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弯曲钢板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弯曲钢板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申请号为CN200710057635. 5名称为《一种旋转式船体板材弯曲成形 模具》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其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上模包括可旋 转的活动凸模压头,下模包括两个可旋转的支点,上模的可旋转的活动凸模压头与下模的 两个可旋转的支点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模压关系;所说的上模与下模依外驱动装置呈开模与 合模状态。该发明的优越性在于在钢板弯曲中,省去了在钢板宽度方向人工移动钢板的 工作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旋转弯曲能获得连续的弯曲形状,弯 曲质量高;可更换直径不同的旋转活动凸模压头,适合弯曲不同曲率半径的要求。但其缺点 是该模具设计结构复杂,如需要配备可旋转的支点及活动凸模压头,并且这种模具非常容 易损件,理由是旋转支点及活动压头在多次工作后容易变形,直至不能使用,所以其使用寿 命较短,因此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牢固、成型质量好、生产效高及使用寿命长的弯曲钢板的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弯曲钢板的成型模具,包 括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上端与压力机相连接,所述的下模位于上模的正下方,其特 征在于所述上模的下端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的直径为198 202mm,所述下模 在顶面开有与圆柱体的圆弧面相对应的圆弧形模腔,该圆弧形模腔的圆弧半径为110 114mm。作为改进,所述下模下端圆柱体的直径可优选为200mm,下模圆弧形模腔的圆弧半 径为112mm。再改进,所述圆弧模腔的底面分布有间隔且相互连接的隔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模具模长1000mm,可以把厚度为6 20mm的弯板一次性压制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2、成型的角度(标准为 90° )制作一次到位,偏差在标准范围内,符合端梁及车轮箱体装配要求;3、成型的过程 中,不会发生扭曲现象,为下一步端梁及车轮装配质量提供了保证,且外观美观,质量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或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下模的俯视图;[0012]图5是由图1中的模具加工后的弯曲钢板应用于车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弯曲钢板的成型模具,包括有上模1和下模2,上 模1的上端11与压力机相连接,下模2位于上模1的正下方。上模1的下端12为横向设 置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的直径Φ为198 202mm,本实施例优选为200mm。在下模2的顶面 开有与圆柱体的圆弧面相对应的圆弧形模腔21,该圆弧形模腔21的圆弧半径R为110 114mm,本实施例半径R为优选为112mm。在圆弧模腔21的底面分布有间隔且相互连接的隔 板22,不仅结构牢固,而且也能节省下模2的制作材料。模具的工作原理利用钢板3良好的塑性和加工工艺性,在常温下,将钢板3放置在下压模上,通过 外在一定的压力,经过上压模下压,使钢板达到规定的弯曲变量,即将钢板一次性折弯成弯 曲角的工装设备。模具的作用用于电动葫芦双梁桥式起重机端梁、车轮箱制作弯板。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是在原较小模具基础上进行的工艺创新设计,且承压钢板 的厚度范围达6mm-20mm。是我公司工艺设备设计制作的成功范例。
权利要求一种弯曲钢板的成型模具,包括有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的上端(11)与压力机相连接,所述的下模(2)位于上模(1)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下端(12)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的直径(φ)为198~202mm,所述下模(2)在顶面开有与圆柱体的圆弧面相对应的圆弧形模腔(21),该圆弧形模腔(21)的圆弧半径(R)为110~11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下端圆柱体的直径 (Φ)为200mm,下模圆弧形模腔(21)的圆弧半径(R)为1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模腔(21)的底面分布 有间隔且相互连接的隔板(22)。
专利摘要一种弯曲钢板的成型模具,包括有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的上端(11)与压力机相连接,所述的下模(2)位于上模(1)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下端(12)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的直径(φ)为198~202mm,所述下模(2)在顶面开有与圆柱体的圆弧面相对应的圆弧形模腔(21),该圆弧形模腔(21)的圆弧半径(R)为110~11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模具模长1000mm,可以把厚度为6~20mm的弯板一次性压制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2、成型的角度(标准为90°)制作一次到位,偏差在标准范围内,符合端梁及车轮箱体装配要求;3、成型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扭曲现象,为下一步端梁及车轮装配质量提供了保证,且外观美观,质量可靠。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1752740SQ201020294838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3日
发明者曹新平, 邱武健, 高锋 申请人:宁波市凹凸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