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359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的结构。背景技术
[0002]一般应用在照明领域的照明装置,可以依照实际设计的需求,而依照光源的摆 设位置分为直下式模块(direct type module)或者是侧光式模块(side typemodule)。参考图1,是现有技术中有关直下式模块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直下式模块照明装置100 包含反射片110、光源120以及扩散片130。光源120设置于反射片110与扩散片130 间,利用反射片110所提供的反射作用,使光线经由扩散片130直接传输至照明装置100 上方,或利用反射片110将位于其上方的光源120所发出的光线反射向上,以此可获得较 佳亮度,但直下式模块灯的光源120所在位置的亮度明显不够亮,因此导致较易分辨出 光源所在位置。因此如何借由反射板110的光学设计使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光源均勻化, 是一重大的课题。[0003]参考图2,是现有技术的侧光式照明装置200的剖面示意图。侧光式模块照明装 置200除包含反射片210、光源220以及扩散片230的外,相较于图1的直下式模块照明 装置100还包含一导光板M0,其用以导入侧面光源220所发出得光线,再转换其方向, 以使其导向正面射出,而形成面光源。导光板240侧面是一入光面对2,排列有若干个光 源220。当光源220由入光面242入射光线至导光板240时,光线在导光板MO内部反射 与折射,并配合设置于导光板240底面244之下的反射板210,将光线向上反射经由顶面 246折射出部份的光线。[0004]参考图3A,是根据图2所绘示现有技术侧光式照明装置的俯视图。现有技术的 侧光式模块照明装置200,其光源220经由导光板240外侧的入光面242将光线导入导光 板M0。另外,请参考图3B,是根据现有技术另一实施例之侧光式照明装置俯视图。光 源220设置于导光板240外圆周上的入光面242外侧。光线经由导光板240外侧的入光 面242将导入导光板M0。由于光源220仅能相对于导光板240外侧的入光面242而设 置,在现今导光板MO的面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为使照明装置维持固定照度,即需要 减少光源220间设置的间距,进而增加设置的光源数目,这么一来,将相对增加照明装 置的光源使用数量,同时光源在组装上也会增加其难度,增加成本。[0005]因此,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新颖的导光板,以及具有此导光板的照明 装置,其中,设有一开口在导光板上,并同时形成一入光面,将光源设置于该开口中, 则光源可由此开口不需额外的结构,即可减少光线的流失,增加导光板所接收到光源的 光线,进而提升整体导光板的效率。此外,由于入光面的面积减少,则所需的光源数目 不仅可减少,且降低照明装置组装上的困难度。[0006]
实用新型内容[0007]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出射光线辉度均勻性的导光板以及容易组 装的照明装置。[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成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照明装置 用的导光板,其包含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导光板在第一表面至少一开口,且 此开口向第二表面延伸,以形成一入光面。[0009]其中,导光板的开口形状是一多边形;或导光板开口的形状是一圆形;[0010]导光板开口自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的方向,在导光板内形成一内容 室;[0011]导光板的入光面延伸至第二表面;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的形状为一 圆形;导光板的开口设置于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的中心点。[0012]本实用新型借助上述设计,可减少光线的流失,增加导光板所接收到光源的光 线,进而提升整体导光板的效率。此外,由于入光面的面积减少,则所需的光源数目不 仅可减少,且降低照明装置组装上的困难度。
[0013]图1,是现有技术中直下式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0014]图2,是现有技术中侧光式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0015]图3A,是根据图2所绘示现有技术侧光式照明装置的俯视图。[0016]图3B,是根据现有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侧光式照明装置俯视图。[0017]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示意图。[0018]图4B,是根据图4A的A-A沿线剖面示意图。[0019]图4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剖面示意图。[0020]图4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示意图。[0021]图4E,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示意图。[0022]图4F,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剖面示意图。[0023]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照明装置示意图。[0024]图5B,是根据图5A的A-A沿线剖面示意图。[0025]图5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照明装置示意图。[0026]图5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照明装置示意图。[0027]图5E,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照明装置剖面示意图。[0028]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9]100 直下式模块照明装置110 光源反射片120 光源130 扩散片[0030]200 侧光式照明装置210 反射片220 光源230 扩散片240 导光板242 入光面244 底面440 导光板442 入光面[0032]444 第二表面446 第一表面450 开口 452 穿孔460 内容室[0033]520 光源522 电路板540 导光板542 入光面544 第二表面[0034]546 第一表面550 开口 552 穿孔560 内容室570 照明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35]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所列附图及实施例仅 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0036]请参阅图4A至4B所示,其中,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 板示意图。图4B是根据图4A的A-A沿线剖面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 440包含第一表面446以及第二表面444。第二表面444相对于第一表面446而设置。其 中,导光板440于第一表面446上设有一开口 450。开口 450沿第二表面444的方向延伸 形成一入光面442。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只提出设有一个开口,但是本实用新型中 开口的数目并不限于一个,也可包含一个以上的开口。[003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446平行于第二表面444,如图4B所示,但是,本实 用新型得第一表面446并不限定平行于第二表面444,它也可以是第一表面446不平行于 第二表面444的导光板440,如图4C所示。其中,图4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 所绘示的导光板剖面示意图。[0038]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开口 450的形状是六边形,如图4A所示。此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开口的形状较佳为一多边形,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但是在本实 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开口 450的形状并非仅限定于多边形,亦可为圆形(如图4D所 示)或任意的形状,只要所述开口的形状可容置一光源模块,且使光源的电路板容易对 准入光面,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口形状。[0039]再参考图4B,导光板440的第一表面446上设有一开口 450。导光板440自开 口 450,以第一表面446向第二表面444的方向,向第二表面444延伸以形成入光面442。 同时,导光板440向第二表面444延伸定义一内容室460。于又一实施例,请参考图4E、 4F所示,其中图4E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示意图。而图4F是根 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剖面示意图。导光板440以第一表面446向第 二表面444的方向,且延伸入光面442至第二表面444。导光板440根据开口 450的位 置,延伸入光面442至第二表面444,亦即穿透导光板440以形成一穿孔452。[004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开口的形状较佳的方式为一多边形,但本实用新型并 不以此为限。因此,当开口 450的形状为多边形时,导光板440自开口 450,以第一表面 446向第二表面444的方向,并相对该多边形边的数目,而分别向第二表面444延伸,以 形成相同数目的入光面442。[0041]又,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当开口 450的形状为圆形或任意的形状, 则其入光面为一个或一个以上。[0042]在此实施例中,参考图4A,导光板440的第一表面446以及第二表面444的形 状是一圆形,即导光板440的形状为圆形片状。开口 450的位置设置于第一表面446以 及第二表面444的中心点,即圆心。[0043]此外,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第一表面446以及第二表面444的形状并不以此为 限,亦可为多边形或任意的形状。[0044]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口 450的位置并不限定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 中心点O,开口的位置亦可设置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重心或任意的位置。[0045]参考图5A至5B,其中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照明装置示 意图。图5B是根据图5A B-B沿线剖面示意图。照明装置570包含光源520以及导 光板M0。光源520设置于电路板522。由图可得知,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570的导光 板540与上述图4A导光板440的实施例相同,亦即导光板MO皆包括第一表面M6、第二表面讨4、开口 550、入光面M2、内容室560,但是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570的实施 例还包含一光源520。光源520电连接并设置于电路板522。[0046]光源520由电路板522设置于导光板540的开口 550内。光源520由电路板522 固定于开口内,并可调整电路板522的角度,进而控制光线至入光面M2的入光角度, 减少光源520的光线流失,进而增加导光板540所接收到光线,并提高照明装置570的 亮度。光线自入光面542输入导光板M0,以远离入光面542的方向传递于导光板M0。 光线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间反射或折射,最后,部分光线经由折射从第一表面546射 出,形成一面光光源,以达到照明的作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源520采用一发 光二极管,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所述光源,也可为其它发光装置所取代。[0047]在照明装置570中,导光板540的开口 550自第一表面M6向第二表面544的方 向,以对导光板讨0向内形成一内容室560,如图5B所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570的 光源520由电路板522固设于内容室560。[0048]请参考图5D、5E所示,其中,图5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照 明装置570剖面示意图。由图可得知,照明装置570的导光板MO以第一表面M6向第 二表面M4的方向,再延伸入光面542至第二表面M4。导光板540根据开口 550的位 置,在延伸入光面542至第二表面M4,亦即穿透导光板MO以形成一穿孔552。[0049]在本实施例中,开口 550的形状是六边形。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开口的形状 为一多边形,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开口 550的 形状并非仅限定于多边形,亦可为圆形(如图5C所示)或任意的形状,只要该开口的形 状可容置一光源模块,且使光源的电路板容易设置于其中,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口 形状。[0050]再参考图5A,照明装置570的导光板540的第一表面M6,以及第二表面544的 形状是一圆形,亦即导光板540的形状为圆形片状。开口 550的位置设置于第一表面M6 以及第二表面M4的中心点,即圆心。此外,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第一表面M6以及第 二表面M4的形状并不以此为限,亦可为多边形或任意的形状。[005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口 550的位置并不限定于第一表面546与第二表 面M4的中心点O。开口 550的位置也可设置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重心或任意的位置。[00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 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板在第一表面至少设有一开口,且该开口向第二表面延伸以形成一入光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形状为一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形状为一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自第一表面向第二 表面的方向,在导光板向内形成一内容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 表面的形状为一圆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置于第一表面以 及所述第二表面的中心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包含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导光板的第一表面至少有一开口,且开口向第二表面延伸以形成入光面。采用此导光板的照明装置,其中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开口内,光线自入光面输入导光板以远离入光面的方向,并以反射或折射的方式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间行进,最终,部分光线经由折射从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射出。
文档编号F21V8/00GK201811153SQ20102050849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
发明者沈炳辉, 涂振兴 申请人:上海广中电子电器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