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等车辆的标识灯的灯具,特别涉及 一种发光面具有长条状发光区域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根据车辆的设计上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特别是使尾灯或转向信 号灯等标识灯的发光面具有新颖性的灯具。作为其中的一种,提出在
灯的发光面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上划分出长条状的发光区域,使该长 条状区域以与其他区域不同的亮度、色调等发光。例如,专利文献1 的组合灯构成为,在配置有多个灯的灯体内,设置从前方观察沿上下
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导光体,在导光体的背面侧配置LED (发光二 极管)等光源,使从LED射出的光在导光体的内部导光,而从导光 体的前表面、即灯的前表面射出。这样,如果在LED发光时从前表 面方向观察灯,则导光体的前表面以长条状高亮度地发光,特别地, 即使在灯体内的其它灯点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该长条状的发光区域 变得醒目,可以构成设计新颖的灯。
在专利文献1的灯中,仅作为用于使导光体发光的光源使用了 LED。其原因在于,由于LED比灯泡的光出射角度范围窄,所以不 适于大面积地发光,在使前表面面积大的灯的整个区域由LED进行 发光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LED,灯的构造复杂化,同时成本变高。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获得大发光区域,作为光源,在LED 之外另外配置灯泡,但需要将这两者分开配置以使灯泡产生的热量不 会影响LED,难以实现灯的小型化,此外由于灯泡的耗电大,因此 难以实现灯的低耗电化,因而不是最佳方案。作为仅以少量的LED 构成发光面大的灯,存在专利文献2中的灯。该灯的目的在于降低灯 光轴方向的尺寸,通过使从LED射出的光由分隔为台阶状的具有多
个反射面的反射镜反射,可以使发光面的面积增大。
专利文献1:特开2006 — 492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 — 2572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考虑如果将专利文献l、 2的技术组合而形成灯,则在灯体内配 置多个LED,使其中一部分的LED的光如专利文献2所述,由反射 镜扩散而增大发光面,使其它的LED的光如专利文献1所述,入射 至导光体而形成长条状的发光区域。这样,可以实现灯的小型化、低 耗电化,同时可以在灯发光面的一部分上形成长条状发光面,获得设 计新颖的灯。但是,由于用于入射至反射镜的LED和用于入射至导 光体的LED分别使用单独的LED,因此在将这些LED配置在灯体内 时,LED的数量不必要地增加,难以实现灯的低成本化。
此外,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使长条状的发光区域配置在与其
它的大发光领域不同的区域中的情况下,问题较少,但假设在大发光
区域内的一部分中配置长条状的发光区域的情况下,由于配置在灯体
内的反射镜和导光体必须以在光轴方向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由位于 导光体背后的反射镜反射而向灯前方行进的光的一部分,由导光体遮
挡或减弱而发生光量减少,无法获得所期望的配光特性,同时可能会 导致由LED发光的光的利用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在灯的发光面的一部分上具有长条状 的发光区域的设计新颖的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减少LED等光源 的数量而实现灯的低成本化、小型化、低耗电化的车辆用灯具。此外,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由导光体导致光量降低的、光 的利用效率高的车辆用灯具。
本发明构成为具有发光元件;反射镜,其具有反射面,使从 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向灯前方反射;以及板状的导光体,其配置在所述 反光镜的前侧,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从一个侧面入射,而从朝 向前方的另一个侧面射出,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之中,发光元 件光轴附近的光入射至所述导光体,使发光元件光轴附近以外的光向
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投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使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光轴附近的 高亮度的光由导光体导光,而在灯具的前表面以长条状进行发光,同 时,使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光轴附近以外的光由反射镜反射,而在灯 具的前表面大致均匀地进行发光。由此,可以获得在均匀的发光区域 中存在长条状的高亮度发光区域的设计新颖的灯具。另一方面,可以 利用同一发光元件实现通过导光体而发光和由反射镜反射而发光。由 此,可以使灯具的构造简单化,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同时可以提 高光的利用效率而低耗电化。
图1是将实施例1的灯的一部分剖开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沿A — A线的横剖面图。
图3是图2的沿B — B线的纵剖面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灯的部分分解斜视示意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灯的点灯状态的正视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灯的与图2类似的横剖面图。
图7是图6的沿C一C线的纵剖面图。
图8是将实施例3的灯的一部分剖开的正视图。
图9是图8的沿D — D线的纵剖面图。
图IO是表示实施例1、 3的导光体的变形例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中,通过构成为使导光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与反射 镜的反射面相对配置,使入射至导光体而从该一部分的侧面射出的光 再次入射至导光体,可以使由反射镜反射的光通过导光体而射出,可 以有效地利用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提高发光效率。
发光元件由多个发光元件构成,它们在沿导光体的板面的方向
上以所要求的间隔配置,导光体构成为使来自各个发光元件的光入射 至沿板面的多个部位,反射镜具有多个反射部,该反射部反射在沿所 述导光体的板面的多个位置上从导光体射出的光,并再次入射至导光 体,因此,可以在沿导光体的板面的长度方向上使前表面均匀地发光。
由于导光体是将多个板状的导光体在厚度方向上层叠,因此可 以使形成用于使宽度尺寸大的长条状区域发光的导光体时的成型时 间縮短等,可以容易地进行成型,同时可以防止产生"气孔"和"弯曲"。
由于导光体以与发光元件的发光色相同的色系进行着色,因此 可以在灯的非点灯时,使导光体的着色颜色映入反光镜,在非点灯时 也可以呈现与点灯时相同的色调的外观,提高美感。
实施例1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图1是将使用 了本发明的车辆尾灯的一部分剖开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沿A — A
线的横剖面图,图3是图2的沿B — B线的纵剖面图,图4是将一部 分分解后的斜视示意图。在这里,实施例1的尾灯作为兼用作制动灯 的尾灯&制动灯(T&SL)而构成。在这些图中,LED基座1由从正 面观察为横向长的矩形的背面壁la、和上下左右的周面壁lb,形成 为横向长的矩形的容器状,具有灯的光轴方向的位置沿灯左右方向及 上下方向倾斜的前面开口 11。该LED基座1的背面壁la形成追随 前面开口的倾斜的台阶状。在所述前面开口 ll上安装由透明树脂形 成的前面罩2,其与所述LED基座1的内部形成灯室。此外,在所 述LED基座1中内装反射镜3和导光体4,分别由未图示的固定单 元固定支撑在LED基座1上。此外,在所述LED基座1的背面壁 la的内侧,作为光源而搭载多个LED 5,从各个LED5发出的光由 所述反射镜3反射,或在透过所述导光体4后,穿过所述前面罩2 而向外部照射。
所述反射镜3由分隔反射部31构成,该分隔反射部31沿灯左 右方向排列多个、在这里为5个。各个分隔反射部31的形状为,将 绕轴线旋转的旋转抛物面,沿轴线在铅直方向上分为2半,这5个分
隔反射部31配置为,相互邻接的分隔反射部31与LED基座1的前 面开口 ll的倾斜角度配合,在沿灯光轴的方向上错开微小尺寸。此 外,在实施例1中,各个分隔反射部31的铅直方向的剖面形状为, 如图3所示,在由导光体4分隔开的上下各段中,连结上下2段结构 (共计4段结构)的抛物面,这2段抛物面的焦点位置分别微小地错 开。此外,各个分隔反射部31利用朝向灯光轴方向的分隔壁32,以 分别光学隔离的状态与邻接的分隔反射部31连结,由此,5个分隔 反射部31作为反射镜3而一体地构成。对所述分隔反射部31、分隔 壁32的表面,进行铝蒸镀或涂装等表面处理,作为进行光反射的镜 面而构成。此外,在所述分隔壁32的各自铅直方向(上下方向)的 中央位置上,分别朝向与灯的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而开有光入射孔 33。
所述导光体4由所要求厚度的板状的无色透明树脂形成,以沿 所述反射镜3的各个分隔反射部31的内表面的方式配置,从正面观 察尾灯&制动灯(T&SL)时,在前面罩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位 置上,导光体4的前表面呈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导光体4的前 缘部沿所述前面罩2而倾斜,同时在前表面上沿水平方向排列多个圆 柱台阶41,其水平方向的剖面形状为圆弧状。此外,导光体4的背 面形成沿所述反射镜的分隔反射部31及分隔壁32的形状、即具有水 平剖面为半抛物线状的曲面部42的锯齿状,在该实施例l中,该背 面与这些分隔反射部31和分隔壁32的各个表面接触。此外,该导光 体4的背面的一部分作为入射面43,面向设置在所述反射镜3上的 光入射孔33。
所述LED5由分立型的红色LED构成,固定在所述LED基座1 的形成为台阶状的背面壁la之中,沿灯光轴方向的面和靠近车辆中 央的周面壁lb的一部分上,分别配置在与所述反射镜3的光入射孔 33相对的位置上。此外,该多个LED 5 (发光元件)如图l所示, 在沿导光体4的板面的方向上以所要求的间隔配置。在所述背面壁 la上一体地形成未图示的配线电路,被固定的LED 5分别与配线电 路电气连接,构成所要求的电路。此外,成为各个LED 5的发光轴
的发光元件光轴Dx,朝向大致与灯光轴在水平方向上垂直的方向, 同时各个LED5的发光点相对于所述导光体4的曲面部42的抛物面, 配置在大致焦点位置上。这里所说的焦点位置是指光学焦点位置,其 考虑了来自LED5的光在入射至导光体4时由入射面43以靠近发光 元件光轴Dx的方式进行的折射。所述配线电路与未图示的车辆的点 灯电路连接,该电路构成为,在尾灯点灯时供给规定强度的电流而发 光,在车辆的制动操作时供给更高强度的电流而使制动灯以高亮度发光。
在实施例1的尾灯&制动灯(T&SL)中,在非点灯时可以透过 灯的前面罩2,观察导光体4、反射镜3的分隔反射部31以及分隔壁 32的各个表面。由于这些表面为呈银色的镜面,导光体4为无色透 明,因此从正面观察该尾灯&制动灯(T&SL)时,作为整体呈无色 或银色的外观。此时,由于LED 5配置在分隔壁32的光入射孔33 的最内侧位置,因此无法透过前面罩2从外部观察到,LED 5的红色 不会降低灯的美观度。
在尾灯&制动灯(T&SL)点灯时,例如如果作为尾灯向各个LED 5供给规定强度的电流而使LED 5发光,则从LED 5射出的光从光 入射孔33向反射镜3的内表面入射。这些光之中,LED5的发光元 件光轴Dx附近的光从导光体4的入射面43入射至内部,在导光体4 内行进而到达前表面,从该前表面射出。此外,LED5的向比发光元 件光轴Dx附近更靠外侧射出的光,向反射镜3的各个分隔反射部31 的表面投射,向灯前表面方向反射。这样,这些从导光体4的前表面 射出的光和由反射镜3反射的光成为融为一体的光束,透过前面罩2 而对灯的正面方向进行照明。
如图2所示,从LED5射出的光之中,发光元件光轴Dx附近 的光以及略向左右扩散的光入射至导光体4。该光沿大致与灯光轴 Lx大致垂直的LED 5的发光元件光轴Dx前进,由背面的各个曲面 部42、即抛物面进行内表面反射,作为朝向沿灯光轴Lx方向的平行 光进行反射。此时, 一部分的光透过曲面部42而向导光体4的外部 射出,但会由与该曲面部42抵接而设置的反射镜3的分隔反射部31
反射,而从曲面部42再次入射至导光体4的内部,与由曲面部42 进行内表面及射的光一体化。此外,这些由曲面部42进行内表面反 射的光、和由分隔反射部31反射并再次入射的光,在导光体4内向 前方行进后,由前表面的圆柱台阶41向左右方向扩散,透过前面罩 2而射出。由于由该导光体4导光而射出的光,是包含LED5的光轴 的光,因此射出亮度高的光。
另一方面,从LED5射出的光之中,没有入射至导光体4的光、 即朝向与LED5的发光元件光轴Dx相比偏向上下方向的光,穿过光 入射孔33后,投射至存在于导光体4的上侧和下侧的反光镜3的各 个分隔反射部31,在此进行反射。由于该分隔反射部31的水平剖面 的反射面形状为抛物面形状,各个LED 5设定在该抛物面形状的大 致焦点位置,因此如图2所示,由分隔反射部31的表面反射的光, 在水平面方向上朝向与灯光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另一方面,由于 在铅直面方向上,分隔反射部31的铅直剖面的反射面形状由上下各 2段的抛物面形成,因此如图3所示,由分隔反射部31反射的光朝 向略向上下倾斜或扩散的方向,透过前面罩2而射出。由于由各个分 隔反射部31反射的光是LED 5的偏离发光元件光轴Dx的光,因此 射出比发光元件光轴Dx附近的光亮度低的光。
因此,在实施例1中,尾灯点灯时,如图5 (a)示意性地所示, 灯的前表面即前面罩2利用反光镜3的反射光使整个表面区域以大致 均匀的亮度进行照明。同时,在导光体4的前表面、即灯的前表面的 上下方向中央位置上,沿左右方向延长的长条状区域以比反射镜,3 的反射光更高的亮度进行照明。由此,灯在整个表面大致以所要求的 亮度进行均匀的照明,同时其一部分进行明亮的横向长条状的照明, 作为设计新颖的尾灯而起作用。此外,由于此时灯整个表面的照明和 长条状部分的照明由从相同的LED 5射出的光进行,因此无需特别 设置用于长条状部分的照明的独立的LED,可以将LED的数量抑制 得较少。由此,可以防止灯构造的复杂化,实现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化, 同时可以使从LED 5射出的光的利用效率提高而实现低耗电化。
此外,在实施例1的灯中,如果伴随车辆的制动操作而向各个
LED5供给更高强度的电流,则各个LED以更高的亮度发光。此时, 由反射镜3反射的光和透过导光体4的光,其各自的亮度比尾灯点灯 时高,灯整个表面的亮度增大,作为制动灯而起作用。在该情况下, 由反射镜3反射的光和透过导光体4的光的光量分别成正比地增加, 因此制动灯点灯时的美观程度与尾灯点灯时相同,不会丧失设计的新 颖性。
实施例2
图6是实施例2的尾灯的横剖面图,图7是图6的沿C一C线的 纵剖面图,与实施例1等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实施例2减少了 灯的光轴方向的尺寸。该灯构成为,将反射镜3A的分别构成多个分 隔反射部31的水平方向的抛物面,沿灯的左右方向分割为多个分割 反射面31a,使各个分割反射面31a以沿灯光轴Lx方向依次移动很 小的尺寸的方式配置,并在此基础上一体地连结。由此,反射镜3A 的各个分隔反射部31成为以抛物面形状作为包络线的多段反射面构 造。此外,在实施例2中,为了使从前面观察灯时的沿水平方向延伸 的长条状照明区域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变大,对导光体4A使用厚度大 的材料。为了构成该导光体4A,将多枚与实施例1的导光体相同的 材料、在该实施例2中为3枚的导光体3a,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而粘 接,作为一体化的叠层导光体而构成。该叠层导光体4A的平面形状 与实施例1相同,背面的曲面部42以与各个分隔反射部31的分割反 射面31a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式相对地配置。此外,在叠层导光体4A 的前表面没有设置如实施例1那样的圆柱台阶41。当然,叠层导光 体4A的背面的一部分的入射面43面向设置于所述反射镜3A的分隔 壁32上的光入射孔33。
在实施例2的灯中,如果LED5发光,则从LED5射出的光与 实施例1同样地,从光入射孔33向反射镜3A的内表面侧入射。LED 5的向发光元件光轴Dx附近的外侧射出的大部分的光,投射至反射 镜3A的各个分隔反射部31,而向灯的前表面方向反射。此时,由于 分隔反射部31是由沿水平方向并列的分割反射面31a构成的多层反
射面构造,因此由各个分割反射面31a反射的光,分别形成与灯光轴 大致平行的光束,但由于在邻接的分割反射面31a之间会发生一定程 度的光的聚光或扩散,因此作为灯整体,成为在前面罩2的大致整个 表面上沿水平方向排列的以竖条纹状发光的配光。此外,LED5的发 光元件光轴Dx附近的光入射至导光体4A,在导光体4A的内部行进 而到达前表面,从该前表面射出。由于导光体4A是将3枚层叠而较 厚地形成,因此从LED5入射至导光体4A的光量比实施例1多。入 射至导光体4A的光沿与灯光轴Lx大致垂直的LED 5的发光元件光 轴Dx前进,由背面的曲面部42、即抛物面进行内表面反射,而向沿 灯光轴Lx的方向反射。此外, 一部分的光透过该曲面部42而从导 光体4A射出,但由与该曲面部42相对配置的反射镜3A的分隔反射 部31反射,而再次从曲面部42入射至导光体4A的内部,如上述与 由曲面部42进行内表面反射的光一体化。此时,由于分隔反射部31 为多段反射面构造,因此通过多个分割反射面31a的反射而成为竖条 纹状的配光,由于该竖条纹状的光与由曲面部42进行内表面反射的 光重合,因此即使在导光体4A的前表面不存在圆柱台阶,也可以使 从该前表面射出的光成为竖条纹状。
由此,在实施例2中,如图5 (b)示意性地所示,可以利用导 光体4A实现使灯前表面的长条状照明区域的上下方向宽度增大的设 计的照明。此外,由于通过分割反射面31a而从导光体4A射出的光 和由反射镜3A反射的光分别成为竖条纹状,并且由于这两者的竖条 纹图案大致一致,因此可以获得点灯时的设计的新颖性。由于如上述 使导光体4A的厚度增大,与此对应地从LED 5射出而入射至导光体 4A的光量增大,因此可以确保前表面的照明的亮度大于或等于实施 例1的亮度。此外,由于实施例2的导光体4A是将多个导光体在厚 度方向重叠而一体化,因此与一体形成厚的导光体相比,可以使成型 时间、特别是成型后的冷却时间縮短,此外可以减少"气孔"和"弯曲" 的产生,可以获得尺寸精度高的导光体。此外,作为将多个导光体重 叠而一体化的技术,除上述粘接之外,还可以利用使用薄的双面胶带 进行粘贴的技术,或将导光体在紧贴的状态下进行熔敷的技术。
此外,在实施例2中没有进行图示,但通过增大导光体4A的厚
度而使其前表面的高度尺寸增大,可以在该前表面上形成球面型的鱼
眼台阶。由此,可以使从导光体4A射出的光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 大幅扩散,有利于提高识别性。此外,可以使光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 灯光轴Lx,分布在车辆外侧80。、车辆内侧45。的宽广范围内,从而 确保识别性。
实施例3
图8是将实施例3的尾灯的一部分剖开的正视图,图9是图8 的沿D — D线的纵剖面图,与实施例1等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 在实施例3中,为了获得在灯发光时,在灯前表面上使长条状的照明 区域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隔着所要求间隔设置2段的设计,采用在LED 基座1内上下配置2枚导光体4的结构。各个导光体4是与实施例1 大致相同的导光体,在上下隔着所要求间隔而固定在LED基座1内。 此外,与此对应而使LED5在上下2段配置共IO个LED。此外,反 射镜3B水平方向的剖面形状与实施例1的反射镜3相同,但分隔反 射部31的铅直方向的剖面形状构成为,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抛物面 分别层叠在上下2段上。在该情况下,在这里,使上下的分隔反射部 31与前面罩2的上下方向的倾斜对应,而在前后方向、即灯光轴Lx 方向上错开而配置。此外,与图2示出的实施例1相同地,在与该上 下2部分的各个分隔反射部31的各抛物面的各焦点相当的位置上的 反射镜的分隔壁32上,分别开有未图示的光入射孔33,在LED基 座1的与这些光入射孔33相对的各个位置上配置LED 5。换言之, LED 5以与实施例l相同的水平排列,在上下2段上排列。
在实施例3中,在从各个LED 5射出的光分别由反射镜3B的 各个分隔反射部31向灯的前表面反射这方面,与实施例l、 2相同, 但由于反射镜3B具有上下2段的抛物面形状的分隔反射部31,与此 对应而在上下2段配置LED5,因此,由上下2段的各个分隔反射部 31分别进行光反射,可以形成同时在灯前表面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 向亮度均匀的正面。此外,如图5 (c)示意性地所示,由配置在上下2段上的导光体4分别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LED 5的光向灯的 前表面导光,由从各个导光体4的前表面射出的光,在灯前表面的上 下2段上形成长条状的发光区域,实现设计新颖的照明。在实施例3 中,由于LED5的数量比实施例1、 2多,因此,在尾灯点灯时,即 使向LED5供给的电流比实施例1、 2的小,作为尾灯也可以获得同 样的亮度,另一方面,在制动灯点灯时,可以使制动灯的亮度比实施 例1、 2高,从而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在这里,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3的各个导光体4也可以构成为, 如图10 (a)所示,使导光体4的前缘部的铅直剖面形状形成为L字 形,或如图10(b)所示,形成为T字形,以使各个导光体4的前表 面的上下尺寸增大。如果这样构成,则可以如实施例2所述,在导光 体4的前表面形成如鱼眼台阶41A这样的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 光扩散性强的台阶,有利于提高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识别性。此 外,通过如上述使导光体4的前缘部形成为L字形或T字形,而增 大前表面的上下尺寸,则无需如实施例2的叠层导光体4A这样将多 个导光体叠层,仅通过树脂成型即可形成导光体,可以使制造变容易。
在本发明的灯中,导光体也可以由以与LED的发光色相同色系 进行着色的透光性树脂形成。如果这样构成,则由于可以通过前面罩 从外部观察导光体的颜色,因此在灯的非点灯时可以观察导光体的长 条形状,同时可以通过前面罩观察映入反射镜的导光体的颜色,可以 获得设计更加新颖的灯。此外,也可以在导光体的前表面上实施压纹 加工等而粗糙化,以提高光的扩散性。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并不限定于实施例中记载的LED,也可以是 EL (电发光元件)或LD (激光二极管)等其它发光元件。此外,本 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例中记载的尾灯,也适用于以发光元件作为光源 的标识灯或辅助灯。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发光元件;反射镜,其具有反射面,使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向灯前方反射;以及板状的导光体,其配置在所述反光镜的前侧,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从一个侧面入射,而从朝向前方的另一个侧面射出,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之中,发光元件光轴附近的光入射至所述导光体,使发光元件光轴附近以外的光向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投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其构成为,所述导光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与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相对配置,使入射至所述导光体而从该一部分的侧面射出的光, 再次入射至所述导光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由多个发光元件构成,它们在沿所述导光体的板 面的方向上以所要求的间隔配置,所述导光体构成为使来自所述各个 发光元件的光入射至沿板面的多个部位,所述反射镜具有多个反射 部,该反射部对在沿所述导光体的板面的多个位置从所述导光体射出 的光进行反射,并再次入射至所述导光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 在于,所述导光体是将多个板状的导光体在厚度方向上层叠而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体以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色相同的色系被着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体以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色相同的色系被着色。
全文摘要
实现在灯的发光面的一部分上具有长条状的发光领域的设计新颖的灯,另一方面,实现灯的低成本化、小型化以及低耗电化。该灯具有LED(5);反射镜(3),其具有反射面,使LED(5)的光向灯前方反射;以及板状的导光体(4),其使LED(5)的光从一个侧面入射,而从朝向前方的另一个侧面射出。在LED(5)的光之中,发光元件光轴附近的光入射至导光体(4),其它的光由反射镜(3)的反射面反射。通过利用LED(5)的光的一部分使导光体(4)发光,其它的光由反光镜(3)反射而发光,可以减少LED(5)的数量,实现小型化、低耗电化。
文档编号F21V5/00GK101097049SQ20071010949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8日
发明者夏目和典, 小泉浩哉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