为从荧光显示管外部所施加的振动而产生之外,也有因灯丝F振动频率与荧光显示管驱动频率干涉而产生的情况。在后者的情况中,虽然振动振幅并没有那么大,但是会产生闪烁而使显示闪动,使显示质量降低。
本实施例防振部32,因为形成有将灯丝F从3方向围起的开口部321,所以即使灯丝F向上下方向或横方向等任一个方向振动,亦因为灯丝F会接触开口部321底面或侧面的缘故,而可以确实的减低灯丝的振动。另外,如图5(c)所示,通过经常使灯丝F接触开口部321的侧面,也可以减低成为闪烁原因的小振幅振动。因此,在有产生成为闪烁原因的振幅较小的振动的疑虑情形时,若如图5(c)所示,使灯丝F与开口321侧面经常接触,则可有效的防止其振动。
而且,当灯丝F与防振部32接触时,虽然其接触部份温度会降低而且电子放出量也会降低,但是例如在图1所示的情形下,因为其接触部份位置于邻接栅极的中间而位置于显示区域外,所以对显示没有妨碍。
荧光显示管虽然一般都张设有多条灯丝,但是将所有的灯丝都张设于相同的高度有其困难,高度随灯丝而多少有相异的情况。若灯丝高度相异,则会有视灯丝而防振效果相异的情况。例如,如图5(d)所示,就2条灯丝F1、F2的高度H1、H2相异的情形观察时,于防振部32未形成开口部3211、3212,而仅有与这些开口部底面高度H3相同高度的平面时,当灯丝F1、F2上下振动时,灯丝F1虽然会与防振部32接触,但是灯丝F2则有不接触的情况。
在如上所述的情形中,若如图5(d)所示设置开口部3211、3212,则灯丝F1、F2振动时因会与开口部3211、3212之侧面进行接触,故振动减低。因此,开口部3211、3212即使在多个灯丝的高度相异时作为灯丝防振手段仍有效。
若在防振部设置开口部,则因为有使灯丝与开口部位置一致的需要,所以有将灯丝正确地安装于预定位置的需要。在此以图5(e1)、(e2)说明灯丝与开口部的位置偏移时的对应手段。而且,图5(e1)、图5(e2)是平面图。
图5(e1)、图5(e2),将开口部321在一个地方设置多个(图为3个),在图5(e1)、(e2)中,当灯丝的位置往与灯丝张设方向平行的方向偏移时,例如灯丝Fa位置向灯丝Fb的位置偏移时,灯丝Fb便会与相邻的开口部321卡合。因此在图5(e1)、(e2)时,即使灯丝的张设位置有些许偏移,也可以将灯丝通过(嵌入)开口部321。
是否如图5所示,在防振构件的防振部设置开口部、以及其开口部侧面是否应经常使灯丝接触,在考虑设置荧光显示管的场所和环境、荧光显示管的驱动条件等,并考虑发生的振动大小和种类后选择即可。
其次以图6说明在防振部具有开口部的防振构件与栅极的形成步骤。
图6所示形成步骤,基本而言,与图3的形成步骤相同,在防振部具有开口部的防振构件也可以与图3相同的步骤进行形成。
如图6(a)所示,在金属板MP将栅极2与防振构件3的蚀刻阻剂图案如虚线的形态进行形成。于其蚀刻阻剂图案也形成开口部321。
已形成有图6(a)的蚀刻阻剂图案的金属板MP,进行蚀刻且如图6(b)所示地以展开栅极2与防振构件3的状态,制作连结于一对的系片41的成形用展开零件4。
其次以图7说明在防振部具有开口部的防振构件与栅极的成形步骤。
图7所示的成形步骤,基本而言,与图4的成形步骤相同,在防振部具有开口部的防振构件也可以与图4相同的步骤进行成形。
图6(b)所示的成形用展开零件4,系使用模具如图7所示地进行成形。
在图7中,图7(a)表示在图6(b)的X5部份沿着箭号方向的剖面。
首先,图6(b)所示的成形用展开零件4,如图7(b)所示,折曲图6(b)中的折曲线X2部分而成形防振部32,其次如图7(c)所示,将图6(b)中的折曲线X3部分折曲而成形突片31(突片21),再如图7(d)所示,将图6(b)中的折曲线X4部分折曲而成形突片31的竖起部311、固定部312(突片21的竖起部211、固定部212)。将折曲线X3、X4的部分折曲时,如图7(c)、(d)所示同时将栅极2的突片21与防振构件3的突片31成形。
将图7(d)所示的成形零件的栅极2与防振构件3的突片21、31的固定部212、312粘合并安装于基板1,于其安装后将系片41切断。
权利要求
1.一种荧光显示管,其具备灯丝、网眼构造的栅极、阳极以及灯丝的防振构件,而且栅极与防振构件具备有由竖起部与固定部所构成的突片的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栅极与防振构件有相同的材质、材料厚度以及突片的竖起部高度;防振构件具有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防振部将其与突片形成部的连接部份向灯丝侧折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前述防振构件的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的连接部份留有接续部而形成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连接部份的外围部分形成有接续部,而且前述防振部的角部份切成圆形的切角。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防振部形成有将灯丝围起的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灯丝与前述开口部的侧面接触。
6.一种荧光显示管制造方法,其具备灯丝、网眼构造的栅极、阳极以及灯丝的防振构件,而且栅极与防振构件具备由竖起部与固定部所构成的突片,防振构件具备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的荧光显示管的制造方法,其中,于同一片金属板上形成栅极与防振构件的蚀刻阻剂图案,制作各个突片的长度相同的成形用展开零件,并用该成形用展开零件,将防振构件的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的连接部份折曲而成形防振部,将栅极与防振构件的突片同时折曲而成形突片的竖起部与固定部以制作成形零件,并将该成形零件的栅极与防振构件的突片的固定部同时粘合于基板而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制造方法,其中,于前述防振构件的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的连接部份留有接续部而形成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连接部份的外围部分形成接续部,而且在前述防振部的角部份形成圆形的切角。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防振部形成将灯丝围起的开口部。
10.一种荧光显示管成形用展开零件,其中,栅极与灯丝的防振构件,将各个突片连结于相对的一对系片,而且各个突片的长度相同,其特征在于,前述防振构件,由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所构成,而且于突片形成部与防振部的连接部份留有接续部而形成缝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荧光显示管成形用展开零件,其中,在前述振动部形成有将灯丝围起的开口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同一片金属板同时形成多个栅极与灯丝的防振构件,且将多个栅极与防振构件的突片同时成形,并将这些突片同时安装于基板,其解决手段为如图3(a)所示地在金属板MP形成多个栅极(2)与防振构件(3)的蚀刻图案,并将该金属板MP蚀刻,而且如图3(b)所示形成将多个栅极(2)与防振构件(3)以系片(41)连结的成形用展开零件。使用该成形用展开零件与模具,将折曲线(X2)的部分折曲而成形防振部(32),将折曲线(X3、X4)折曲而成形栅极(2)的突片(21)与防振构件(3)的突片(31)的竖起部与固定部。
文档编号H01J9/08GK1971833SQ20061014675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4日
发明者鹫尾义明, 古市勇, 纪博文, 王明存, 黄咏胜, 蔡荣文 申请人: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