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台钻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钻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钻薄壁管的台钻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操作台钻时,安全规程规定不能穿戴手套,以防钻床高速旋转把手套铰住,因此工人只能用裸露的一只手抓住零件,另一只手操作钻床的进给装置工作的,裸露的手常常被钻头带起的高温铁屑烫伤和零件尖锐的毛刺划伤。目前,也有一些厂家生产的台钻有安全保护装置,但他们仅仅是一个直套筒简单地把钻头周围围住,且不能上下滑动,操作工人仍不能戴手套工作,实际生产中根本都没有使用,仍然没有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也有一些研究成果虽然实现类似的功能,比如中国专利“轻便机动冲击、钻孔工具防尘屑器”(专利号为ZL91213791.6)就公开了一种防尘屑的装置,它只适用于工人使用手电钻、冲击钻及电锤进行诸如装潢作用及其向上打孔时的一种防尘屑飞扬的装置,并不适用于也未涉及工厂企业进行机加工所使用的台钻安全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钻安全保护装置,它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工人在使用台钻时不能控制铁屑流向,也不能戴手套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一由两瓣筒壁围成筒形的活动保护套,该活动保护套的内侧一端设有宽凹槽、内侧的另一端设有窄凹槽,有一个钻头保护套通过其一端向外凸出的凸缘装在所述活动保护套内侧的窄凹槽内;有一个固定保护套通过其一端向外凸出的凸缘装在所述活动保护套内侧的宽凹槽内。
上述钻头保护套侧面可设有通孔;上述固定保护套的外端内侧可设有连接螺纹;上述活动保护套的筒壁之间的一侧接合处可通过铰轴活动连接,它们的另一侧可通过其上设置的锁孔和装在锁孔内的螺栓连接。
由于采用了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操作钻台时使用本保护装置,铁屑不会四处飞溅,操作者可以戴手套工作,真正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由于活动保护套把台钻的钻夹和旋转主轴围住,钻头保护套把钻头围住,在工作中台钻的旋转部分完全被封闭,从而使铁屑不能四处飞溅,把台钻的旋转部分与操作者隔离起来,操作者可以戴手套工,真正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2、能自动倒屑,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由于通过螺纹与进给主轴连接的固定保护套是装在活动保护套的凹槽内,因此进给主轴可通过钻夹带动钻头在活动保护套内上下运动,当钻好孔后,进给主轴带动钻头及活动保护套向上运动,钻头保护套离开工件,钻头离开钻头保护套,该保护件内的铁屑自动由其下端的通孔掉下,达到自动倒屑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由两瓣筒壁围成筒形的活动保护套3,该活动保护套的内侧一端设有宽凹槽4、内侧的另一端设有窄凹槽6,钻头保护套5通过其一端向外凸出的凸缘7装在活动保护套3内侧的窄凹槽6内,固定保护套1通过其一端向外凸出的凸缘8装在活动保护套3内侧的宽凹槽4内,钻头保护套5侧面设有通孔9,固定保护套1的外端内侧设有连接螺纹10,活动保护套3的筒壁之间的一侧接合处通过铰轴活动连接,它们的另一侧通过其上设置的锁孔和装在锁孔内的螺栓2连接。
具体操作过程将固定保护套1套在台钻的进给主轴上,拧紧螺纹,固定好,把活动保护套3的两瓣筒壁的一侧用铰轴接好,另一侧开口,把钻头保护套5的凸缘7装在活动保护套3的窄凹槽6内,再把活动保护套3装在固定保护套1上,使固定保护套1的凸缘8装在宽凹槽4内,合成一个筒形活动保护套,再用螺栓2把活动保护套3另一侧上设置的锁孔锁好,这样台钻的整个旋转部位都被围住。工作进给时,整个装置随台钻进给主轴一起向下运动,当钻头保护套5碰到工件后,钻头保护套5和活动保护套3不再往下运动,而固定保护套1与进给主轴是螺纹连接,与活动保护套3是活动的轨道连接,因而固定保护套1继续随着进给主轴往下运动,直至钻孔完毕。在此过程中,因有钻头保护套5把钻头围住,铁屑不能四处飞溅,而是沿着钻头倒屑槽进入钻头保护套与活动保护套形成的空间了。退钻时,固定保护套1随台钻主轴一起往上运动,当固定保护套凸缘8扣到宽凹槽4的边缘时,钻头保护套5与活动保护套3也随之往上运动,钻头保护套下端离开工件,其侧端的通孔9也不受钻头钻杆的干扰,铁屑自动由通孔9掉下来,达到自动卸屑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台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由两瓣筒壁围成筒形的活动保护套,该活动保护套的内侧一端设有宽凹槽、内侧的另一端设有窄凹槽,有一个钻头保护套通过其一端向外凸出的凸缘装在所述活动保护套内侧的窄凹槽内;有一个固定保护套通过其一端向外凸出的凸缘装在所述活动保护套内侧的宽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保护套侧面设有通孔;所述固定保护套的外端内侧设有连接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保护套的筒壁之间的一侧接合处通过铰轴活动连接,它们的另一侧通过其上设置的锁孔和装在锁孔内的螺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台钻安全保护装置,它包括有一由两瓣筒壁围成筒形的活动保护套,该活动保护套的内侧一端设有宽凹槽、内侧的另一端设有窄凹槽,有一个钻头保护套通过其一端向外凸出的凸缘装在所述活动保护套内侧的窄凹槽内;有一个固定保护套通过其一端向外凸出的凸缘装在所述活动保护套内侧的宽凹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操作钻台时使用本保护装置,铁屑不会四处飞溅,操作者可以戴手套工作,真正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且能自动卸屑,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适用于工厂企业进行机加工钻薄壁管等。
文档编号B23Q11/08GK2822870SQ200520200410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7日
发明者冯平初, 李志刚, 贺敏超, 彭振武, 陶志斌, 秦文, 王明, 刘国强, 梁志南 申请人: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