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式灯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50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式灯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保护光源模块,且同时具有良好散热作用的散热式灯罩。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源是以白炽灯为主,其工作时较耗费电能,在讲求节能减碳的今日,发 光源已渐渐被发光二极管所制成的模块所替换,然而发光二极管作用时,其产生光源同时 也产生热能,如此,发光二极管如需长时间的照明,所产生的热能将不断的累积,随后产生 的发光二极管劣化与光衰减问题,变成发光二极管首要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发光二极管 灯罩主要为了保护发光二极管模块,所以多采用罩覆的形式,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为一种 现有的发光装置,如图所示的发光装置10(俗称MR 16),其主要由数个光源模块101及一 罩体102所组构而成,其中,罩体102成型有数个透孔1021,供组设后,使光源模块101的光 可由透孔1021中透出,又,罩体102的外表面成型有数道散热鳍片1022,以供光源模块101 所产生的热,可借助散热鳍片1022散出,惟,此类型的罩体102多以螺设的方式,组设于光 源模块101的外周缘,即座体103的部份,罩体102本身无法直接与各光源模块101直接接 触,故其散热效果有限,进而造成热能不断的累积在光源模块101上,随之产生了晶片劣化 等问题,且有可能在散热效率不佳的状态下,影响到基板上的电路,导致电路短路、烧毁的 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人以多年来从事相关行业及相关产品设计的经验,针 对发光二极管晶片的作业温度与灯罩散热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及研究,缘此,本实用新型 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良好的散热式灯罩。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是一种散热式灯罩,供组设于一光源模块 上,包括一个罩体,该罩体中心区域成型有容置空间,该罩体外表面环绕成型有数个散热 鳍片;一个透镜,嵌设于该罩体上端缘;该光源模块装设于该散热式灯罩内,且该光源模块 与该散热式灯罩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式灯罩,主要为一罩体上成 形有散热鳍片的散热式灯罩,供与光源模块组合使用,使光源模块固设于所述的散热式灯 罩中,且所述的散热式灯罩可使光源模块直接接触于罩体的平面,借此,当光源模块工作 时,可借助散热式灯罩的导热性,将热快速发散,以增加光源模块的散热效率。为使本实用 新型的内容能被进一步了解,仅以下列结合附图予以说明,敬请参阅。

图1为一现有的发光装置。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组合完成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二)。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三)。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三)的组合完成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发光装置101光源模块102罩体1021透孔[0016]1022散热鳍片103座体20散热式灯罩201罩体[0017]202容置空间2011散热鳍片2012组设孔2013套射口[0018]203透镜204反射面30发光装置301灯座[0019]302光源模块3011承载部3021基板3012定位点[0020]3022固设槽3013螺孔3023电连接部3014透孔[0021]3024电连接线3015电性插接部3025套口部303固定螺丝[0022]40透镜50透镜60反射罩601反射面[0023]602组设部70发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 散热式灯罩20,其主要具有一罩体201,其罩体201中心区域成型有一容置空间202,沿着罩 体201的外表面成型有数个散热鳍片2011,且沿着罩体201的内表面形成有一反射面204, 其可经由光学设计,形成圆弧状,又,所述的反射面204可进一步的涂布有一反射层,又,罩 体201的上端缘嵌设有一透镜203;另,罩体201可由散热效率良好的金属材质制成,例如 铝、铁等金属。请参阅图3,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如图所示的发光装置30,具体 指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灯具,其主要由一灯座301、一光源模块302以及一散热式灯 罩20所组构而成,其中,灯座301主要成型有一承载部3011,其承载部3011平面上成形有 数个定位点3012以及数个螺孔3013,承载部3011的中心区域并成型有一透孔3014,又,承 载部3011的下方组设有一电性插接部3015 ;,光源模块302的基板3021上成形有数个固 设槽3022,且基板3021下方成形有一电连接部3023,且电连接部3023组设有一电连接线 3024,供光源模块302与外部电源做电连接使用;组设时,使光源模块302的固设槽3022, 对应到灯座301的承载部3011平面上的定位点3012,使其完成限位及固定,再将散热式灯 罩20以及其套设口 2013,覆盖于光源模块302的上方,并借助数个固定螺丝303,穿设过 散热式灯罩20的组设孔2012后,锁固于承载部3011的螺孔3013,便完成整体的组装;又, 组装时,光源模块302底部的电连接线3024,穿设过承载部3011的中心区域的透孔3014, 与电性插接部3015完成电连接;另外,散热式灯罩20的组设方式,不限述于使用固定螺丝 303来组设,也可使用卡榫或螺合等方式。请参阅图4,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组合完成示意图,如图所示,由于罩体 201在组设后,与光源模块302的基板3021呈紧密接触,因此当电流导通时,光源模块302 所产生的热,可借助基板3021传导至罩体201,并借助散热鳍片2011的作用,更进一步提升其整体的散热效率;如上述,罩体201的上端缘嵌设有一透镜203,为使散热式灯罩因应不 同的照射需求,经过光学设计后,其透镜203的形式可如图5,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 一较佳实施例(一),如图所示的透镜40,其近罩体201的容置空间202的一面、或透镜40 的两面成型为一具有弧度的凹面状,如图,借此光学设计,当光源进入透镜40后,便会产生 散射,使光源所照射的范围较广;再请参阅图6,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二),如图所示的透镜50,其近容置空间202的一面、或透镜50的两面成型为一具有弧度 的凸面状,如图,借此设计,当光源进入透镜50后,便会产生聚光的效果,使光源投射聚集 于一区域内。请参阅图7,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三),如图所示,本实用新 型所称的散热式灯罩,可进一步搭配一反射罩60,供组构一发光装置70所使用;如图,发光 装置70主要由一灯座301、一散热式灯罩20、一反射罩60以及一光源模块302所组构而 成,其中,反射罩60成型有一反射面601,其反射面601可经由光学设计,形成为弧状,所述 的反射面601可进一步的涂布有反射层,又,反射罩60的底端成型有一组设部602,所述的 反射罩60可为一金属材质所制成,例如铝、铁等材质;又,光源模块302,其近中心区域成型 有一套口部3025 ;组设时,将反射罩60及其组设部602,预先固设于光源模块302的套口部 3025,再使光源模块302的固设槽3022,对应到灯座301上的定位点3012上,使光源模块 302受到限制与定位,再将散热式灯罩20的套设口 2013,覆盖在光源模块302的上方,并经 由数个固定螺丝303,穿设过散热式灯罩20的组设孔2012后,并锁固于承载部3011上的螺 孔3013中,如此便完成发光装置70的组设;又,组装时,光源模块302的电连接线3024穿 过承载部3011上的透孔3014,与电性插接部3015做电连接。请参阅图8,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三)的组合完成示意图,如图 所示,因反射罩60的设置,使光源模块302的所产生的光源,可在发光后,经反射罩60的反 射面601折射后再射出,形成明亮的光源。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良了现有灯罩的结构,使罩体的外表面成型有数个 散热鳍片,以增加灯罩的散热面积及效率;据此,本实用新型其据以实施后,确实可达到提 供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散热式灯罩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散热式灯罩,供组设于一光源模块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罩体,该罩体中心区域成型有容置空间,该罩体外表面环绕成型有数个散热鳍片;一个透镜,嵌设于该罩体上端缘;该光源模块装设于该散热式灯罩内,且该光源模块与该散热式灯罩相互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灯罩,其特征在于,该罩体内表面成型有一个反射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灯罩,其特征在于,该罩体下端成型有一个套设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式灯罩,其特征在于,该套设口周围成型有数个组设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灯罩,其特征在于,该透镜的一面为凹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灯罩,其特征在于,该透镜的一面为凸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灯罩,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模块近中心区域成型有一个 套口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式灯罩,其特征在于,该套口部组设有一个反射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式灯罩,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罩具有一个反射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式灯罩,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面形成为弧状。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式灯罩,用于组设于一光源模块之上,供以保护光源模块,及提供光源模块进行散热,其具有一罩体及一透镜,罩体的外表面成型有数个散热鳍片;借此,当光源模块工作时,便可借助光源模块上的一基板将热传导至散热式灯罩上,使散热的面积增加,以供热源可快速的被发散。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1661982SQ2010201062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日
发明者李世辉 申请人:创巨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