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片材及面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97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片材及面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片材及具备有机电致发光(下面称为“有机EL”)元件的面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正在研究使用在多层电极间设置有机发光层从而获得电致发光的有机EL元件作为代替液晶盒的显示元件。另外,还在研究将其作为平面型照明、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灯等面光源装置的有机EL装置使用,该有机EL装置充分利用了其高发光效率、低电压驱动、轻量、低成本等特征。将有机EL元件用作面光源装置的光源吋,高效地从元件中导出有用的形态的光是ー个问题。例如,虽然有机EL元件的发光层本身发光效率较高,但是,其在透过构成元件的层叠结构直到出光的期间,由于层中发生干渉等,光量会降低,因此,寻求尽可能降低这种光的损失的方法。作为用于提高光导出效率的方法,已知在比光源装置更靠近光导出面侧设置各种凹凸结构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I的图4、图6等)。作为这种具有凹凸结构的有机EL元件的部件,已知有包含通过所谓的光聚合物法(2P法)形成了凹凸结构的层的光学片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 — 266429号公报发明的内容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面光源装置中,除光导出效率之外,还要求出光面内的亮度的均匀度。上面所述的形成了凹凸结构的层,在其制造エ序中容易产生厚度的不均,由此,有时会损伤这种层的面内透射率的均匀度。特别是在为了提高出光面的机械强度而使用硬质的材料时容易引起上述的厚度的不均。另外,为了减少观察角度不同而引起的色彩变化,对凹凸结构层赋予光扩散性的情况下,厚度不均引起的透射率的变动,较明显地体现在面光源装置的亮度不均上。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光学片材,其面内透射率的均匀度较高,透过的光很少因观察角度不同而引起色彩变化,机械强度高,且在设置于面光源装置的出光面侧时能够达到很高的光导出效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面光源装置,其出光面内的亮度均匀度高,观察角度不同而引起的色彩的变化少,出光面的机械强度高,且光导出效率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规定的形态配置具有规定比率的扩散能力的多个层来作为设置于面光源装置出光面的光学片材,可以解决上述课题,因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下述〔I〕 〔5〕。〔I〕一种光学片材,其包含具有第一面SI及第ニ面S2的透明基体材料、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一面SI侧的第一光扩散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二面S2侧的第二光扩散层,所述第一光扩散层具有第一面Dl及第ニ面D2,所述第一面Dl是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相反ー侧的面,且为平滑面,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的雾度Xl (%)和所述第二光扩散层的雾度x2(%)满足下述式(I)及式⑵,
f (xl) / (f (xl) +f (x2))彡 2/3…式(I)(f (xl)+f (x2))彡 12…式(2)(其中,X彡 88 时,函数 f (x)=L 9 X (In (I — x/90))2, x > 88 时,函数f (x) =22. 5x — 1952. 5)。〔2〕ー种光学片材,其包含具有第一面SI及第ニ面S2的透明基体材料、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一面SI侧的第一光扩散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二面S2侧的第二光扩散层,所述第一光扩散层具有第一面Dl及第ニ面D2,所述第一面Dl是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相反ー侧的面,且为具有凹凸结构的面,材料及厚度与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相同但不具有所述第一光扩散层中的凹凸结构的光扩散层的雾度xl (%)和所述第二光扩散层的雾度x2(%),满足下述式(I)及式(2),f (xl)/(f (xl) + f (x2)) く 2/3…式(I)(f (xl) + f (x2))彡 12…式(2)(其中,X彡 88 时,函数 f (x)=L 9 X (In (I — x/90))2, x > 88 时,函数f (x) =22. 5x — 1952. 5)。〔3〕如〔I〕或〔2〕所述的光学片材,其中,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由含有树脂及光扩散粒子的组合物构成。〔4〕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片材,所述第二光扩散层为粘合层。〔5〕ー种面光源装置,其具备〔I〕 〔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片材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光学片材,面内透射率的均匀度高,透过的光因观察角度不同引起的色彩变化少,机械强度高,并且在设置于面光源装置的出光面侧时,能够达到高的光导出效率。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其出光面内亮度的均匀度高,观察角度不同引起的色彩变化少,出光面的机械强度高,且光导出效率高。


图I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光学片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2是剖面图,表示沿着通过图I中的线Ia-Ib并与透明基体材料的面方向垂直的面将图I所示的光学片材切断后得到的剖面;图3是意性地表光学片材100表面IOU结构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表示沿着通过图3的线IOa的垂直的面切断第一扩散层111的剖面的局部剖面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凹部的变形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凹部的另ー变形例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沿着通过图7中的线Ia — Ib并与透明基体材料的面方向垂直的面,将图7所示的面光源装置10切断后得到的剖面的剖面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规定的函数f(x)的曲线图。附图标记说明10 :面光源装置IOU :片材表面IlA IlD :斜面IlE IlH :凹部底边111 :第一光扩散层112:第二光扩散层113:凹部114:平坦部121 :透明基板131 :基板140 :有机EL元件141 :第一电极层142 :发光层143:第二电极层151 :密封基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光学片材>本发明的光学片材具有具有第一面SI及第ニ面S2的透明基体材料、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一面SI侧的第一光扩散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二面S2侧的第二光扩散层。即,本发明的光学片材具有透明基体材料、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一侧的面上的第一光扩散层、以及设置于上述透明基体材料另ー侧的面上的第二光扩散层。图I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光学片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用沿着通过图I中的线Ia-Ib并与透明基体材料的面方向垂直的面,将图I所示的光学片材切断后得到的截面的剖面图。
光学片材100具有透明基体材料121、与透明基体材料121 —侧的面直接接触而设置的第一光扩散层111、以及与透明基体材料121另ー侧的面直接接触而设置的第二光扩散层112。在图I及图2中,透明基体材料121的上侧的面为第一面SI,下侧的面为第二面S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明基板上直接设置有各光扩散层,但也可以在透明基板上隔着其它层设置有各光扩散层。第一光扩散层111在其上面(ー侧的面)具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含多个凹部113和位于凹部113的周围的平坦部114。利用该凹凸结构来限定光学片材100的表面10U。若忽略凹部113而宏观地看,表面IOU为与平坦部114、透明基板121的光学片材中的其它层平行的平面,但微观上来看,其为包含由凹部113规定的斜面的凹凸面。另外,在本申请中,附图为示意性的图示,因此,在表面IOU上仅表 示有几个凹部,但在实际的装置中,在ー个光学片材表面上,能够设置远比这几个凹部多的数量的凹部。在本发明中,所谓“ー侧” “另ー侧”,是指识别光学片材的各层的表面侧的面及背面侧的面的限定,沿光学片材整体的厚度方向来规定,从透明基体材料观察时,第一光扩散层侧的方向为“ー侧”,从透明基体材料观察时,第二光扩散层侧的方向为“另一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ー侧”相当于图2中的上側,“另ー侧”相当于图2中的下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基体材料121的“ー侧的面”相当于透明基体材料121的上面,透明基体材料121的“另ー侧的面”相当于透明基体材料121的下面。第一光扩散层111的“ー侧的面”相当于第一光扩散层111的上面,第一光扩散层111的“另ー侧的面”相当于第一光扩散层111的下面。(透明基体材料)在本发明中,透明基体材料“透明”是指具有适合用于光学片材的材料的程度的光线透射率。在本发明中,构成光学片材的各层可以采用具有适合用于光学部件的光线透射率的材料,且可以采用光学片材整体上具有50%以上的总光线透射率的材料。透明基体材料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玻璃或者能够形成透明的层的各种树脂。作为透明基体材料的材料,例如能够举出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月旨、及电子束固化性树脂,其中,在易于加工方面,优选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能够举出聚酯类、聚丙烯酸酯类、及环烯烃聚合物类树脂。在此,作为透明基体材料,不限于单层的基体材料,也可以是将多个透明基体材料层叠形成的基体材料。在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中,对于透明基体材料的厚度,例如,若由树脂构成,则优选为20 300iim。透明基体材料为玻璃时,其厚度优选为10 IlOOii m。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为薄的平板状结构,因此,称为“片材”,但挠性未必是必要条件。因此,例如采用700 u m厚的玻璃作为透明基体材料制成的无挠性的层叠体的片材,也包含在本发明的光学片材内。(第一光扩散层)第一光扩散层为设置于透明基体材料的第一面SI侧的层。在面光源装置设置有本发明的光学片材的情况下,通常,第一光扩散层设置于作为出光面侧(即,在光学片材中,与第二光扩散层及透明基体材料相比距离发光层更远的ー侧)的面上。第一光扩散层也可以如图I及图2所示的光学片材100的第一光扩散层111的例子那样,直接设置于透明基体材料的面上,但也可以隔着其它的层来设置。从制造的容易度等观点出发,优选直接设置。第一光扩散层的材料可以采用具有光扩散性的树脂组合物。具体而言,可以设定为包含各种树脂和光扩散粒子的组合物。作为所述树脂,例如,可以举出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及电子束固化性树脂等能量线固化性树脂。其中,由于热塑性树脂容易因热而变形,另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性高、效率好,因此,可以高效地形成具有凹凸结构的光扩散层,从而均优选。作为热塑性树脂,能够举出聚酯类、聚丙烯酸酯类、及环烯烃聚合物类树脂。另外,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能够举出环氧类树脂、丙烯酸类树月旨、聚氨酯类树脂、硫醇和烯烃经反应而生成的树脂(ユン/チオール系)、异氰酸酯类树月旨。作为这些树脂,可以优选使用具有多个聚合性官能团的树脂。第一光扩散层具有第一面Dl及第ニ面D2,第一面Dl是与上述透明基体材料相反侧的面。第二面D2为与上述透明基体材料的第一面SI对置的面。在本发明的某方式中,第一光扩散层的第一面Dl为平滑面。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中,第一光扩散层的第一面Dl上具有凹凸结构。所谓第一面Dl为平滑的面,是指算木平均粗糙度Ra < 0. Ium的面。另ー方面,所 谓第一面Dl具有凹凸结构,是指Ra > 0. 15um的面。第一光扩散层在其第一面Dl具有凹凸结构时,作为第一光扩散层的材料,从易形成凹凸结构且易获得凹凸结构的耐擦伤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固化后的硬度高的材料。具体而言,优选在基体材料上以无凹凸结构的状态形成7 膜厚的层时,以铅笔硬度计硬度在HB以上的材料,进ー步优选H以上的材料,更优选2H以上的材料。另ー方面,作为透明基体材料的材料,为了容易进行形成第一光扩散层及第ニ光扩散层时的处理、和/或将光学片材成形后的处理,优选具有一定程度的柔软性。通过将这种材料组合,可以获得处理容易且耐久性优异的光学片材。这种材料的组合,可通过适当选用以上示例的树脂作为构成各自材料的树脂而获得。具体而言,作为构成第一光扩散层的材料的树脂,使用丙烯酸酯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另ー方面,作为构成透明基体材料的材料的树脂,可以使用脂环式烯烃聚合物制成的膜或聚酯膜,由此,可以获得优选的材料的组合。作为第一光扩散层可含有的光扩散粒子,能够举出各种粒子。该粒子可以透明,也可以不透明。作为粒子的材料,可以使用金属及金属化合物以及树脂等。作为金属化合物,可以举出金属的氧化物及氮化物。作为金属及金属化合物,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举出如银、铝那样反射率较高的金属、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添加有锡的氧化铟、氧化钛等金属化合物。另ー方面,作为树脂,能够举出甲基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粒子的形状可以为球状、圆柱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状、棱锥状、圆锥状、星形状等形状。粒子的粒径优选在0. I ii m以上10 ii m以下,更优选在5 ii m以下。在此,粒径是指
以粒径为横轴对体积基准的粒子量累积计算得到的累积分布中的50%粒径。粒径越大,为了获得所期望的效果所需的粒子的含有比例越多,粒径越小,含量越少。因此,粒径越小,越能够用较少的粒子获得減少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引起的色彩变化及提高光导出效率等所期望的效果。另外,关于粒径,在粒子的形状为球状以外的情况下,将其同等体积的球的直径作为粒径。在粒子为透明的粒子,且粒子被包含在透明树脂中的情况下,粒子的折射率和透明树脂的折射率之差,优选0. 05 0. 5,更优选0. 07 0. 5。在此,粒子及透明树脂的折射率,哪个更大都可以。粒子和透明树脂的折射率过于接近时,不能获得扩散效果,不能抑制色彩不均,相反,粒子和透明树脂的折射率之差过大时,则扩散变大,虽然抑制了色彩不均,但光导出效果会降低。第一光扩散层包含树脂和光扩散粒子的情况下,树脂和光扩散粒子的配合比例优
选3 50重量%。在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中,就第一光扩散层的厚度而言,其下限优选在Ium以上, 更优选在5 y m以上,另外,可以采用10 y m以上,另ー方面,其上限优选50 y m以下,更优选25um以下,另外,可以采用15 y m以下。特别地,通过采用上述上限以下的厚度,可以防止固化收缩带来的光学片材的翘曲等变形,从而形成良好的形状的光学片材。上面作为第一光扩散层的材料所举出的固化后硬度较高的树脂,有容易产生固化收缩的倾向。因此,一般在采用这种材料作为光学片材的一部分的层材料吋,容易使厚度变得不均匀,发生光学片材变形(卷曲等)等不良情況。特别地,为了对光学片材赋予充分的扩散性能而在第一光扩散层中配合光扩散粒子且增厚其厚度时,容易产生这种固化收缩引起的变形。但是,在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中,作为第一光扩散层及第ニ光扩散层,采用后述的具有规定雾度比的材料,由此,即使第一光扩散层的厚度很薄,也能够形成具有规定的扩散性能的光学片材。其结果是,本发明的光学片材能够成为满足如下的全部内容的光学片材,即,表面耐久性高、由均匀的厚度产生的面内透射率的均匀度高、由充分的光扩散性能产生的由观察角度不同引起的色彩变化少、及变形小。(第二光扩散层)第二光扩散层设置于透明基体材料的第二面S2侧,即透明基体材料的与设置有第一光扩散层的面相反的面侧。在本发明的光学片材被设置于面光源装置上的情况下,第ニ光扩散层通常为设置于入光面侧(即比第一光扩散层及透明基体材料更靠近发光层的ー侧)的层。如图I及图2所示的光学片材100中的第二光扩散层112的例子那样,第二光扩散层可以直接设置于透明基体材料的面上,还可以经由其它的层设置在透明基体材料面上。从制造的容易度等观点出发,优选直接设置。第二光扩散层可以设定为具有光扩散性的层,但特别优选具有光扩散性的粘合层。即,第二光扩散层可以采用不仅具有使透过光学片材的光发生扩散的功能,还具有使光学片材粘合在有机EL元件其它层上的功能的层。通过将第二光扩散层设定为粘合层,能够容易地将本发明的光学片材设置于有机EL元件上,且简化有机EL元件的层结构,从而能够提高光导出效率。另外,从提高有机EL元件的光导出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第二光扩散层的折射率比第一光扩散层的折射率高。该情况下,通过将不具有粘合性的层作为第二扩散层,并使用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等,能够制成折射率高达1.6以上,进ー步优选I. 67以上的层。作为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的例子,可以举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及电子束固化性树脂。第二光扩散层的材料可以设定为具有光扩散性的任意的材料。作为具有第二光扩散层的材料的ー个例子,可以举出树脂和光扩散粒子的组合物。该情况下,作为该树脂,例如可以使用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酸改性聚烯烃树脂或其混合物等。通过使用这些树脂,可以容易地形成第二光扩散层,且还能够对第二光扩散层赋予作为上述粘合层的功能。另ー方面,作为光扩散粒子,可以使用与第一光扩散层的光扩散粒子同样的材料。第二光扩散层包含树脂和光扩散粒子的情况下,树脂和光扩散粒子的添加比例优选3 50重量%。作为第二光扩散层的材料的其它的例子,可以举出发生了无规取向的液晶性物质的层、或使该液晶性物质的层在维持这种取向的状态下直接固化得到的固化液晶性物质的层。当使光进入这种发生了无规取向的层内时,光的行进方向会发生各种变化,因此,可以实现扩散。发生了无规取向的液晶性物质的层不限于固体的层,例如也可以是填充于合适的间隙中的液体的层。使用液晶性物质作为第二光扩散层时,作为这种液晶性物质,可举出各种近晶态液晶、向列液晶、液晶性丙稀酸酷及其混合物等。就本发明的光学片材而言,优选第二光扩散层的厚度下限为Ium以上,更优选10 u m以上,进而可以设定为30 u m以上或40 u m以上,另ー方面,优选其上限在200 u m以下,更优选在60 ii m以下。(雾度的关系)在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中,上述第一光扩散层的雾度Xl (%)和上述第二光扩散层的雾度x2(%),满足下述式(I)。f (xl)/(f (xl)+f (x2))≤ 2/3…式(I)其中,就函数f (X)而言,在 X ≤ 88 时,函数 f (X)=l. 9X (In(l-x/90))2,在 x > 88时,函数 f (X) =22. 5x-1952. 5。雾度xl及雾度x2更优选的是满足下述式(I,)。f(xl)/(f(xl)+f(x2))≤ 1/2…式(I,)这种函数f (X)是如下导出的函数改变添加于固化后折射率达到I. 54的UV固化性树脂中的平均粒径为2 ii m且折射率为I. 43的光扩散粒子的比例,并在基体材料膜上形成膜厚15 y m的平坦光扩散层,由此时的雾度和光扩散粒子添加比例导出。图9表示该关系。图中实线为实测结果,虚线相当于f(x)的值。在本申请中,将相当于上述添加比例的值作为表示散射性能的指标,将两个光散射层的散射性能进行比较,规定了式(I)及式(2)的范围。进而,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优选f (xl) + f (x2)≥ 12…式(2)。换言之,优选的是具有在上述的15 iim的光扩散层中光扩散粒子的添加量多于12重量%时的散射性能。进而,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优选f(xl) + f(x2)≥ 18…式(2,)。第一光扩散层的第一面Dl为平滑面时,雾度xl为第一光扩散层的雾度。另一方面,第一光扩散层在其第一面Dl具有凹凸结构时,雾度xl不是第一光扩散层本身的雾度,而是与第一光扩散层具有相同材料及相同厚度但不具有第一光扩散层中的凹凸结构的其它光扩散层的雾度。可以通过在透明的基板上形成作为测定对象的第一光扩散层或第二光扩散层,并測定其雾度来可测定雾度xl及雾度x2。另外,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第一光扩散层,形成与其具有相同材料及相同平均厚度的平坦层,測定其雾度并作为xl。或者,对于已经形成有凹凸结构的第一光扩散层,用与第一光扩散层折射率相同的透明树脂,填埋上述的凹凸结构,进行平坦化,测定雾度并作为XI。作为测量设备,可以根据Jis K7105使用市售的浊度仪(NDH — 300A日本电色エ业社制等)。雾度xl及雾度x2除满足上述式(I)之外,还满足上述式(2),从而能够满足以下所有要求,即,光学片材具有均匀的面内透射率、透射光的观察角度不同引起的色彩变化较低、光学片材表面的机械强度较高。S卩,为了提高光学片材表面的机械强度,需要提高光扩散层的硬度,在为了提高光导出效率而在光学片材表面设置凹凸结构的情况下,这一点的必要性进ー步突显。进而,为了抑制观察角度不同引起的色彩变化,需要提高光学片材的雾度,要求向光扩散层添加大量的光扩散粒子。但是,当使用硬度较高的材料,且较多地添加光扩散层时,则固化前的材料的粘度升高,因此,难以提高层的成形精度,而且,厚度的轻微的不均匀就会显现出很大的透射率变化,結果,难以获得均匀的面内透射率。于是,在本发明中,设置用于提高硬度的
第一光扩散层和用于提高扩散性的第二扩散层,进而,通过将这些雾度的比设定在上述规定范围,能够达到上述效果。雾度Xl及雾度X2各自的值没有特别地限定,只要满足上述必要条件即可,但Xl的下限优选50%,更优选75%,xl的上限优选90%,更优选89. 5%。特别地,xl的下限在上述优选的范围以上时,在第一光扩散层的表面上产生了微小的损伤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缓解这种损伤引起的光学片材的性能降低(例如面内透射率的均匀性降低等),因此特别优选。x2的下限优选75%,更优选85%,x2的上限优选90%,更优选89. 5%。(凹凸结构)在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中,优选的是第一光扩散层在其第一面Dl (表侧的面)上具有凹凸结构。在此所说的第一光扩散层的“表侧的面”是指第一光扩散层的与透明基体材料侧的面相反侧的面。作为该凹凸结构,可以优选举出包含具有斜面的多个凹部和位于上述凹部的周围的平坦部的凹凸结构。在此“斜面”是指,呈现与透明基体材料的面方向不平行的角度的面。另ー方面,平坦部上的面可以设定为与透明基体材料的面方向平行的面。作为凹凸结构的例子,參照图3及图4更详细地对图I及图2所示的光学片材100的第一光扩散层111的上面的凹凸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由第一光扩散层111的表面结构所规定的光学片材100的表面IOU的结构进行放大后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表示用通过图3的线IOa并与第一扩散层111垂直的面将第一扩散层111切断后的截面的局部剖面图。多个凹部113分别为正四棱锥形状的凹陷,因此,凹部113的斜面IlA IlD为相同的形状,底边IlE IlH构成正方形。线IOa为通过一列凹部113的全部顶点IlP的上方的线,且该线是与凹部113的底边IlE及IlG平行的线。凹部113隔开一定的间隔沿垂直的两个设置方向连续设置。这种两个设置方向中一方向X与底边IlE及IlG平行。在该方向X上,多个凹部113隔开一定的间隔IlJ排列。两个设置方向中另一方向Y与IlF及IlH平行。在该方向Y上,多个凹部113隔开一定的间隔IlK排列。构成各个凹部113的斜面IlA IlD与平坦部114所成的角(对于斜面IlB及IlD而言,分别为图4所示的角IlL及11M)例如设定为60°,由此,对于构成凹部113的正四棱锥的顶角,即在顶点IlP上相对向的斜面所成的角(对于斜面IlB及IlD所成的角,为图4所示的角I IN)也设定为60°。这样,光学片材具有如下结构即,在相当于面光源装置的装置出光面的第一扩散层侧表面上,包含多个凹部和位于各凹部的周围的平坦部,进而,光学片材具有光扩散性,从而能够提高光导出效率,且能够降低观察角度不同引起的色彩变化,而且,能够防止因外部冲击而产生凹凸结构的缺陷等,进而能够提高装置出光面的机械强度。本发明的光学片材由于具有上述的凹凸结构,从而与不采用上述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歩降低从第一光扩散层侧导出的光在半球状全方位的色度坐标中X坐标及y坐标中至少任ー个的位移。因此,在具备本发明的光学片材的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能够进ー步抑制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色彩变化。作为测定这种半球状全方位的色度的位移的方法,例如,在装置出光面的法线方向(即,忽略凹部而宏观地看到的与装置出光面垂直的方向)上设置分光辐射亮度计,安装将法线方向设定为0°时能够使该装置出光面在-90 90°范围进行旋转的机构,从而,可以从在各方向測定的发光光谱计算色度坐标,因此,可算出其位移。 通过适当调节“平坦部比例”,可以提高面光源装置的光导出效率,所述“平坦部比例”是指,从与光学片材垂直的方向观察凹凸结构时,平坦部所占的面积相对于平坦部所占的面积和凹部所占的面积的总和的比例。具体而言,通过将平坦部比例设定为10 75%,可以获得良好的光导出效率,且能够提高装置出光面的机械强度。第一光扩散层在其表面上具有凹凸结构的情况下,就凹部而言,例如,不仅可以具有上面所述的棱锥形状,还可具有圆锥形状、球面的一部分的形状、沟状的形状及将它们组合的形状。棱锥形状可以采用上述作为凹部113所列举的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定为三棱锥、五棱锥、六棱锥、底面不是正方形的四棱锥等棱锥形状。另外,本申请中所说的圆锥及棱锥,不仅包含其顶部尖鋭的普通圆锥及棱锥,还包含前端带圆角的形状、或平坦倒角的形状(圆台或者棱台状的形状等)。例如,在图4所示的凹部113中,四棱锥的顶部IlP为尖锐形状,但其也可以为如图5所示的凹部613的顶部61P那样带有圆角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如图6所示的凹部71那样,在棱锥的顶部设置平坦的部分71P,成为被平坦倒角的形状。如图5所示,在棱锥的顶部为带圆角的形状时,其顶部61P与该棱锥不带圆角而是尖鋭形状时的顶部61Q之间的高度差61R,可以设定为该棱锥不带圆角而是尖锐形状时的棱锥的高度61S的20%以下。如图6所示,棱锥的顶部为平坦倒角的形状时,平坦的部分71P与该棱锥的顶部不是平坦而是尖鋭形状时的顶部71Q之间的高度差71R,可以设定为该棱锥的顶部不是平坦而是尖鋭形状时的棱锥的高度71S的20%以下。凹凸结构中的凹部的深度没有特别限定,但就沿着各个方向(与出光面平行的面内的各个方向)对形成有凹凸结构的表面进行測定得到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最大值(Ra (max))而言,可以设定在I 50 ii m的范围内。在第一光扩散层上形成凹凸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于第一光扩散层的厚度,相对地决定优选的凹部深度。例如,在使用有利于維持第一光扩散层的耐久性的硬质材料作为第一光扩散层的材料时,使凹凸结构层的厚度变薄可以提高光学片材的挠性,且面光源装置的制造エ序中光学片材的处理变得容易。具体而言,第一光扩散层111的厚度16E相对于图4所示的凹部的深度16D的比例,优选16D:16E=1:1 1:3。在本发明中,凹部的斜面与出光面所成的角优选40 70°,更优选45 60°。例如在凹部的形状为图4、11及12所示的四棱锥的情况下,其顶角(图4中的角IIP)优选为60 90°。另外,从将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色彩变化控制在最小限度,同时提高光导出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斜面与透明基体材料的面所成的角较大为好,具体而言,例如优选设定为55°以上,更加优选设定在60°以上。该情况下,若考虑维持第一光扩散层的耐久性,这种角的上限可以为70°左右。凹部的形状为顶部带圆角的形状或者具有平坦倒角的棱锥形状、圆锥形状或者沟状的形状时,将除了该带圆角的部分或者倒角的部分以外的斜面的角度,作为斜面的角度。例如,在图5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将面613a、613b、713a及713b作为棱锥的斜面。通过将斜面的角度设定为这种角度,能够提高光导出效率。凹凸结构的斜面未必全部为相同的角 度,也可以在上述范围内具有不同的角度的斜面共存。另外,圆锥形状的斜面和透明基体材料的面所成的角,可以采用这种圆锥的母线和透明基体材料的面所成的角。在第一光扩散层的表面,多个凹部能够以任意形态排列。例如,可以将多个凹部沿表面上的两个以上的方向进行排列。更具体而言,如图I及图3所示的凹部113那样,可以沿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排列。在两个以上的方向排列有凹部的情况下,可以在它们中ー个方向以上的方向上,设置相邻的凹部间的间隙,利用这种间隙构成平坦部。例如,在图3所示的凹部113的排列中,在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设置间隔IlJ及IlK的间隙,利用这种间隙构成平坦部114。通过采用这种构成,能够兼顾良好的光导出效率和片材表面的机械强度。(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造,S卩,制备适于形成第一光扩散层的树脂组合物(I)及适于形成第二光扩散层的涂敷液(2),使用它们在透明基体材料的两面上分別形成第一光扩散层及第ニ光扩散层。(第一光扩散层的形成方法)作为适于形成第一光扩散层的树脂组合物(I),可以使用包含上述列举的光扩散层的材料的树脂,即固化前的树脂和扩散剂的组合物。树脂组合物(I),根据需要可以包含溶剤。但是,从能够顺利地进行后述的光敏聚合物法等观点出发,树脂组合物(I)优选采用在制备时不添加溶剂,而形成エ序中很少存在或不存在必须挥发的成分的组合物。另ー方面,这种制备时不添加溶剂的树脂组合物(I),存在涂布获得的涂膜的厚度不均增大的倾向。因此,一般地,采用这种材料作为光学片材的一部分层的材料时,容易产生厚度变得不均匀、面内的透射率的均匀度降低等不良情況。但是,在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中,作为第一光扩散层及第ニ光扩散层,通过采用具有后述的规定雾度比的材料,即使第一光扩散层的扩散性低,也能够制成具有规定的扩散性能的光学片材,其结果,可以制成具有各种良好的特性,且通过光敏聚合物法即可容易地制造的光学片材。将树脂组合物(I)涂布在透明基体材料的面上而获得涂膜,视需要,使涂膜中的溶剂挥发,进而,根据需要,通过能量线的照射等来进行固化处理,由此可以获得第一光扩散层。第一光扩散层在其表面具有凹凸时,这种凹凸结构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形成制备具有所期望的形状的模具等模型,在获得上述涂膜后的任意阶段转印上述模具的形状。更具体而言,优选在获得上述涂膜后进行固化处理之前,通过光敏聚合物法形成凹凸结构。即,优选的是,将模具按压在形成的上述涂膜上,在该状态下使涂膜固化,形成具有凹凸结构并已固化的层。该情况下,作为树脂组合物(I),优选使用可利用紫外线等能量线进行固化的组合物。将这种树脂组合物(I)涂布在透明基体材料上而获得涂膜,在将模具按压在该涂膜上的状态下,从位于涂布面的背面(透明基体材料的与涂布有树脂组合物(I)的面相反的ー侧)的光源照射紫外线等能量线,使树脂组合物(I)固化,然后,将模具剥离,由此可以获得具有模具的凹凸结构倒置而成的形状的凹凸结构的第一光扩散层。(第二光扩散层的形成方法)作为适于形成第二光扩散层的涂敷液(2),可以使用包含上述列举的光扩散层的材料的树脂即固化前的树脂和扩散剂的组合物。涂敷液(2)优选进一歩包含溶剤。作为上 述溶剂,可以列举甲苯、己烷、环己烷、甲こ酮、こ酸こ酯等。通过将涂敷液⑵制成包含上述溶剂的组合物,即使该组合物扩散性较高,也可以以均匀的厚度制造第二光扩散层。其结果,可以容易地获得下述光学片材,该光学片材兼备由透射光的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色彩变化较少、以及面内的透射率均匀。在涂敷液(2)包含树脂、光扩散粒子及溶剂的情况下,涂敷液⑵整体中的溶剂的比例,可以采用50 95重量%。将涂敷液(2)涂布在透明基体材料的面上,根据需要,使溶剂挥发,进而,根据需要,通过能量线照射等进行固化处理,由此可以获得第二光扩散层。溶剂的挥发例如可以通过在规定时间、规定温度范围进行加热来进行。加热温度优选40 200°C,更优选40 140。。。加热时间优选15 600秒。在将第二光扩散层形成为进一歩具有作为粘合层的功能的层的情况下,在形成第ニ光扩散层后,根据需要,可以在第二光扩散层上粘贴隔板。在制造面光源装置时,可以在即将在其它的层上粘贴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之前,将隔板剥离,实现容易的粘贴。〈面光源装置〉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具备上述本发明的光学片材和有机EL元件。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该面光源装置具备图I及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光学片材100,图8是表示沿着通过图7中的线Ia-Ib且与透明基体材料的面方向垂直的面,将图7所示的面光源装置10切断后得到的截面的剖面图。面光源装置10为具有矩形的平板状结构的装置,其具备由玻璃等材料构成的基板131、与基板131的装置出光面侧的表面13a相接触而设置的本发明的光学片材100、与基板131的另一面13b相接触而设置的有机EL元件140。面光源装置10,在有机EL元件140的与装置出光面相反的ー侧的表面145侧,还具有密封基板151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有机EL兀件140从靠近基板131的ー侧起,依次具备第一电极层141、发光层142、第二电极层143。第一电极层141为透明电极,第二电极层143为反射电极。由于为这种构成,来自发光层142的光透过第一电极层141,或被第二电极层143反射并透过发光层142及第一电极层141,射向光学片材100侦1|。光学片材100如下设置第一光扩散层111位于面光源装置10的上表面(即面光源装置10的出光面侧的最外层),第二光扩散层112与基板131相接触。第二光扩散层112还具有作为粘合层的功能,由此,将光学片材100与基板131粘合在一起。从有机EL元件140射出的光的大部分被第一及第ニ光扩散层扩散,同吋,上述光依次透过第二光扩散层112、透明基体材料层121及第一光扩散层111,从表面IOU射出。因此,光学片材100的表面IOU成为面光源装置10的装置出光面。这样,来自发光层142的光透过光学片材100而射出,由此,光在被扩散的状态下射出,其结果,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可以抑制观 察角度不同造成的色彩变化。另外,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由于光学片材100的面内透射率的均匀度很高,因此,面光源装置10的出光面内的亮度均匀度很高。因而,可以利用光学片材100的表面IOU的凹凸结构提高光导出效率。(有机EL元件)就上述有机EL元件140而言,如示例的那样,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使用的有机EL元件,可以采用具备两层以上的电极层和设置于这些电极层间并通过由电极施加电压而发光的发光层的元件。有机EL元件一般为如下结构,在基板上形成构成元件的电极、发光层等层,再设置覆盖这些层的密封构件,用基板和密封部件将发光层等层进行密封。通常,在此所说的从基板侧射出光的元件称为底部发光型,从密封部件侧射出光的元件称为顶部发光型。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可以为其中的任意ー种,为底部发光型时,可以将本发明的光学片材设置在基板的与形成有有机EL元件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另ー方面,为顶部发光型时,可以将本发明的光学片材作为密封部件构成面光源装置或将本发明的光学片材和任意具有密封能力的层进行组合,将其作为密封部件构成面光源装置。在本发明中,作为构成有机EL元件的发光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已知的发光层。发光层中的发光材料不限于ー种,另外,发光层也不限于I层,为了适合作为光源的用途,可以是ー种层单独或多种层的组合。由此,可以制成发出白色的光或者与白色接近的颜色的光的元件。有机EL元件在电极间除具有发光层之外,还可以具有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阻气层等其它层。有机EL元件还可具备用于与电极通电的配线、用于密封发光层的周边结构等任意构成要素。有机EL元件的电极没有特别限定,可适当选择已知的电极。如图7及图8的有机EL元件140所示,出光面结构层侧的电极采用透明电极,相反侧的电极采用反射电极,由此可以形成向出光面结构层侧射出光的有机EL元件。另外,两侧的电极均采用透明电极,并且在出光面结构层的相反侧具有反射部件,由此也能够实现向出光面结构层侧的出光。作为构成电极及设置于其间的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作为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下述的材料。作为透明电极的材料,可以举出ITO等。作为空穴注入层的材料,可以举出星型(starburst)芳香族ニ胺化合物等。作为空穴传输层材料,可以举出三苯基ニ胺衍生物等。作为黄色发光层的主体材料,同样可以举出三苯基ニ胺衍生物等,作为黄色发光层的掺杂剂材料,可以举出并四苯衍生物等。作为绿色发光层的材料,可以列举吡唑啉衍生物。
作为蓝色发光层的主体材料,可以举出蒽衍生物等,作为蓝色发光层的掺杂剂材料,可以举出茈衍生物等。作为红色发光层的材料,可以举出铕络合物等。对于电子传输层材料,可以举出喹啉铝络合物(Alq)等。对于阴极材料,可以举出分别使用氟化锂及铝,并通过真空成膜使它们依次层叠而成的材料。将上述的层或其它发光层适当组合,可以获得被称为层叠型或串联型并发出具有补色关系的发光色的发光层。
补色关系的组合可以采用黄/蓝、或绿/蓝/红等。(用途)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能够用于照明器具及背光灯装置等用途。上述照明器具具有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作为光源,还可以包含保持光源的构件、供给电カ的电路等任意构成要素。上述背光灯装置具有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作为光源,还可包含筐体、供给电カ的电路、用于使射出的光进ー步均匀化的扩散板、扩散片材、棱镜片材等任意构成要素。上述背光灯装置的用途是可以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等、控制像素进行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以及广告版等显示固定图像的显示装置的背光灯。(其它)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具体例,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范围内,可以实施任意的变更。例如,本发明的光学片材除包含透明基体材料、第一光扩散层及第ニ光扩散层之夕卜,还可以包含任意的层。这种任意的层不仅限于位于透明基体材料、第一光扩散层及第ニ光扩散层之间的层,例如也可以是进一歩设置于第一光扩散层的表面的凹凸结构的上面的涂层,这种涂层可以是规定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的装置出光面的凹凸结构的层。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作为分布于第一光扩散层的表面的整个面的凹部,示出了仅分布有由相同的形状组成的凹部的例子,但也可以在第一光扩散层的表面,混合存在有不同的形状的凹部。例如,也可以混合存在有大小不同的棱锥形状的凹部,或者混合存在有棱锥形状的凹部和圆锥形状的凹部,或者混合存在有多个棱锥组合成的形状的凹部和単独的棱锥形状。另外,在上述具体例中,对于构成凹凸结构的平坦部的宽度及相邻的平坦部的间隔,示出了总是保持固定的宽度及间隔,但也可以混合存在有宽度较窄的平坦部和较宽的平坦部,另外,也可以混合存在间隔较窄的平坦部和间隔较宽的平坦部。这样ー来,在平坦部的高度、宽度及间隔的ー个以上的要素中,设置有超过造成出射光的干渉的差异的尺寸差,通过设定为这种方式,可以抑制干渉造成的虹斑。另外,即使将上述具体例中的反射电极层置换为透明电极层和反射层,也可以构成与反射电极层具有相同效果的装置。实施例下面,參照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雾度的测定使用浊度仪(NDH — 300A日本电色エ业社制)进行測定。
<实施例I >(I — I.树脂组合物(I))在以聚氨酯丙烯酸酯为主成分的UV固化树脂(折射率I. 54)中添加直径2 ii m的粒子(有机硅树脂),进行搅拌使粒子分散,制备用于形成第一光扩散层的材料的树脂组合物(I)。粒子的含有比例为树脂组合物(I)总量中的10重量%。相对于UV固化树脂的粘度为400cP,树脂组合物(I)的粘度为500cP。(I — 2.涂敷液⑵)
将甲基环己烷和醋酸こ酯以8:2(重量比)混合成溶剂,在该溶剂中溶解以酸改性聚烯烃树脂(折射率I. 49)为主成分的树脂,再添加直径2 u m的粒子(有机硅树脂),进行搅拌使粒子分散,制备用于形成第二光扩散层的材料的涂敷液(2)。酸改性聚烯烃树脂的浓度为涂敷液(2)总量中的15重量%。粒子的浓度为固体成分总量(酸改性聚烯烃树脂和粒子的总和)中的15重量%。(I 一 3.粘合层)将涂敷液(2)分两次涂布到基体材料膜(聚酯薄膜)上,使溶剂涂布开来形成厚度45 的粘合层(即第二光扩散层),进而对隔板进行压合,获得具有(基体材料膜)-(粘合层)_(隔板)的层结构并带粘合层的基体材料膜。測定该带粘合层的基体材料膜的雾度(即雾度x2),结果为78%。(I — 4.第一光扩散层的形成)在带粘合层的基体材料膜中露出基体材料膜的面上,涂布15 y m厚的树脂组合物(I),形成涂膜,在该涂膜上压入金属模具。在该状态下,透过隔板、粘合层及基体材料膜,对树脂组合物(I)的涂膜照射lj/cm2的紫外线,使涂膜固化,形成第一光扩散层,获得具有(第一光扩散层)_(基体材料膜)-(粘合层)_(隔板)的层结构的光学片材I。金属模具的表面的形状为顶角50°、底边15 的正四棱锥无间隙并列而成的形状,故而在获得的第一光扩散层的表面上,设置了上述四棱锥形状倒置而成的形状的凹陷。另外,获得的第一光扩散层的厚度为18iim。另外,通过使亮度计(BM — 5A TOPCON公司制造)沿不均部分进行扫描,测定获得的光学片材I的光透射率的不均。将结果示于表I。(I — 5 第一光扩散层的雾度)在与(I 一 3)中准备的基体材料膜相同的基体材料膜上,与(I 一 4)同样地设置第一光扩散层而制作层叠体,另外,与上述(I 一 4)不同的是,在第一光扩散层的正四棱锥状的凹陷内,填满与构成树脂组合物(I)的UV固化树脂具有相同折射率的树脂,与上述同样地使其固化,构成形成有平滑的面的其他扩散层,在该状态下,测定该另ー扩散层的雾度(即雾度xl),结果为80%。因此,光学片材I满足式(I)。(I 一 6.有机EL元件的形成)在厚度0. 7mm的玻璃基板的一个主面上,依次形成透明电极层lOOnm、空穴传输层10nm、黄色发光层20nm、蓝色发光层15nm、电子传输层15nm、电子注入层Inm及反射电极层lOOnm。从空穴输送层至电子传输层,全部由有机材料形成。黄色发光层及蓝色发光层分别具有不同的发射光谱。形成从透明电极层至反射电极层的各层的材料,分别为如下所述。
透明电极层锡掺杂氧化铟(ITO) 空穴传输层4,4’ -双[N-(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a-NPD) 黄色发光层添加红荧烯I. 5重量%的a -NPD 蓝色发光层添加了 10重量%铱络合物的4,4’ - ニ咔唑基-1,I’ -联苯(CBP) 电子传输层菲绕啉衍生物(BCP) 电子注入层;氟化锂(LiF) 反射电极层;A1透明电极层的形成方法,通过采用ITO靶的反应性溅射法进行,将表面电阻设定为IOQ/ □以下。另外,从空穴注入层至反射电极层的形成,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在真空蒸镀装置内设置已经形成有透明电极层的玻璃基板,利用电阻加热式方法依次蒸镀从上述空穴输送层至反射电极层的材料。在系统压为5X 10_3Pa、蒸发速度为0. I 0. 2nm/s下进行。进而,安装用干与电极层通电的配线,再将从空穴输送层至反射电极层,用密封部件进行密封,获得有机EL元件。(I - 7.面光源装置)将在上述(I 一 4)中获得的光学片材的隔板剥离下来,并将其贴合在(I 一 6)中获得的有机EL元件上。贴合是按照露出的粘合层粘合于有机EL元件的玻璃基板上的方式进行。由此,获得面光源装置。获得的面光源装置,具有可从光学片材I的第一光扩散层出光白色的光的长方形出光面。(I - 8.评价)对于在上述(I 一 7)中获得的面光源装置,如下测定观察角度变化带来的颜色不均。在装置出光面的法线方向上设置分光辐射亮度计(T0PC0N公司制造的BM — 5),对面光源装置施加lOOmA/m2的恒定电流,旋转出光面,使分光辐射亮度计相对于出光面的观察方向发生变化,测定色度(X,y) o将正面(法线方向)设为0°时,观察方向在从法线方向至与出光面长边平行的方向之间的-90 90°范围内变化,求出观察角度在±60°范围内的色度(x,y)的变化量AXy。将结果示于表I。<比较例1>除了在(I - 2)的涂敷液⑵的制备中不添加粒子之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获得光学片材及面光源装置,对其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I。<比较例2>除将粒子的含有比例改为树脂组合物⑴总量中的15重量%之外,与实施例I的(I 一 D同样地操作,获得树脂组合物(I)。该树脂组合物(I)的粘度为700cP。除了使用该树脂组合物(I),且在(I 一 2)的涂敷液(2)的制备中不有添加粒子之夕卜,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光学片材及面光源装置,并对其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I。<比较例3>将在实施例I的(I 一 6)中获得的有机EL元件直接作为面光源装置,与(I 一 8) 同样地測定色度(x,y)的变化量Axy。将结果示于表I。[表I]
权利要求
1.ー种光学片材,其包含 具有第一面SI及第ニ面S2的透明基体材料、 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一面SI侧的第一光扩散层、以及 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二面S2侧的第二光扩散层, 所述第一光扩散层具有第一面Dl及第ニ面D2,所述第一面Dl是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相反ー侧的面,且为平滑面, 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的雾度Xl (%)和所述第二光扩散层的雾度x2(%)满足下述式(I)及式⑵, f(xl)/(f(xl) + f(x2))≤ 2/3…式(I) (f (xl) + f (x2))≥ 12…式(2) 其中,X ≤ 88 时,函数 f(x)=l. 9X (In (I — x/90))2,x > 88 时,函数 f (x)=22. 5x —1952. 5。
2.ー种光学片材,其包含 具有第一面SI及第ニ面S2的透明基体材料、 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一面SI侧的第一光扩散层、以及 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二面S2侧的第二光扩散层, 所述第一光扩散层具有第一面Dl及第ニ面D2,所述第一面Dl是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相反ー侧的面,且为具有凹凸结构的面, 材料和厚度与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相同但不具有所述第一光扩散层中的凹凸结构的光扩散层的雾度xl(%)和所述第二光扩散层的雾度x2(%),满足下述式(I)及式(2),f(xl)/(f(xl) + f(x2))≤ 2/3…式(I) (f (xl) + f (x2))≥ 12…式(2) 其中,X≤ 88 时,函数 f(x)=l. 9X (ln(l — x/90))2, x > 88 时,函数f (x) =22. 5x-1952. 5。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光学片材,其中, 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由含有树脂和光扩散粒子的组合物构成。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光学片材,其中, 所述第二光扩散层为粘合层。
5.ー种面光源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光学片材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全文摘要
一种光学片材,其具有具有第一面(S1)及第二面(S2)的透明基体材料、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一面(S1)侧的第一光扩散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的所述第二面(S2)侧的第二光扩散层,所述第一光扩散层的雾度x1(%)和所述第二光扩散层的雾度x2(%),满足f(x1)/(f(x1)+f(x2))≤2/3(其中,函数f(x)在x≤88时,函数f(x)=1.9×(ln(1-x/90))2,x>88时,函数f(x)=22.5x-1952.5)及满足(f(x1)+f(x2))≥12,以及一种面光源装置,其具有该光学片材。
文档编号F21S2/00GK102667542SQ20108005903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
发明者井上弘康, 原井谦一 申请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