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线束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线束总成,包括接插件护套,所述接插件护套内安装有接插件端子,所述接插件端子上安装有接插件锁片,且接插件端子上还套装有接插件密封圈;所述接插件端子与第一电线相连,所述第一电线分线后并通过尼龙扎带缠绕固定;所述第一电线分线后通过第一绝缘胶带缠绕后穿过密封塞;穿出密封塞后的所述第一电线分线上套装有第一绝缘套管,并通过第二绝缘胶带固定;所述第一电线分线后分别与位置灯、高压气体放电灯、近光灯、远光灯和LED控制模块相连。本发明的一种组合线束总成用电线将灯座和接插件连接在一起,具有结构合理、装配简便,成本低廉,更具人性化的特点。
【专利说明】
一种组合线束总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线束总成,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线束总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鉴于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上各类灯用组合线束总成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多功能发展,对汽车前照灯接插件的简约设计很有必要。根据前照灯组合线束的不断完善,对于前照灯组合线束总成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保证良好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的同时满足简约设计理念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组合线束总成。具有结构合理、装配简便,成本低廉,更具人性化的特点。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0005]—种组合线束总成,包括接插件护套,所述接插件护套内安装有接插件端子,所述接插件端子上安装有接插件锁片,且接插件端子上还套装有接插件密封圈;所述接插件端子与第一电线相连,所述第一电线分线后并通过尼龙扎带缠绕固定;所述第一电线分线后通过第一绝缘胶带缠绕后穿过密封塞;穿出密封塞后的所述第一电线分线上套装有第一绝缘套管,并通过第二绝缘胶带固定;所述第一电线分线后分别与位置灯、高压气体放电灯、近光灯、远光灯和LED控制模块相连。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接插件端子上套接有端子保护座。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接插件端子上设置有分线束属性标签。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组合线束总成用电线将灯座和接插件连接在一起,实现了每个灯座的功能,外观整洁;利用端子保护座保护接插件端子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具有结构合理、装配简便,成本低廉,更具人性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实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组合线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接插件护套,2-接插件端子,3-端子保护座,4-接插件锁片,5-接插件密封圈,6-第一电线,7-尼龙扎带,8-第一绝缘胶带,9-密封塞,10-第一绝缘套管,11-第二绝缘胶带,12-位置灯,13-高压气体放电灯,14-近光灯,15-远光灯,16-LED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2]实施例1
[0013]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线束总成,包括接插件护套I,接插件护套I内安装有接插件端子2,接插件端子2上套接有端子保护座3,接插件端子2上设置有分线束属性标签,接插件端子2上安装有接插件锁片4,且接插件端子2上还套装有接插件密封圈5;接插件端子2与第一电线6相连,第一电线6分线后并通过尼龙扎带7缠绕固定;第一电线6分线后通过第一绝缘胶带8缠绕后穿过密封塞9;穿出密封塞9后的第一电线6分线上套装有第一绝缘套管10,并通过第二绝缘胶带11固定;第一电线6分线后分别与位置灯12、高压气体放电灯13、近光灯14、远光灯15和LED控制模块16相连。
[00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组合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插件护套,所述接插件护套内安装有接插件端子,所述接插件端子上安装有接插件锁片,且接插件端子上还套装有接插件密封圈;所述接插件端子与第一电线相连,所述第一电线分线后并通过尼龙扎带缠绕固定;所述第一电线分线后通过第一绝缘胶带缠绕后穿过密封塞;穿出密封塞后的所述第一电线分线上套装有第一绝缘套管,并通过第二绝缘胶带固定;所述第一电线分线后分别与位置灯、高压气体放电灯、近光灯、远光灯和LED控制模块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端子上套接有端子保护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端子上设置有分线束属性标签。
【文档编号】F21W101/10GK106051645SQ201610512927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0日
【发明人】童广金, 张保忠
【申请人】合肥江淮新发汽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