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端压铆方法及其铆销和压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288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端压铆方法及其铆销和压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部件的铆接连接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实现双端压铆工艺的双端压铆方法及其铆销和压铆装置。
背景技术
铆接是指利用轴向力,将铆销(钉)头部墩粗,使多个零件相连接固定的方法;从铆接原理上又可分为旋铆和压铆。目前传统的铆接工艺方法多为单端旋铆,但由于受到工艺本身的限制,导致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受旋铆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限制,导致其在铆接时只能采取单端铆接,当部件需要多个铆销(钉)且每个铆销(钉)两端都要求铆接时,需分多工步铆接,效率太低。其次,当零件铆接部位空间很紧凑时,由于铆头旋转易划伤周围零件,铆接过程不稳定,被铆接部件外观存在缺陷;且当铆头磨损时,铆接过程中会产生毛刺,存在划伤手指的安全隐患。再者,当铆销(钉)为实心且两端直径较大时,旋铆所需的力将很大,容易造成铆销(钉)中段轴颈镦粗,被铆接部件中的与铆销(钉)中段轴颈间隙配合的零件被铆死,造成部件产品性能下降或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铆接方法所存在的各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双端铆压的双端压铆方法及其铆销和压铆装置,其能够实现同时对多个铆销进行双端铆接,其铆接过程稳定,可靠,铆接效率、质量明显提高,铆接成本降低。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端压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方法包括采用胎具固定被铆接部件,并固定上下铆头于压铆模具上,放置一铆销然后铆头直线运动挤压铆销两端进行双端同时压铆;所述铆销为三段轴颈式铆销,其中段轴颈的尺寸大于两端轴颈的尺寸,该两端轴颈为局部空心结构;经过压铆后的铆销的两端轴颈局部镦粗。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压铆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压铆的上下铆头为平头实心结构,在铆接开始时,上铆头和下铆头的动作为快速闭合行程,上下铆头同时接触铆销时为增力行程,然后上下铆头的压力增大到设定值并保持一时间完成压铆后,上下铆头自动返回。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被铆接部件的胎具为浮动胎具,上下铆头的压力通过浮动胎具保持相等。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压铆方法采用一压铆装置,该压铆装置包括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上、下铆头分别固定在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上,所述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间设置有压铆导柱起压铆过程中铆头的导向;该压铆装置还包括一浮动胎具,浮动胎具上固定被压铆部件,所述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分别固定在气液增力式压力机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端压铆方法所使用的铆销,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销为一三段轴颈式铆销,其中段轴颈的尺寸大于两端轴颈的尺寸,该两端轴颈为局部空心结构;经过压铆后的铆销的两端轴颈局部镦粗。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两端轴颈上沿该铆销轴向方向设置有凹部,压铆后该凹部的外壁局部镦粗。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双端压铆方法所使用的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装置包括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上、下铆头分别固定在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上,所述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间设置有压铆导柱起压铆过程中铆头的导向。具体的讲,该压铆装置还包括一浮动胎具,浮动胎具上固定被压铆部件,所述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分别固定在气液增力式压力机上。该双端压铆方法可实现不同压铆力,不同压铆位置,不同部件结构都使用的铆接工艺,提高了铆接效率和铆接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该铆压方法可借助气液增力式压机,利用压铆专用工装,通过一个冲压加工过程,将三段轴颈式铆销的两端镦粗,从而使被铆接的部件联接固定;由于压铆力可以根据铆销两端轴颈的材料屈服点来设定,铆销的中段轴颈在冲压过程中不会因压铆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因此部件中与铆销中段轴颈间隙配合的部件仍然能够与铆销保持所要求的配合关系。该双端压铆方法所使用的铆销材料可根据被铆接部件的铆接强度要求采用20# 钢、35#钢或45#钢。铆销的尺寸可以根据被铆接部件的结构尺寸和铆接强度要求具体确定。该压铆装置可采用固定被铆接部件的浮动胎具,上、下铆头由压铆模具固定,压铆的上、 下铆头采用平头实心结构,其尺寸须根据铆销的尺寸、材料及被铆接部件的结构确定。实际应用中,铆头的材料可以选用高强度冷作模具材料,如ASSAB88、S790等。铆头的数量具体可由被铆接部件产品所需的铆销数量而定。在双端压铆时,可调整压铆装置的压力形成来控制铆接过程,在铆接开始时为快速闭合行程;当上下铆头同时接触铆销时,变为增力行程,当压力增大到设定值时,保压一段时间后自动快速返回。铆接过程中,由于固定被铆部件的胎具是浮动的,上下铆头压力相等,因此,铆销两端受力变形程度也是一样的,从而保证了铆接过程稳定,质量可控制。另外,由于铆头在压铆过程中为直线运动,其可避免旋铆铆头划伤零件的缺陷。该双端压铆方法还可实现多铆销,双端同时压铆工艺,生产节奏与旋铆工艺相同,而一次铆接的内容比旋铆多得多,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物料空间和费用, 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双端压铆方法及其铆销和压铆装置可实现双端铆压, 其能够实现同时对多个铆销进行双端铆接,其铆接过程稳定,可靠,铆接效率、质量明显提高,铆接成本降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铆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铆销被压铆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压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双端压铆方法的步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该双端压铆方法所使用的铆销为三段轴颈式铆销10,其中段轴颈11的尺寸大于两端轴颈12和13的尺寸,该两端轴颈为局部空心结构;经过压铆后的铆销的两端轴颈局部镦粗。由于两端轴颈上沿该铆销轴向方向设置有凹部15和14,压铆后该凹部的外壁局部镦粗。如图3所示,该双端压铆方法所使用的压铆装置包括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 上铆头1、下铆头2分别固定在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上,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间设置有压铆导柱5起压铆过程中铆头的导向对铆销3进行冲压。该压铆装置还具有一浮动胎具6,浮动胎具上固定被压铆部件4,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分别固定在气液增力式压力机上。该双端压铆方法采用胎具固定被铆接部件,并固定上下铆头于压铆模具上,放置一铆销然后铆头直线运动挤压铆销两端进行双端同时压铆;所述铆销为三段轴颈式铆销, 其中段轴颈的尺寸大于两端轴颈的尺寸,该两端轴颈为局部空心结构;经过压铆后的铆销的两端轴颈局部镦粗。压铆的上下铆头为平头实心结构。如图4所示的压铆方法的三步骤状态,在铆接开始时,上铆头21和下铆头22的动作为快速闭合行程,上下铆头同时接触铆销23时为增力行程;其次,上下铆头的压力增大到设定值并保持一时间完成压铆,最后,上下铆头自动返回。固定被铆接部件对、25的胎具为浮动胎具,上下铆头的压力通过浮动胎具保持相等。该压铆方法采用一压铆装置,该压铆装置包括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上、 下铆头分别固定在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上,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间设置有压铆导柱起压铆过程中铆头的导向;该压铆装置还包括一浮动胎具,浮动胎具上固定被压铆部件, 所述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分别固定在气液增力式压力机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端压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方法包括采用胎具固定被铆接部件,并固定上下铆头于压铆模具上,放置一铆销然后铆头直线运动挤压铆销两端端进行双端同时压铆;所述铆销为三段轴颈式铆销,其中端轴颈的尺寸大于两端轴颈的尺寸,该两端轴颈为局部空心结构;经过压铆后的铆销的两端轴颈局部镦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压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压铆的上下铆头为平头实心结构,在铆接开始时,上铆头和下铆头的动作为快速闭合行程,上下铆头同时接触铆销时为增力行程,然后上下铆头的压力增大到设定值并保持一时间完成压铆后,上下铆头自动返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压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被铆接部件的胎具为浮动胎具,上下铆头的压力通过浮动胎具保持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压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方法采用一压铆装置, 该压铆装置包括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上、下铆头分别固定在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上,所述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间设置有压铆导柱起压铆过程中铆头的导向;该压铆装置还包括一浮动胎具,浮动胎具上固定被压铆部件,所述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分别固定在气液增力式压力机上。
5.一种双端压铆方法所使用的铆销,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销为一三段轴颈式铆销,其中端轴颈的尺寸大于两端轴颈的尺寸,该两端轴颈为局部空心结构;经过压铆后的铆销的两端轴颈局部镦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端压铆方法所使用的铆销,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轴颈上沿该铆销轴向方向设置有凹部,压铆后该凹部的外壁被局部镦粗。
7.—种双端压铆方法所使用的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装置包括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上、下铆头分别固定在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上,所述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间设置有压铆导柱起压铆过程中铆头的导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端压铆方法所使用的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铆装置还包括一浮动胎具,浮动胎具上固定被压铆部件,所述上压铆模具和下压铆模具分别固定在气液增力式压力机上。
全文摘要
一种双端压铆方法及其铆销和压铆装置,所述压铆方法包括采用胎具固定被铆接部件,并固定上下铆头于压铆模具上,放置一铆销然后铆头直线运动挤压铆销两端端进行双端同时压铆;所述铆销为三段轴颈式铆销,其中段轴颈的尺寸大于两端轴颈的尺寸,该两端轴颈为局部空心结构;经过压铆后的铆销的两端轴颈局部镦粗。本发明可实现双端铆压,其能够实现同时对多个铆销进行双端铆接,其铆接过程稳定,可靠,铆接效率、质量明显提高,铆接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B21J15/10GK102430687SQ20111034269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韩传飞 申请人: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