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金属带回火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火轧机,特别是可以应用于金属带牵引下的回火轧制装备中的回火轧机,并且涉及回火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不同的冶金领域中,特别是对于金属带的制造,使用传统的回火轧机消除最可能在轧制作业之后出现的平直度缺陷。
如图1所示,回火轧机一般包括很多辊,这些辊绕着垂直于回火轧制金属带运动方向的轴线旋转,并在纵向和高度上偏置,以便形成金属带的波浪形路线,此外将金属带置于牵引力之下,从而使其在相反方向经历牵引-弯曲作用,使约束力均匀化。为达到这一目的,这种机械在图1中未图示的一个机架内包括纵向偏置的至少两个回火轧制单元,分别是上单元E’和下单元E,分别安装在金属带M的上方和下方;还包括机械或液压装置,用于在回火轧制位置与离开金属带的存放位置之间,沿金属带轧面的横向控制每套回火轧制单元垂直位移。
如图1所示,这种机械可以具有,例如,两个弯曲单元F1、F2,每个弯曲单元包括上回火轧制单元E’和下单元E;弯曲单元T,该弯曲单元T具有所谓的“拱顶校正器(vault corrector)”辊,它通过一套机械系统可以垂直调节;常常还具有安装“弯度(camber)”校正和去弯度辊的弯曲单元。
但是,根据应用场合可以使用其它的装备配置。
每个回火轧制单元包括横向底盘,在机架内垂直移动并承载回火轧制辊,称为工作辊,绕着垂直运动方向的轴线转动。对于回火轧制,工作辊的直径小,因此必须靠在支承件上,支承件通常是包括排成三行辊的两种中间辊。
载荷的传递和旋转中心是通过工作辊作用于中间辊和支承辊上,其中仅有支承辊装在横向底盘上。
然而,为了得到所需的弯曲-牵引作用,回火轧制工作辊应具有较小的直径,因此工作辊以非常高的速度旋转,其外表面以较快的速度磨损。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工作辊,甚至是中间辊。
为了进行更换,传统上使用拆卸装置,将需要维修的部件从回火轧制单元中拉出,使其横向移动到机器一侧,而金属带可以停留在机器中,金属带可以停止,或者是运动的。而对于简单地更换工作辊或任何其它的短时维修,优选地,将回火轧机停机打开并执行辊的更换,而不停止处理区中金属带的运动。
因此这些操作应当快速进行,并且这也是工作辊和中间辊通常简单地在其末端由轴向挡板夹持的原因,轴向挡板一般为陶瓷材料,承受金属带回火轧制过程中出现的轴向推力。但是,除回火轧制之外,在处理底盘时,此部件的安装仍与横向底盘在机器的打开和关闭阶段互相连接。
直到现在,回火轧制已经在独立的机器上进行,从钢卷上开卷的金属带位于下游重新卷取的上游。但是,目前需要将回火轧机安装到连续生产线中,特别是用于金属带退火和热镀锌的生产线。
在这些生产线中,钢卷在生产线的入口对焊,金属带在出口重新切割成钢卷。因此,分别在上游和下游放置金属带收集器,从而保证在入口焊接需要停止的过程中或者在出口切割的过程中,金属带在中央处理区以恒定的速度运动。通常,回火轧制单元装在速度基本恒定的中央区,以便得到所需的产品质量参数规律。
但是,两个连续钢卷之间的焊接一般形成多余的厚度,从而存在损坏回火轧辊的危险。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优选地,在焊点通过并接着金属带接触时打开回火轧机,同时移开回火轧辊。当设备靠在金属带上时,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承辊的部件再次由摩擦力驱动,从而不可避免地由于不同辊的旋转惯性在数秒内造成滑动,但这段数秒的时间在考虑到运动速度时将对应于几十米的金属带。
一般地,在连续退火或热镀锌生产线中,这样的滑动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由此引起的擦伤缺陷、腐蚀点或粗糙缺陷基本看不见或者至少不会降低普通钢的质量。
但是,目前在连续生产线中寻求处理其它类型钢,这些类型钢的表面更加容易损坏并且其外观比较重要,例如不锈钢。此外,这些钢常常表现出较小的摩擦系数,即,由辊的部件通过摩擦驱动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大滑动的机会。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专利JP-A-63-149017中披露,在离开回火轧制单元的位置上预先给工作辊一个基本对应于金属带运动速度的角速度,用于避免对接过程中的滑动。为达到这一目的,专利JP-A-63-149017包括在旋转过程中驱动中间行的支承辊,该支承辊通过离合器装在与电机连接的槽轴上。然后,旋转运动通过摩擦传递到中间辊上,再传递到工作辊上,被驱动的辊的旋转速度是可调的,以便于工作辊得到与金属带运动速度对应的角速度,从而能避免对接过程中的滑动。
这种结构使电机和离合器装在回火轧制单元的底盘上,位于金属带运动面的远处位置,但这仍存在某些缺点。
实际上,旋转转矩仅仅通过摩擦传递到工作辊上,并且这种作用取决于彼此转动件的作用压力。对于下单元,这个作用压力简单地对应于工作辊和中间辊的重量,只要工作辊不施加到金属带上。
相反,对于上单元,工作辊在其末端由两个轴承支撑,并通过悬挂在单元的底盘上,将工作辊向上拉,以便将其作用在中间辊和支承辊上。
为了能拆卸工作辊,弹簧通过可拆卸的钩连接到轴承上。
这种结构相当复杂,并且不可能总是保证足够的作用压力,用于在所需速度下通过工作辊的摩擦驱动它。
另一方面,受到旋转转矩的支承辊的角速度应当相对于所述辊、中间辊和工作辊的直径比可以调节,从而其角速度精确对应于金属带的运动速度。而且,这些不同部分的直径由于磨损可以略微改变,这在调节角速度时将考虑在内。并且,这种磨损在辊的长度上不是规则分布的,因此存在直径上的轻微差异,相应地使被驱动旋转的辊行的连续辊之间存在圆周速度差异。这种差异意味着中间辊和工作辊的一些部分上磨损增大,从而可以形成金属带的缺陷。因此可以达不到这种客观想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一种新结构解决上述不同问题。在本发明中,通过非常简单的装置,驱动工作辊的角速度确实对应于产品的运动速度,同时保持工作辊容易地和快速地拆卸和重新组装,并且如果需要,中间辊也是如此。
因此,本发明一般地应用于回火轧机,该回火轧机包括置于金属带两侧的至少两个回火轧制单元,并每个单元包括一个工作辊和一套支承件,绕其轴线可转动地装到横向底盘上,该部件可以平行于其自身移动,移动的位置在工作辊离开金属带的停止位置与工作辊作用在金属带上、同时在相反一侧由支承件支撑的回火轧制位置之间,由此每个工作辊在作用到金属带上之前可以旋转,旋转的角速度基本对应于金属带的运动速度。
根据本发明,驱动每个工作辊旋转的转矩是由直接作用于所述辊一端的旋转转矩决定的,使其角速度与金属带的运动速度一致。
为达到这一目的,每个工作辊的每一端由装在支撑部分上绕辊轴线旋转的定心轴颈承载,该支撑部分装在单元横向底盘上,平行于穿过氘核工作辊轴线的径向面可以滑动,由此相对于两个支撑部分的所述底盘的位置可以通过径向滑动进行调节,用于使工作辊平行于其轴线在一个位于其支承件上的应用位置与一个离开位置之间移动,每个工作辊的一个定心轴颈连接到一个直接为所述轴颈提供旋转转矩的装置上。
特别有优势的是,工作辊的每个支撑部分包括圆柱外壳形式的第一部分,其中装有支撑工作辊旋转并且中心位于穿过所述工作辊轴线的径向面上的轴承,以及形成一个臂的第二部分,臂可以在回火轧制单元横向底盘上安装的导向座的轨道上滑动。并且,每个支撑滑动部分与一个收回装置相联,所述收回装置在一个方向装在支撑部分上,在另一方向装在横向底盘上,用于将工作辊作用到其支承件上。
优选地,每个支撑部分包括底盘上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有优势地包括可旋转地装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的凸轮,其中一个位置是底盘离开位置,此时由于装在所述支撑部分上的收回装置使工作辊作用到所述其支承件上,另一个位置是底盘上的停止位置,用于推动支撑部分抵抗收回装置的作用力。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每个支撑部分包括支承部分,支承部分具有与至少一根导向棒配合的至少一个通道孔,导向棒的第一端装在横向底盘上,并延伸到支撑部分的支承部分另一端的第二端,第二端具有弹性装置的支承凸缘,使弹性装置压缩在所述凸缘与支撑部分的支承部分之间。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特征,工作辊的每个支撑部分用旋转内辊架承载定心轴承,其中穿有装在工作辊末端的支撑轴颈,在轴颈的延长部分上,两个轴颈中的一个向外伸出驱动端盖,驱动端盖连接到控制轴颈与工作辊绕其轴线旋转的装置。
有优势的是,工作辊两个支撑轴颈的每一个,在工作辊一侧形成与工作辊可拆卸连接装置配合的轴端,所述轴端可以在旋转支撑工作辊的工作辊夹持连接位置与脱离工作辊末端将工作辊拆卸的分离位置之间轴向移动,其中该连接装置可以包括形状配合的两个部分,分别位于轴颈和工作辊末端,并通过轴颈从分离位置轴向移动到夹持位置而彼此接合。
根据另一个特别有优势的结构,至少每个工作辊驱动轴颈的支撑部分装在导向座上平行于穿过工作辊轴线的径向面可以滑动,导向座与装在横向底盘上的滑板互相连接,滑板在两个支撑部分的夹持位置和工作辊末端离开间隙位置之间平行于工作辊轴线可以滑动,在夹持位置将工作辊末端配合到定心轴承上,在离开间隙位置用于拆卸所述工作辊。横向底盘具有将每个支撑部分的导向座的底座在工作辊末端夹持配合位置装在定心轴承上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在回火轧制单元的停止位置,可以由两个凸轮将工作辊从其支承辊上移开,然后拆卸,在重新组装到两个轴颈之间后,由两个支撑部分将工作辊沿相反方向推动,以便预先支撑在其支承件上。在这个位置,驱动工作辊旋转到对应于金属带运动速度的圆周速度,同时也驱动支承件旋转,从而在回火轧制位置与金属带接触时没有滑动的危险,因此不会破坏产品的表面质量。
而且,这种将工作辊作用在其支承件可以保持在回火轧制单元的停止位置,工作辊仅在需要拆卸和/或更换时从其支承件上离开。
此外,由于旋转转矩直接作用在工作辊上,因此绕其轴线旋转的角速度可以与金属带的运动速度一致,这不仅是在回火轧制单元的停止位置如此,而且在回火轧制期间在单元的工作位置也如此。
因此,不但在回火轧制停止之后进行接触时,而且在回火轧制期间,例如回火轧制区的运动速度突然变化,通过在跟随速度下旋转转矩直接作用在由其支承件摩擦驱动的工作辊上对工作辊和支承辊惯性的补偿,可以防止任何滑动的危险,包括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的其它优势特征将出现在下面特殊实施例的说明中,这些特殊实施例的给出是出于例证的目的,并且表示在附图中。
图1是回火轧制设备总成的示意图;图2是上回火轧制单元的总体侧视图;图3是上回火轧制单元一端的详细轴向剖视图;图4是两个回火轧制单元的侧视图;图5是沿图4中线V-V的水平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上所述,图1示意性地表示回火轧制设备的传统结构,例如其中包括两个弯曲单元F1-F2以及拱顶校正装置T,该拱顶校正装置T与升降辊D相关并且高度可以调节,以便在平行图1平面的纵向上形成在连续辊之间运动的金属带M的起伏路线。
对于回火轧制过程,通过公知的装置将金属带置于牵引力下,例如置于上游和下游之间称为“S辊”的张紧辊。例如,图1表示下游的张紧装置S。
每个弯曲单元包括两个回火轧制单元,分别是纵向偏移的下E和上E’,并且每个单元传统上包括与两个中间辊I相关联的一个工作辊A,当在图1所示的回火轧制位置上工作辊A作用在金属带上时,例如,借助未图示的千斤顶或螺栓,通过底盘C的垂直位移使中间辊I靠在三行支承辊G上。
图2是装在横向底盘1上的上回火轧制设备E’总成的侧视图。底盘1沿垂直金属带运动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受力横梁,并与千斤顶或推力螺栓的支撑部分10装配,将回火轧制单元作用到金属带上。
有优势的是,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根据相同公司的专利FR-A-2659254的实质结构,上单元E’的横向底盘绕水平轴线可以旋转,使单元的部件可以向上移动,便于辊的拆卸和更换。
如上所述,在传统使用的结构中,工作辊A和中间辊I彼此相靠,并仅在回火轧制位置靠在辊G上,因此它们与横向底盘C之间有间隙,并仅仅由轴向挡板横向夹持。
在本发明中相反,如图2和3所示,工作辊2的相反两端具有与辊的轴线20同心的两个轴颈3、3’,两个轴颈3、3’装在支撑部分4、4’的轴承30、30’上可以旋转,这更详细地表示在图3、4和5中。
在这种结构中,每个支撑部分4形成中心位于径向面P的一类轧辊轴承座,径向面P穿过工作辊2的轴线20;每个支撑部分4包括臂41,臂41可以在从底盘1朝金属带延伸的滑座5中径向滑动;以及外壳40形式的一个部分,该部分装在臂41与底盘相对的一端,其中装有轴颈3的轴承。
另一方面,工作辊2端部的每个支撑部分4与收回装置6相连,用于将工作辊2作用到其支承件上,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承件包括两个中间辊7、7’,中间辊7、7’轴向夹持在两个导向座5、5’之间,并且靠在可旋转地装在横向底盘1上的三行支承辊70上。
为达到这一目的,每个支撑部分4、4’在底盘1一侧装有底板44,至少两个弹簧6在径向平面P两侧对称地靠在底板上面并在相反方向上支撑在底盘1上。
如图4和5所示,每个弹簧6穿在座61上,座61穿过轴承座4底板4的孔并用轴向螺栓62装在底盘1上,座61包括用于压缩弹簧6的凸缘63。
这样,每个轴承座4、4’可径向滑动地装在至少两个座61上并被压缩在凸缘63与底板44之间的弹簧6推向底板1,底板44与底座51平行,二者之间有一个小的距离。
这样,支撑工作辊2两端的两个轴承座4、4’被推向横向底盘1,同时将工作辊作用到支撑在辊70的中间辊7、7’上。
如同传统方法,中间辊7没有装轴承,而是简单地横向夹持在两个轴向挡板之间,每个轴向挡板包括装在外壳72中的陶瓷小块71,外壳72通过后延伸73装到导向座5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导向座5包括承载有轨道50的两个分开的支柱52,具有两个凹槽53的横梁54架在轨道50之间,分别在两个中间辊7、7’的中心挡块71的延伸73都拧在凹槽53中。
每个外壳72由啮合在延伸73的螺纹孔中的夹持螺栓夹持,延伸73在外壳72中平行于两行辊70的二分面滑动,其间有一间隙使中间辊轻微调节。
这样,当弹簧6将工作辊2作用到支承辊7上时,后者平行于自身可以稍微移动,以便作用到支承辊70上。
除了上面描述的以外,工作辊2受到一定磨损并且可以更换。为了更换,承载两个支撑部分4的两个导向座5的底座51装在横向底盘1上,平行于辊轴线可以滑动。
为达到这一点,如图4和5所示,每个底座51配有中心槽,与横向底盘1的直线凸台11配合。而且,直线凸台11具有两个纵向空腔12,内部分别可滑动地装有两根条13,条13通过螺栓14连接到底座51上,从而在滑动之后将底座51锁定在选择的位置上。
此外,工作辊的每个轴颈3包括两个彼此配合并通过螺栓34互相连接的部分,分别是枢轴销31和轴32,枢轴销31沿其轴线连接在工作辊2末端,轴32的一端穿入轴承30中,因此轴向与支撑部分4和导向座5互相连接。
在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枢轴销31和轴32具有分别凹下和凸出的配合圆锥部分,二者彼此咬合,同时保证工作辊2的定心和驱动旋转,轴32的一个末端,例如图3的左端,具有端盖33,由未图示的电动装置产生的旋转转矩作用在其上面。
但是,为了能拆卸工作辊2,其作用在中间辊7、7’上的作用压力应当加以限制。
为达到这一目的,工作辊2的轴颈3、3’的每个轴承座4、4’装有移开辊的装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偏心凸轮8,凸轮8装在轴承座4的中心槽41中,绕轴线80可以转动。这样,如图4所示,偏心凸轮8绕其轴线80转动时推动每个支撑部分4、4’的底板44,同时增大对弹簧6的压缩。这样,工作辊2与中间辊7、7’稍微分离,可以将导向座5、5’和支撑部分4、4’移开,以便释放辊2两端的枢轴销31。
因此,在松开螺栓14的同时松开底座51以及在松开螺栓34的同时拆卸每轴颈3的两个部分31、32之后,两个导向座5可以与支撑部分4、4’和驱动轴端32、32’的轴承30、30’一起移动。
对于下回火轧制单元E,如图3、4和5所示,由此与其轴承30、30’分开的工作辊2简单地落在其支承辊70上,因此容易抽出和更换。
如果需要,也可以抽出并更换落在支承辊70上的中间辊7、7’。
对于图2所示的上回火轧制单元E’,特别有意思的是,根据已经提到的法国专利FR 2659254的结构,安装的横向底盘1可以绕水平轴线15旋转。实际上,在任何拆卸操作之前,可以将上回火控制单元E’翻转180°,使工作辊2置于其支承件上方,并且当轴端32、32’与轴承座4、4’分开时落在支承件上。
在更换工作辊2之后以及可能更换中间辊7、7’之后,轴承座4、4’拧紧,使枢轴销31和轴端32的圆锥部分彼此咬合。接着在将具有平面81的偏心凸轮8沿另一方向转动的同时,将辊2作用到中间辊7、7’上,使弹簧6将底板44朝底座51推动。
为了防止凸轮8锁住,底板44与底座51之间的空间通过可调节挡块64保持最小值,可调节挡块64包括与底板44的螺纹孔啮合的螺栓。
如同传统方法,这些操作可以在每个回火轧制单元上进行,在维修位置从机器的横向底盘上抽出的单元部件,在工作位置又放回到机架内。
此外,如上所述,每个工作辊2的两个轴颈中的一个,例如图2的左侧轴颈,延伸到驱动端盖33,例如端盖33带有槽,根据机器中采用的一般结构,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电动装置,如减速齿轮、皮带轮和带或者其它的运动传递件。例如,图1和2中示意性表示的电动装置9,可以装在固定机架上或者每个回火轧制设备E、E’的底盘上,并且通过双万向节伸缩延伸36可拆卸地连接到工作辊2、2’,从而在传递旋转转矩的同时可以根据所有支承件直径符合工作辊轴线的所有位置。
另一方面,使用能调节两个回火轧制单元工作辊的旋转速度的装置,同时考虑其直径,以使它们的圆周速度与运动带的直线速度一致。这种运动速度可以通过传感器92在每个时刻进行测量,例如可以是一个张紧块S的辊旋转速度,目前这种张紧块S置于回火轧机的两侧,用于将金属带置于牵引力作用下。
上面描述的结构相当经济地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案,用于解决所有上述问题,特别是避免滑动作用对产品表面状态的损坏,同时便于回火轧制设备的维护。
实际上,由于旋转转矩可以直接作用于每个工作辊的一个轴颈,其角速度可以精确调整,特别是与金属带的运动速度一致,从而两个速度在每个时刻保持相同。
此外,通过可拆卸地连接到辊2的轴颈直径驱动每个辊旋转,便于辊的拆卸和重新组装。
实际上,在整个回火轧制单元处于其停止位置时离开金属带,通过简单地转动凸轮8可以推动两个支撑部分4、4’以及辊2。接着,两个支撑部分4、4’轴向移开将辊2释放,在此位置上,辊2离开中间辊7、7’并可以在没有损坏表面的任何危险下抽出。
在重新组装工作辊2之后,通过转动凸轮8使工作辊2再次作用到中间辊7和辊70上。该部件夹持在通过校准弹簧6调节的载荷下。
工作辊2可以进行旋转,并且它们通过摩擦驱动中间辊和支承辊。当达到与金属带同步速度时,通过将两个单元E、E’放置在其回火轧制位置,机器可以闭合,这样工作辊与金属带接触,而没有任何的滑动以及没有任何标记产品的危险。
并且,甚至在回火轧制过程中,利用精确控制以及控制工作辊角速度的可能性,可以驱动工作辊永久性处于与金属带运动速度对应的角速度,这能吸收回火轧制过程中的速度变化,而没有任何滑动的危险,从而甚至应用于具有小摩擦系数的金属带。
显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为了例证目的而刚刚描述的实施例的细节,反而在不偏离本发明保护领域的条件下可以做出其它的变化。
这样,等价装置可以应用于工作辊轴承中的可拆卸轴颈部件、轴承滑动部件,轴承滑动部件同时在轴向和径向滑动,并将所述辊应用到其支承件上。
特别是,弹簧6可以替换为其它装置。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工作辊的作用载荷对于下单元E和上单元E’是不同的,其中重量需要补偿。因此,如图4所示,上工作辊的轴承座有利地与两对弹簧相联,两对弹簧相对于径向面P是对称的。一方面,弹簧60仅仅施加需要驱动辊和中间辊旋转的作用压力;另一方面,两个弹簧65被校准,用于承受工作辊2及其两个轴承座4、4’的重量,其驱动装置36以及基本上未被底盘直接承载的所有部分。
此外,在较简单的实施例中,仅有驱动轴颈3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辊的末端,其它轴颈保持装在辊上并能简单地轴向配合在相应轴承的内辊座中,用于重新组装辊,部分4’的导向座支撑装到底盘上的轴承。
在权利要求中提及的技术特征之后出现的参考标记,仅仅是便于理解本发明,而不是限制其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回火轧制金属带的轧机,包括控制金属带在纵向和在运动平面的张紧调节运动的装置;至少两个回火轧制单元E、E’,所述单元E、E’置于金属带M的两侧并且每个单元包括工作辊(A、2)和一套(I、7)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装在横向底盘(C、1)上绕着彼此平行并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旋转轴可以旋转;以及控制每套回火轧制单元(E、E’)位移的装置,所述位移是在工作辊(A、2)离开金属带的停止位置与工作辊作用在金属带上的同时在相反一侧支撑在支承件(I、7)上的位置之间平行于回火轧制单元自身的位移,而每个工作辊(2)在作用到金属带(M)上之前以基本对应于金属带运动速度的角速度旋转,其特征在于每个工作辊(2、2’)的每一端由定心轴颈(3、3’)支承,所述定心轴颈(3、3’)装在支撑部分(4、4’)上绕着所述工作辊的轴线可以旋转,所述支撑部分(4、4’)装在所述单元(E、E’)的横向底盘(1)上平行于穿过所述工作辊(2)轴线的径向面(P)可以滑动,并且两个支撑部分(4、4’)相对于所述底盘的位置可以通过径向滑动使工作辊(2)位移进行调节,所述径向滑动是在所述工作辊作用在其支承件(7、7’)的位置与离开位置之间平行于其轴线的滑动,并且每个工作辊(2、2’)可以通过直接作用在其一个定心轴颈(3)的旋转转矩绕其轴线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工作辊(2)的每个支撑部分(4、4’)包括盒形的部分(40),其中装有轴承(30),用于可旋转地支撑工作辊(2)的相应轴颈(3、3’),其中心位于穿过所述辊(2)的轴线(20)的径向面(P),并且包括臂(41),所述臂(41)可以在回火轧制单元横向底盘(1)上安装的导向座(5)上设置的轨道(50)上滑动。
3.如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滑动部分(4、4’)与一个收回装置(6)相联,所述收回装置(6)在一个方向装在支撑部分(4)上,在相反方向装在横向底盘(1)上,用于将工作辊(2)作用到其支承件(7、7’)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部分(4、4’)包括底盘(1)上的支撑装置(8),用于抵抗收回装置(6)的作用力,在装配位置和拆卸位置推动工作辊(2),使工作辊(2)离开其支承件(7、7’)或自由地位于其支承件(7、7’)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8)是凸轮,所述凸轮绕轴线(80)可以旋转,并包括通过绕轴线(80)旋转而支承在底盘(1)上的表面,用于抵抗收回装置(6)的作用力推动支撑部分(4、4’),以及通过凸轮(8)的旋转达到底盘(1)的分离位置的平面(81),用于通过收回装置(6)使工作辊(2)作用在支承件(7)上。
6.如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部分(4)包括支承部分(44),支承部分(44)具有至少一根导向棒(61)的至少一个通道孔,导向棒(61)的第一端装在横向底盘(1)上,并在支撑部分的支承部分(44)另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第二端具有弹性收回装置(6)的支承凸缘(63),使收回装置(6)压缩在所述凸缘(63)与支撑部分(4)的支承部分(44)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部分(4)装在至少两个导向棒(61)上可以径向滑动,每个所述导向棒(61)穿过支承部分(44)的一个孔并与插在所述棒(61)上的弹簧(6)相关联,弹簧(6)压缩在支承部分(44)与导向棒(61)末端的凸缘(63)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向棒是由螺纹连接在螺栓(62)上的窝(61)形成,螺栓(62)装在支撑部分(4)的支承部分(44)上并且承载在窝(61)与支承部分(44)相反一端的凸缘(63)上,弹簧(6)插在窝(61)中,并通过夹紧螺栓(62)压缩在凸缘(63)与支承部分(44)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工作辊(2)末端的两个支撑部分(4、4’),其每一个与收回装置(6)相关联,收回装置(6)校准时用于将工作辊(2)作用在其支承件(7、70)上,使工作辊(2)所受的张紧力刚好足以由工作辊(2)通过摩擦驱动所述支承件(7、7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上回火轧制单元(E’)的工作辊(2)的两个支撑部分(4、4’),其每一个与第一收回装置(60)相关联,其校准时用于将工作辊(2)作用在其支承件(7、70)上,此外还与第二收回装置(65)相关联,其校准时用于补偿未被支撑底盘(1)直接承接的工作辊、轴承座(4、4’)和件(36)的重量。
11.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部分(4)承载将工作辊(2)的末端(3)旋转定心的轴承(30),轴承(30)包括至少一个辊轴承,它具有装在支撑部分(4)上的外滚动架(30a)和旋转内滚动架(30b),内滚动架(30b)中穿有定心轴颈(3),定心轴颈(3)装在工作辊(2)相应末端上并定心在其旋转轴线(20)上。
12.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分别装在工作辊(2)两个末端的两个轴颈中的一个轴颈(3)由驱动端盖(33)向外延伸,驱动端盖(33)连接到将旋转转矩作用在轴颈(3)上的一个装置(36),用于以所需的角速度驱动所述辊(2)绕其轴线(20)旋转。
1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至少驱动轴颈(3)的支撑部分(4)装在导向座(5)上可以滑动,导向座(5)本身的安装也在横向底盘(1)上平行于工作辊(2)的轴线滑动,滑动的位置在两个支撑部分(4、4’)的夹持位置和工作辊(2)末端(31、31’)的离开间隙位置之间,在所述夹持位置将工作辊(2)的每个末端(31、31’)配合到相应的支撑部分(4、4’)上,在所述离开间隙位置用于拆卸所述工作辊(2)。
1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应用旋转转矩的驱动轴颈(3)可拆卸地连接到工作辊(2)的相应末端(31)。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至少驱动轴颈(3)包括轴端(32),所述轴端(32)装在支撑部分(4)上可以旋转,并且具有与工作辊的末端(31)相配的可拆卸连接装置,所述轴端(32)与支撑部分(4)可以轴向移动,移动的位置在旋转支撑工作辊(2)的工作辊夹持连接位置与脱离工作辊末端(31)将工作辊拆卸的分离位置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在轴颈(3)和工作辊(2)之间的连接装置(34)包括形状配合的两个部分,分别位于轴端(32)和工作辊(2)的相应末端(31),并通过轴端(32)从分离位置轴向移动到夹持位置而彼此接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至少驱动轴颈(3)的支撑部分(4)的导向座(5)装在底座(51)上,底座(51)装在底盘(1)上,可以平行于径向面(P)滑动,并在工作辊(2)的末端(31)在支撑部分(4、4’)上的夹持配合位置用导向座(5)的可拆卸安装装置连接到底盘(1)。
1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工作辊的支承件具有至少两个圆柱辊(7、7’),所述圆柱辊(7、7’)可以绕其轴线旋转,每一个所述圆柱辊处于两个对齐的定心件(71)之间,所述定心件(71)分别位于装在横向底盘的两个导向座(5)上,所述导向座(5)分别装在工作辊(2)的两个支撑部分(4、4’)上,可以平行于穿过所述工作辊(2)的轴线(20)的径向面(P)滑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承辊(7)的定心件包括两个轴向挡块(71),分别装在工作辊(2)的两个支撑部分(4、4’)的导向座(5)上。
2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回火轧制单元(E)的工作辊(2)的支承件(7)具有至少两个中间辊(7、7’),每个中间辊(7、7’)横向夹持在两个轴向挡块(71)之间并支承在装在横向底盘(1)上可旋转的至少两行辊(70)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回火轧机,其特征在于中间辊(7)的每个末端定在轴向挡块(71)中心上,轴向挡块(71)装在具有延伸(73)的外壳(72)中,所述延伸(73)插在导向座(5)的一个部分(52)的凹孔(53)中,二者之间存在间隙,使中间辊(7)的位置相对于工作辊(2)和支承件(7、70)的直径进行调节。
22.对金属带(M)的回火轧制工艺的改进,包括沿纵向轴将所述金属带穿过至少两个回火轧制单元(E、E’)之间,每个所述回火轧制单元包括绕着垂直于金属带(M)运动轴线的轴线(20)旋转的工作辊(2),所述工作辊(2)与至少两个旋转支承件(7)相关联,所述支承件(7)绕着平行于所述工作辊(2)轴线的轴线旋转,该组件由横向支撑底盘(1)承载,可以垂直于金属带(M)的运动平面在回火轧制位置和停止位置之间移动,在回火轧制位置时将工作辊(2)作用到金属带(M)上并在相反一侧支承在其支承件(7、70)上,同时驱动所述辊(2)和辊(7)旋转,在停止位置时工作辊(2)离开金属带,其中在工作辊(2、2’)离开金属带的位置驱动每个工作辊(2、2’)绕其轴线旋转,旋转的角速度对应于金属带的运动速度,其特征在于驱动每个工作辊(2)旋转是通过将旋转转矩直接作用到工作辊(2)的一个末端(31)完成的,使工作辊(2)的角速度与金属带(M)的运动速度一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回火轧制方法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每个工作辊(2)可以不但在其离开金属带(M)的位置旋转,而且也可以在其作用在金属带(M)上时旋转,从而当工作辊进入接触并在回火轧制期间,使每一时刻工作辊(2)的角速度与金属带(M)的运动速度一致。
24.如权利要求22和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火轧制方法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在回火轧制单元(E)的停止位置,工作辊(2)永久性地作用在其支承件(7)上,并且如果需要可以从所述支承件(7)上移走,用于拆卸和更换所述工作辊(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火轧制金属带的方法和机械,包括至少两个回火轧制单元(E、E’),每个回火轧制单元(E、E’)载有装在横向底盘(1)上可以旋转的一个工作辊(2)和一套支承件(7、70),以及在停止位置和回火轧制位置之间垂直移动每个回火轧制单元(E)的装置,在回火轧制位置,工作辊作用在金属带上,而在相反一侧支承在其支承件(7)上,由此每个工作辊(2、2’)在其离开金属带的位置可以绕其轴线旋转,旋转的角速度对应于金属带的运动速度。根据本发明,驱动每个工作辊(2)旋转是通过将旋转转矩直接作用到可拆卸地装在工作辊(2)的一个末端(31上的轴颈(3)上,使工作辊(2)的角速度可以与金属带(M)的运动速度一致,从而避免在接触时甚至在回火轧制过程中的任何滑动危险。
文档编号B21D1/00GK1636643SQ20051000372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6日
发明者A·蒙迪埃 申请人:韦克莱奇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