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装式电主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92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装式电主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械加工设备用主轴单元,特别涉及一种内装式电主轴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各种新型数控机械加工设备关键部件的高速电主轴单元,主要由高频电动机 与主轴部件组成。它具有体积小、转速高、可无级调速等一系列优点,在各种中高档数控 机床中应用广泛。目前国内应用于数控机床的实用型高速电主轴的转速范围主要集中在 5000r/min^30000r/min,最大连续输出扭矩为500Nm,满足不了国内高速数控切削机床及其 功能部件的大量需求。因此,为了替代传统主轴,提高数控机床的转速,加强数控机床产品 的竞争力,客观上需要更高转速、更大输出扭矩的电主轴单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速高、输出扭矩大的内装式电主轴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装式电主轴装置,具有主轴套,主轴套 内转动连接主轴,主轴内设有松拉刀组件,主轴套两端设有端盖,所述主轴一端穿过主轴套 一端的端盖,伸出至主轴套外,其伸出部分上设有皮带轮。上述内装式电主轴装置的皮带轮过盈配合套接在主轴上,并通过键径向定位。上述内装式电主轴装置的主轴套内腔为两端大径中段小径的阶梯孔,其两端大径 内分别设有轴承组件,轴承组件与主轴之间为过盈配合;中段小径内设有衬套,衬套与主轴 之间为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皮带轮直接布置在主轴上,支承 轴承设置在两端,通过驱动电机一级传动,电主轴转速高、扭矩大;(2)本实用新型轴承与 主轴、主轴套内衬套与主轴、皮带轮与主轴均采用可拆的过盈连接,动平衡性能较好。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 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主轴套1,主轴套1内转动连接主轴2,主轴2内设有松拉 刀组件3,主轴套1两端设有端盖4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 —端穿过主轴套1 一端的端 盖4,伸出至主轴套1外,其伸出部分上设有皮带轮5,皮带轮5过盈配合套接在主轴2上, 并通过键6径向定位;主轴套1内腔为两端大径中段小径的阶梯孔,其两端大径内分别设有轴承组件7,轴承组件7与主轴2之间为过盈配合;中段小径内设有衬套8,衬套8与主轴2 之间为过盈配合。此电主轴单元的工作原理为变频电机接通电源后启动,经过皮带传动的一级减 速驱动皮带轮5带动主轴2和刀具高速旋转。在刀具换刀时主轴2停止旋转,松拉刀组件 3通过汽缸的动作使得刀具夹头先松开后进行换刀。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 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内装式电主轴装置,具有主轴套(1),主轴套(1)内转动连接主轴(2),主轴(2)内设有松拉刀组件(3),主轴套(1)两端设有端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一端穿过主轴套(1)一端的端盖(4),伸出至主轴套(1)外,其伸出部分上设有皮带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式电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5)过盈配合 套接在主轴(2)上,并通过键(6)径向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式电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套(1)内腔为两 端大径中段小径的阶梯孔,其两端大径内分别设有轴承组件(7),轴承组件(7)与主轴(2) 之间为过盈配合;中段小径内设有衬套(8),衬套(8)与主轴(2)之间为过盈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装式电主轴装置,具有主轴套,主轴套内转动连接主轴,主轴内设有松拉刀组件,主轴套两端设有端盖,所述主轴一端穿过主轴套一端的端盖,伸出至主轴套外,其伸出部分上设有皮带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皮带轮直接布置在主轴上,支承轴承设置在两端,通过驱动电机一级皮带传动,电主轴转速高、扭矩大,轴承与主轴、主轴套内衬套与主轴、皮带轮与主轴均采用可拆的过盈连接,动平衡性能较好。
文档编号B23B19/02GK201558963SQ20092031546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3日
发明者吕佳明, 施云高, 曹杰, 朱会领, 杨慧 申请人:常州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