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铝门窗组角机压紧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组角机压紧机械手的发明,具体涉及的是铝合金窗在组角机工作平台上压紧组角冲铆的机械手。
背景技术:
现代化建筑或高层建筑均以铝合金窗代替传统的木窗,在现有技术中铝合金窗大都是推拉式的,这种推拉式的铝合金窗打开时只能打开一扇窗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窗户的采光量和空气流通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将铝合金窗改为平开式,这种平开式的铝合金窗,采光量好、空气流通量大,而且密封性能好,这种铝合金窗的组角铆冲大部分用人工进行烦琐的劳动,而这种手工劳动精度差,成品率低,一旦产生组角或冲铆误差,就很难组装,目前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一种能自动组角的机器,但这种机器对门框压紧组角时,都要采用专门的空压机及其它附加设备对其压紧,这样就使用户在使用该机器时提高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既能提高铝门窗组合精度又能降低劳动强度,既能克服烦琐的工作程序,又能使机器生产平稳、可靠的组角和压紧机械手。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该铝门窗组角机压紧机械手包括有、油缸、顶板、臂杆、操纵手和导杆,并在所述导杆上设有压缩弹簧,其特征在于导杆上设有导向板和滑槽芯轴,所述滑槽芯轴可以在导向板的滑槽内滑动,所述导向板的滑槽成“之”字形,所述操纵手上设有橡皮压块;所述操纵手可以在臂杆上上下调节;所述臂杆、操纵手、导杆以及导杆上的滑动芯轴及导向板上均左右相互对称。本实用新型与公知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科学,采用液压装置噪声小、工作平稳可靠,消除了使用气源的烦恼,而且给广大客户的使用降低了成本,不需要再另购空压机和其它附加设备。按照本实用新型设计主题所制作的组角机压紧机械手,克服了手工组角烦琐的工序,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铝门窗的组合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各有关细节及其工作原理,该铝门窗组角机压紧机械手,整个装置包括有油缸1、顶板2、臂杆6、操纵手9和导杆3,所述导杆3上设有导向板5和压缩弹簧10,所述导向板5上设有滑槽,该滑槽成”之”字形设计,所述导杆3上设有滑槽芯轴4,当气缸工作时,芯轴4可在“之”字形的滑槽内按其曲线轨迹滑动;所述操纵手9上设有橡皮压块7,并且该操纵手9可以在臂杆6上上下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的铝门窗窗框,操纵手6上的橡皮压块7靠橡皮的弹性还可以调节操纵手9调节时的误差,以向铝门窗窗框施以适当的压紧力,并可保护铝门窗的窗框。所述的操作手9、臂杆6、导杆3以及导杆上的弹簧10及带”之”字形滑槽的左右导向板5均左右对称。当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油缸1得到命令后推出顶板2使对称的导杆3往下拉伸,这时导杆3的滑槽芯轴4通过导向板5的“之”字形滑槽移动,带动臂杆旋转20~30度,同时操纵手9上的橡皮压块7压紧放在工作台面板8上的工件,然后组角铆冲,使工件铆冲牢固后,命令油缸1复位,导杆3在滑槽及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回位,使机械手处于待命状态,准备下一轮的工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油缸的命令都是通过一种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的,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后,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其组角及压紧的快慢均可以对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参数重新进行设定,即可达到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铝门窗组角机压紧机械手,包括有工作台面(8)、油缸(1)、顶板(2)、臂杆(6)、操纵手(9)和导杆(3),所述导杆(3)上设有导向板(5)和压缩弹簧(10),其特征在于导杆(3)上设有滑槽芯轴(4),所述芯轴(4)可以在导向板(5)的滑槽内滑动,所述导向板(5)的滑槽成“之”字形,所述操纵手(9)上设有橡皮压块(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门窗组角机压紧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手(9)可以在臂杆(6)上上下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门窗组角和压紧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杆(6)、操纵手(9)、导杆(3)、导杆(3)上的滑槽芯轴(4)及导向板(5)左右相互对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门窗组角和压紧机械手,主要用于铝合金窗在工作台上旨在能准确地组角和铆冲,以降低废品消耗、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的而设计这种组角和压紧机械手。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工作台面(8)、油缸(1)、顶板(2)、左右臂杆(6)、操纵手(9)和导杆(3),并在导杆上设有弹簧(10),所述导杆上设有滑槽芯轴(4),所述滑槽芯轴可以在导向板的滑槽内滑动,所述导向板的滑槽成“之”字形,所述操纵手上设有橡皮压块(7)。当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命令油缸推动顶板,使导杆向下拉伸,设在导杆上的滑槽芯轴即沿导向板的滑槽滑动,导杆便带动臂杆使左右操纵手抱住工件放到工作台上进行组角铆冲,铆冲结束,即命令油缸释放,机械手在导板及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处于待命状态,进行下轮的工作。
文档编号B21J15/38GK2628182SQ03206309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4日
发明者黄锦棉, 黄志刚, 黄鸿楷 申请人:黄鸿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