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较好反光和聚光效果,采用多个LED实现定向照明的聚光LED光源。
【背景技术】
[0002]LED光源具有较好的光效和照度,十分节能,并且使用寿命较长,目前市场上现有的LED光源一般有聚光光源和散光源,聚光光源为了集聚光线通常要使用反光罩或聚光镜,并且每一个光源需要设置一个反光罩或聚光镜。对于具有多个LED光源的灯具,通常在每一个灯杯内设置有一个LED光源,每一个LED光源的前面设置一个透镜,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成本较高,用于定向照明时其聚光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以上现有LED光源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具有较好反光和聚光效果,采用多个LED实现定向照明的聚光LED光源。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种LED光源,包括灯体、发光体和反光罩,发光体和反光罩设在灯体内,灯体的后端设有电源连接插口,所述发光体包括两个以上LED灯珠,所述反光罩由多个碗形反光罩相交连接构成整体结构,每一个碗形反光罩设有一个光源孔,每一个光源孔内设有一个LED灯珠。所述灯体的前端设有外环,外环与灯体及反光罩之间设有镜片。
[000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体后端的电源连接插口是两根针式接插孔。
[000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有LED灯珠设在一块LED基板上,LED基板设在灯体与电源连接插口之间。所述电源连接插口通过螺纹与灯体连接和固定。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以上结构可知,采用多个LED作为光源,可以提高亮度和节省电能,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每个LED光源的碗形反光罩相交连接形成整体结构,能够精确设置反光罩反光和聚光的角度,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便于加工和安装,不仅使全部光源的反光和聚光效果更加一致,而且灯光光斑的中心不会出现黑点现象;本发明结构新颖,便于实现定向照明。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发明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不,一种LED光源,包括灯体1、发光体和反光罩3,发光体和反光罩3设在灯体I内,灯体I的后端设有电源连接插口 4,所述发光体包括两个以上LED灯珠2,反光罩3由多个碗形反光罩相交连接构成整体结构,每一个碗形反光罩设有一个光源孔,每一个光源孔内设有一个LED灯珠2。
[0015]本实施例中,LED灯珠2的数量是7个,灯体I的前端设有外环6,外环6与灯体I及反光罩3之间设有玻璃镜片5。灯体I后端的电源连接插口 4是两根针式接插孔41,所有LED灯珠2设在一块LED基板7上,LED基板7设在灯体I与电源连接插口 4之间,电源连接插口 4通过螺纹与灯体I连接和固定。以上实施例采用的LED发光体数量也可以是两个、3个、4个、5个、6个、8个或更多,灯体I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不论LED发光体数量和灯体I的形状如何改变,都应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LED光源,包括灯体、发光体和反光罩,发光体和反光罩设在灯体内,灯体的后端设有电源连接插口,其特征是:所述发光体包括两个以上LED灯珠,所述反光罩由多个碗形反光罩相交连接构成整体结构,每一个碗形反光罩设有一个光源孔,每一个光源孔内设有一个LED灯珠;所述灯体的前端设有外环,外环与灯体及反光罩之间设有镜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是:所述灯体后端的电源连接插口是两根针式接插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是:所述所有LED灯珠设在一块LED基板上,LED基板设在灯体与电源连接插口之间;所述电源连接插口通过螺纹与灯体连接和固定。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LED光源,包括灯体、发光体和反光罩,发光体和反光罩设在灯体内,灯体的后端设有电源连接插口,发光体包括两个以上LED灯珠,反光罩由多个碗形反光罩相交连接构成整体结构,每一个碗形反光罩设有一个光源孔,每一个光源孔内设有一个LED灯珠,灯体前端设有外环,外环与灯体及反光罩之间设有镜片,所有LED灯珠设在一块LED基板上。本发明每个LED的碗形反光罩相交连接形成整体结构,能够精确设置反光罩反光和聚光的角度,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便于加工和安装,全部LED光源的反光和聚光效果更加一致。本发明结构新颖,便于实现定向照明,可以节省电能,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F21V19/00, F21S2/00, F21V23/00, F21V17/00
【公开号】CN105202379
【申请号】CN201410239618
【发明人】黄厚俊
【申请人】黄厚俊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