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模具精密孔倒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49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钣金模具精密孔倒角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钣金模具精密孔倒角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钣金模具,尤其是指一种钣金模具精密孔倒角机构。背景技术
在钣金冲压技术中,往往涉及需要对钣金件上的孔进行倒角处理,然而现有传统钣金模具的孔倒角机构只可应对当孔的形状尺寸、位置尺寸精度不高时的倒角要求。当对 孔倒角精度要求提高至形状、尺寸公差士0. 05甚至更高时,传统倒角机构就会无法胜任, 其倒角后的孔会由于倒角不均勻而边料料被挤到孔内,最终导致孔被挤变形,其中孔的形 状尺寸、位置尺寸均无法符合要求。因此传统的倒角模具结构已保证不了精度要求,更无法 满足客户潜在的更高精度需求,必须探索一种新型结构来克服这些难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有效避免上述传统倒角机构弊 端的,精度更高的金模具精密孔倒角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钣金模具精密孔倒角机构,它包括倒角公 及设置于待倒角产品两端的公载体、模组载体,公载体及模组载体上设有对应过孔,所述倒 角公的连接部设置公载体过孔中,连接部上设有与待倒角产品过孔对应的导正部,导正部 外凸于公载体过孔外表面,其改进之处在于它还包括有倒角母,倒角母设置模组载体过孔 中,其上开设有对应倒角公凸出导正部的过孔,所述倒角公与公载体过孔为滑配;所述倒角母与母载体过孔成过滑配合;所述倒角母上的过孔与倒角公导正部成过渡配合。相比于常见的钣金模具倒角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于模具载体过 孔中设置与倒角公导正部对应过渡配合的倒角母,且倒角公与公载体过孔采用了滑配,从 而使得倒角机构在使用时可通过倒角公的导正部配合待倒角产品过孔及倒角母的配合下 进行预导正,从而使得过孔倒角处更均勻,同时有效保证了倒角后孔径的形状、位置尺度精 度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钣金模具上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图2中对应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钣金模具精密孔倒角机构,它包括设置于待倒角产品5两端的倒角公1、公载体2及倒角母4、模组载体3,倒角公1包括连接部及导正部, 导正部与待倒角产品5过孔501相对应,而倒角母4中开设有对应倒角公1凸出导正部的 过孔401,该过孔401和与倒角公导1正部成过渡配合。所述公载体2及模组载体3上则 设有对应过孔201、301,其中倒角公1的连接部设置公载体2过孔201中,倒角公1与公载 体2过孔201为滑配,倒角公1的导正部外凸于公载体2过孔201外表面。倒角母4设置 模组载体3过孔301中并与其成过滑配合。参见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钣金模具上实施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上模组 11的上脱板2充当公载体,下模组12的下模板3充当模组载体,倒角公1通过螺栓101松 配安装于钣金模具上模组11上脱板2的过孔中,倒角母2设置于下模组12的下模板3过 孔中,下模组12放置于机架9上,并通过外导柱10与上模组11连接,所述倒角公1与上脱 板11过孔为滑配,倒角母4与下模板3成过滑配合,而倒角母4上的过孔401与倒角公1 导正部成过渡配合。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倒角公、倒角母、公载体、模 组载体不限于实施例钣金模具的应用,而可普遍适用于各类钣金模具中,且其设置方式不 限于上述的上模组设置倒角公,下模组设置倒角母的结构,只要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倒角机 构即可使用,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对上述实施例所作 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钣金模具精密孔倒角机构,它包括倒角公及设置于待倒角产品两端的公载体、模组载体,公载体及模组载体上设有对应过孔,所述倒角公的连接部设置公载体过孔中,连接部上设有与待倒角产品过孔对应的导正部,导正部外凸于公载体过孔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倒角母,倒角母设置模组载体过孔中,其上开设有对应倒角公凸出导正部的过孔,所述倒角公与公载体过孔为滑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模具精密孔倒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母与母载体 过孔成过滑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钣金模具精密孔倒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母上的过孔 与倒角公导正部成过渡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钣金模具精密孔倒角机构,它包括倒角公及设置于待倒角产品两端的公载体、模组载体,公载体及模组载体上设有对应过孔,所述倒角公的连接部设置公载体过孔中,连接部上设有与待倒角产品过孔对应的导正部,导正部外凸于公载体过孔外表面,它还包括有倒角母,倒角母设置模组载体过孔中,其上开设有对应倒角公凸出导正部的过孔,所述倒角公与公载体过孔为滑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于模具载体过孔中设置与倒角公导正部对应过渡配合的倒角母,且倒角公与公载体过孔采用了滑配,从而使得过孔倒角处更均匀,同时有效保证了倒角后孔径的形状、位置尺度精度要求。
文档编号B23D79/02GK201552341SQ20092026606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日
发明者曾水球, 李秀军, 郑小明 申请人:亿和精密金属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