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233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背光模块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光学膜片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装置以其体型轻薄的优点,已经被使用于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并且逐渐地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Cathode Ray Tube Display Apparatus, CRTDisplay Apparatus)。平面显示装置具有一背光模块以提供光源,而对液晶显示装置而言,背光模块又具有直下式背光模块及侧光式背光模块两种类别。
传统背光模块中具有光学膜片与定位框。光学膜片相互堆叠于定位框内,且通过光学膜片的凸耳,这些光学膜片被限位于定位框内。
然而,尽管这些光学膜片被限位于定位框内,在运输过程中,此背光模块仍可能因为颠簸而导致单张或多张光学膜片的凸耳产生位移或跳脱定位框,从而造成背光模块产生漏光或亮度不均匀等问题。
有鉴于此,如何研发出一种背光模块,可有效改善上述所带来的缺失及不便,实乃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用以降低光学膜片的凸耳产生位移或跳脱定位框的机会。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含一光学膜片叠合结构、多个限位凸耳与一框体。限位凸耳分别自光学膜片叠合结构的同一侧面,朝不同的方向凸出。框体包含多个框边,这些框边共同定义出一放置槽于其中。光学膜片叠合结构容置于放置槽中,至少其中一框边具有至少一限位槽,限位凸耳容置于限位槽中。
此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片叠合结构包含多个相互叠合的光学膜片。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些限位凸耳分别与不同的光学膜片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些限位凸耳至少部分相叠。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各限位凸耳均具有至少一贯穿孔于其中。背光模块还包含单一定位柱。定位柱一并穿过限位凸耳的贯穿孔。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各限位凸耳均具有至少一贯穿孔于其中。背光模块还包含多个定位柱,这些定位柱分别穿过这些限位凸耳的贯穿孔。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些限位凸耳于限位槽内的底部的垂直投影彼此分开或相邻接。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些限位凸耳分别与两相邻或不相邻的光学膜片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些限位凸耳与这些光学膜片其中至少一者相连接,每一限位凸耳与其所连接的光学膜片至放置槽内的底部之间具有相同的最小直线距离。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些限位凸耳均与同一所述光学膜片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些限位凸耳均自同一光学膜片的一侧面的同一位置朝外凸出。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些限位凸耳具有一共同部分,共同部分具有一贯穿孔于其中。背光模块还包含一定位柱,定位柱穿过贯穿孔。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些限位凸耳所连接的光学膜片为使些光学膜片中最远离放置槽的底部者。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些限位凸耳分别与光学膜片叠合结构相接处之间具有一间距。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这些限位凸耳分别与光学膜片叠合结构相接处之间无间距。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每一限位凸耳均具有一长轴方向。光学膜片叠合结构的侧面具有一法线方向,长轴方向与法线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夹角为约0° 90°。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还包含一胶带。胶带贴附于限位槽上方,使得限位凸耳被拘束于限位槽内。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背光模块,可降低光学膜片的这些限位凸耳跳脱框体的机会,减少背光模块产生漏光或亮度不均匀等问题。


图1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俯视图2绘示图1的光学膜片叠合结构的侧视图3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3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4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4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5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5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6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叠合结构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6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叠合结构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7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7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8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8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9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9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10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叠合结构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1la绘示传统光学膜片上的凸耳于X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受力分析图1lb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限位凸耳于X轴方向的受力分析图1lc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限位凸耳于Y轴方向的受力分析图12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有鉴于背光模块在运输过程中仍可能导致光学膜片的凸耳产生位移,甚至跳脱定位框,本发明背光模块通过多个朝不同方向凸出的限位凸耳被容置于框体同一边的限位槽中,使得光学膜片在运输过程中所导致朝单方向位移的力量得以被减缓,降低光学膜片的凸耳产生位移或跳脱限位槽的机会,从而避免背光模块产生漏光或亮度不均匀等问题。
图1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100于一实施方式下的俯视图。图2绘示图1的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侧视图。
请参考图1与图2所示,此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100包含一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多个限位凸耳(如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与一框体400。框体400包含多个框边430,这些框边430共同定义或围绕出一放置槽420于其中。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容置于放置槽420中。这些限位凸耳(如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连接于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同一侧面,且分别自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同一侧面,朝不同的方向凸出。至少其中的一框边430具有至少一个限位槽440。这些限位凸耳(如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被容置于此(些)限位槽440中。
如此,通过上述设计,当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在运输过程中所导致位移时,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得以被放置槽420阻挡,进而避免跳脱框体400。具体来说,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被放入放置槽420后,如图1,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同时进入对应的限位槽440内。由于每一限位槽440的轮廓与尺寸大致符合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共同的轮廓与尺寸,限位槽440的内壁460得以阻挡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位移,进而避免跳脱框体400。
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可位于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同一侧面上。举例来说,如图1、图2所述,此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100中,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包含一正面210、一反面220以及四个侧面(如称二相对的第一侧面230与二相对的第二侧面240)。正面210与反面220相对,且这些侧面共同围绕正面210与反面220,且邻接正面210与反面220,且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正面210背对放置槽420的底部。在图1及图2,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皆连接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同一个第一侧面 230。
第一限位凸耳300A朝远离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方向向外延伸,且第一限位凸耳300A的延伸方向不与第一侧面230的长边轴向(如Y轴)相互正交。第二限位凸耳300B朝远离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方向向外延伸,且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延伸方向不与第一侧面230的长边轴向(如Y轴)相互正交。如图1所示,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皆呈直线带状。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皆朝远离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方向向外延伸,且随着越远离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第一限位凸耳300A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延伸方向之间的距离越远,亦即,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不与第一侧面230的长边轴向(如Y轴)相互正交。
为了更降低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产生位移或跳脱限位槽440的机会,如图1所示,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二相对第一侧面230皆具有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框体400亦具有对应的二限位槽440,以容纳各侧的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具体来说,框体400包含四个框边430,其中二相对的框边430的长边轴向(如Y轴)分别平行这些第一侧面230的长边轴向(如Y轴)。此二相对的框边430上分别凹设有一限位槽440,一个限位槽440对应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设置(如图1)。然而,上述描述仅为举例,并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视实际需要,也可让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每一第一侧面230皆具有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以及框体400的每一框边皆具有限位槽440。
请参考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包含多个相互叠合的光学膜片250。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与这些光学膜片250中的不同者相连接(图1、图2),换句话说,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不共处同一高度。
以下将根据上述描述揭露出数个实施方式,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叠合结构的第一限位凸耳与第二限位凸耳的技术手段,然而,以下各实施方式于说明书的例子仅为说明,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设计人员可依实际需求与限制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来降低第一限位凸耳与第二限位凸耳产生位移或跳脱限位槽的机会。
图3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考图3a所示,在图3a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至少部分相叠。具体来说,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与这些光学膜片250中的不同者相连接,而且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于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轴向(如Z轴)上至少部分相叠。当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且放入放置槽420后,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共同容纳于单一限位槽440内。意即,此限位槽440的轮廓与尺寸与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相叠后的轮廓与尺寸相同。故,当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容纳于此限位槽440内后,此限位槽440内分别对应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多个内壁460 (如6个)便得以更有效地阻挡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位移。
图3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考图3b所示,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均具有至少一贯穿孔310于其中。框边430还包含一定位柱471。定位柱471 —并穿过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这些贯穿孔310。如此,位于这些贯穿孔310内的定位柱471还可进一步地阻挡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位移,或甚至避免跳脱框体400。
更进一步地,在图3b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均具有单一贯穿孔310于其中,各贯穿孔310相互对准且具有同一轴心A,且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一相叠部分390上。单一定位柱471位于限位槽440内,穿过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贯穿孔310。更详细来说,图3b的实施方式中,单一定位柱471自限位槽440的底部441沿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方向(如Z轴方向)向上延伸。
图4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考图4a所示,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并不相叠。具体来说,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与这些光学膜片250中的不同者相连接,而且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于限位槽450的底部451的垂直投影彼此分开。意即,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于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方向(如Z轴方向)上并无相叠部分。故,当沿Z轴方向俯瞰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时,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其光学膜片250的接合处以及第二限位凸耳300B与其光学膜片250的接合处于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方向(如Z轴方向)上并无交集,以致彼此于Y轴方向上保持一间距G1。
框体400的其中一框边430上凹设有二个限位槽440,此二限位槽440分别对应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设置。如此,当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且放入放置槽420后,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容纳于不同的限位槽450内。
图4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考图4b所示,图4b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具有至少一贯穿孔320、330于其中,由于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于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方向(如Z轴方向)上并无相叠部分,第一限位凸耳300A的贯穿孔320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贯穿孔330不相互对准,且不具有同一轴心。框边430还包含二个定位柱472。此二定位柱472位于不同的限位槽450内,且分别穿过第一限位凸耳300A的贯穿孔320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贯穿孔330,以限制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位移,或甚至避免跳脱框体400。更详细来说,图4b的实施方式中,各定位柱472自其限位槽450的底部451沿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方向(如Z轴方向)向上延伸。
图5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考图5a所示,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与这些光学膜片250中的不同者相连接,而且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于限位槽450的底部451的垂直投影彼此相邻接。如此,当沿Z轴方向俯瞰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时,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其光学膜片250的接合处以及第二限位凸耳300B与其光学膜片250的接合处彼此于Y轴方向上并无间距。
框体400的其中一框边430上凹设有二个限位槽450,此二限位槽450分别对应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设置。如此,当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且放入放置槽420后,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容纳于不同的限位槽450内。
图5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考图5b所示,图5b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具有至少一贯穿孔320、330于其中,由于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于Y轴方向上彼此无间距,第一限位凸耳300A的贯穿孔320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贯穿孔330不相互对准,且不具有同一轴心。框边430还包含二个定位柱472。此二定位柱472位于不同的限位槽450内,且分别穿过第一限位凸耳300A的贯穿孔320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的贯穿孔330,以限制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位移,或甚至避免跳脱框体400。更详细来说,图5b的实施方式中,各定位柱472自其限位槽450的底部451沿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方向(如Z轴方向)向上延伸。
图6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叠合结构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考图6a所示,图6a的实施方式中,二个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二个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与这些光学膜片250中的不同者相连接,而且此二第一限位凸耳300A所分别连接的光学膜片250彼此不相邻,此二第二限位凸耳300B所分别连接的光学膜片250彼此不相邻。故,每一第一限位凸耳300A所分别连接的光学膜片250与每一第二限位凸耳300B所分别连接的光学膜片250彼此相邻。
虽然此二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此二第二限位凸耳300B于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轴向(如Z轴方向)上部分交错相叠,但是,本发明亦不限制此二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此二第二限位凸耳300B于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轴向(如Z轴方向)上不相叠的特征。
图6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叠合结构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考图6b所示,二个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二个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与这些光学膜片250中的不同者相连接,而且此二第一限位凸耳300A所分别连接的光学膜片250彼此相邻,此二第二限位凸耳300B所分别连接的光学膜片250彼此相邻。
虽然此二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此二第二限位凸耳300B于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轴向(如Z轴方向)上至少部分相叠,但是,本发明亦不限制此二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此二第二限位凸耳300B于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轴向(如Z轴方向)上不相叠的特征。
此外,复参考图2所不,第一限位凸耳300A朝远离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方向向外延伸时,第一限位凸耳300A水平地(如X轴)朝远离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方向向外延伸,换句话说,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框体400的底部所代表的一基准平面410之间相隔一第一最小直线距离D1,第一限位凸耳300A所连接的光学膜片250与同一基准平面410相隔一第二最小直线距离D2,第一最小直线距离Dl与第二最小直线距离D2相同。第二限位凸耳300A与框体400的底部所代表的一基准平面410之间相隔一第三最小直线距离D3,第二限位凸耳300B所连接的光学膜片250与同一基准平面410相隔一第四最小直线距离D4,第三最小直线距离D3与第四最小直线距离D4相同。
图7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与图3a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7a所示,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分别与这些光学膜片250中的同一者连接,换句话说,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共处同一高度。更进一步地,在图7a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均自同一光学膜片250的同一侧面的同一位置朝外凸出。故,当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共同容纳于单一限位槽440内后,此限位槽440内分别对应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的多个内壁460 (如6个)得以更有效地阻挡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的位移,进而避免跳脱框体400。
图7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考图7b所示,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共同具有至少一贯穿孔310,框边430还包含至少一定位柱471。定位柱471穿过贯穿孔310。如此,位于贯穿孔310内的定位柱471更可进一步地阻挡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位移,或甚至避免跳脱框体400。
更进一步地,在图7b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共同对应于此光学膜片250的同一侧面的同一位置具有一共同部分380。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具有一单一贯穿孔310于此共同部分380上。单一定位柱471位于限位槽440内,穿过此贯穿孔310。更详细来说,图7b的实施方式中,单一定位柱471自限位槽440的底部441沿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方向(如Z轴方向)向上延伸。
图8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100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与图4a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8a所示,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分别与这些光学膜片250中的同一者连接,换句话说,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共处同一高度。更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彼此分开,且分别容纳于不同的限位槽450内。意即,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并无相叠部分。故,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其光学膜片250的接合处以及第二限位凸耳300D与其光学膜片250的接合处于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方向(如Z轴方向)上并无重叠处,以致彼此于Y轴方向上保持一间距G2。
图8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100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考图8b所示,图8b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分别具有至少一贯穿孔320、330于其中,由于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并无相叠部分,第一限位凸耳300C的贯穿孔320与第二限位凸耳330D的贯穿孔330为不同贯穿孔。框边430还包含二个定位柱472。此二定位柱472位于不同的限位槽450内,且分别穿过第一限位凸耳300C的贯穿孔320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的贯穿孔330,以限制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位移,或甚至避免跳脱框体400。更详细来说,图8b的实施方式中,各定位柱472自其限位槽450的底部451沿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方向(如Z轴方向)向上延伸。
图9a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100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与图5a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9a所示,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均与这些光学膜片250中的同一者相连接,而且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彼此相邻接,且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分别容纳于不同的限位槽450内。如此,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其光学膜片250的接合处以及第二限位凸耳300D与其光学膜片250的接合处彼此于Y轴方向上并无间距。
图9b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100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请参考图9b所示,图9b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分别具有至少一贯穿孔320、330于其中,由于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于Y轴方向上彼此无间距,第一限位凸耳300C的贯穿孔320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的贯穿孔330并非同一贯穿孔。框边430还包含二个定位柱472。此二定位柱472位于不同的限位槽450内,且分别穿过第一限位凸耳300C的贯穿孔320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的贯穿孔330,以限制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位移,或甚至避免跳脱框体400。更详细来说,图9b的实施方式中,各定位柱472自其限位槽450的底部451沿光学膜片250相互叠合的方向(如Z轴方向)向上延伸。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有光学膜片的同一侧面皆具有第一限位凸耳与第二限位凸耳(图中未示),如此更可加限制第一限位凸耳与第二限位凸耳的位移,进而避免跳脱框体。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10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叠合结构于一实施方式下的局部放大图。
只要可限制第一限位凸耳与第二限位凸耳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位移,亦可能只有这些光学膜片中最上位者具有第一限位凸耳与第二限位凸耳。图10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均与这些光学膜片250中的同一者相连接,而且这些光学膜片250中,只有最远离放置槽(图7a)的底部的一个光学膜片250a具有第一限位凸耳300C与第二限位凸耳300D。
以下将说明传统光学膜片10上的凸耳11分别于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所产生位移的向量,以及本发明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分别于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所产生位移的向量,并比较其向量大小,以说明通过本发明背光模块的设计可缩减沿X轴方向与Y轴方向所产生位移的向量。
图1la绘示传统光学膜片10上的凸耳11于X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受力分析图。
如图1la所不,背光模块于运输过程中,传统光学膜片10上的凸耳11沿X轴方向(同Fx)产生位移的向量为Fx。若光学膜片10的数量为四张,则光学膜片10沿X轴方向(同Fx)产生位移的向量则为4Fx (即4*Fx)。
图1lb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限位凸耳于X轴方向的受力分析图。
反观图11b,本发明背光模块100于运输过程中,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沿X轴方向产生位移的向量分别为向量Fxl与向量Fx2,其中向量Fxl与向量Fx的夹角为Q1,向量Fx2与向量Fx的夹角为θ2。若光学膜片250的数量为四张,且其中二张具有第一限位凸耳300Α,另二张具有第二限位凸耳300Β时,则向量Fxl为2FxC0S ( Θ (gp2*Fx*C0S ( Θ ))、向量 Fx2 为 2FxC0S ( Θ 2)(即 2*Fx*C0S ( Θ 2))。
因为FxCOS(Q1) *FxCOS(02)〈FxJ;f#2FxCOS(01)+2FxCOS(02)〈4Fx。
故,运输过程中,相较于传统光学膜片10上的凸耳11,本发明背光模块沿X轴方向(同Fx)产生位移的向量(力量)较小。
如图1la,背光模块于运输过程中,传统光学膜片10上的凸耳11沿Y轴方向(同Fy)产生位移的向量为Fy。若光学膜片10的数量为四张,则光学膜片10沿Y轴方向产生位移的向量则为4Fy (即4*Fy)。
图1lc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限位凸耳于Y轴方向的受力分析图。
反观图11c,本发明背光模块于运输过程中,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沿Y轴方向(同Fy)产生位移的向量分别为向量Fyl与向量Fy2,其中向量Fyl与向量Fy的夹角为θ3,向量Fy2与向量Fy的夹角为Θ 4。若光学膜片250的数量为四张,且其中二张具有第一限位凸耳300A,另二张具有第二限位凸耳300B时,则向量Fyl为2FyC0S ( Θ 3)(即 2*Fy*C0S( Θ 3))、向量 Fy2 为 2FyC0S ( Θ 4)(即 2*Fy*C0S( Θ 4))。因为 Fy COS ( Θ 3)或 FyCOS ( Θ 4) <Fy,所以 2*Fy*C0S (b) <4Fy。
故,运输过程中,相较于传统光学膜片10上的凸耳11,本发明背光模块沿Y轴方向(同Fy)产生位移的向量(力量)较小。
综上可知,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一限位凸耳300A与第二限位凸耳300B位于对应的限位槽440 (图3a)中可减缓在运输过程中所导致朝单方向位移的力量,降低光学膜片250的第一凸耳300A、第二凸耳300B产生位移或跳脱定位框的机会。
此外,如图1lb所示,第一限位凸耳300A具有一第一长轴方向(同Fxl),第二限位凸耳300B具有一第二长轴方向(同Fx2),光学膜片叠合结构200的第一侧面230 (或光学膜片250侧边)具有一法线方向(同Fx),第一长轴方向与此法线方向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同G1X第二长轴方向与此法线方向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同θ2)。第一夹角或第二夹角介于0° 90°之间,可减缓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位移的力量。
较佳地,当第一长轴方向(同Fxl)与第二长轴方向(同Fx2)相正交,且第一夹角(同Q1)等于第二夹角(同θ2)为45°时,可最有效减缓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位移的力量。
图12绘不本发明背光模块101于一实施方式下的俯视图。背光模块101还包含二胶带500,各胶带500贴附于各限位槽440与各限位槽440所处的框边430上,使得这些第一限位凸耳300Α与第二限位凸耳300Β被拘束于对应的限位槽440内,降低这些第一限位凸耳300Α与第二限位凸耳300Β沿Z轴方向脱离限位槽440的机会。
需了解的是,本发明上述的这些光学膜片250可以彼此具相同材料、形状或尺寸,且当制作这些光学膜片250时,限位凸耳(如第一限位凸耳300Α与第二限位凸耳300Β)与光学膜片250的连接关系不限为直接一体成形或成形后才耦接为一。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背光模块的这些限位凸耳的设计,可降低光学膜片的这些限位凸耳跳脱框体的机会,减少背光模块产生漏光或亮度不均匀等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光学膜片叠合结构; 多个限位凸耳,分别自该光学膜片叠合结构的同一侧面,朝不同的方向凸出;以及一框体,包含多个框边,所述多个框边共同定义出一放置槽于其中,该光学膜片叠合结构容置于该放置槽中,其中所述多个框边其中至少一者具有至少一限位槽于其中,所述多个限位凸耳容置于该限位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叠合结构包含: 多个相互叠合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多个限位凸耳分别与不同的所述光学膜片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限位凸耳至少部分相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限位凸耳均具有至少一贯穿孔于其中;以及 该背光模块还包含一定位柱,该定位柱一并穿过所述多个限位凸耳的所述贯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限位凸耳均具有至少一贯穿孔于其中;以及 该背光模块还包含多个定位柱,所述多个定位柱分别穿过所述多个限位凸耳的所述贯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限位凸耳于该限位槽内的一底部的垂直投影分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限位凸耳于该限位槽内的一底部的垂直投影相邻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叠合结构包含: 多个相互叠合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多个限位凸耳分别与两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叠合结构包含: 多个相互叠合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多个限位凸耳分别与不相邻的所述光学膜片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叠合结构包含: 多个相互叠合的光学膜片,其 中所述多个限位凸耳与所述多个光学膜片其中至少一者相连接,每一所述限位凸耳至该框体底部的一基准平面之间具有一第一最小直线距离,每一所述限位凸耳所连接的该光学膜片至该基准平面之间具有一第二最小直线距离,其中该第一最小直线距离与该第二最小直线距离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叠合结构包含: 多个相互叠合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多个限位凸耳均与同一所述光学膜片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限位凸耳均自同一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面的同一位置朝外凸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限位凸耳具有一共同部分,该共同部分具有一贯穿孔于其中;以及 该背光模块还包含一定位柱,该定位柱穿过该贯穿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限位凸耳所连接的该光学膜片为所述多个光学膜片中最远离该放置槽的底部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限位凸耳分别与该光学膜片叠合结构相接处之间具有一间距。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限位凸耳分别与该光学膜片叠合结构相接处之间无间距。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限位凸耳均具有一长轴方向,该光学膜片叠合结构的该侧面具有一法线方向,该长轴方向与该法线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为约0° 90°。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胶带,该胶带贴附于该限位槽上方,使得所述限位凸耳拘束于该限位槽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光学膜片叠合结构、多个限位凸耳与一框体。限位凸耳分别自光学膜片叠合结构的同一侧面,朝不同的方向凸出。框体包含多个框边,这些框边共同定义出一放置槽于其中。光学膜片叠合结构容置于放置槽中,至少其中一框边具有至少一限位槽,限位凸耳容置于限位槽中。
文档编号F21V17/10GK103196085SQ20131014601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4日
发明者程恺, 黄英妲 申请人: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