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复合铝蜂窝拉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复合铝蜂窝拉伸机,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 及铝材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铝蜂窝材料加工的机械 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铝蜂窝拉伸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复合铝蜂窝复合板的加工生产中,已经基本形成了 生产线,但是,唯独对于复合铝蜂窝的拉伸工序,仍无法在生产 线上进行,只能以一款一分段/分块的方式、在生产线以外、利 用单独的设备、而单独的进行生产加工,这种落后的状况,存在 着需要单独的机械设备、无法与生产线融为一体、耗用人力多、 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费用高、阻碍了生产线的发展与 技术水平的提高等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基于申请人的专业知 识和从事本行业工作的多年经验以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追求,本 实用新型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已有 的公知技术和现状的基础上,为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中存在 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而研制成功的。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铝蜂窝拉伸机,其左支撑、连接件、右支撑紧固,连接件与电机、左支撑与左箱ABCD、右支撑与右箱A B C D、左右支撑与护板紧固,电机上有主 动轮,左支撑与过渡轮轴承及轴连接,传动轮ABCD分别与下辊 ABCD轴的一端、下辊ABCD轴的另 一端分别与下4仑ABCD 4建连接, 下辊ABCD轴的一端均与左支撑轴承连接,下辊ABCD轴的另 一端 均与右支撑轴承连接,右支撑与张紧轮ABCD由轴及轴承连接, 主动轮、过渡轮、传动轮ABCD及下轮ABCD与张紧4仑ABCD并与 上轮ABCD均链条连接,上辊ABCD轴一端与上轮ABCD均键连接, 上辊ABCD轴一端与右杆ABCD而另一端与左^干ABCD均由轴寿义座 活连4妄,轴ABCD —端与右箱ABCD同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ABCD 同心轴均法兰连^l妄。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铝蜂窝拉伸 机,,新产品,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缺陷 与弊端,使其与生产线融为一体、减少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费用、使用方便、效果稳定、提高生产 线的技术水平、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预期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铝蜂窝拉伸机,由左支撑、右支撑、连接件、电机、 主动轮、过渡轮、传动轮A、传动轮B、传动轮C、传动轮D、下 辊A、下辊B、下辊C、下辊D、上辊A、上辊B、上辊C、上辊D、 下轮A、下轮B、下轮C、下轮D、张紧轮A、张紧轮B、张紧轮C、 张紧轮D、上轮A、上轮B、上轮C、上轮D、右杆A、右杆B、 右杆C、右杆D、右箱A、右箱B、右箱C、右箱D、右轮A、右 轮B、右轮C、右轮D、轴A、轴B、轴C、轴D、左箱A、左箱B、 左箱C、左箱D、左杆A、左杆B、左杆C、左杆D、左4仑A、左 轮B、左轮C、左轮D、护板构成;所述复合铝蜂窝拉伸机,其左支撑与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件 的另一端与右支撑、连接件与电机、左支撑的上端面与左箱A及 左箱B及左箱C及左箱D、右支撑的上端面与右箱A及右箱B及 右箱C及右箱D 、左支撑及右支撑均与护板均由紧固件紧固连接, 其电机的轴与主动轮通过键紧密配合连接,其左支撑与过渡轮通 过轴承及过渡轴连接,其传动轮A与下辊A轴的一端、传动轮B 与下辊B轴的一端、传动轮C与下辊C轴的一端、传动轮D与下 辊D轴的一端、下辊A轴的另一端与下l仑A、下辊B轴的另一端 与下轮B、下辊C轴的另一端与下轮C、下辊D轴的另一端与下 轮D均由键紧密配合连接,其下辊A轴的一端、下辊B轴的一端、 下辊C轴的 一 端、下辊D轴的 一 端均与左支撑通过轴承由紧固件 紧固连接,其下辊A轴的另一端、下辊B轴的另一端、下辊C轴 的另 一端、下辊D轴的另 一端均与右支撑通过轴承由紧固件紧固 连接,其右支撑与张紧轮A、张紧轮B、张紧轮C、张紧轮D均 通过张紧轴及轴承连接,其主动轮与过渡轮、过渡轮与传动轮A、 传动轮A与传动轮B、传动轮B与传动轮C、传动轮C与传动轮D、 下轮A与张紧轮A并与上轮A、下轮B与张紧轮B并与上轮B、下轮C与张紧轮C并与上轮C、下轮D与张紧轮D并与上轮D均 通过链条啮合连接,其上辊A轴的一端与上轮A、上辊B轴的一 端与上轮B、上辊C轴的一端与上轮C、上辊D轴的一端与上轮 D均通过键紧密配合连接,其上辊A轴的一端与右杆A而另一端 与左杆A、上辊B轴的一端与右杆B而另一端与左杆B、上辊C 轴的一端与右杆C而另一端与左杆C、上辊D轴的一端与右杆D 而另一端与左杆D均通过轴承座活连接,其轴A的一端与右箱A 的同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A的同心轴、轴B的一端与右箱B的同 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B的同心轴、轴C的一端与右箱C的同心轴 而另一端与左箱C的同心轴、轴D的一端与右箱D的同心轴而另 一端与左箱D的同心轴均法兰连接。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所述左支撑、右支撑均为槽形板 状结构,所述连接件为槽钢状结构,所述电机为市场购置而通用 的电机状结构,所述主动轮、过渡轮、传动轮A、传动轮B、传 动轮C、传动轮D、下轮A、下轮B、下轮C、下轮D、张紧轮A、 张紧轮B、张紧轮C、张紧轮D、上轮A、上轮B、上轮C、上轮 D均为链轮状结构,所述下辊A、下辊B、下辊C、下辊D、上辊A、 上辊B、上辊C、上辊D均为圆辊状结构,所述右杆A、右杆B、 右杆C、右杆D、左杆A、左杆B、左杆C、左杆D均为螺杆 状结构,所述右箱A、右箱B、右箱C、右箱D、左箱A、左箱B、 左箱C、左箱D均为变速箱状结构,所述右轮A、右轮B、右轮C、 右轮D左轮A、左轮B、左轮C、左轮D均为手柄轮状结构,所述轴A、轴B、轴C、轴D均为轴状结构,所述护板为板状结构。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所述右轮A为右箱A的输入端、 右轮B为右箱B的输入端、右轮C为右箱C的输入端、右轮D为 右箱D的输入端、左轮A为左箱A的输入端、左轮B为左箱B的 输入端、左轮C为左箱C的输入端、左轮D左箱D的输入端,所 述右杆A为右箱A的输出端、右杆B为右箱B的输出端、右杆C 为右箱C的输出端、右杆D为右箱D的输出端、左杆A为左箱A 的输出端、左杆B为左箱B的输出端、左杆C为左箱C的输出端、 左杆D为左箱D的输出端。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所述下辊A与上辊A的直径相等、 下辊B与上辊B的直径相等、下辊C与上辊C的直径相等、下辊 D与上辊D的直径相等,所述下辊D与上辊D的直径大于下辊C 与上辊C的直径、下辊C与上辊C的直径大于下辊B与上辊B的 直径、下辊B与上辊B的直径大于下辊A与上辊A的直径。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所述下辊A、下辊B、下辊C、 下辊D、上辊A、上辊B、上辊C、上辊D上均设置有橡胶层。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所述左支撑、右支撑的下端均设 置安装有以螺紋进行调整的地脚座。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本实用新型与铝蜂窝 复合板生产线相结合而融为一体,使用时,启动电机,在电机的 带动下,电机上的主动4仑转动,通过链条传动,依次-使过渡轮及 传动轮A、 B、 C、 D转动,由传动轮A、 B、 C、 D连接的下辊A、B、 C、 D转动,下4昆A、 B、 C、 D另一端连4姿的下寿& A、 B、 C、 D 转动,还是通过链条传动,使上辊A、 B、 C、 D转动,在整个过 程中始终由张紧轮A、 B、 C、 D对各自的部位起着相应的张紧作 用,此时,可将还没有拉伸的复合铝蜂窝放在直径最小的下辊A 与上辊A之间并依次通过下辊B与上辊B (直径大于下辊A与上 辊A)、下辊C与上辊C (直径大于下辊B与上辊B)、下辊D与 上辊D (直径大于下辊C与上辊C),在转速相等的前提下,由于 每对下辊与上辊的直径逐级增大,表明每对下辊与上辊的线速度 也相应逐级增大,线速度的逐级增大,碾压的拉力也逐级增大, 从而使复合铝蜂窝在碾压与拉伸过程中获得延展;在上述的碾压 与拉伸过程中,由于所有的下辊与上辊上均设置连接有橡胶层, 该橡胶层起到了摩擦作用而不会打滑;在上述的碾压与拉伸过程 中,可分别由右轮A、 B、 C、 D分别通过右箱A、 B、 C、 D分别对 右杆A、 B、 C、 D的伸长与收缩进行调节,以及分别由左轮A、 B、C、 D分别通过左箱A、 B、 C、 D分别对左杆A、 B、 C、 D的伸长 与收缩进行调节,从而分别调节上辊A、 B、 C、 D与相应下辊A、 B、 C、 D之间的间隙,以便按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加工。本实用 新型的使用过程简捷方便。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 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所述,使得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公知技术 相比,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1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自始至终均为由链轮与链条构成,从而获得了传动速度准确、保证加工精确的有益效果。2、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辊A与上辊A的直径相等、下辊B与上辊B的直径相等、下辊C与上辊C的直径相等、下辊D 与上辊D的直径相等,所述的下辊D与上辊D的直径大于下辊C 与上辊C的直径、下辊C与上辊C的直径大于下辊B与上辊B的 直径、下辊B与上辊B的直径大于下辊A与上辊A的直径,这样, 在转速相同的状态下、每对辊的线速度不同、即按ABCD辊的 顺序使诸对辊的线速度以阶梯跳跃的方式逐步提高;从而获得了 对同 一块复合铝蜂窝进行加工时、每对辊使复合铝蜂窝所受到的 拉伸长度不同、即以阶梯跳跃而逐步提高拉伸长度的方式、对同 一块复合铝蜂窝进行加工、由于同一块复合铝蜂窝经过阶梯跳跃 而逐步提高并连续不断拉伸的作用、使该复合铝蜂窝得到伸展、 并使经加工的该复合铝蜂窝呈现出如蜂窝状花紋影像结构的有 益效果。3、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有的下辊上与上辊上均设置有橡胶层, 从而获得了对复合铝蜂窝的摩擦系数高、有利于对复合铝蜂窝进 行碾压与拉伸的有益效果。4、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输出端的螺杆与上辊活连接,5、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张紧轮,从而获得了可使上辊与 下辊始终处于所需要的工作状态的有益效果。6、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齿轮箱以及齿轮箱输入端的右轮与左轮、同时还设置有与两齿轮箱之间相连接的轴,,人而获得了 操作轻便、动作统一、调整准确的有益效果。7、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护板,从而获得了保证设备安全 运行的有益效果。8、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各条所述,从而获得了 "复合铝 蜂窝拉伸机"新产品的有益效果。9、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各条所述,从而获得了克服已有 技术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的有益效果。10、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各条所述,从而获得了可使本实 用新型应用在铝^^窝复合板生产线上、与生产线融为一体、减少 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费用、使用 方便、效果稳定、提高生产线的技术水平、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 等有益效果。11、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实用、使用 操作方便、效果稳定可靠,从而获得了易于制作而成本低、便于 使用而利推广的有益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该图可 对下辊A与上辊A、下辊B与上辊B、下辊C与上辊C、下辊D 与上辊D表示的更为清晰。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 部件,由于其处于同一水平的位置,在A-A向剖面示意图状态下,前面的部件将后面的相应部件遮挡住而看不到,所以,特意在该图中采用了标号后面加括弧、括弧内标出相应部件的作法;如 标号10表示是本图中的"传动轮D",而在标号10后面括弧内 的标号9、 8、 7分别表示"传动轮C"、"传动轮B"、"传动轮A"; 其他以此类推;这样可把本实用新型更全面的体现出来。图中的标号1、左支撑,2、右支撑,3、连接件,4、电机, 5、主动轮,6、过渡轮,7、传动轮A, 8、传动轮B, 9、传动轮 C, 10、传动轮D, 11、下辊A, 12、下辊B, 13、下辊C, 14、 下辊D, 15、上辊A, 16、上辊B, 17、上I昆C, 18、上4昆D, 19、 下轮A, 20、下4仑B, 21、下轮C, 22、下I仑D, 23、张紧4仑A, 24、张紧轮B, 25、张紧轮C, 26、张紧轮D, 27、上轮A, 28、 上轮B, 29、上轮C, 30、上轮D, 31、右杆A, 32、右杆B, 33、 右杆C, 34、右杆D, 35、右箱A, 36、右箱B, 37、右箱C, 38、 右箱D, 39、右轮A, 40、右轮B, 41、右轮C, 42、右轮D, 43、 轴A, 44、轴B, 45、轴C, 46、轴D, 47、左箱A, 48、左箱B, 49、左箱C, 50、左箱D, 51、左杆A, 52、左杆B, 53、左杆C, 54、左杆D, 55、左I仑A, 56、左轮B, 57、左4仑C, 58、左4仑D, 59、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 书附图所示一种复合铝蜂窝拉伸机,由左支撑l、右支撑2、连接件3、电机4、主动轮5、过渡轮6、传动轮A7、传动轮B8、传动轮C9、 传动4仑D10、下寿昆All、下4毘B12、下辊C13、下车^D14、上辊A15、 上辊B16、上專昆C17、上辊D18、下專仑A19、下4仑B20、下4仑C21、 下轮D22、张紧4仑A23、张紧轮B24、张紧4仑C25、张紧轮D26、 上轮A27、上轮B28、上轮C29、上轮D3G、右杆A31、右杆B32、 右杆C33、右杆D34、右箱A35、右箱B36、右箱C37、右箱D38、 右寿仑A39、右4仑B40、右4仑C41、右4仑D42、轴A43、轴B44、轴 C45、轴D46、左箱A47、左箱B48、左箱C49、左箱D50、左杆 A51、左杆B52、左杆C53、左杆D54、左轮A55、左轮B56、左 轮C57、左轮D58、护板59构成;所述复合铝蜂窝拉伸机,其左支撑1与连接件3的一端、连 接件3的另一端与右支撑2、连接件3与电机4、左支撑1的上 端面与左箱A47及左箱B48及左箱C49及左箱D50、右支撑2的 上端面与右箱A35及右箱B36及右箱C37及右箱D38、左支撑1 及右支撑2均与护板59均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电机4的轴与 主动轮5通过键紧密配合连接,其左支撑1与过渡轮6通过轴承 及过渡轴连接,其传动轮A7与下辊All轴的一端、传动轮B8与 下辊B12轴的一端、传动轮C9与下辊C13轴的一端、传动轮DIO 与下辊D14轴的一端、下辊All轴的另一端与下轮A19、下辊B12 轴的另一端与下轮B20、下辊C13轴的另一端与下轮C21、下辊 D14轴的另一端与下轮D22均由键紧密配合连接,其下辊All轴 的一端、下辊B12轴的一端、下辊C13轴的一端、下辊D14轴的一端均与左支撑1通过轴承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下辊A11轴的另一端、下辊B12轴的另一端、下辊C13轴的另一端、下辊D14 轴的另一端均与右支撑2通过轴承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右支撑 2与张紧轮A23、张紧轮B24、张紧轮C25、张紧轮D26均通过张 紧轴及轴承连接,其主动轮5与过渡轮6、过渡轮6与传动轮A7、 传动轮A7与传动轮B8、传动轮B8与传动轮C9、传动轮C9与传 动轮DIO、下轮A19与张紧轮A23并与上轮A27、下轮B20与张 紧轮B24并与上轮B28、下轮C21与张紧轮C25并与上轮C29、辊A15轴的一端与上4仑A27、上辊B16轴的一端与上4仑B28、上 辊C17轴的一端与上4仑C29、上辊D18轴的一端与上4仑D30均通 过键紧密配合连接,其上辊A15轴的一端与右杆A31而另一端与 左杆A51、上辊B16轴的一端与右杆B32而另一端与左杆B52、 上辊C17轴的一端与右杆C33而另 一端与左杆C5 3、上辊Dl8轴 的一端与右杆D34而另一端与左杆D54均通过轴承座活连接,其 轴A43的一端与右箱A35的同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A47的同心 轴、轴B44的一端与右箱B36的同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B48的同 心轴、轴C45的一端与右箱C37的同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C49的 同心轴、轴D46的一端与右箱D38的同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D50 的同心轴均法兰连接。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所述左支撑l、右支撑2均为槽 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件3为槽钢状结构,所述电才几4为市场购置而通用的电机状结构,所述主动轮5、过渡轮6、传动轮A7、 传动轮B8、传动轮C9、传动轮DIO、下轮A19、下轮B20、下轮 C21、下轮D22、张紧轮A23、张紧轮B24、张紧轮C25、张紧轮 D26、上轮A27、上轮B28、上轮C29、上轮D30均为链轮状结构, 所述下辊All、下辊B12、下辊C13、下4昆D14、上I昆A15、上辊 B16、上辊C17、上辊D18均为圆辊状结构,所述右杆A31、右杆 B32、右杆C33、右杆D34、左杆A51、左杆B52、左杆C53、左 杆D54均为螺杆状结构,所述右箱A35、右箱B36、右箱C37、 右箱D38、左箱A47、左箱B48、左箱C49、左箱D50均为变速箱 状结构,所述右轮A39、右轮B40、右轮C41、右轮D42左轮A55、 左4仑B56、左4仑C57、左寿仑D58均为手柄4仑状结构,所述轴A43、 轴B44、轴C45、轴D46均为轴状结构,所述护板59为板状结构。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所述右轮A39为右箱A35的输入 端、右轮B40为右箱B36的输入端、右轮C41为右箱C37的输入 端、右轮D42为右箱D38的输入端、左轮A55为左箱A47的输入 端、左轮B56为左箱B48的输入端、左轮C57为左箱C49的输入 端、左轮D58左箱D50的输入端,所述右杆A31为右箱A35的输 出端、右杆B32为右箱B36的输出端、右杆C33为右箱C37的输 出端、右杆D34为右箱D38的输出端、左杆A51为左箱A47的输 出端、左杆B52为左箱B48的输出端、左杆C53为左箱C49的输 出端、左杆D54为左箱D50的输出端。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所述下辊All与上辊A15的直径相等、下辊B12与上辊B16的直径相等、下辊C13与上辊C17的 直径相等、下辊D14与上辊D18的直径相等,所述下辊D14与上 辊D18的直径大于下辊C13与上辊C17的直径、下一昆C13与上寿昆 C17的直径大于下辊B12与上辊B16的直径、下辊B12与上辊B16 的直径大于下辊All与上辊A15的直径。所述的复合铝虫奪窝^^伸^L,所述下辊All、下辊B12、下辊 C13、下辊D14、上辊A15、上辊B16、上辊C17、上辊D18上均 设置有橡胶层。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所述左支撑l、右支撑2的下端 均设置安装有以螺紋进行调整的地脚座。本实用新型实施完毕后,进行了考核行试验,经考核试验, 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 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 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 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内,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 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铝蜂窝拉伸机,其特征在于由左支撑(1)、右支撑(2)、连接件(3)、电机(4)、主动轮(5)、过渡轮(6)、传动轮A(7)、传动轮B(8)、传动轮C(9)、传动轮D(10)、下辊A(11)、下辊B(12)、下辊C(13)、下辊D(14)、上辊A(15)、上辊B(16)、上辊C(17)、上辊D(18)、下轮A(19)、下轮B(20)、下轮C(21)、下轮D(22)、张紧轮A(23)、张紧轮B(24)、张紧轮C(25)、张紧轮D(26)、上轮A(27)、上轮B(28)、上轮C(29)、上轮D(30)、右杆A(31)、右杆B(32)、右杆C(33)、右杆D(34)、右箱A(35)、右箱B(36)、右箱C(37)、右箱D(38)、右轮A(39)、右轮B(40)、右轮C(41)、右轮D(42)、轴A(43)、轴B(44)、轴C(45)、轴D(46)、左箱A(47)、左箱B(48)、左箱C(49)、左箱D(50)、左杆A(51)、左杆B(52)、左杆C(53)、左杆D(54)、左轮A(55)、左轮B(56)、左轮C(57)、左轮D(58)、护板(59)构成;所述复合铝蜂窝拉伸机,其左支撑(1)与连接件(3)的一端、连接件(3)的另一端与右支撑(2)、连接件(3)与电机(4)、左支撑(1)的上端面与左箱A(47)及左箱B(48)及左箱C(49)及左箱D(50)、右支撑(2)的上端面与右箱A(35)及右箱B(36)及右箱C(37)及右箱D(38)、左支撑(1)及右支撑(2)均与护板(59)均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电机(4)的轴与主动轮(5)通过键紧密配合连接,其左支撑(1)与过渡轮(6)通过轴承及过渡轴连接,其传动轮A(7)与下辊A(11)轴的一端、传动轮B(8)与下辊B(12)轴的一端、传动轮C(9)与下辊C(13)轴的一端、传动轮D(10)与下辊D(14)轴的一端、下辊A(11)轴的另一端与下轮A(19)、下辊B(12)轴的另一端与下轮B(20)、下辊C(13)轴的另一端与下轮C(21)、下辊D(14)轴的另一端与下轮D(22)均由键紧密配合连接,其下辊A(11)轴的一端、下辊B(12)轴的一端、下辊C(13)轴的一端、下辊D(14)轴的一端均与左支撑(1)通过轴承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下辊A(11)轴的另一端、下辊B(12)轴的另一端、下辊C(13)轴的另一端、下辊D(14)轴的另一端均与右支撑(2)通过轴承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右支撑(2)与张紧轮A(23)、张紧轮B(24)、张紧轮C(25)、张紧轮D(26)均通过张紧轴及轴承连接,其主动轮(5)与过渡轮(6)、过渡轮(6)与传动轮A(7)、传动轮A(7)与传动轮B(8)、传动轮B(8)与传动轮C(9)、传动轮C(9)与传动轮D(10)、下轮A(19)与张紧轮A(23)并与上轮A(27)、下轮B(20)与张紧轮B(24)并与上轮B(28)、下轮C(21)与张紧轮C(25)并与上轮C(29)、下轮D(22)与张紧轮D(26)并与上轮D(30)均通过链条啮合连接,其上辊A(15)轴的一端与上轮A(27)、上辊B(16)轴的一端与上轮B(28)、上辊C(17)轴的一端与上轮C(29)、上辊D(18)轴的一端与上轮D(30)均通过键紧密配合连接,其上辊A(15)轴的一端与右杆A(31)而另一端与左杆A(51)、上辊B(16)轴的一端与右杆B(32)而另一端与左杆B(52)、上辊C(17)轴的一端与右杆C(33)而另一端与左杆C(53)、上辊D(18)轴的一端与右杆D(34)而另一端与左杆D(54)均通过轴承座活连接,其轴A(43)的一端与右箱A(35)的同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A(47)的同心轴、轴B(44)的一端与右箱B(36)的同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B(48)的同心轴、轴C(45)的一端与右箱C(37)的同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C(49)的同心轴、轴D(46)的一端与右箱D(38)的同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D(50)的同心轴均法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支撑(1)、右支撑(2)均为槽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件(3)为槽钢状结构,所述电机(4)为市场购置而通用的电机状 结构,所述主动轮(5 )、过渡轮(6 )、传动轮A ( 7 )、传动轮B(8)、传动轮C(9)、传动轮D(IO)、下轮A(19)、下轮B(20)、 下轮C(21)、下轮D(22)、张紧轮A(23)、张紧轮B(24)、张 紧轮C ( 25 )、张紧轮D ( 26 )、上轮A ( 27 )、上轮B ( 28 )、上轮 C(29)、上轮D ( 30)均为链轮状结构,所述下辊A(ll)、下辊 B(12)、下辊C(13)、下辊D(14)、上辊A(15)、上辊B(16)、 上辊C(17)、上辊D ( 18 )均为圓辊状结构,所述右杆A(31)、 右杆B ( 32 )、右杆C ( 33 )、右杆D ( 34 )、左杆A ( 51 )、左杆B(52)、左杆C(53)、左杆D (54)均为螺杆状结构,所述右箱 A ( 35 )、右箱B ( 36 )、右箱C ( 37 )、右箱D ( 38 )、左箱A ( 47 )、左箱B (48)、左箱C (49)、左箱D (50)均为变速箱状结构, 所述右轮A ( 39 )、右轮B ( 40 )、右轮C ( 41 )、右轮D ( 42 )左 轮A ( 55 )、左轮B ( 56 )、左轮C ( 57 )、左轮D ( 58 )均为手柄 轮状结构,所述轴A (43)、轴B (44 )、轴C ( 45 )、轴D ( 46 ) 均为轴状结构,所述护板(59)为板状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轮A (39)为右箱A (35)的输入端、右轮B (40)为右 箱B ( 36 )的输入端、右轮C ( 41 )为右箱C ( 37 )的输入端、 右轮D ( 42 )为右箱D ( 38 )的输入端、左轮A ( 55 )为左箱A(47 )的输入端、左轮B ( 56 )为左箱B ( 48 )的输入端、左轮 C (57)为左箱C (49)的输入端、左轮D (58)左箱D (50)的 输入端,所述右杆A(31)为右箱A(35)的输出端、右杆B(32) 为右箱B (36)的输出端、右杆C (33)为右箱C (37)的输出 端、右杆D (34)为右箱D (38)的输出端、左杆A (51)为左 箱A (47)的输出端、左杆B (52)为左箱B (48)的输出端、 左杆C (53)为左箱C (49)的输出端、左杆D (54)为左箱D(50)的输出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辊A ( 11 )与上辊A ( 15 )的直径相等、下辊B ( 12 )与 上辊B (16 )的直径相等、下辊C (13 )与上辊C ( 17 )的直径 相等、下辊D(14)与上辊D(18)的直径相等,所述下辊D(14) 与上辊D (18)的直径大于下辊C (13)与上辊C (17)的直下辊C (13)与上辊C (17)的直径大于下辊B (12)与上辊B (16 )的直径、下辊B ( 12 )与上辊B ( 16 )的直径大于下辊A (11)与上辊A (15)的直径。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辊A(ll)、下辊B(12)、下辊C(13)、下辊D(14)、上 辊A ( 15 )、上辊B ( 16 )、上辊C ( 17 )、上辊D ( 18 )上均设置 有橡胶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铝蜂窝拉伸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支撑(1)、右支撑(2)的下端均设置安装有以螺纹进行 调整的地脚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复合铝蜂窝拉伸机为机械领域。左支撑、连接件、右支撑紧固,连接件与电机、左支撑与左箱ABCD、右支撑与右箱ABCD、左右支撑与护板紧固,电机上有主动轮,左支撑与过渡轮轴承及轴连接,传动轮ABCD分别与下辊ABCD轴的一端、下辊ABCD轴的另一端分别与下轮ABCD键连接,下辊ABCD轴的一端均与左支撑轴承连接,下辊ABCD轴的另一端均与右支撑轴承连接,右支撑与张紧轮ABCD由轴及轴承连接,主动轮、过渡轮、传动轮ABCD及下轮ABCD与张紧轮ABCD并与上轮ABCD均链条连接,上辊ABCD轴一端与上轮ABCD均键连接,上辊ABCD轴一端与右杆ABCD而另一端与左杆ABCD均由轴承座活连接,轴ABCD一端与右箱ABCD同心轴而另一端与左箱ABCD同心轴均法兰连接。用于复合铝蜂窝拉伸。融于生产线省人工。
文档编号B21C1/14GK201108927SQ20072019488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9日
发明者蒋彩峰 申请人:蒋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