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345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背景技术
图1绘示现有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请参考图1,现有的背光模组 100包括一第一座体110、一第二座体120、两光源130、一反射片140、一导光板150与多个 光学膜片160。第一座体110为一背框,反射片140配置于第一座体110上。导光板150配 置于反射片140上,且导光板150的一底面152面向反射片140。各个光源130例如为一灯管,且这些光源130分别配置于导光板150的相对两侧 面154上。这些光学膜片160配置于导光板150的一出光面156上,且导光板150的出光 面156与底面152彼此相对。第二座体120卡扣第一座体110,使得这些光学膜片160、导 光板150、这些光源130与反射片140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此外,第二座体120为一前框, 以暴露这些光学膜片160的其中之一的一部分。图2绘示图1的第一座体的俯视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第一座体沿着线AA的剖 面示意图。请参考图2与图3,第一座体110的一第一组合件112的一凸出物112a穿过第 一座体110的一第二组合件114的一通孔114a,接着借由铆接的方式将凸出物112a与通 孔114a接合。借由上述方式组装第一座体110。然而,上述第一座体110的制造过程中,第 二组合件114预留通孔114a,亦即,第二组合件114预先加工以形成通孔114a,使得整体而 言,第一座体110的制造步骤较为繁复。此外,第一座体110的厚度有薄型化的趋势,所以 第一组合件112的厚度与第二组合件114的厚度也越来越薄。因此,借由凸出物112a与通 孔114a搭配的铆接方式所制造出的第一座体110的整体结构强度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第一座体的组装方式较为简易。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第一座体、一光源与一第二座体。第一座体 包括一第一组合件与一第二组合件,其中,第一组合件具有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一接合部,第 一接合部连接至第一本体,且第一接合部与第一本体维持一第一高度差。第一组合件借由 无铆钉铆接的方式与第二组合件连接。光源配置于第一座体。第二座体连接至第一座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组合件的第一接合部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 连接至第二组合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反射片、一导光板与一光 学膜片。反射片配置于第一座体上。导光板配置于反射片上,且光源位于导光板旁。光学 膜片配置于导光板上,第一座体暴露部分光学膜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组合件还具有连接至第一本体的一第二 接合部,上述的第二组合件具有一第二本体、一第三接合部与一第四接合部。第三接合部与 第四接合部连接至第二本体,第三接合部与第一本体维持一第二高度差。第一组合件的第
3一接合部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连接至第二组合件的第四接合部,第二组合件的第三接合部 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连接至第一组合件的第二接合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座体还包括一第三组合件,第二组合件 与第三组合件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座体还包括一第四组合件,第四组合件 与第三组合件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相连接,且第四组合件与第一组合件借由无铆钉铆接 的方式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组合件与第二组合件的铆接处形成有一 凸出结构,凸出结构凸出于第一接合部的位于铆接处周围的一底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组合件的对应第一组合件与第二组合件 的铆接处的一底面为一平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组合件与第二组合件为铝板或电镀锌钢 板。由于第一座体的第一组合件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与第二组合件连接,所以与现 有技术相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座体的制造步骤较为简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制造方式较为简易。为让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还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 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现有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第一座体的俯视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第一座体沿着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绘示图4的背光模组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绘示图1的第一座体的俯视示意图。图7A绘示图6的第一座体沿着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7B绘示图6的第一座体沿着线CC的剖面示意图。图8绘示图6的第一座体的第一组合件与第二组合件接合前的立体示意图。图9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座体的俯视示意图。100、200 背光模组110、210、310 第一座体112、212、312 第一组合件112a:凸出物114、214、314 第二组合件114a:通孔120,220 第二座体130,230 光源140、240 反射片
4[0036]150,250导光板[0037]152,252底面[0038]154,254侧面[0039]156,256出光面[0040]160,260光学膜片[0041]212a 第一本体[0042]212b 第一接合部[0043]212c 第.二接合部[0044]213 底面[0045]214a 第.二本体[0046]214b :第_三接合部[0047]214c:第四接合部[0048]216 凸出结构[0049]316 第三1组合件[0050]318 第四组合件[0051]Hl 第一高度差[0052]H2 第二高度差
具体实施方式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绘示图4 的背光模组的组合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4与图5,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包括一第一座 体210、一第二座体220、至少一光源230 (本实施例以两个光源230举例说明)、一反射片 240、一导光板250与至少一光学膜片260 (本实施例以多个光学膜片260举例说明)。第一 座体210为一背框,反射片240配置于第一座体210上。导光板250配置于反射片240上, 且导光板250的一底面252面向反射片240。各个光源230例如为一灯管,且这些光源230分别配置于导光板250的相对两侧 面254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光源230可包括多个点光源,如发光二极管等。这些光学膜片 260配置于导光板250的一出光面256上,且导光板250的出光面256与底面252彼此相 对。第二座体220以卡扣的方式连接至第一座体210,借此固定光学膜片260、导光板250、 光源230与反射片240之间的相对位置。此外,第二座体220为一前框,以暴露这些光学膜 片260的其中之一的一部分。图6绘示图1的第一座体的俯视示意图。图7A绘示图6的第一座体沿着线BB的 剖面示意图。图7B绘示图6的第一座体沿着线CC的剖面示意图。图8绘示图6的第一座 体的第一组合件与第二组合件接合前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6、图7A、图7B与图8,第一 座体210包括一第一组合件212与一第二组合件214。第一组合件212与第二组合件214 可为铝板或电镀锌钢板。第一组合件212具有一第一本体212a、一第一接合部212b与一第 二接合部212c。第一接合部212b与第二接合部212c连接至第一本体212a。第一接合部 212b与第一本体212a维持一第一高度差HI。第二组合件214具有一第二本体214a、一第 三接合部214b与一第四接合部214c。第三接合部214b与第四接合部214c连接至第二本体214a。第三接合部214b与第一本体214a维持第二高度差H2。第一组合件212的第一接合部212b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连接至第二组合件214 的第四接合部214c。第二组合件214的第三接合部214b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连接至第一 组合件212的第二接合部212c。综言之,第一组合件212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与第二组 合件214连接。在此必须说明的是,第一组合件212与第二组合件214的无铆钉铆接的接 合位置可依照设计者的要求而有所改变,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此。由于第一座体210的第一组合件212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与第二组合件214连 接,所以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座体210的制造步骤较为简易。此 外,由于第一座体210的第一组合件212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与第二组合件214连接,所 以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座体210的厚度可较薄且其整体结构强度 较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的制造方式较为简易、厚度较薄且整体结 构强度较强。需注意的是,虽然在图7A与图7B中,第一组合件212与第二组合件214的铆接处 形成有一凸出结构216,此凸出结构216凸出于第一接合部212的位于铆接处周围的一底面 213。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组合件212的对应第一组合件212与第二组合件214的 铆接处的底面可为平面。图9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座体的俯视示意图。图9的第一座体 310包括一第一组合件312、一第二组合件314、一第三组合件316与一第四组合件318。第 一组合件312与第二组合件314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二组合件314与第三组 合件316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三组合件316与第四组合件318借由无铆钉铆 接的方式相连接。第四组合件318与第一组合件312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相连接。图9 的第一座体310可取代上述的第一座体2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一、由于第一座体的第一组合件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与第二组合件连接,所以 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座体的制造步骤较为简易。因此,本实用新型 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制造方式较为简易。二、由于第一座体的第一组合件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与第二组合件连接,所以 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座体的厚度可较薄且其整体结构强度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厚度较薄且整体结构强度较强。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 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座体,包括一第一组合件与一第二组合件,其中该第一组合件具有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一接合部,该第一接合部连接至该第一本体,该第一接合部与该第一本体维持一第一高度差,该第一组合件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与该第二组合件连接;一光源,配置于该第一座体;以及一第二座体,连接至该第一座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合件的该第一接合部以无铆 钉铆接的方式连接至该第二组合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片,配置于该第一座体上;一导光板,配置于该反射片上,其中该光源位于该导光板旁;以及一光学膜片,配置于该导光板上,其中该第一座体暴露部分该光学膜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合件还具有连接至该第一本 体的一第二接合部,该第二组合件具有一第二本体、一第三接合部与一第四接合部,该第三 接合部与该第四接合部连接至该第二本体,该第三接合部与该第一本体维持一第二高度 差,该第一组合件的该第一接合部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连接至该第二组合件的该第四接合 部,该第二组合件的该第三接合部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连接至该第一组合件的该第二接合 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体还包括一第三组合件,该第 二组合件与该第三组合件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体还包括一第四组合件,该第 四组合件与该第三组合件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相连接,且该第四组合件与该第一组合件 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合件与该第二组合件的铆接 处形成有一凸出结构,该凸出结构凸出于该第一接合部的位于该铆接处周围的一底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合件的对应该第一组合件与 该第二组合件的铆接处的一底面为一平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合件与该第二组合件为铝板 或电镀锌钢板。专利摘要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第一座体、一光源与一第二座体。第一座体包括一第一组合件与一第二组合件,第一组合件具有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一接合部,第一接合部连接至第一本体,且第一接合部与第一本体维持一第一高度差。第一组合件借由无铆钉铆接的方式与第二组合件连接。光源配置于第一座体。第二座体连接至第一座体。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其第一座体的组装方式较为简易。
文档编号F21S8/00GK201748288SQ201020502908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9日
发明者邹庆钰, 郭明刚 申请人: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