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回转式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夹具杆回转,推压工件的方式的夹具,更详细地说 是涉及构成为能够向轴心方向移动并且能够围绕轴心旋转地将上述夹 具杆支撑在筒状的壳体上,能够将臂安装到该夹具杆的上部的方式的 夹具。
背景技术:
在这种回转式夹具中,以往具有专利文献l (日本国.特开2005 -329525号公报)记栽的夹具。该以往技术构成如下。
在壳体内,向前端方向依次设置缸孔和杆孔,将插入上述釭孔的 活塞连结于夹具杆。在上述杆孔的周壁同心状地设置节流用的嵌合孔。 将在回转式夹具的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隔开环状的节流间隙,嵌入上 述的嵌合孔的嵌合部设置在上述夹具杆的基端部。然后,在上述释放 回转移动的终期,将上述锁止室的压力流体经由上述的环状的节流间 隙向供排口排出。
专利文献l:特开2005 - 329525号公报
上述以往的技术,因为在进行释放动作时,从该动作开始时直至 即将邻接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前,上述锁止室的压力流体通过上述的
环状流路,迅速地向上述的供排口排出,所以,上述夹具杆高速移动。 与此相对,若在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上述的嵌合部一面回转, 一面 开始嵌入上述的嵌合孔,则上述锁止室的压力流体通过上述的环状的 节流间隙,开始向供排口排出。因此,由于施加给通过该节流间隙的 压力流体的流动阻力,在上述锁止室内保持着规定的背压力,上述夹 具杆的移动速度急速地减速。因此,上述夹具杆(以及臂)緩慢地停 止。
如上所述,因为从释放动作时的初期直至即将邻接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前,使夹具杆高速移动,在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对夹具杆进行 减速,所以,能够缩短释放动作时间。而且,因为通过在上述释放回 转移动的终期对夹具杆进行减速,能够使上述夹具杆(以及臂)緩慢 地停止,所以,能够防止导槽、卡合滚珠等的回转机构受到损伤,将 回转精度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如上所示,上述的以往技术在能够兼顾缩短释放动作时间和维持 回转精度这方面优异。但是,为了使在上述杆孔的周壁上设置的节流 用的嵌合孔和在上述夹具杆上设置的嵌合部精度良好地嵌合,需要将 夹具杆的轴心和壳体的杆孔的轴心的心位移收容在设定范围内。因此, 因为针对回转式夹具,需要进行严格管理构成零件的尺寸公差,所以, 零件的制作成本高,这点留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上述的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第一发明例如如图1A到图4或者图5或 者图6所示,以下述方式构成回转式夹具。
能够向轴心方向移动并且能够围绕轴心旋转地将夹具杆(5 )支撑 在筒状的壳体(2)上。构成为能够将夹持用的臂(6)安装到该夹具 杆(5)的前端部。向前端方向将缸孔(17)和杆孔(18)依次设置在 上述壳体(2 )上。将插入到上述缸孔(17 )的活塞(19 )连结于上述 夹具杆(5)。在该活塞(19)的前端侧,设置供给以及排出压力流体 的锁止室(20)。在上述锁止室(20)和压力流体的供排口 (24)之 间,在上述杆孔(18)的周壁,以与上述锁止室(20)相面对的方式, 形成环状的阀室(41)。将环状的穿梭部件(42)的内周面隔开内节 流间隙(44),向轴心方向移动自由地外嵌在上述夹具杆(5)的节流 外周面(5a)上。将上述穿梭部件(42)的外周面构成为能够向轴心 方向嵌合在上述的阀室(41)的内周面上,同时,沿其嵌合区域设置 外节流间隙(45)。构成为在借助上述的阀室(41),进行使上述锁 止室(20)的压力流体向上述的供排口 (24)排出的释放动作时,在 使上述夹具杆(5)向上述的前端方向直行移动后, 一面借助回转机构,
5使之释放回转, 一面使之向上述的前端方向移动。构成为在上述释放
回转移动的终期,通过上述穿梭部件(42)开始嵌合到上述的阀室(41) 的内周面时发挥作用的压力流体的压力差,使上述穿梭部件(42)向 前端方向移动,嵌合到上述的阀室(41),同时,能够通过上述的内 节流间隙(44),至少控制从上迷锁止室(20)向上述的供排口 (24) 排出的压力流体的流量。与此相对,构成为在进行将上述的供排口 ( 24 ) 的压力流体向上述锁止室(20)供给的锁止动作时的锁止回转移动的 初期,能够通过上述的外节流间隙(45),至少控制被其供给的压力 流体的流量。
本发明产生下述的作用效果。
因为在释放动作时,在从该动作开始时到即将邻近释放回转移动 的终期前,锁止室的压力流体通过上述的阀室迅速向上述的供排口排 出,所以,夹具杆高速移动。与此相对,若达到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 穿梭部件的外周面开始嵌入上述的阀室的内周面,则上述穿梭部件由 于该嵌入开始时发挥作用的压力流体的压力差向前端方向移动,嵌合 在上述的阀室。据此,上述锁止室的压力流体至少由上述内节流间隙 进行流量控制,开始向供排口排出。因此,利用施加给通过该内节流 间隙的压力流体的流动阻力,在锁止室内保持规定的背压力,上述夹 具杆的回转上升速度开始减速。
然后,随着上述夹具杆回转移动,上述的内节流间隙的轴心方向 的长度增大,上述的内节流间隙造成的流动阻力也增大。因此,上述 夹具杆緩慢回转移动,被切换成释放状态。
如上所述,因为在从释放回转移动的初期到即将邻近终期前,使 夹具杆高速移动,在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使上述夹具杆减速,所以能 够缩短释放动作时间。而且,通过在上述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使夹具 杆减速,可以緩慢地使上述夹具杆停止,因此,能够防止由回转槽、 卡合滚珠等构成的回转机构受到损伤,将回转精度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因此,回转式夹具能够兼顾增多压力流体的供给量,缩短释放动 作结束所必须的时间和使寿命延长。而且,由于通过在夹具杆和穿梭部件之间形成的内节流间隙,可 以达到上述的效果,所以,通过夹具杆的轴心和阀室的轴心的心偏移, 可以防止上述效果的降低。因此,回转式夹具不需要将构成零件的制 作公差严格管理到需要以上,可以降低制作成本。
另外,因为在上述的回转式夹具的锁止回转移动开始时,供排口
的压力流体至少由上述的外节流间隙进行流量控制,向锁止室供给,
所以,活塞以及夹具杆比较緩慢地开始回转移动。然后,因为上述活
塞以及夹具杆进一步移动,在解除了上述的阀室和穿梭部件的嵌合后, 供排口的压力流体通过上述的阀室迅速地向锁止室供给,所以,上述
夹具杆以高速移动。
如上所述,在锁止动作开始时,由于外节流间隙的作用,能够使 夹具杆以比较低的速度开始回转。而且,由于作用于活塞的推力成为 了作用于从穿梭部件的外径面积中除去了夹具杆的外周面的密封部的 外径面积后的环状面积的压力,所以,该推力也小。因此,能够防止 在回转开始时过大的负荷施加在回转机构。因此,回转式夹具能够兼 顾增多压力流体的供给量,缩短锁止动作结束所必须的时间和使寿命 延长。
本发明中最好加上下述的构成。
例如,如图1A到图4,或者图5所示,将上述活塞(19)的外径 尺寸(D1)和上述夹具杆(5 )的上述的节流外周面(5a )的外径尺寸(D2 ) 以及被上述壳体(2)支撑的夹具杆(5)的滑动部分(11)的外径尺 寸(D3)设定成依次小的值。
在该情况下,即使是在当将回转式夹具以上下相反的姿势或者倾 斜的姿势配置时,上述穿梭部件由于重力的作用总是嵌合于阀室的情 况下,因为在从释放开始时到邻近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前的期间,能
潛
的间隙,所以不会妨碍夹具杆的高速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最好加上下述的构成。
例如,如图2C和图3A,或者图5或者图6所示,在上述穿梭部件U2)上,配置在轴心方向与在上述的阀室(41)的周围壁上所设 置的阀座(47)相对面的阀部(48)。构成为在上述释放回转移动的 终期,在上述穿梭部件(42)因上述的压力差而向前端方向移动时, 使上述的阀部(48)抵接上述的阀座(47),关闭上述的外节流间隙 (45)。构成为在上述锁止回转移动的初期,通过作用于上述穿梭部 件(42)的压力流体,使上述的阀部(48)离开上述的阀座(47)。
在该情况下,在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仅通过内节流间隙,就能 够控制压力流体的流量。
另外,在本发明中,最好例如如图2C或者图5或者图6所示, 将上述的内节流间隙(44)设定为比上述的外节流间隙(45)小的值。
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内节流间隙小,能够在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 使夹具杆切实地减速。而且,通过使内节流间隙小,同时,使外节流 间隙大,能够吸收夹具杆的轴心和阀室的轴心的心偏移,因此,回转 式夹具不需要严格管理构成零件的制作公差,能够进一步降低制作成 本。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考虑例如如图2C或者图6所示,在上 述的阀室(41)的前端壁设置上述的阀座(47),同时,在上述穿梭 部件(42)的前端部设置上述的阀部(48)的情况,以及例如如图5 所示,在上述的阀室(41)的基端部的周壁设置上述的阀座(47), 同时,在上述穿梭部件(42)的基端部设置上述的阀部(48)的情况。
在为后者的情况下,因为能够使压力流体的上述的供排口在阀室 开口,所以,与有必要在该阀室和供排口之间设置阀座用的壁的前者
相比,能够缩小回转式夹具的高度。
再有,在本发明中,最好例如如图2C或者图5或者图6所示, 在上述穿梭部件(42)的基端部配置在轴心方向与在上述活塞(19) 的前端面上所设置的阀座(49)相对面的其它的阀部(50)。
在该情况下,在锁止回转移动的初期,关闭内节流间隙,仅通过 外节流间隙,就能够控制压力流体的流量。
8图1图1A和图1B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A是回 转式夹具的锁止状态的立面剖视图,是相当于图IB的1A-1A线向 视的图。图1B是上述的图1A的俯视图。
图2图2A表示上述的回转式夹具的释放移动的终期的穿梭部 件的上升开始状态。图2B表示上述穿梭部件的上升结束状态。图2C 表示结束了上述释放移动的状态。
图3图3A表示上述的回转式夹具的锁止移动的开始状态。图 3B表示上述锁止移动的初期状态。
图4图4表示将上述的回转式夹具上下相反地配置的情况下 的释放开始状态,是与上述的图2B类似的图。
图5图5表示上述穿梭部件的变形例,是与上述的图2A类似的图。
图6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回转夹具的释放状态。 符号说明
2:壳体,5:夹具杆,5a:节流外周面,6:臂,11:夹具杆5 的滑动部分,17:缸孔,18:杆孔,19:活塞,20:锁止室,24:压 力流体(工作油)的供排口, 41:阀室,42:穿梭部件,内节流 间隙,45:外节流间隙,47:阀座,48:阀部,49:阀座,50:其它的 阀部,Dl:活塞19的外径尺寸,D2:节流外周面5a的外径尺寸, D3:滑动部分ll的外径尺寸。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到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首先,根据图1A到图 2C,说明回转式夹具的构造。
通过多个螺栓3,将夹具1的筒状壳体2的凸缘2a固定在工件托 盘P上。将夹具杆5插入该壳体2的筒孔4。在该夹具杆5的上端部 (前端部),通过止转销7以及螺母8,将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突出的 夹持用的臂6固定在规定的回转位置上。固定在上述臂6的突出部的 推进螺栓9将工件W向上述工件托盘P的上面推压。
在上述壳体2的上端壁2b上所形成的贯穿孔10上,上下移动自由地密封状地支撑着上述夹具杆5的上滑动部分11。另外,在构成上
述壳体2的下端壁2c的一部分的支撑筒13上,上下移动自由地支撑
上述夹具杆5的下滑动部分12。
驱动上述夹具杆5的构件在这里如下所示,被构成为油压复动式。 上述的壳体2的上述的筒孔4具有在大致同心上向上依次形成的
缸孔17和杆孔18。密封状地插入在上述缸孔17的活塞19与上述夹
具杆5—体形成。在上述活塞19的上侧设有锁止室20,在该活塞19
的下侧设有释放室21。
在上述杆孔18的周壁和上述夹具杆5的上述的上滑动部分11的
外周面之间形成环状流路23。在该环状路23的上部连通着锁止供排
口 24。
另外,上述释放室21借助在上述壳体2的圆筒壁2d上形成的纵 孔26,与释放供排口27连通。即,通过从该释放供排口 27向上述释 放室21供给的工作油和上述活塞19构成释放驱动构件R。
遍及上述夹具杆5的上述的下滑动部分12和上述的支撑筒13的 上部,i殳置回转机构。该回转才几构构成如下。
在上述的下滑动部分12的外周面上向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多个 引导槽31。上述的各引导槽31通过将螺旋状的回转槽32和向上下方 向延伸的直行槽33向上相连而构成。卡合滚珠34嵌入上述的各引导 槽31。各卡合滚珠34旋转自由地被支撑于在上述的支撑筒13的上部 设置的横孔35上。遍及这些多个卡合滚珠34,套筒36围绕轴心旋转 自由地4皮外嵌。
另外,上述的支撑筒13的外周壁借助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定位销
38,被止转在上述壳体2的上述的圓筒壁2d上。上述的支撑筒13通
过环状部件39被固定在上述的圆筒壁2d上。
再有,设置使上述夹具杆5的回转移动减速的构件。
即,以在上述锁止室20和锁止供排口 24之间对上述的环状流路
23的下部进行扩径的方式,在上述杆孔18的周壁形成环状的阀室41,
该阀室41的下面与上述锁止室20相对面。
10主要如图2C所示,环状的穿梭部件42的内周面隔开内节流间隙44向上下方向(轴心方向)移动自由地外嵌在上述夹具杆5的下部的节流外周面5a上。另外,将上述活塞19的外径尺寸Dl和上述夹具杆5的节流外周面5a的外径尺寸D2以及上述的上滑动部分11的外径尺寸D3设定成依次小的值(参照图2A)。另外,上述穿梭部件42的外周面构成为能够向轴心方向嵌合在上述的阀室41的内周面上,同时,沿该嵌合区域设置外节流间隙45。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的内节流间隙44设定成比外节流间隙45小的值。
在上述穿梭部件42的上端部(前端部),配置与在上述的阀室41的上端壁(前端壁)上设置的阀座47在上下方向相对面的阀部48。再有,在该穿梭部件42的下端部(基端部),配置与在上述活塞19的上端面上i殳置的阀座49在轴心方向相对面的其它的阀部50。
通过上述的图1A到图2C和图3A以及图3B,对上述构成的回转式夹具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A表示上述的回转式夹具的锁止移动的开始状态。图3B表示上述锁止移动的初期状态。
在图1A以及图1B的锁止状态下,从上述释放室21排出工作油,同时,向上述锁止室20供给工作油,据此,上述夹具杆5向锁止回转位置X下降,上述臂6向上述工件托盘P推压上述工件W。另外,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上述夹具杆5以及臂6将从锁止回转位置X开始,经由减速开始位置(未图示出)到释放回转位置Z的全回转角度^设定为大约90度。
在将上述锁止状态的夹具向释放状态转换时,使上述锁止供排口24连通到油罐(未图示出),同时,借助上述释放供排口 27和上述的纵孔26,将油压源(未图示出)的工作油向上述释放室21供给。
于是,上述锁止室20的工作油通过上述的环状流路23的阀室41迅速地向上述锁止供排口 24排出。据此,首先,上述活塞19使上述夹具杆5 (以及臂6)沿上述的直行槽33笔直地高速上升,接着,上述夹具杆5 —面沿上述的回转槽32,向俯视围绕逆时针的方向高速回转, 一面上升。然后,上述夹具杆5 (以及臂6)在高速回转角度(这里大约70度)的区域回转时,如图2A所示,上述穿梭部件42的外周面开始嵌入上述的阀室41的内周面。于是,上述穿梭部件42通过作用于上下的工作油的压力差,象图2B所示那样上升,嵌合在上述的阀室41,同时,使上述的阀部48抵接上述的阀座47。因此,上述的外节流间隙45被关闭,上述锁止室20的工作油经由上述穿梭部件42的内方的比较大的间隙54,开始向锁止供排口 24排出。
在该夹具杆5的回转上升的初期,因为锁止杆5的外周下部的外锥面53与上述穿梭部件42的内周下部的内锥面52相对面,所以,能够緩慢地进行减速。然后,从图2B的状态到图2C的释放结束状态,随着上述夹具杆5回转上升,上述的内节流间隙4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增大,上述的内节流间隙44造成的流动阻力也增大。因此,上述夹具杆5 (以及臂6)在减速回转角度(这里大约20度)的区域緩慢回转上升,被转换到释放回转位置Z(参照图1B)。
另外,在图2C的释放结束状态下,在设置于穿梭部件42的下部的上述的其它的阀部50和活塞19的阀座49之间,形成抵接间隙。
如上所述,在上述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上述夹具杆5(以及臂6)的速度被减速,上述活塞19緩慢地抵接在上述壳体2的上端壁2b上。因此,作用于上述的回转槽32.卡合滚珠34 ,止转销7 定位销38等的沖击力减小。
其结果为,能够防止上述的回转槽32、卡合滚珠34等的回转机构的塑性变形、损伤,将回转角度维持在良好的状态,还延长夹具1的寿命。再有,因为沖击减小,所以噪音、振动也减小,在能够防止将臂6固定在上述夹具杆5上的上述螺母8的螺钉嵌合松动的基础上,也不会对上述工件托盘P、工件W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回转式夹具能够兼顾增多工作油的供给量,缩短释放动作结束所必须的时间和使寿命延长。
在将上述的图2C所示的释放状态的夹具1向锁止状态转换时,只要将上述释放室21的工作油从释放供排口 27排出,同时,向上述
12锁止供排口 24供给工作油即可。于是,锁止供排口 24的工作油作用于上述穿梭部件42的上面,如图3A所示,穿梭部件42下降,上述的阀部48离开上述的阀座47,打开外节流间隙45,同时,上述的其它的阀部50抵接活塞19的阀座49,关闭上述的内节流间隙44。这样,因为锁止供排口 24的工作油通过上述的外节流间隙45向锁止室20供给,所以,使活塞19比较緩慢地下降。据此,上述夹具杆5首先一面沿上述的回转槽32向俯视时围绕顺时针方向比较緩慢地回转, 一面下降,此后,沿上述的直行槽33笔直下降,向上述锁止状态转换(参照图1A以及图1B)。
在上述锁止动作开始时,由于外节流间隙45的作用,可以使夹具杆5 (以及臂6)以比较低的速度开始回转。并且,因为在图3A的状态下,作用于活塞19的下降推力成为作用于从穿梭部件42的外径面积除去了上滑动部分11的外周面的密封部的外径面积后的环状面积的油压力,所以,该推力也小。因此,能够防止在回转开始时过大的负荷施加在回转机构。因此,回转式夹具能够兼顾增多工作油的供给量,缩短锁止动作结束所必须的时间和使寿命延长。
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具有下述的优点。
因为主要通过内节流间隙44控制释放动作时的节流,同时,主要通过外节流间隙45控制锁止动作时的节流,所以,通过回转夹具的释放动作和锁止动作,能够实施不同的控制。
因为上述的内节流间隙44形成在容易确保轴心精度的夹具杆5和穿梭部件42之间,所以,难以受到尺寸误差的影响。另外,因为外节流间隙45能够设定成比上述的内节流间隙44大的值,所以,不会轻易受到难以确保轴心精度的上述壳体2的贯穿孔10、上述的支撑筒13的孔13a的尺寸误差的影响。因此,能够以规定的尺寸公差,效率良好地制作壳体2。
而且,在组装回转式夹具时,因为是在将上述夹具杆5和穿梭部件42这两个零件分段装配的状态下,可以预先测定节流效果,所以,与最终组装后测定节流效果的情况相比,没有花费工时。即,在为必须在回转式夹具的最终组装后测定节流效果的构造的情况下,在不合
格时,有必要将该夹具分解,在更换该零件后再次进行测定,这样的试错法的测定极其花费工时。
图4表示将上述的回转式夹具上下相反地配置的情况下的释放开始状态,是与上述的图2B类似的图。
在该图4所示的释放开始时,穿梭部件42由于重力,先于活塞19下降,嵌合在阀室41。这样,如上所述,因为将活塞19的外径尺寸Dl和夹具杆5的节流外周面5a的外径尺寸D2以及夹具杆5的上滑动部分ll的外径尺寸D3设定成依次小的值,所以,从释放动作的初期到终期,在穿梭部件42的内周面和上滑动部分11的外周面之间的大的间隙45,工作油被迅速排出,活塞19以及夹具杆5急速下降。然后,在该夹具杆5的节流外周面5a开始嵌合到穿梭部件42的内周面后,与上述的图2B到图2C的动作同样,内节流间隙44进行节流作用。
因此,本发明即使是以上下相反的姿势、倾斜的姿势配置,也能够发挥上述的各种优点。
图5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与上述的图2A类似的图。在该变形例(以及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部件类似的部件原则上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该图5的变形例在下述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在上述的环状流路23的大致整体,形成上述的阀室41,上述锁止供排口 24在该阀室41的上半部的小直径孔56上开口。上述穿梭部件42的上半部能够嵌合在上述的小直径孔56上。能够在该穿梭部件42的上半部的外周面和小直径孔56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上述的外节流间隙(未图示出)。
穿梭部件42的凸缘部58能够插入阀室41的下部的大直径孔57。在该大直径孔57的顶壁(阀室41的基端部的周壁)形成上述的阀座47,在凸缘部58的上面形成上述的阀部48。
因为在阀室41的下端部(基端部)的周壁设置阀座47,在穿梭部件42的下端部(基端部)设置阀部48,所以,能够使锁止供排口 24在该阀室41的上部开口。因此,环状流路23的轴心方向的长度缩 短,能够降低回转夹具的高度。
另外,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上述穿梭部件42的下端部 (基端部),配置在轴心方向与设置在上述活塞19的上端面的阀座 49相对面的其它的阀部50。
另外,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上述活塞19的外径尺寸 Dl和夹具杆5的节流外周面5a的外径尺寸D2以及夹具杆5的上述 的上滑动部分11的外径尺寸D3设定成依次小的值。
上述的变形例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动作。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回转夹具的释放状态。 该第二实施方式在下述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回转式夹具l构成为油压锁止弹簧释放式。即,上述夹具杆5从 上述活塞19向上突出。该夹具杆5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由形 成在上述活塞19的上侧的锁止室20的工作油进行下降驱动,由安装 在该活塞19的下侧的释放室21的回复弹簧60进行上升驱动。该回复 弹簧60构成释放驱动构件R。
另外,上述锁止孔18与上述的图1A的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形成 为向上下方向长。然后,在上述夹具杆5的下部形成上述的多个引导 槽31。嵌入各引导槽31的上述的卡合滚珠34被支撑在上述壳体2的 上述的圆筒壁2d上。另外,上述引导槽31的回转槽32的螺旋前进方 向被形成为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逆向。上述锁止用供排口 24在上述 的杆孔18的上端部开口。
在上述杆孔18的下部形成上述的阀室41。在上述夹具杆5的下 部的节流外周面5a和上述穿梭部件4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上述的内节 流间隙44。另外,在上述穿梭部件42的外周面和阀室41的内周面之
间形成外节流间隙45。
上述穿梭部件42向上方移动被止动环61限制。另外,通过了内 节流间隙44的油通过上述的止动环61的狭缝或者安装间隙流动。阀座47*49和阀部48*50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配置。
另外,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具1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地动作。
上述的止动环61等的移动限制部件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 变形例上。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各变形例可以如下述那样变更。 上述的回转角度^并不限定于举例表示的值,可以设定为各种希 望的值。
也可以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A到图4)的构造与第二实施 方式(图6)的构造同样地构成为油压锁止弹簧释放式。另外,也可 以将第二实施方式(图6)的构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A到图 4)的构造同样地构成为油压锁止并且油压释放式。
作为回转式夹具1,可以替代举例表示的上下方向的配置,在倾 斜方向或上下相反地配置。
作为压力流体,也可以替代工作油,是其它种类的液体、压缩空 气等的气体。
权利要求
1. 一种回转式夹具,所述回转式夹具被构成为能够向轴心方向移动并且能够围绕轴心旋转地将夹具杆(5)支撑在筒状的壳体(2)上,能够将夹持用的臂(6)安装到该夹具杆(5)的前端部,向前端方向将缸孔(17)和杆孔(18)依次设置在上述壳体(2)上,将插入到上述缸孔(17)的活塞(19)连结于上述夹具杆(5),在该活塞(19)的前端侧,设置供给以及排出压力流体的锁止室(20),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锁止室(20)和压力流体的供排口(24)之间,在上述杆孔(18)的周壁,以与上述锁止室(20)相面对的方式,形成环状的阀室(41),将环状的穿梭部件(42)的内周面隔开内节流间隙(44),向轴心方向移动自由地外嵌在上述夹具杆(5)的节流外周面(5a)上,将上述穿梭部件(42)的外周面构成为能够向轴心方向嵌合在上述的阀室(41)的内周面上,同时,沿其嵌合区域设置外节流间隙(45),构成为在借助上述的阀室(41),进行使上述锁止室(20)的压力流体向上述的供排口(24)排出的释放动作时,在使上述夹具杆(5)向上述的前端方向直行移动后,一面借助回转机构,使之释放回转,一面使之向上述的前端方向移动,构成为在上述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通过上述穿梭部件(42)开始嵌合到上述的阀室(41)的内周面时发挥作用的压力流体的压力差,使上述穿梭部件(42)向前端方向移动,嵌合到上述的阀室(41),同时,能够通过上述的内节流间隙(44),至少控制从上述锁止室(20)向上述的供排口(24)排出的压力流体的流量,与此相对,构成为在进行将上述的供排口(24)的压力流体向上述锁止室(20)供给的锁止动作时的锁止回转移动的初期,能够通过上述的外节流间隙(45),至少控制被其供给的压力流体的流量。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回转式夹具,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活塞(19)的外径尺寸(D1)和上述夹具杆(5)的上述的节流外周面(5a)的外径尺寸(D2)以及被上述壳体(2)支撑的夹具 杆(5)的滑动部分(11)的外径尺寸(D3)设定成依次小的值。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式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穿梭部件(42)上,配置在轴心方向与在上述的阀室(41)的周围壁上所设置的阀座(47)相面对的阀部(48),构成为在上述释放回转移动的终期,在上述穿梭部件(42)因上述的压力差而向前端方向移动时,使上述的阀部(48)抵接上述的阀座(47),关闭上述的外节流间隙(45),构成为在上述锁止回转移动的初期,通过作用于上述穿梭部件 (42)的压力流体,使上述的阀部(48)离开上述的阀座(47)。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式夹具,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的内节流间隙(44)设定为比上述的外节流间隙(45)小的值。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式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的阀室(41)的前端壁上设置上述的阀座(47),在上述穿梭部件(42)的前端部设置上述的阀座(48)。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式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的阀室(41)的基端部的周壁上设置上述的阀座(47),在上述穿梭部件(42)的基端部设置上述的阀部U8)。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式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穿梭部件(42)的基端部上,配置在轴心方向与在上述活塞(19)的前端面上所设置的阀座(49)相面对的其它的阀部(50)。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中,将插入到筒状的壳体(2)的活塞(19)连结到夹具杆(5)。在该活塞(19)的上侧设置锁止室(20),在插入上述夹具杆(5)的杆孔(18)的周壁形成环状的阀室(41)。在上述夹具杆(5)的回转上升的终期,外嵌于该夹具杆(5)的下部的穿梭部件(42)通过在开始嵌合到上述的阀室(41)时作用的工作油的压力差上升嵌合在上述阀室(41)。接着,通过穿梭部件(42)和夹具杆(5)之间的节流间隙控制从上述锁止室(20)排出的工作油的流量。另外,在该夹具杆(5)的回转下降初期,通过阀室(41)和穿梭部件(42)之间的节流间隙控制向上述锁止室(20)供给的工作油的流量。
文档编号B23Q3/06GK101466494SQ20078002167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3日
发明者横田英明, 米泽庆多朗 申请人: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