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82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
背景技术
除去一部分例外,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组合背光源。在电视 接收器等大型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在画面的各处确保必要的光量,多采用在背光源底座 上以规定间隔并列多个直管状光源灯的结构。这样的大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例示于图 20。图20是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在此,以显示面朝上的方式配置 组装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要素。位于最下部的是金属板制的背光源底座1,在其上重叠有反 射片2,在其上配置有背光源的多个光源灯3。作为背光源用的光源灯一般使用直管状的冷 阴极管,但是也能够使用其他种类的灯、例如热阴极管或氙灯等。在灯3之上配置有扩散板、透镜片、偏光反射片、扩散片等光学片组4。光学片组4 用于调整光源灯3发出的光的特性。光学片组4通过边框状的框架5安装在背光源底座1上。在框架5之上配置液晶 显示面板6。在最上层配置边框状的边框7。边框7将液晶显示面板6相对于背光源底座 1固定,另外起到调整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的外观的作用。背光源底座1构成平面形状为矩形,在周围边缘立起的托盘形状。在背光源底座 1的两端形成有安装于光源灯3的端部的插座8的安装部9。安装部9是规定形状的贯通 孔,各插入两个插座8,以沿背光源底座1的短边并列一排的形式形成有多个。插座8与设 于背光源底座1的下面的控制箱(未图示)中的控制基板电连接。光源灯3是长条形,当传递振动时鸣动。另外,当受到冲击力也有发生破损的危 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将光源灯3的中间部用灯夹固定在背光源底座1上。灯夹20的结构示于图22。灯夹20在平面形状矩形的平板状的基底21的上面设 置有向上方打开的C字形状的灯把持部22。灯把持部22利用弹性抱持光源灯3,在基底21 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附近各设置一个、共计两个。在基底21的下面沿基底21的长度方向隔 开间隔形成有两个具有膨起的头部和割槽的快捷销(snap pin)形状的安装片23。灯夹20 由整体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一体成形。在背光源底座1以及粘贴在其上面的反射片2上形成有灯夹20的安装孔10。安 装孔10快捷卡合安装片23,以两个一组配置。在安装孔10中从上方压入安装片23,则安 装片23的膨起的头部压缩而穿过孔。当安装片23的头部伸出到背光源底座1的下面时回 弹而膨起,由此灯夹20形成安装状态。如图21所示,光源灯3由灯夹20保持中间的两处。由于一个灯夹20保持两根光 源灯3,所以光源灯3形成两根一组,沿该两个一组的光源灯3的长度方向,两个灯夹20隔 开间隔配置。如此通过将光源灯3的中间部由灯夹20保持,从而能够防止光源灯3振动而鸣
3动。另外,即使背光源底座1受到冲击,也难以发生光源灯3挠曲而破损的情况。灯夹20由导热差的合成树脂成形,但是即使这样,光源灯3产生的热中规定比率 的热也能够传到背光源底座1。热散失的结果,导致在灯夹20的部位上光源灯3的亮度降 低。灯夹20在背光源底座1的短边方向排列,出现目视亮度降低的带,所以分散灯夹20的 位置能够防止此现象。即,如图21所示,在两个一组的光源灯3的相邻的各对之间将灯夹 20的位置在光源灯3的长度方向上错开,灯夹20形成交错形状配置。由此,亮度低的部位 分散,变得不会被注意到。上述的灯夹在专利文献1、2中也能够看到其例子。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32358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19420

发明内容
灯夹的灯把持部的间隔间距并非可以在任何液晶显示装置中都相同。根据液晶显 示装置而要求的间隔间距不同。相对于图22中的灯把持部22的间隔间距为A,在图23中 记载了以比其小的间隔间距B配置灯把持部22的灯夹20。不仅灯把持部22的间隔间距, 安装片23的间隔间距也不同。图22的灯夹20和图23的灯夹20之间没有互换性,所以需 要准备两种灯夹20,花费成本。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以单一种类的灯夹也 能够应对以不同间隔间距保持光源灯的要求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将配置在背光源底座的表面的直管状的光源灯由安装 于上述背光源底座的灯夹来保持,其特征在于上述灯夹具备被紧贴在上述背光源底座 的表面的基底部;和形成在上述基底部的两面上的灯把持部,上述灯把持部在上述基底部 的各面上以不同的间隔间距各形成有多个,在上述背光源底座上形成有使上述灯夹中与灯 保持无关的一侧的面上的上述灯把持部通过的贯通孔,穿过上述贯通孔的上述灯把持部起 到将上述灯夹安装在上述背光源底座上的作用。根据该结构,仅通过将灯夹翻转而安装在背光源底座上,就能够应对灯的间隔间 距的设定不同的背光源,所以没必要准备两种灯夹,模具也只要一种即可。因此不但部件的 生产成本和保管成本降低,而且组装作业也合理化。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中,特征在于在上述基底部的 两面上,上述灯把持部的个数不同。根据该结构,既能够应对需要多个光源灯的背光源,也能够应对不需要如此多的 光源灯的背光源。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中,特征在于在穿过上述贯通 孔的上述灯把持部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卡合突起部,该卡合突起部卡合在上述贯通孔的边 缘上,使得上述灯夹被安装在上述背光源底座上。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卡合突起部卡合在贯通孔的边缘上,能够使灯夹的装接可靠。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中,特征在于在穿过上述贯通 孔的上述灯把持部中混合存在有具有上述卡合突起部的灯把持部和不具有上述卡合突起 部的灯把持部。
根据该结构,并非穿过贯通孔的全部灯把持部需要卡合突起部的卡合作业,也有 能够省略卡合作业的灯把持部,所以能够迅速地进行灯夹装接作业。对于不具有卡合突起 部的灯把持部,还能够享受模具结构简化、使用材料削减的优点。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中,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卡合突 起部的上述灯把持部中,每一个灯把持部各具有两个卡合突起部,这两个卡合突起部相互 向相反方向突出。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具有卡合突起部的灯把持部牢固地安装在贯通孔中。另外,还 能够是仅通过将一个灯把持部的卡合突起部卡合在贯通孔的边缘上而装接灯夹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中,特征在于上述具有卡合突 起部的上述灯把持部中,每一个灯把持部具有一个卡合突起部。根据该结构,由于灯把持部仅具有一个卡合突起部,所以能够简化模具结构,也能 够削减使用材料。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中,特征在于在上述基底部的 两面或单面上形成有对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光学片组进行支承的支柱。根据该结构,保持适当的光学片组与液晶显示面板的间隔,能够减少图像的不均。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将一个灯夹分两种使用,所以能够由少量种类的灯夹应对 其他种类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降低灯夹的生产成本和保管成本,也能够使组装作业合理 化。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2是不同种类背光源底座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3是说明灯夹不在与背光源底座配合的朝向上时不能安装灯夹的局部剖面图。图4是说明灯夹不在与背光源底座配合的朝向上时不能安装灯夹的其他局部剖 面图。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6是不同种类背光源底座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8是不同种类背光源底座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0是不同种类背光源底座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1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会引起的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问题的解决对策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5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6是不同种类背光源底座的、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 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7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18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19是不同种类背光源底座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20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图21是现有的背光源底座的平面图。图22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23是安装有与图22不同的灯夹的、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背光源底座2反射片3光源灯4光学片组6液晶显示面板11、12 贯通孔20 灯夹21基底部22灯把持部24卡合突起部25 支柱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示于图1 图4。为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对与图20 图 23的现有结构共通的构成要素使用与图20 图23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关于第 二实施方式以后的实施方式也同样如此。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夹20在基底部21的双面上各一体成型有两个灯把持部22。灯 把持部22将前方构成弯曲部的两个臂部以弯曲部的凹部互相面对的形式隔开间隔配置, 在弯曲部的凹部彼此之间夹入保持直管状的光源灯3。灯把持部22也起到将灯夹20安装 在背光源底座1上的作用,在各臂部上从基底部21直立起的直线部与所述弯曲部的边界部 形成有朝外突出的卡合突起部24。卡合突起部24在一个灯把持部22上各设置有两个,该 两个卡合突起部24相互向相反方向突出。在基底部21的一个面上,灯把持部22以间隔间距A靠近基底部21的两端配置。 在基底部21的另一个面上,灯把持部22以比间隔间距A小的间隔间距B靠近基底部21的 中央配置。若将灯夹20以间隔间距A的灯把持部22为上配置在背光源底座1之上,则变为 以间隔间距A配置光源灯3的设定。若将灯夹20上下翻转,以间隔间距B的灯把持部22 为上而配置在背光源底座1之上,则变为以间隔间距B配置光源灯3的设定。在以间隔间距A配置光源灯3的设定的背光源中,如图1所示,组合使用设有通过 间隔间距B的灯把持部22的贯通孔11的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在以间隔间距B配置光源灯3的设定的背光源中,如图2所示,组合使用设有通过 间隔间距A的灯把持部22的贯通孔11的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
贯通孔11为方孔,形成灯把持部22的根基部刚好能穿过的大小。在贯通孔11中 压入灯把持部22的前端,则臂部向内侧挠曲,卡合突起部24通过贯通孔11。当卡合突起部 24穿过贯通孔11,则臂部由回弹而恢复原状,卡合突起部24挂在贯通孔11的边缘上。由 此,灯夹20安装在背光源底座1上。卡合突起部24与贯通孔11的边缘卡合,所以灯夹20 不从背光源底座1脱离而被可靠地安装。为了消除安装状态下的灯夹20的晃动,从基底部 21到卡合突起部24的距离设定为与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的组合厚度大致相等。如上所述,通过翻转灯夹20,能够由一种灯夹20对应两种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 2的组合。因此,不花费模具费用,能够降低部件的生产成本和保管成本,使组合作业也合理 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即使要在图2的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的组合、即具 有间隔间距A的贯通孔11的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的组合上安装图1的灯夹20、即从下 面突出间隔间距B的灯把持部22的灯夹20,如图3所示也会以失败告终。另外,即使要在 图1的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的组合、即具有间隔间距B的贯通孔11的背光源底座1和 反射片2的组合上安装图2的灯夹20、即从下面突出间隔间距A的灯把持部22的灯夹20, 如图4所示也会以失败告终。如此灯夹20只要面的朝向不准确,就不能安装在背光源底座 1上,所以能够防止灯夹20的错误安装。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每个灯把持部22上各设置有两个卡合突起部 24,所以能够牢固地将灯把持部22安装于贯通孔11。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示于图5和图6。第二实施方式对第一实施方式增加了下 面的改变。即,在灯夹20的基底部21的双面中央形成有支承光学片组4的支柱25。在背 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上形成有贯通支柱25的贯通孔12。如上所述通过由支柱25支承光学片组4,能够适当准确地保持光学片组4和液晶 显示面板6的间隔,能够减少图像的不均。支柱25的位置不限于基底部21的中央。也可以在其他部位。支柱25的个数也不 限于在基底部21的单面上各设置一根。也可以设置多根,也能够是在一个面上形成一根, 在另一个面上形成多根的结构。也能够是在一个面上不设置支柱25的结构。另外,支柱25 可以与基底部21 —体成型,也能够是以分体部件安装在基底部21上的结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示于图7和图8。第三实施方式对第二实施方式增加如下 的改变。即,在灯夹20的基底部21的一个面上配置四个灯把持部22,使其相邻彼此的间隔 间距为A,在另一个面上以间隔间距B配置两个灯把持部22。间隔间距B为间隔间距A的 两倍。在以间隔间距A配置光源灯3的设定的背光源中,如图7所示,使用设有通过间隔 间距B的灯把持部22的贯通孔11的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的组合。在以间隔间距B配置光源灯3的设定的背光源中,如图8所示,使用设有通过间隔 间距A的灯把持部22的贯通孔11的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的组合。如上所述在灯夹20的基底部21的双面上预先改变灯把持部22的个数,从而能够 应对需要多个光源灯3的背光源和不需要那么多的光源灯3的背光源两者。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示于图9和图10。第四实施方式的灯夹20在基底部21的 一个面上配置三个灯把持部22,在另一个面上配置两个灯把持部22。前者的三个灯把持部
722以相邻彼此的间隔间距为A的方式配置,后者的两个灯把持部22以间隔间距A的两倍的 间隔间距B配置。后者的两个灯把持部22位于前者的三个灯把持部22中的两端的灯把持 部的正背面。在以间隔间距A配置光源灯3的设定的背光源中,如图9所示,使用设有通过间隔 间距B的灯把持部22的贯通孔11的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的组合。在以间隔间距B配置光源灯3的设定的背光源中,如图10所示,使用设有通过间 隔间距A的灯把持部22的贯通孔11的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的组合。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有需要注意的方面。即,当一个面中的灯把持部22的间隔间 距B为另一个面的灯把持部22的间隔间距A的整数倍,则如图11所示,也能够得到灯夹20 安装在不同朝向上的情况。图11所示的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的组合,由于与图10的 相同,所以尽管本来间隔间距A的三个灯把持部22需要朝下进入三个贯通孔11,但是间隔 间距B的两个灯把持部22进入两端的贯通孔11,间隔间距A的三个灯把持部22朝上。为了不引起上述的情况发生,如图12所示,可以使间隔间距B与间隔间距A的整 数倍错开,使得间隔间距B的灯把持部22不能很好地进入间隔间距A的贯通孔11中。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示于图13。第五实施方式的灯夹20在基底部21的一个面 上配置四个灯把持部22,在另一个面上配置三个灯把持部22。前者的四个灯把持部22以 相邻彼此的间隔间距为A的方式配置,后者的三个灯把持部22以相邻彼此的间隔间距为间 隔间距A的两倍的间隔间距B的方式配置。第五实施方式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是卡合突起部24的配置。即,以间隔间距A配置 的四个灯把持部22和以间隔间距B配置的三个灯把持部22都仅在两端的灯把持部22上 形成卡合突起部24。即,在灯把持部22之中混合有具有卡合突起部24和不具有卡合突起 部24的灯把持部。如上所述,在灯夹20的任一个面上都形成仅两个灯把持部22具有卡合突起部24 的结构,则没必要对于全部通过贯通孔11的灯把持部22进行卡合突起部24的卡合操作, 仅通过在两处进行将卡合突起部24卡合在贯通孔11的边缘上的作业而将灯夹20安装在 背光源底座1上,所以能够迅速进行灯夹装接作业。另外,对于不具有卡合突起部24的灯 把持部22,也能够享受模具结构的简化、使用材料的削减等优点。在超过两个的数量(图13的例子中为三个和四个)的灯把持部22中,选择位于 两端的来形成卡合突起部24并不是必需的结构。以不局限于“两端”的形式选择任意两个 来形成卡合突起部24也没有问题。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方式。图14中选择间隔间距A的四个灯把持部 22中的三个来形成卡合突起部24。总之、只要能够实现将灯夹20可靠地装接在背光源底 座1上的目的,则形成卡合突起部24的灯把持部22的数量没有制约。例如,仅通过在间隔 间距A的四个灯把持部22中仅一个上、另外在间隔间距B的三个灯把持部22中仅一个上 形成卡合突起部24,使一个灯把持部22的卡合突起部24卡合在贯通孔11的边缘,也能够 实现装接灯夹20的结构。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示于图15。第六实施方式对第一实施方式增加以下的改 变。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灯夹20的各个灯把持部22上形成有相互朝向相反方向的一 对卡合突起部24,但是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在灯夹20的一个面上的两个灯把持部22上分别各形成一个朝向基底部21的外侧的方向、即相互朝向相反方向的卡合突起部24。若通过使上述卡合突起部24卡合在贯通孔11的边缘上,进行灯夹20的安装,则 仅通过在两处进行将卡合突起部24卡合在贯通孔11的边缘上的作业,就能够使灯夹20安 装在背光源底座1上,所以能够迅速地进行灯夹装接作业。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具有卡合突起部24的灯把持部22由于一个灯把持部 22仅具有一个卡合突起部24,所以能够使模具结构简化,也能够削减使用材料。图16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方式。图16中,在灯夹20的一个面上的两个灯 把持部22上分别各形成一个朝向基底部21的中心的方向的卡合突起部24。作用效果与图 15的结构相同。在图15和图16的结构中,灯夹20的一个面上的两个灯把持部22上各设置一个 的卡合突起部24朝向相互相反方向,但是也可以是它们朝向相同方向的结构。另外,记载于图15和图16中的是在灯夹20的一个面上各设置有两个灯把持部22 的结构,但是在一个面上具有三个以上灯把持部22的灯夹20 (例如从第三实施方式到第五 实施方式的灯夹20)中也能够适用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这种情况下,各设置一个卡合突 起部24的灯把持部22不限定于位于最外侧的一对灯把持部22。也可以是任意两个。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示于图17。第七实施方式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是卡合突起部 24的个数。S卩,在以间隔间距A配置两个灯把持部22的面中,和以间隔间距B配置两个灯 把持部22的面中,都仅设置一个卡合突起部24。即使是仅一个卡合突起部24,只要设计适 当,则能够充分起到灯夹20不会从背光源底座1脱离的作用。图17中记载的是在灯夹20的一个面上设置两个灯把持部22的结构,但是当然对 于在一个面上具有三个以上灯把持部22的灯夹20也能够适用第七实施方式的结构。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示于图18和图19。第八实施方式的灯夹20,其灯把持部 22的卡合突起部24与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不同。即、相对于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的卡合突 起部24是从灯把持部22的臂部的弯曲部和直线部的边界部朝外突出的突起形状,第八实 施方式的卡合突起部24形成从弯曲部的前端下垂,与弯曲部的外表面隔开间隔对峙的耳 片形状。从卡合突起部24的前端到基底部21的距离与背光源底座1和反射片2的组合厚 度大致相等。卡合突起部24向内侧挠曲,通过贯通孔11,当穿过贯通孔11时向外侧扩张。该状 态下,变成卡合突起部24的前端接触背光源底座1的表面,基底部21不从背光源底座1离 开。另外,卡合突起部24也并非必须存在。灯把持部22的弯曲部卡合在贯通孔11的 边缘上,从而也能够形成灯夹20不从背光源底座1脱离的结构。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是也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 增加各种变更来实施。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广泛利用于使用直管状的光源灯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
9
权利要求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其将配置在背光源底座的表面的直管状的光源灯由安装于所述背光源底座的灯夹来保持,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夹具备被紧贴在所述背光源底座的表面的基底部;和形成在所述基底部的两面上的灯把持部,所述灯把持部在所述基底部的各面上以不同的间隔间距各形成有多个,在所述背光源底座上形成有使所述灯夹中与灯保持无关的一侧的面上的所述灯把持部通过的贯通孔,穿过所述贯通孔的所述灯把持部起到将所述灯夹安装在所述背光源底座上的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部的两面上,所述灯把持部的个数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在穿过所述贯通孔的所述灯把持部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卡合突起部,该卡合突起部卡 合在所述贯通孔的边缘上,使得所述灯夹被安装在所述背光源底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在穿过所述贯通孔的所述灯把持部中混合存在有具有所述卡合突起部的灯把持部和 不具有所述卡合突起部的灯把持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卡合突起部的所述灯把持部中,每一个灯把持部各具有两个卡合突起部,这 两个卡合突起部相互向相反方向突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卡合突起部的所述灯把持部中,每一个灯把持部具有一个卡合突起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部的两面或单面上形成有对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光学片组进行 支承的支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能够以单一种类的灯夹将光源灯以不同的间隔间距保持。将配置在背光源底座(1)的表面的直管状的光源灯(3)由安装于背光源底座(1)的灯夹(20)来保持。灯夹(20)具备被紧贴在背光源底座(1)的表面的基底部(21);和形成在基底部(21)的两面上的灯把持部(22)。灯把持部(22)在基底部(21)的各面上以不同的间隔间距各形成有多个。在背光源底座(1)上形成有使灯夹(20)中与灯保持无关的一侧的面上的灯把持部(22)通过的贯通孔(11)。穿过贯通孔(11)的灯把持部(22)起到将灯夹(20)安装在背光源底座(1)上的作用。
文档编号F21V19/00GK101952640SQ20088012534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0日
发明者竹场光弘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