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挂装置及具有该吊挂装置的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68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吊挂装置及具有该吊挂装置的吊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吊挂装置及具有其的吊灯,吊挂装置包括:第一结构件,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于顶板上;第二结构件,与该第一结构件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结合并形成容置空间,且第二结构件上有第一出线孔;外观件,包覆于第一及第二结构件的外露区域,且外观件上有第二出线孔,外观件通过第三固定件与第二结构件固定;及线扣结构,其第一端缠绕有线材,线扣结构通过第四固定件固定于第二结构件上,且线扣结构容置于容置空间内,线材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与第二出线孔外露于外观件;其中,第一及第二结构件、第一、第二及第四固定件容置于外观件的内侧。吊挂装置及具有其的吊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调整线长、螺丝外露影响外观及拆卸不便等问题。
【专利说明】吊挂装置及具有该吊挂装置的吊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吊挂装置及具有其的吊灯,尤其涉及一种无螺丝外露的吊挂装置及具有该吊挂装置的吊灯。
【背景技术】
[0002]吊灯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照明灯具,其中附有钢索的垂挂式吊灯具有室内设计造型抢眼及局部重点式照明等优点,因此占有相当的比例。
[0003]请参见图1,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吊灯的示意图。一般而言,习知的吊灯I包含有:固定座2、电缆线4和灯头三个部份,固定座2固定在天花板3或是高处,电缆线4的顶端6固定在固定座2,而灯头则是电性连接在电缆线的底端7。但此类型的吊灯即便采用其他不同的吊挂方式,皆有螺丝5外露破坏外观、线长调整困难及安装不易等问题。如图1中,螺丝5锁附方式,螺丝5外露会影响外观。
[0004]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其他的吊灯固定方式,其例如采用旋转固定方式,也就是说其外观干净无螺丝外露,但其又存在无法调整线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吊挂装置及具有其的吊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调整线长、螺丝外露影响外观以及拆卸不方便等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吊挂装置,该吊挂装置包括:第一结构件,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于顶板上;第二结构件,该第二结构件与该第一结构件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结合并形成容置空间,且该第二结构件上具有第一出线孔;外观件,包覆于该第一结构件以及该第二结构件,且该外观件上对应该第一出线孔具有第二出线孔,该外观件通过第三固定件与该第二结构件结合固定;线扣结构,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线扣结构通过第四固定件固定于该第二结构件上,该线扣结构缠绕有线材,该线材的一端依次穿过该第一出线孔与该第二出线孔外露于该外观件,且该线扣结构用以调整该线材外露于该外观件的长度;其中,该第一结构件、该第二结构件、该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以及该第四固定件容置于该外观件的内侧,且无露出于该外观件的外侧。
[000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线扣结构具有走线管,该走线管依次穿过该第一出线孔以及该第二出线孔并与第三固定件结合,用以固定该第二结构件与该外观件。
[000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部,该第三固定件为用以与该第一外螺纹部螺合的第一螺帽;或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部,该第二出线孔的内壁上具有第一内螺纹部,该第三固定件为用以与该第一外螺纹部螺合的该第一内螺纹部;或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部,该第二出线孔的内壁上具有第一内螺纹部,该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一螺帽以及中空的第一螺柱,该第一螺柱的第一端螺合于该第一内螺纹部,该第一螺帽螺合于该第一螺柱的另一端。
[000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走线管与该第四固定件结合,用以固定该线扣结构于该第二结构件上。
[00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二外螺纹部,该第四固定件为用以与该第二外螺纹部螺合的第二螺帽;或
[0011]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二外螺纹部,该第一出线孔的内壁上具有第二内螺纹部,该第四固定件为用以与该第二外螺纹部螺合的该第二内螺纹部。
[00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线扣结构具有走线管,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二外螺纹部,该第一出线孔的内壁上具有第二内螺纹部,该走线管依次结合于该第四固定件以及该第一出线孔,用以固定该线扣结构于该第二结构件上。
[00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三螺帽以及第三螺栓,该第三螺栓包括第三帽体以及具有外螺纹的第三柱体,该第三螺柱的该第三柱体穿过该第二结构件的第一开孔以及该外观件上的第二开孔与该第三螺帽螺合;或者该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三螺帽、第四螺帽以及具有外螺纹的第四柱体,该第四柱体穿过该第二结构件上的该第一开孔以及该外观件上的该第二开孔,且该第四柱体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三螺帽以及该第四螺帽分别螺合;或者,该第三固定件包括第四螺栓,该第四螺栓包括第四帽体以及具有外螺纹的第五柱体,该第二结构件上的第一开孔与该外观件上的第二开孔均为螺孔,该第四螺栓的该第五柱体依次螺合于该第二开孔以及该第一开孔。
[00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固定件包括卡勾以及卡孔,其中该卡勾与该卡孔其中之一位于该第二结构件上,其中之另一位于该外观件上,且该卡勾未外露于该外观件的外侧。
[001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固定件包括卡勾与卡扣,其中该卡勾与该卡扣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第一结构件上,其中只另一设置于该第二结构件上;或者该第二固定件包括螺钉及螺孔,且该螺钉及该螺孔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第一结构件上,其中只另一设置于该第二结构件上。
[00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吊灯,该吊灯包括:如上所述的吊挂装置以及灯头,该灯头连接于该线材。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吊挂装置及具有其的吊灯,通过新增螺帽固定件作为外观件固定及拆解机制,可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使得其具有可以调整悬垂长度(或吊挂高度)、无螺丝外露影响外观以及方便拆卸等优点。
[0018]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吊灯的示意图;
[0020]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吊挂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吊挂装置组装后的示意图;
[0022]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吊挂装置的线扣结构与第二结构件以及外观件结合的示意图;
[0023]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吊挂装置的示意图;
[0024]图6所示为图5中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结构件以及外观件结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见图2和图3,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吊挂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吊挂装置组装后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吊灯,该吊灯包括如下所述的吊挂装置10以及灯头(未于图中示出),其中灯头连接外露于吊挂装置10的线材11。吊挂装置10包括第一结构件12、第二结构件13、外观件14以及线扣结构15。第一结构件12通过第一固定件19固定于顶板16上,这里的顶板16可以是天花板或是其他一些位于高处的物件,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结构件12例如通过螺钉19固定于顶板16上,当然第一结构件12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如卡勾与卡扣的结合方式固定于顶板上。第二结构件13与第一结构件12通过第二固定件35固定结合并形成容置空间R,且第二结构件13上具有第一出线孔17。外观件14包覆于第一结构件12以及第二结构件13的外露区域,也就是说,对于本发明而言,从外观上是无法看到第一结构件12与第二结构件13的。且外观件14上对应第一出线孔17具有第二出线孔18,外观件14通过第三固定件与第二结构件13结合固定。
[0026]其中上述第一结构件12与第二结构件13均为承重件,外观件14则例如采用轻质材料形成,无需承重。
[0027]线扣结构15容置于容置空间R内,线扣结构15通过第四固定件固定于第二结构件13上,且线扣结构15缠绕有线材11,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线扣结构15会有部分突出于外观件外,因而是于线扣结构15的第一端151上缠绕有线材11。线材11的一端112依次穿过第一出线孔17与第二出线孔18外露于外观件14,且线扣结构15可用以调整线材11外露于外观件14的长度。且吊挂装置10安装完成后,第一结构件12、第二结构件13、第一固定件19、第二固定件35以及第四固定件容置于外观件14的内侧,且无露出于外观件14的外侧141。
[0028]其中,请继续参见图2、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中,线扣结构具15有走线管152,走线管152依次穿过第一出线孔17以及第二出线孔18并与第三固定件22结合,从而用以固定第二结构件13与外观件14。另外,于本实施方式中,走线管152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部153,第三固定件22为用以与第一外螺纹部153螺合的第一螺帽。
[0029]当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走线管152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部153,第二出线孔18的内壁上具有第一内螺纹部,而第三固定件则为用以与第一外螺纹部153螺合的该第一内螺纹部。又或者,再一实施方式中,走线管152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部153,第二出线孔18的内壁上具有第一内螺纹部,而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一螺帽以及中空的第一螺柱,该第一螺柱的第一端螺合于该第一内螺纹部,该第一螺帽螺合于该第一螺柱的另一端。如此同样也可以实现线扣结构15与第二结构件13以及第二结构件13与外观件14之间的固定。
[0030]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第一出线孔17与第二出线孔18的内壁均具有内螺纹部,而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一螺帽以及中空的第一螺柱,该第一螺柱的第一端螺合于第一出线孔17与第二出线孔18的内螺纹部,该第一螺帽螺合于该第一螺柱的另一端,而线材11可以缠绕于第一螺柱位于容置空间R的部分。如此同样也可以实现线扣结构15与第二结构件13以及第二结构件13与外观件14之间的固定,亦可以取消走线管152的使用。
[0031 ] 还请继续参见图2-图4,本实施方式中,走线管152与第四固定件21结合,用以固定线扣结构15于第二结构件13上。且本实施方式中,走线管152的外壁上具有第二外螺纹部155,第四固定件21为用以与第二外螺纹部155螺合的第二螺帽。因而对于本实施例而言,走线管152与第四固定件21螺合后依次穿过第一出线孔17以及第二出线孔18并与第三固定件22螺合,以固定线扣结构15于第二结构件13上,而且由于第四固定件21以及第三固定件22与走线管152的外壁上外螺纹部的配合,同时也起到了固定第二结构件13与外观件14的效果。另外,由于第三固定件22为第一螺帽,因而此吊挂装置组装完成后,从外观上来看是无法看到有螺丝或螺柱外露的,保证了吊挂装置的外观完整性。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另一实施方式中,走线管152的外壁上具有第二外螺纹部155,第一出线孔17的内壁上具有第二内螺纹部,而第四固定件则为用以与第二外螺纹部155螺合的第二内螺纹部。
[0032]此外,再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走线管152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部,第一出线孔17以及第二出线孔18的内壁上均具有内螺纹部,走线管152依次螺合于第一出线孔17以及第二出线孔18上的内螺纹部,以固定线扣结构15于第二结构件13上,且可固定第二结构件13与外观件14,当然,为保证吊挂装置的外观完整性,线扣结构15的下端外螺纹部不易突出于外观件14的外侧141。
[0033]此外,对于线材11长度的调整,如图4所示,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吊挂装置的线扣结构与第二结构件以及外观件结合的示意图,当需要调整线材11的长度时,可将线扣结构15下方的套管154向上推动,套管154会使位于走线管152中的钢珠156退开,线材11可移动;当调整线材11长度至适合后,即可释放套管154并向下拉线材11,钢珠156会向下并向线材11迫紧,固定住线材U。
[0034]另外,较佳地,本发明的外观件14为非圆形结构。
[0035]请参见图5和图6,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吊挂装置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5中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结构件以及外观件结合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吊挂装置10’,其线扣结构15具有走线管152,走线管152的外壁上具有第二外螺纹部155,第一出线孔17的内壁上具有第二内螺纹部,走线管152依次结合于第四固定件21以及第一出线孔17,用以固定线扣结构15于第二结构件13上。对于此种情况,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三螺帽32以及第三螺栓,第三螺栓包括第三帽体31以及具有外螺纹的第三柱体32,第三螺柱的第三柱体32穿过第二结构件13的第一开孔27以及外观件14上的第二开孔28与第三螺帽32螺合,因而第三固定件于外观件14外侧141的露出部分为第三螺帽32。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三螺帽、第四螺帽以及具有外螺纹的第四柱体,第四柱体穿过第二结构件13上的第一开孔27以及外观件14上的第二开孔28,且该第四柱体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三螺帽以及该第四螺帽分别螺合,此时,第三固定件于外观件14外侧141的露出部分为第三螺帽或第四螺帽,也就是说,如果第三螺帽位于外观件14远离第二结构件13的一侦牝则外露于外观件14的即为第三螺帽,反之,若第四螺帽位于外观件14远离第二结构件13的一侧,则外露于外观件14的即为第四螺帽。又或者再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固定件包括该第四螺栓,该第四螺栓包括第四帽体以及具有外螺纹的第五柱体,该第二结构件上的第一开孔与该外观件上的第二开孔均为螺孔,该第四螺栓的第五柱体依次螺合于该第二开孔以及该第一开孔。
[0036]当然,本实施方式中,还可包括第五固定件22’,第五固定件22’例如为螺帽。走线管152依次结合于第四固定件21以及第一出线孔17后穿过第二出线孔18后螺合于第五固定件22’,即可固定线扣结构15于第二结构件13上,同时也可以与第一固定件一起起到双重固定第二结构件13与外观件14的作用。
[0037]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还可包括卡勾以及卡孔,其中该卡勾与该卡孔其中之一位于第二结构件13上,其中之另一位于外观件14上,且当卡勾与卡孔结合后,卡勾不会未外露于外观件14的外侧141。上述同样可以起到固定第二结构件13与外观件14的目的。
[0038]至于第一结构件12与第二结构件13之间的结合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结构件12与第二结构件13通过螺钉35锁固,亦即第二固定件包括螺钉及螺孔,且螺钉或螺柱及螺孔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第一结构件12上,其中只另一设置于该第二结构件13上。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结构件12上具有固定孔121,第二结构件13于对应固定孔121的位置具有固定孔131,螺钉35与固定孔121以及固定孔131锁固,从而固定第一结构件12与第二结构件13。又或者,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结构件与该第二结构件通过卡勾与卡扣配合固定,即第二固定件包括卡勾与卡扣,其中该卡勾与该卡扣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第一结构件上,其中只另一设置于该第二结构件上。由于第一结构件12与第二结构件13的外露区域包覆有外观件14,所以即便是第一结构件12与第二结构件13采用螺钉或其他外露的固定件结合,也不会影响到吊挂装置的外观完整性。
[0039]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吊挂装置及具有其的吊灯,通过新增螺帽固定件作为外观件固定及拆解机制,可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使得其具有可以调整悬垂长度(或吊挂高度)、无螺丝外露影响外观以及方便拆卸等优点。
[0040]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
1.一种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吊挂装置包括: 第一结构件,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于顶板上; 第二结构件,该第二结构件与该第一结构件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结合并形成容置空间,且该第二结构件上具有第一出线孔; 外观件,包覆于该第一结构件以及该第二结构件,且该外观件上对应该第一出线孔具有第二出线孔,该外观件通过第三固定件与该第二结构件结合固定; 线扣结构,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线扣结构通过第四固定件固定于该第二结构件上,该线扣结构缠绕有线材,该线材的一端依次穿过该第一出线孔与该第二出线孔外露于该外观件,且该线扣结构用以调整该线材外露于该外观件的长度; 其中,该第一结构 件、该第二结构件、该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以及该第四固定件容置于该外观件的内侧,且无露出于该外观件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扣结构具有走线管,该走线管依次穿过该第一出线孔以及该第二出线孔并与第三固定件结合,用以固定该第二结构件与该外观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部,该第三固定件为用以与该第一外螺纹部螺合的第一螺帽;或 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部,该第二出线孔的内壁上具有第一内螺纹部,该第三固定件为用以与该第一外螺纹部螺合的该第一内螺纹部;或 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外螺纹部,该第二出线孔的内壁上具有第一内螺纹部,该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一螺帽以及中空的第一螺柱,该第一螺柱的第一端螺合于该第一内螺纹部,该第一螺帽螺合于该第一螺柱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走线管与该第四固定件结合,用以固定该线扣结构于该第二结构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二外螺纹部,该第四固定件为用以与该第二外螺纹部螺合的第二螺帽;或 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二外螺纹部,该第一出线孔的内壁上具有第二内螺纹部,该第四固定件为用以与该第二外螺纹部螺合的该第二内螺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扣结构具有走线管,该走线管的外壁上具有第二外螺纹部,该第一出线孔的内壁上具有第二内螺纹部,该走线管依次结合于该第四固定件以及该第一出线孔,用以固定该线扣结构于该第二结构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三螺帽以及第三螺栓,该第三螺栓包括第三帽体以及具有外螺纹的第三柱体,该第三螺柱的该第三柱体穿过该第二结构件的第一开孔以及该外观件上的第二开孔与该第三螺帽螺合;或者该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三螺帽、第四螺帽以及具有外螺纹的第四柱体,该第四柱体穿过该第二结构件上的该第一开孔以及该外观件上的该第二开孔,且该第四柱体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三螺帽以及该第四螺帽分别螺合;或者,该第三固定件包括第四螺栓,该第四螺栓包括第四帽体以及具有外螺纹的第五柱体,该第二结构件上的第一开孔与该外观件上的第二开孔均为螺孔,该第四螺栓的该第五柱体依次螺合于该第二开孔以及该第一开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固定件包括卡勾以及卡孔,其中该卡勾与该卡孔其中之一位于该第二结构件上,其中之另一位于该外观件上,且该卡勾未外露于该外观件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件包括卡勾与卡扣,其中该卡勾与该卡扣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第一结构件上,其中只另一设置于该第二结构件上;或者该第二固定件包括螺钉及螺孔,且该螺钉及该螺孔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第一结构件上,其中只另一设置于该第二结构件上。
10.一种吊灯,其特征在于该吊灯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吊挂装置;以及 灯头,该灯头连接于该线材。
【文档编号】F21V21/104GK103953899SQ201410109447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蔡腾毅, 陈姿伶 申请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