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极灯路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灯,尤其是涉及使用无极灯泡作为光源的路灯。
背景技术:
当前道路照明大部分采用传统250W、400W高压钠灯,配以镇流器(功耗20-30W), 钠灯被笼罩在反光罩内投射于路面。一盏路灯光线投射路面的长度为35米,宽度根据不同 车道而定,有单车道、双车道、三车道和四车道。按国家道路照明标准,主干道路面光照度应 为20-30流明,次干道为10-15流明。一般情况下,单车道和双车道使用250W钠灯,三车道 和四车道使用400W高压钠灯。传统钠灯路灯的不足之处是实际情况道路光照度严重超 标,有的路面最高达到100-200流明,而高压钠灯规格只有150W、250W、400W,不能覆盖各种 路面宽度的需求。事实上,窄路面应用低功率钠灯,具体用多少需要合理的照明计算,按国 家标准及灯具、光源的光衰曲线计算配用何种功率钠灯,但现在的情况是,由于没有相对应 的规格,只能在250W和400W中择其一,结果必然造成光能浪费,光照度超标,或者一部分光 投射到道路以外的无用之处。由于高压钠灯的路灯应用于道路照明会存在上述缺点,于是把目光投向了无极灯 路灯,原因在于无极灯泡的发光原理及工艺决定了它可以设计成多品种多规格,目前市场 上有 20W、30W、50W、80W、100W、120W、135W、150W、165W、200W 等多种规格,它的发光效率在 60 流明/瓦,多品种多规格完全覆盖多种路面,满足各种光照度的需求,从而达到国家20-30 流明的照度标准,把钠灯的光照度超标降下来。而且它的性价比也合理,造价是当前LED路 灯的20%。它的光色可调,色温在3200K-6000K之间选择,显色性与钠灯相比,具有明显优 势,从而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现在还存在一个散热技术问题。内 置式无极灯在室内环境温度的技术指标是60流明/瓦,使用寿命50000小时,满足国家标 准,但是当将无极灯泡置于路灯全封闭灯罩内的反光罩中之后,由于反光罩中温度较高,环 境温度改变了,无极灯的技术指标也随之改变,它的寿命将小于50000小时,而且灯壳内温 度越高,光衰越严重,寿命也越短,最少缩短为几千小时。因此要使无极灯泡真正使用在道 路照明上,必须要解决散热问题。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无极灯路灯的散热及使用寿命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散热效率高以及 使用寿命长的无极灯路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极灯路灯,包括全封闭且内部中空的灯壳,灯壳内部设有 反光罩、无极灯泡以及灯泡座,反光罩笼罩设置在无极灯泡上,灯泡座镶嵌设置在反光罩 中,灯泡座具有灯泡座内端和灯泡座外端,灯泡座内端位于反光罩内并与无极灯泡相接触, 灯泡座外端位于反光罩外,灯泡座外端设有散热器,散热器包括U形导热管、散热片以及底 座,底座与灯泡座外端接触连接,散热片镶嵌设置在底座中,U型导热管包括第一直管、第二 直管以及连接弯头,连接弯头两端分别与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相连接,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分别穿插设置在散热片中,第一直管与底座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反光罩内的热量通过灯泡座传递到散热器的底座,热量通过底座同时向散热片和第一直管传递,在热量通过散热片靠近底座的区域散热的同 时,第一直管上的热量通过连接弯头到达第二直管,然后又从第二直管到达散热片上远离 底座的区域进行散热,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到散热片上的不同区域,从而加速散热片底座以 及灯泡座的散热冷却,并随之延长了无极灯泡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极灯路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图1中散热器的结构图。图4是图3的平面视图之一。图5是图3的平面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极灯路灯实施例,包括全封闭且内部中空的灯 壳1,灯壳1由上下两部分组装而成,使用时将其上下部分结合处密封形成全封闭式灯壳, 灯壳1内部设有反光罩2、无极灯泡3以及灯泡座4,反光罩2笼罩设置在无极灯泡3上,灯 泡座4镶嵌设置在反光罩2中,灯泡座4具有灯泡座内端41和灯泡座外端42,灯泡座内端 41位于反光罩2内并与无极灯泡3相接触,灯泡座外端42位于反光罩2外,灯泡座外端42 设有散热器5,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散热器5包括U形导热管51、散热片52以及底 座53,底座53与灯泡座外端42接触连接,散热片52镶嵌设置在底座53中,U型导热管51 包括第一直管511、第二直管512以及连接弯头513,连接弯头513两端分别与第一直管511 和第二直管512贯通连接,第一直管511和第二直管512分别穿插设置在散热片52中,第 一直管511与底座53接触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极灯路灯实施例的改进在于其第二直管512与灯壳1 内壁接触连接,热量不仅能通过散热片发散,而且还能进一步通过U型导热管51的第二直 管512直接传递到灯壳1,通过灯壳1迅速散发到灯壳1外面,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为了使散热器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无极灯路灯实施例的第一直管 511、第二直管512以及连接弯头513内可以充填制冷液作为冷媒以提高热交换效率。为了使散热片易于制作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无极灯路灯实施例的散热片52厚度 为0.5毫米 1毫米。为了使散热片之间保持尽量小间距的同时又不影响其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无 极灯路灯实施例的散热片52之间的间距为1毫米 20毫米。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为了使散热片易于制作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无极灯路 灯实施例的散热片52散热片的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为了使散热器的外形美观整齐并且散热片易于安装固 定,本实用新型的无极灯路灯实施例的散热片52垂直镶嵌在散热器底座53上。
权利要求一种无极灯路灯,包括全封闭且内部中空的灯壳(1),灯壳(1)内部设有反光罩(2)、无极灯泡(3)以及灯泡座(4),反光罩(2)笼罩设置在无极灯泡(3)上,灯泡座(4)镶嵌设置在反光罩(2)中,灯泡座(4)具有灯泡座内端(41)和灯泡座外端(42),灯泡座内端(41)位于反光罩(2)内并与无极灯泡(3)相接触,灯泡座外端(42)位于反光罩(2)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泡座外端(42)设有散热器(5),所述散热器(5)包括U形导热管(51)、散热片(52)以及底座(53),所述底座(53)与灯泡座外端(42)接触连接,散热片(52)镶嵌设置在底座(53)中,U型导热管(51)包括第一直管(511)、第二直管(512)以及连接弯头(513),连接弯头(513)两端分别与第一直管(511)和第二直管(512)贯通连接,第一直管(511)和第二直管(512)分别穿插设置在散热片(52)中,第一直管(511)与底座(53)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灯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管(512)与灯壳(1)内 壁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极灯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511)、第二直 管(512)以及连接弯头(513)内充填制冷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极灯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2)的厚度为0.5毫米 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极灯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2)之间的间距 为1毫米 2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极灯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2)的形状为矩 形或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极灯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2)垂直镶嵌在 散热器底座(5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散热效率高以及使用寿命长的无极灯路灯,包括全封闭且内部中空的灯壳,灯壳内部设有反光罩、无极灯泡以及灯泡座,反光罩笼罩设置在无极灯泡上,灯泡座镶嵌设置在反光罩中,灯泡座具有灯泡座内端和灯泡座外端,灯泡座内端位于反光罩内并与无极灯泡相接触,灯泡座外端位于反光罩外,灯泡座外端设有散热器,散热器包括U形导热管、散热片以及底座,底座与灯泡座外端接触连接,散热片镶嵌设置在底座中,U型导热管包括第一直管、第二直管以及连接弯头,连接弯头两端分别与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相连接,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分别穿插设置在散热片中,第一直管与底座接触连接。
文档编号F21V17/00GK201568814SQ20092020042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8日
发明者宋贤杰, 郑元明 申请人:浙江普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