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式安全出口指示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84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壁式安全出口指示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出口指示灯,特别是一种宽视角的嵌入墙体的壁式安全
出口指示灯。
背景技术
几百年来,在提示人们安全疏散、逃生方面,主要靠安全出口指示灯在发挥着作 用,没有人会怀疑,今后安全出口指示灯仍然会占据着引导、疏散标志中的霸主地位。 安全出口指示灯的作用不言而喻,与安全出口指示灯提示作用紧密相关的是其外 观大小、醒目程度、可视角度。安全出口指示灯外观尺寸具有一定的标准,决定醒目程度的 安装位置和照明光源也有了规范。图1、图2中示出了现有壁式安全出口指示灯的结构,它 包括横置的长方体型壳体1、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照明光源3以及装置在壳体端口上带有引 导标示图文的透光面板2';壳体1嵌入式安装在墙体中,其透光面板2'大致与墙面平行。 这种安全出口指示灯的不足是当发生火灾烟雾弥漫时,避险者通常会紧靠墙壁摸索前行, 如果避险者紧靠与安全出口指示灯同侧的墙面前行,由于透光面板大致与墙面平行布置, 可视角度不足,避险者难于看清面板上的引导标示图文,导致安全出口指示灯丧失作用,存 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不改变指示牌外观大小的前提 下,提供了一种宽视角的壁式安全出口指示灯,增加安全出口指示灯的可视角度,保证安全 出口指示灯的提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壁式安全出口指示灯,包括横置的长方体型壳
体、光源组件以及带有引导标示图文的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为两侧对称外折
的V型折板;透光板两侧板面的夹角为155 165° ,且分别带有引导标示图文。 进一步,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分别与透光板两侧板面对应设置的左、右光源组件。 所述壳体端口上覆盖有一层透明玻璃,所述透光板夹设于透明玻璃与壳体后侧板
之间;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分别与透光板两侧板面对应设置的左、右光源组件。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
点 透光板为两侧对称外折的V型折板,且在透光板的两侧板面上分别印制引导标示 图文,增加了安全出口指示灯的可视角度。当发生火灾烟雾弥漫时,保证紧靠安全出口指示 灯同侧墙面摸索前行的避险者可远距离看清面板上的引导标示图文,引导避险者根据指示 路径迅速撤离现场,最大限度地保证人身安全,确保安全出口指示灯充分发挥其指示作用。

图1是现有安全出口指示灯的立体示意图。
3[0011] 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参照图3、图4。 一种壁式安全出口指示灯,包括横置的长方体型壳体1、 光源组件以及带有引导标示图文的透光板2。 参照图3、图4。透光板2为两侧对称外折的V型折板,其包括有左右对称布置的 两侧板面21、22 ;两侧板面21、22之间的夹角a为155 165° ,且分别带有引导标示图文。 透光板的两侧板面21、22—体成型,便于制作和安装。光源组件包括分别与两侧板面21、22 对应设置的左、右光源组件31、32,左、右光源组件31、32独立布置,分别包括有习知的照明 光源、控制电路板、备用电源等,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二 参照图5。在壳体1的端口上覆盖有透明玻璃4,透光板2固定夹设于 透明玻璃4与壳体1的后侧板之间。透明玻璃4可防止灰尘沾染透光板2,避免透光板2受 损,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损效果,且便于清洗,使透光板2保持光鲜透亮。其余结构与实施例 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 为。
权利要求一种壁式安全出口指示灯,包括横置的长方体型壳体、光源组件以及带有引导标示图文的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为两侧对称外折的V型折板;透光板两侧板面的夹角为155~165°,且分别带有引导标示图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出口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分别与透 光板两侧板面对应设置的左、右光源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出口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端口上覆盖有一层 透明玻璃,所述透光板夹设于透明玻璃与壳体后侧板之间;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分别与透光 板两侧板面对应设置的左、右光源组件。
专利摘要一种壁式安全出口指示灯,包括横置的长方体型壳体、光源组件以及带有引导标示图文的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为两侧对称外折的V型折板;透光板两侧板面的夹角为155~165°,且分别带有引导标示图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在于在不改变所述指示牌外观大小的情况下,增加安全出口指示灯的可视角度,使安全出口指示灯充分实现其提示作用,确保避险者可在其的引导下迅速撤离现场。
文档编号F21V5/04GK201489765SQ20092017941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8日
发明者郭江阳 申请人:郭江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