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热传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37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灯具热传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灯具热传导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电光源在工作时都会发热,为了保证安全,对光源的表面温度 有严格的限制。由于使用时、大多将光源装入密封的灯具内,这时散热困难,所以、不得不把 灯具做的很大。一般情况下,光源与灯具的体积比都大于1 10,而1000W及以上的大功率 灯具,甚至高达几十倍。这就给使用带来不便,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如海洋捕鱼灯,因没有适 合的灯具,至今只能是自然照射,其光源利用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热传导结构,解决灯具光源表面散热问题,从 而提高灯具使用效率和寿命,又大幅度地减小了灯具体积。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具热传导结构,它包括 灯具外壳及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灯具外壳及光源之间设置热传导体。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所述的热传导体与光源适配的结合面呈半圆弧面。所述的热传导体材料选自金属铝或铜或铁中一种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了大幅度地减小灯具体积,而又不超过光源的限定温 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光源与灯具外壳之间增加热传导体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光源的散 热效果。经多次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地将光源的温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光源与 灯具的体积比最小能做到1 2。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图1为灯具热传导结构立体剖视图。图中1.光源、2.灯具外壳、3.热传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灯具热传导结构,它包括灯具外壳2及光源1。在所述 的灯具外壳2及光源1之间设置热传导体2。实施例2,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所述的热传导体3与光源1适配的结合面呈半圆弧 面。其余同实施例1。所述的热传导体材料选自金属铝或铜或铁中一种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整个传统灯具制造业,当采用这项技术后,首先 是灯具的体积将大幅缩小,不仅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而且、由于灯具自重的减轻,使得相 应的配套装置也更为简化;同时、由于灯具内部温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改善了光源的工作环境,使得光源的使用寿命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所制作的专用灯具(如海洋捕鱼 灯),填补了特殊场合没有灯具可用的空白。
权利要求一种灯具热传导结构,它包括灯具外壳及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灯具外壳及光源之间设置热传导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热传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传导体与光源适配的 结合面呈半圆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热传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传导体材料选自 金属铝或铜或铁中一种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
专利摘要一种灯具热传导结构,它包括灯具外壳及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灯具外壳及光源之间设置热传导体。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所述的热传导体与光源适配的结合面呈半圆弧面。所述的热传导体材料选自金属铝或铜或铁中一种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为了大幅度地减小灯具体积,而又不超过光源的限定温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光源与灯具外壳之间增加热传导体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光源的散热效果。经多次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地将光源的温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光源与灯具的体积比最小能做到1∶2。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1652265SQ20092029685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张玉明, 朱恩华, 李勇, 杨军, 黄维平 申请人:芜湖兴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