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与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94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与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机的进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空油压进给 增压结构与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
背景技术
工具机的进给装置主要是用于操控进刀与退刀的速度及稳定性,其 驱动源除了高精密度的伺服马达外,主要是来自气压与油压的动作。其 中以气压驱动的钻孔机为例,其具有不论进刀或退刀的行程中移动速度 快的优点,但缺点是在进刀时,因为气压出力有一定的范围,也就是压 力小、且推力小,容易受外来的气源影响,且在切削行程中,也会受到 工件的反作用力影响,故存在有进刀稳定性不佳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加 工的准确性。至于油压驱动的钻孔机,则其因液压油流动速度较慢,故其 进退刀速度也就较慢,再者在停止移动时,液压油的马达仍需保持持续 运转,而造成能源的消耗,且液压油不停的传输,也会使液压油温度升 高,而使液压油的黏稠度改变,影响其后续进退刀的稳定性,再者整体 油压设备的成本也较高,不符经济效益。
但不论是单纯利用气压驱动或油压驱动,都无法完全兼具工具机于 进给时的效率与稳定性,为此有业者开发有油压与气压混合的进给装置, 使进给装置在进刀时使用油压驱动,以提高其稳定性,而进给装置在退 刀时则采用气压驱动,加速其退刀速度,以提升加工效率。然这样的设 计,不仅需要使用到多个油压缸与气压缸,且需具有独立的导油管与导 气管,无形间使整个结构配置复杂化,增加组装的难度与成本,同时其 油压驱动时,为了能确保其进刀的稳定性,需使用能输出高压力值的油 缸,如此不仅会增加设备支出成本,同时也无法让液压油马达获得休息, 縮短其使用寿命,也无法解决其因液压油升温而造成进给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与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 能达到增压及提高推力的目的,且兼具提升加工效率与加工精准度的功 效,且使钻头的进退刀能更为确实、稳定,且进退刀速度快,而能提升 其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手段,来具体实现本实用新型的 各项目的与效能;该钻孔机具有一机头,该机头上具有一可夹掣钻头、 且高速旋转的钻头主轴,而使钻头主轴靠近或远离被加工件的空油压进 给增压结构包含有一增压缸与一油压驱动缸;
其中增压缸具有一大径的气腔与一小径的内油腔,且气腔与内油腔 间滑设有一连动杆,该连动杆于气腔滑设有一大面积的大活塞,使气腔 分隔形成有分别连通气压源的第一气室与第二气室,又连动杆于内油腔 内滑设有一小面积的小活塞,使内油腔分隔形成有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 又油压驱动缸内部形成有一油腔,且油腔内滑设有一可将油腔分隔 成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的活塞,其中第一油室与前述增压缸的第一油室 连通,而活塞具有一向第二油室一端伸出的活塞杆,该活塞杆穿出油压 驱动缸的一端并同步动作前述的钻头主轴,该油压驱动缸油腔的第二油 室通过一导油回路与增压缸内油腔的第二油室连通。
前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中增压缸的内油腔外部设有 一相连通的外油腔,且外油腔连接有一气压源。
前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中导油回路与一具大、小流 道的流量阀连通,又流量阀输出口通过一排油回路与增压缸内油腔的第 二油室连通。
前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中流量阀具有一对应的拨块 组,且拨块组具有一切换流量的流量拨点及一控制位置的极限拨点,而 钻头主轴具有一可拨动该拨块组的触动开关。
前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中导油回路包含有一串接油 压驱动缸的第一导油管、 一串接该第一导油管的三通管件与一串接三通 管件与流量阀输入口的第二导油管,而排油回路包含有一串接流量阀的 第一排油管、 一串接该第一排油管的三通管件与一串接三通管件与增压缸第二油室的第二排油管,且前述导油回路与排油回路的三通管件间设 有一逆止阀。
前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中增压缸气腔与气压源间设 有一气压电磁阀,该气压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一进气管连接至气压源, 该气压电磁阀具有两出气口,分别连接有一第一进气回路与一第二进气 回路,其中第一进气回路连通该增压缸气腔的第二气室,而第二进气回 路则连通该增压缸气腔的第一气室。
前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中连接增压缸的气腔第二气 室的第一进气回路并分流通过一逆止阀连通至增压缸的外油腔。
前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中油压驱动缸的活塞杆通过 一连动件与所述钻头主轴组接。
本实用新型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是-
一种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可用于主轴式工具机, 其包含有一增压缸及一主轴式油压驱动缸该增压缸具有一大径的气腔 与一小径的内油腔,该气腔与内油腔间滑设有一连动杆,该连动杆于气 腔滑设有一大面积的大活塞,使气腔分隔形成有分别连通气压源的第一 气室与第二气室,该连动杆于内油腔内滑设有一小面积的小活塞,使该 内油腔分隔形成有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该主轴式油压驱动缸内部形成 有一油腔,且油腔内滑设有一将油腔分隔成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的活塞, 其中第一油室与所述增压缸的第一油室连通,该活塞具有一供连接加工 工具的第一活塞杆,该第一活塞杆可穿出主轴式油压驱动缸的一端,该 活塞另一端设有供连接驱动源的第二活塞杆,该第二活塞杆可穿出主轴 式油压驱动缸的另一端,所述油腔的第二油室通过一导油回路与增压缸 内油腔的第二油室连通。
前述的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中增压缸的内油腔外部设有一相连 通的外油腔,且外油腔连接有一气压源。
前述的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中增压缸的气腔与气压源间设有一 气压电磁阀,该气压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一进气管连接至气压源,该气 压电磁阀具有两出气口,分别连接有一第一进气回路与一第二进气回路, 其中第一进气回路连通增压缸气腔的第二气室,而第二进气回路则连通
7增压缸气腔的第一气室。
前述的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中连接所述增压缸的气腔第二气室 的第一进气回路分流通过一逆止阀连通所述增压缸的外油腔。
借此,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加速进退 刀的速度,且能提高其输出的压力值,同时液压油无需持续运转,故不 会因长时间动作所造成的升温现象,而能进一步增进其进退刀的迅速确 实性与稳定性,故能增加其附加价值,并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达到增压及提高推力的目的,且兼具 提升加工效率与加工精准度的功效,且使钻头的进退刀能更为确实、稳 定,且进退刀速度快,而能提升其加工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机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机机头部分的平面示意图,用以显示各组 件的相对关系。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机快速进刀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机慢速进刀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机慢速退刀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机快速退刀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的平面示意图,用以显示 各组件的相对关系。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进杆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进杆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退杆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退杆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 脚座 11 立柱
15 工作平台 20 机头
21 钻头主轴 22 导柱
23 触动开关 30 气压电磁阀31进气管32三点过滤组
33第一进气回路331第一管
332第二管34逆止阀
35第二进气回路40增压缸
400隔板41气腔
411第一气室412第二气室
42内油腔421第一油室
422第二油室43外油腔
45连动杆46大活塞
47小活塞48进油回路
50油压驱动缸51油腔
511第一油室512第二油室
52活塞521活塞杆
53连动件54导油回路
541第一导油管542三通管件
543第二导油管55流量阀
56拨块组57排油回路
571第一排油管572三通管件
573第二排油管58逆止阀
80主轴式油压驱动缸81油腔
811第一油室812第二油室
82活塞821第一活塞杆
822第二活塞杆83导油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构成,请
参看
图1、图2所示,该钻孔机具有一脚座10,且脚座10上设有一立柱 11,而立柱11上设有一可选择性移动的工作平台15,又立柱11顶端设 有一机头20,该机头20上具有一可夹掣钻头、且能高速旋转的钻头主轴 21,其中钻头主轴21设有一可相对机头20同步移动的导柱22,供提升 钻头主轴21移动的稳定性,又导柱22上设有一可选择性调节位置的触动开关23,用以控制钻头主轴21进退刀的移动行程,而该钻孔机于机头 20上分设有一气压电磁阀30、 一具气腔41与内、外油腔4243的增压缸 40及一油压驱动缸50,供使前述钻头主轴21的进刀与退刀;
其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则请同时参照图2所示,其中气压 电磁阀30为典型三口二位的方向控制阀件,该气压电磁阀30的进气口 通过一进气管31连接至气压源,且进气管31上设有一具过滤与润滑作 用的三点过滤组32,该气压电磁阀30具有两出气口,该两出气口分别连 接有一第一进气回路33与一第二进气回路35,其中第一进气回路33具 一第一管331与一第二管332,其中第一管331是连接至增压缸40的气 腔41,而第二管332则通过一逆止阀34连通至增压缸40的外油腔43, 该逆止阀34可防止增压缸40外油腔43内的液压油进入第一进气回路33 的第二管332,该气压电磁阀30的第二进气回路35则连通增压缸40的 气腔41另一端;
前述增压缸40中段利用一隔板400分隔前述大径的气腔41与小径 的内油腔42,且前述外油腔43是设于内油腔42外侧,并通过增压缸40 中段的隔板400相互连通,供做为内油腔42内液压油的补油用,以保持 油压动作的稳定与顺畅,而前述气压电磁阀30的第一进气回路33第二 管332则串接于外油腔43的顶端,该增压缸40的气腔41与内油腔42 间滑设有一穿经隔板400的连动杆45,且连动杆45于气腔41滑设有一 大活塞46,使气腔41分隔形成位于下段的第一气室411与邻近内油腔 42的第二气室412,且令前述气压电磁阀30的第一进气回路33第一管 331连通至该气腔41的第二气室412,而气压电磁阀30的第二进气回路 35则连通至气腔41的第一气室411;又连动杆45于内油腔42内滑设有 一小活塞47,使内油腔42分隔形成位于上段的第一油室421与邻近气腔 41的第二油室422,其中第一油室421通过一进油回路48连通至前述的 油压驱动缸50;
该油压驱动缸50内部形成有一油腔51,且油腔51内滑设有一活塞 52,使油腔51分隔形成位于上段的第一油室511与下段的第二油室512, 其中第一油室511与前述增压缸40的进油回路48连通,又活塞52具有 一向远离进油回路48 —端伸出的活塞杆521,该活塞杆521穿出油压驱动缸50的一端设有一连动件53,该连动件53另端与钻头主轴21组接, 使油压驱动缸50的活塞杆521可同步使钻头主轴21伸出或收回,又油 压驱动缸50油腔51的第二油室512通过一导油回路54与一具大、小流 道的流量阀55连通,前述导油回路54包含有一串接油压驱动缸50的第 一导油管541、 一串接该第一导油管541的三通管件542与一串接三通管 件542与流量阀55输入口的第二导油管543,该流量阀55上具有一对应 钻头主轴21的触动开关23的拨块组56,该拨块组56具有一可控制流量 的流量拨点与一可控制极限位置的极限拨点,又流量阀55输出口通过一 排油回路57与增压缸40内油腔42连通,前述排油回路57包含有一串 接流量阀55的第一排油管571、一串接该第一排油管571的三通管件572 与一串接三通管件572与增压缸40内油腔42的第二排油管573,且前述 导油回路54与排油回路57的三通管件542、 572间设有一逆止阀58,防 止液压油由导油回路54直接进入排油回路57内;
借此,组构成一进给速度快又稳定、且能提高压力值的钻孔机空油 压进给增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运用如下所述当需要进刀时,则如图2、图3 所示,使气压电磁阀30的进气管31对应第二进气回路35,并使第一进 气回路33对应排气口 ,如此气压可经第二进气回路35进入增压缸40气 腔41的第一气室411,而能推动气腔41内大面积的大活塞46,如此可 通过连动杆45同步推动位于内油腔42内小面积的小活塞47,利用前述 大、小活塞4647承受面积不同的作用,而使低压力输入的气压转换成高 压力输出的油压,如此由内油腔42经进油回路48进入油压驱动缸50油 腔51的第一油室511的液压油具有高压力与流速快的特性,而能让油压 驱动缸50内的活塞杆521快速、且稳定的伸出,且同步带动钻头主轴21 快速、且稳定的移位,而油压驱动缸50油腔51中第二油室512内的液 压油则通过导油回路54流入流量阀55、且经排油回路57后,进入增压 缸40的内油腔42第二油室422;
如图4所示,当钻头主轴21上的钻头接近被加工件时,钻头主轴 21的触动开关23可拨动该流量阀55拨块组56中的流量拨点,使流量阀 55切换至小流道,形成小流量排出,如此可让活塞杆521的移动速度变慢,而让钻头主轴21可同步减速,有效的保持其移动的稳定度,避免影 响到加工精准度,且在进刀过程中,不论是前段空行程或后段工作行程, 油压驱动缸50排出流经导油回路54内液压油的压力均大于排油回路57 的压力,故可有效防止逆止阀58被推开所造成的逆流。且在持续加压或 停止动作的过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气压源动作,故无现有技术 液压油马达持续运转的耗能问题,同时气、油压结合作用,液压油不致 因持续运作而升温,可有效的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能进一步提升运转的 稳定性。
反之,当完成钻孔时,钻头主轴21的触动开关23可拨动该流量阀 55拨块组56的极限拨点,则如图2、图5所示,能使气压电磁阀30的 进气管31对应第一进气回路33,而第二进气回路35则对应排气口,如 此气压源可经第一进气回路33的第一、二管331、 332进入增压缸40气 腔41的第二气室412与增压缸40的外油腔43上方,使增压缸40的气 腔41内大活塞46能被向下推动复位,气腔41内第一气室411的气压源 则由气压电磁阀30排出,且通过连动杆45同步使小面积的小活塞47向 下移动,利用前述大、小活塞46、 47承受面积不同的作用,而使低压力 输入的气压转换成高压力输出的油压,如此由内油腔42第二油室422经 排油回路57、流量阀55与导油回路54进入油压驱动缸50的油腔51第 二油室512,由于进入第二油室512的液压油具有高压力的特性,而能让 油压驱动缸50内的活塞杆521稳定的收回,且同步带动钻头主轴21稳 定的向上复位,且此时由于排油回路57的压力略大于导油回路54,故局 部液压油可推开逆止阀58正向汇流至导油回路54内,使钻头仍在被加 工件内的退刀行程略快于进刀的工作行程,且由于流量阀55仍属小流道 状态,故钻头的退刀速度不致过快,而可确保退刀的安全性,再者油压 驱动缸50油腔51中第一油室511内的液压油则通过进油回路48回流至 增压缸40的内油腔42;
又如图2、图6所示,当钻头主轴21的触动开关23脱离流量阀55 拨块组56的流量拨点时,流量阀55切换形成大流量,加速液压油回流 至油压驱动缸50油腔51的第二油室512与增压缸40的内油腔42,而能 进一步加速退刀空行程的移动速度,同时达到提升加工效率的目的。
12再者,本实用新型亦可为一种用于主轴式工具机(如冲压机)的空
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是如图7至
图11所示,其中气压电磁阀30为典 型三口二位的方向控制阀件,该气压电磁阀30的进气口通过一进气管31 连接至气压源,再者气压电磁阀30具有两出气口,该两出气口分别连接 有一第一进气回路33与一第二进气回路35,其中第一进气回路33具一 第一管331与一第二管332,其中第一管331是连接至增压缸40的气腔 41,而第二管332则通过一逆止阀34连通至增压缸40的外油腔43,该 逆止阀34可防止增压缸40外油腔43内的液压油进入第一进气回路33 的第二管332,至于气压电磁阀30的第二进气回路35则连通增压缸40 的气腔41另一端;
又,增压缸40中段利用一隔板400分隔前述大径的气腔41与小径 的内油腔42,且前述外油腔43是设于内油腔42外侧,并通过增压缸40 中段的隔板400相互连通,而前述气压电磁阀30的第一进气回路33第 二管332则串接于外油腔43的顶端,该增压缸40的气腔41与内油腔42 间滑设有一穿经隔板400的连动杆45,且连动杆45于气腔41滑设有一 大活塞46,使气腔41分隔形成位于下段的第一气室411与邻近内油腔 42的第二气室412,令前述气压电磁阀30的第一进气回路33第一管331 连通至该气腔41的第二气室412,而气压电磁阀30的第二进气回路35 则连通至气腔41的第一气室411;又连动杆45于内油腔42内滑设有一 小活塞47,使内油腔42分隔形成位于上段的第一油室421与邻近气腔 41的第二油室422,其中第一油室421并通过一进油回路48连通至一主 轴式油压驱动缸80;
该主轴式油压驱动缸80内部形成有一油腔81,且油腔81内滑设有 一活塞82,使油腔81分隔形成位于上段的第一油室811与下段的第二油 室812,其中第一油室811与前述增压缸40的进油回路48连通,又活塞 82具有一向远离进油回路48 —端伸出的第一活塞杆821,该第一活塞杆 821可穿出主轴式油压驱动缸80的底端,供做为连接刀具或冲头等加工 工具,且活塞82具有一对应进油回路48—端伸出的第二活塞杆822,该 第二活塞杆822可穿出主轴式油压驱动缸80的顶端,供连接主轴式工具 机的驱动源,又主轴式油压驱动缸80油腔81的第二油室812通过一导油回路83与增压缸40的内油腔42第二油室422连通;
借此,组构成一进给速度快、且稳定,又能提高压力值的空油压进 给增压结构。
本实施例的实际运用如下所述当需要进杆时,如图7至图9所示, 使气压电磁阀30的进气管31对应第二进气回路35,并使第一进气回路 33对应排气口,如此气压可经第二进气回路35进入增压缸40气腔41的 第一气室411,而能推动气腔41内大面积的大活塞46,如此可通过连动 杆45同步推动位于内油腔42内小面积的小活塞47,利用前述大、小活 塞46、 47承受面积不同的作用,而使低压力输入的气压转换成高压力输 出的油压,如此由内油腔42经进油回路48进入主轴式油压驱动缸80油 腔81的第一油室811的液压油具有高压力与流速快的特性,而能让主轴 式油压驱动缸80内的第一活塞杆821快速、且稳定的伸出,而主轴式油 压驱动缸80油腔81中第二油室812内的液压油则通过导油回路83流入 增压缸40的内油腔42第二油室422。且在持续加压或停止动作的过程中,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气压源动作,故无现有技术液压油马达持续运转 的耗能问题,同时气、油压结合作用,液压油不致因持续运作而升温, 可有效的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能进一步提升运转的稳定性。
反之,当退杆时,则如图7、
图10及
图11所示,能使气压电磁阀 30的进气管31对应第一进气回路33,而第二进气回路35则对应排气口, 如此气压源可经第一进气回路33的第一、二管331、 332进入增压缸40 气腔41的第二气室412与增压缸40的外油腔43上方,使增压缸40的 气腔41内大活塞46能被向下推动复位,气腔41内第一气室411的气压 源则由气压电磁阀30排出,且通过连动杆45同步动作小面积的小活塞 47向下移动,利用前述大、小活塞46、 47承受面积不同的作用,而使低 压力输入的气压转换成高压力输出的油压,如此由内油腔42第二油室422 经导油回路83进入主轴式油压驱动缸80的油腔81第二油室812,由于 进入第二油室812的液压油具有高压力的特性,而能让主轴式油压驱动 缸80内的第一活塞杆821稳定的收回,而能进一步加速退杆的移动速度, 同时达到提升加工效率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 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 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 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机头,该机头上具有一供夹掣钻头、且高度旋转的钻头主轴,而使钻头主轴靠近或远离被加工件的构件包含有一增压缸与一油压驱动缸;其中增压缸具有一大径的气腔与一小径的内油腔,且气腔与内油腔间滑设有一连动杆,该连动杆于气腔滑设有一大面积的大活塞,使气腔分隔形成有分别连通气压源的第一气室与第二气室,又连动杆于内油腔内滑设有一小面积的小活塞,使内油腔分隔形成有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又油压驱动缸内部形成有一油腔,且油腔内滑设有一将油腔分隔成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的活塞,其中第一油室与前述增压缸的第一油室连通,而活塞具有一向第二油室一端伸出的活塞杆,该活塞杆穿出油压驱动缸的一端并同步动作所述的钻头主轴,再者油压驱动缸油腔的第二油室通过一导油回路与增压缸内油腔的第二油室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增压缸的内油腔外部设有一相连通的外油腔,且外油腔连接有 一气压源。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导油回路与一具大、小流道的流量阀连通,又流量阀输出口通 过一排油回路与增压缸内油腔的第二油室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阀具有一对应的拨块组,且拨块组具有一切换流量的流量拨 点及一控制位置的极限拨点,而钻头主轴具有一可拨动该拨块组的触动 开关。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导油回路包含有一串接油压驱动缸的第一导油管、 一串接该第 一导油管的三通管件与一串接三通管件与流量阀输入口的第二导油管, 而排油回路包含有一串接流量阀的第一排油管、 一串接该第一排油管的 三通管件与一串接三通管件与增压缸第二油室的第二排油管,且前述导 油回路与排油回路的三通管件间设有一逆止阀。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增压缸气腔与气压源间设有一气压电磁阀,该气压电磁阀的进 气口通过一进气管连接至气压源,该气压电磁阀具有两出气口,分别连 接有一第一进气回路与一第二进气回路,其中第一进气回路连通该增压 缸气腔的第二气室,而第二进气回路则连通该增压缸气腔的第一气室。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增压缸的气腔第二气室的第一进气回路并分流通过一逆止 阀连通至增压缸的外油腔。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驱动缸的活塞杆通过一连动件与所述钻头主轴组接。
9 、 一种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可用于主轴式工具 机,其包含有一增压缸及一主轴式油压驱动缸该增压缸具有一大径的气腔与一小径的内油腔,该气腔与内油腔间 滑设有一连动杆,该连动杆于气腔滑设有一大面积的大活塞,使气腔分 隔形成有分别连通气压源的第一气室与第二气室,该连动杆于内油腔内 滑设有一小面积的小活塞,使该内油腔分隔形成有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 该主轴式油压驱动缸内部形成有一油腔,且油腔内滑设有一将油腔 分隔成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的活塞,其中第一油室与所述增压缸的第一 油室连通,该活塞具有一供连接加工工具的第一活塞杆,该第一活塞杆 可穿出主轴式油压驱动缸的一端,该活塞另一端设有供连接驱动源的第 二活塞杆,该第二活塞杆可穿出主轴式油压驱动缸的另一端,所述油腔 的第二油室通过一导油回路与增压缸内油腔的第二油室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的内油腔外部设有一相连通的外油腔,且外油腔连接有一气 压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的气腔与气压源间设有一气压电磁阀,该气压电磁阀的进气 口通过一进气管连接至气压源,该气压电磁阀具有两出气口,分别连接 有一第一进气回路与一第二进气回路,其中第一进气回路连通增压缸气 腔的第二气室,而第二进气回路则遂通增压缸气腔的第一气室。
12 、根据权利要求1 1所述的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增压缸的气腔第二气室的第一进气回路分流通过一逆止阀连通 所述增压缸的外油腔。
专利摘要一种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与钻孔机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该空油压进给增压结构包含有一气压电磁阀、一增压缸及一具伸出活塞杆的油压驱动缸组成,其中增压缸具有一大径的气腔与一小径的内油腔,且气腔与内油腔间穿设有一两端分具大活塞与小活塞的连动杆,而气压电磁阀可选择性连通增压缸的气腔内由大活塞分隔的两侧气室,又增压缸内油腔内由小活塞分隔的两侧油室可分别与油压驱动缸的活塞两侧的油室连接,使输入增压缸气腔的低压气压可转换成由内油腔输出的高压油压,借此,可加速进退刀速度,同时能提高油压驱动的压力值,以防止发生现有液压油因长时间动作所造成的温升现象,进一步增进其进退刀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B23B47/00GK201313193SQ20082013943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
发明者周凯文 申请人:良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