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机的成圈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成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165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编机的成圈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成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编机,更确切地是关于经编机的成圈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成圈装置。本发明在缝编机上使用成效更大。
广为所知的经编机成圈方法(SU,A,266125),它包括,经纱由导纱针绕过沉降片,形成沉降弧后向织针转移,最后钩取沉降弧、针下降、脱掉针上的旧线圈,由沉降弧形成新线圈,上升到结束。
为了实现这种成圈方法采用的部件有能沿与织针平面垂直的方向运动的沉降片座,它上面固装有成圈沉降片;以及导纱针梳栉,它的导纱眼中穿过经纱。由导纱针组成的梳栉安装成可沿着织针平面移动和沉降片之间摆动从而以沉降弧形式向织针垫纱。
但是,这种方法和装置有不足之处,它导致线圈形成周期变长,同时必须完成一系列的变化沉降片和沉降片座一起向前移出,导纱针沿着沉降片和在沉降片之间移动以垫入经纱,然后织针上升钩住垫在沉降片上的纱线。这不仅使成圈过程复杂化,而且增加形成一个线圈横列所需的时间,固而这种方法是一种低效率的方法。
此外,导纱针梳栉占据编织区域,造成机器看管不方便,还需要所有参与成圈的机构同步工作。
以本发明为基础,在经编机上建立的成圈方法和实现这方法的成圈装置,其目的在于通过合并工艺程序提高生产率和简化经编机的结构。
解决所提任务的途径是,在经编机的成圈方法中用沉降片将经纱以沉降弧形式垫入织针下降的织针钩住每根沉降弧,脱掉针上旧线圈,由沉降弧形成新线圈,织针上升。根据本发明,以沉降弧形式垫入每根纱线是在针上升时完成的,而且在针下降与钩住纱线的同时,用这纱线形成另一个沉降弧,它向毗邻的织针移动,在下一成圈过程中织针上升时将纱线垫入这枚针上。
这样,从纱线垫入的沉降弧和针的上下完全结合在一起。从编织过程中省去针静止不动和针上垫纱的时间,其结果是提高了编织过程的生产率。
在用经纱向沉降片垫纱的同时,合理地根据织物结构在这沉降片上垫上另一系统的纱线,可以扩大机器的工艺可能性。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由经编机的成圈装置来实现,其中包括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织针;沉降片座和固定在上面的沉降片;沉降片座在与织针正平面垂直方向的摆动机构;机器主轴与沉降片座的连结;根据本发明,每个沉降片由两个平行配置的部分组成,其中一个有最小尺寸的导纱孔,另一部分做成沉降片形状,并有片顎,它面向织针并以片喉形状握持离开沉降片第一部分导纱孔的纱线;而且,沉降片座配置成可以沿织针正平面作往复直线运动,以及沉降片座和使它在织针之间摆动的机构的输出机件铰接,以保证沉降片座有两个运动自由度。
这样设计的沉降片和片座的动作,可以去除导纱针梳栉和用于沿织针平面移动及在沉降片之间摆动的机构,因为导纱针的作用已由沉降片自身完成,这就能简化成圈机件的结构。此外,合并成圈过程的动作能简化工作机构的位移轨迹,去掉停顿时间也就相应于减少织针动程。这改善了在主轴高速回转时工作机器的动力状态,还有助于减轻机器运动部件的重量。减少传动部件的数量和构件总数,机器维修方便,并提高机器的可靠性和可修理性。
根据沉降片的加工方法,沉降片带有导纱孔的那部分可以做成带有加长部位的形状,在这部位有导纱孔,或者做成导纱针形状。这还为(生头)上机时创造了额外的便利。
为了减少沉降片座在织针的垂直平面摆动时纱线与片顎的摩擦力,片顎要适当地磨成圆角。
按照本发明的加工方案,垂直于织针平面的摆动机构采用曲柄连杆机构,这减少了机构另件的数量,减轻运动部件的重量,从而提高机速。
在沉降片座垂直织针平面摆动的机构的输出机件上合理地装有用于第二系统经纱的导纱针梳栉,它能和沉降片座一起摆动,并且能沿织针平面作直线往复运动,其方向选择取决于织物结构,这就扩大了机器的工艺可能性和实现两组纱线编织过程。
所以,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与实现这方法的成圈装置能极大地提高经编机的生产率,使其机构简化,改善使用和纱线编织时的动态条件。
最后,用所述方法及其成圈装置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引用的附图为

图1-说明机器的成圈装置;
图2a)、b)、c)-形成第一横列线圈的沉降弧;
图3-从针上脱圈和沉降片向相邻针移动;
图4-形成第一横列的线圈和停在相邻针上方的沉降片;
图5-钩取沉降弧以形成第二线圈横列;
图6-用其它形式的沉降片垫纱;
图7-与图6相应的沉降片,侧视;
图8-用另一类沉降片垫纱;
图9-与图8相应的沉降片,侧视;
图10-沉降片座与沉降片运动机构略图;
图11-沉降片座沿垂直织针平面方向摆动的机构;
图12-实现沉降片座与图11机构执行件活动连接的方法;
图13-两组经纱的成圈过程。
为了实现所提的方法,现有的经编机(缝编机)具有直线往复运动,例如在垂直平面,织针1,(图1),沉降片座2与沉降片3,每个沉降片由两个部分组成,例如双沉降片4和5。沉降片4、5中每个都有引导经纱7形成沉降弧8的导纱孔6(图2),以及沉降片片喉9(图1)。为了成圈,沉降片座2和沉降片3配置成能沿垂直于织针正平面方向摆动和沿着织针正平面直线往复运动。
按照所提的方法,成圈过程按下述方式完成。
当针1上的旧线圈退圈时(图2),织针1上升进入沉降片3的4和5部分的中间空挡。当针1的针钩10上升到略高于垫放在沉降片3的片4和5之间的沉降弧8时(图2),后者开始向针1背后摆动,将沉降弧8移到针杆上(图2c)。随后,针1下降,以便用众所周知的方法脱掉旧线圈和形成新线圈11,而沉降片3(图3、4)向针背后移到最大位置后,沿着针的正面移向邻近针I1,同时形成另一个沉降弧12。在脱圈之前,沉降片3结束针后横移,向针前摆动停在邻近针I1针头上方,完成这些动作,垫入沉降弧12以便由相邻针I1在下一个编织过程中上升钩取纱线。
纱线拉紧后,针I1重新上升退圈和进入沉降片3的片4和5的空挡处以钩取沉降弧12,成圈过程按所分析的类似方式重复进行。
沉降片3如同向左一样也能沿织针正平面向右横移,这取决于织物结构。
按照图6和7的方法,每个沉降片3由具有图6、7所示形状的沉降片13、14组成。只在沉降片13上有导纱孔6,而且带有孔6的沉降片13的15部位具有加长的外形,在沉降片14面向针1的前边具有凸缘16以形成片喉17,用于握持由沉降片13的导纱孔6引出的纱线7。
根据图8所介绍的方法,沉降片3的一部分由沉降片18组成,而另一部分为导纱针19,平行配置的沉降片18的上边缘处于同一高度,如图9所示。与沉降片14一样在沉降片18上具有片顎20和片喉21。片顎16和20被磨成圆角。
采用这些外形的沉降片3的成圈过程是按照前述方法进行的,而且有在针头1和I1进入沉降片13与14或导纱针19和沉降片18之间的空挡后,沉降片座2和沉降片3向后摆动,以保证纱线垫入织针上(图6和8)。在针退出沉降片空挡后,沉降片座和沉降片开始沿织针正平面横移,然后垂直于织针正平面向前摆动,使沉降片的导纱孔或导纱针19在下半个循环处于针1上方。在图6、8中这些运动用箭头表示。在针重新上升到沉降片中间后,重复开始成圈过程。
为了说明沉降片座2和沉降片3的移动能够采用不同的机构。在机器主轴22(图10)上平行装有两个沉降片座在垂直织针正平面方向的摆动机构23。
为了使沉降片座2和沉降片3沿织针正平面左右横移,采用安装在以常用方式和主轴22连接的轴24上的机构25,它由花滚筒形式的凸轮组成,同样可用铰接连杆。机构23与25的接合件26通过铰接连杆27与沉降片座2相连,以保证它有两个自由度的移动,即沿着针正平面和垂直针正平面运动。
图11介绍了实现沉降片座和沉降片在针间摆动的曲柄连杆机构方案。从主轴22通过凸轮28、连杆29和连接件到悬架30带动沉降片座2,它在织针上方,在铰接连杆27的固装在悬架30上的导轨31上摆动。
图12为采用铰接连杆27的示例,包括固定在悬架30上的导轨31和固装在支架33上的圆轴32,沉降片座2装在支架33上。轴32在机构25的作用下,在导轨31里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其动程取决于机器的机号和织物结构。
为了获得两系统编织和绗上底布或坯布的名称,成圈装置有眼子针梳栉和导纱针35以用于第二系统的经纱。沉降片34在导轨36中移动(图11),导轨36和31一样固装在悬架30上,机构37动作和25相同,固装在主轴24上,两者相位差180°,在机构37的作用下(图10),使眼子针梳栉获得沿织针正平面的往复运动,其方向和沉降片座2运动相反。因为眼子针梳栉34通过导轨36和带动沉降片座2和沉降片的悬架30相连,所以梳栉34和沉降片座2一起沿垂直织针正平面方向摆动。
根据提出的方法形成双梳栉编织按下列方式进行。
在由纱线形成沉降弧12(图13)和垫纱的同时,由第二系统经纱形成沉降弧38,它们以与沉降弧12相反的方向垫入针1上。在沉降弧12的上端,第一系统经纱停留在导纱针19的孔中,而第二系统经纱的沉降弧38在眼子针35的导纱孔中,沉降弧38的下端织入已形成的布面中,它在图13象征性地以旧线圈的弧说明。
针1上升到眼子针19和沉降片3的片18之间的空挡中,它上面已交叉地安置着沉降弧12和38,在沉降片座2和眼子针梳栉34由针背向后摆动的同时,针向下运动,带动沉降弧12和38并由它们形成双梳织物的线圈。
图13中,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眼子针梳栉34和导纱针35,将沉降片3的片座2升高。
从第二系统的经纱垫入沉降弧38的方向可以和沉降弧12的垫纱方向相同,这取决于织物结构。
权利要求
1.在经编机上的成圈方法中用沉降片(3)将经纱以沉降弧(8)形式垫入织针(1),下降的织针钩住每根沉降弧(8),脱掉织针上归纱圈,由沉降弧形成新纱圈,织针上升,这种方法特征是以沉降弧(8)形式垫入的每根纱线是在织针(1)上升时完成的,并且在织针(1)下降的同时钩住纱线,用这一纱线形成的另一个沉降弧(12),它向毗邻的织针(I1)移动,在下一成圈过程中织针(I1)上升时将纱线垫铺入这枚织针(I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的特征是在用经纱向沉降片(3)垫入纱的同时,还可以用第二系统来的经纱沉降弧(38)垫入这个沉降片,而纱线的走向根据织物结构来选定。
3.实现权利要求1的方法的经编机上的成圈装置包括,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织针(1);沉降片座(2)和固定在它上面的沉降片(3);沉降片座(2)沿着垂直于织针(1)正平面作摆动运动的机构(23);沉降片座(2)与机器的主轴(22)的连接,该成圈装置的特征是,每个沉降片(3)由两个相互平行配置的部分组成,其中一个有最小尺寸的导纱孔(6),另一个做成沉降片形状,并有片顎,它面向织针,并以它的片喉(17)形状握持着离开第一部分导纱孔的纱线;而且沉降片座(2)配置成可以沿着织针正平面作往复直线运动,以及沉降片座(2)使它与在织针之间摆动机构的输出机件铰连,以保证沉降片座(2)有两个自由度。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圈装置的特征是,每个沉降片(3)带有导纱孔(6)的那一部分可以做成带有加长部位(15)的形状,在这一部位上有导纱孔(6)。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圈装置的特征是每个沉降片3带有导纱孔(6)的那一部分可以做成导纱针(19)的形状。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圈装置的特征是每个沉降片的片(14,18),片顎(16,20)都被磨成圆角。
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圈装置的特征是沉降片座在沿着垂直于织针正平面方向摆动机构(23)是由曲柄连杆机构做成的。
8.按权利要求3的成圈装置为了实现权利要求2的成圈方法的特征是将第二经纱系统用的眼子针梳栉(34)安装在沿着垂直于织针正平面方向摆动机构的输出机件上,并使眼子针梳栉(34)与沉降片座(2)有一起作往复摆动的可能性,而它的方向则根据织物结构来选定。
全文摘要
编织机的成圈方法及其成圈装置有可能合并工序和提高生产率。为此,以沉降弧形式在织针(1)上升的同时垫入纱(7),而当织针(1)下降的同时形成这一经纱的另外沉降弧(12),它移动至毗邻的织针(I
文档编号F21V5/04GK1038509SQ8810337
公开日1990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6日
发明者阿斯尔姆·维尔恩查·玛尔查勒, 列夫·塔拉维查·查维斯尔 申请人:库塔伊西·波利特查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