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运动部件中,因为长期的摩擦而造成零件的磨损,当轴和孔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更换零件,因此需选用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好的轴套,这样可以减少轴和座的磨损,为了使轴套与轴的运动配合的更好,需要在轴套内面上开油槽已达到润滑以及储积润滑油的目的,防止轴由于缺油造成磨损加剧甚至损坏的现象发生。油槽的一种加工方法是利用丝杆带动成形刀具在工件内表面上车削而成的,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却存在如下缺点1、对刀具的行程控制较难,难以保证加工时油槽的深度和宽度,很轻易把油槽车出工件 端面而造成废品,增加成本;2、对工人操纵技能要求较高;3、加工时间长,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高效大批量的生产要求;油槽的另外一种的加工方法是在坯料制成轴套前,将坯料放在上下油槽模之间,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实现坯料上油槽的成型,这种方法用来加工大尺寸的轴套,对于小尺寸的轴套则由于压力过大会对坯料造成损坏,浪费原材料,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油槽的深度与宽度,在床身的两端分别设置夹具与定位装置;
2)轴套放置于夹具中,锁紧固定;
3)将刀具固定在定位装置上,刀具伸入轴套内且固定住;
4 )启动电机,使轴套旋转,刀具对轴套的内壁进行统削;
5)停止电机的转动,退出刀具,松开夹具。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步骤I中的定位装置是通过固定限位块来确定刀具可移动的距离;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步骤I中油槽的深度与宽度是根据轴套壁厚与轴套上油眼的宽度来确定的。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步骤3中刀具伸入轴套内对准轴套上油眼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易,可精确定位进行加工,可以减少重复确认时间,解决了油槽加工位置不准所带来的不便,可大幅降低加工成本及时间,克服了传统的效率低、成本高、工时长等缺点,实现了较高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油槽的深度与宽度,在床身的两端分别设置夹具与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是通过固定限位块来确定刀具可移动的距离,对刀具的行程准确进行控制;同时,为了保证加工时油槽的深度和宽度,避免把油槽车出轴套端面而造成废品,该步骤中油槽的深度与宽度是根据轴套壁厚与轴套上油眼的宽度来确定的;
2)轴套放置于夹具中,锁紧固定;
3)将刀具固定在定位装置上,刀具伸入轴套内且固定住;其中刀具伸入轴套内对准轴套上油眼的位置,使得从油眼注入的润滑油更好的分散到轴套的内壁,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 )启动电机,使轴套旋转,刀具对轴套的内壁进行统削;
5)停止电机的转动,退出刀具,松开夹具。轴套旋转时,刀具移动到根据所加工油槽的宽度与深度而得到的第所限定的位置,此时刀具伸入轴套内且对准油眼的位置,轴套旋转一周,刀具即可在轴套的内表面上形成一条环形轨迹,环形油槽加工完毕。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油槽的深度与宽度,在床身的两端分别设置夹具与定位装置; 2)轴套放置于夹具中,锁紧固定; 3)将刀具固定在定位装置上,刀具伸入轴套内且固定住; 4 )启动电机,使轴套旋转,刀具对轴套的内壁进行统削; 5)停止电机的转动,退出刀具,松开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定位装置是通过固定限位块来确定刀具可移动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油槽的深度与宽度是根据轴套壁厚与轴套上油眼的宽度来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刀具伸入轴套内对准轴套上油眼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套内壁油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油槽的深度与宽度,在床身的两端分别设置夹具与定位装置;2)轴套放置于夹具中,锁紧固定;3)将刀具固定在定位装置上,刀具伸入轴套内且固定住;4)启动电机,使轴套旋转,刀具对轴套的内壁进行铣削;5)停止电机的转动,退出刀具,松开夹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易,可精确定位进行加工,可以减少重复确认时间,解决了油槽加工位置不准所带来的不便,可大幅降低加工成本及时间,克服了传统的效率低、成本高、工时长等缺点,实现了较高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
文档编号B23C3/34GK102837047SQ20111016594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
发明者王进 申请人:吴江同新自润滑轴承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