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铜合金管棒材矫直-精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铜合金管棒材矫直-精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大规格铜合金管棒材矫直、锯切、精整处理工艺,是采用多道次作业方式。拉制管棒材一般送往七辊矫直机进行多道次矫直,矫直后的管棒材采用人工吊运方式转运至锯切设备处,锯切后的管棒料又通过人工吊运至表面清理工位进行表面清理、管棒端头修磨和去毛刺,棒材还需要进行倒棱处理。存在的问题是,各生产工序之间相互分割,生产工效极低。道次之间需要人工反复辅助转运,大规格制品的单重较大,转运环节易于对制品表面产生伤害。特别是对大规格薄壁铜合金管,转运的磕碰伤往往使制品无法通过探伤检验,造成废品,无法生产市场急需、附加值极高的高精度铜合金管棒材产品。在进行每批次矫直作业时,七辊矫直机都需要有丰富经验的操作工人,人工手工调整辊型,辊型调整不合理时,易于对制品表面产生划伤、压痕、甚至管棒材缩径现象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铜合金管棒材矫直-精整处理设备,用于铜合金管材上料、矫直、锯切,收集。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铜合金管棒材矫直-精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依次包括上料装置、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矫直装置、出料装置;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的入口与所述上料装置的辊道连接,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矫直装置的入口相连,并且在所述出料装置的出口处安装有切头尾装置以及成品料集料装置。根据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台架、安装在所述上料台架上的拨料机构和拨料气缸,并且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矫直机上料装置以及与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入口对应的矫直机进料辊道。根据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包括夹送装置上辊传动装置、夹送装置上压紧缸、夹送装置上压紧辊、夹送装置下辊传动装置、夹送下压紧缸、和夹送装置下压紧辊。根据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装置为六辊矫直机,其包括矫直机机架、 矫直机张力柱、矫直机下辊、下辊传动电机、下辊传动减速装置、下辊传动万向节、矫直机上辊、上辊传动电机、上辊传动减速装置、上辊传动万向节、矫直辊辊缝调节与锁紧液压站;六辊矫直机的机架为一个由上下底座和四根张力柱组成的框架结构,张力柱的上下端分别连接矫直机的上下底座。六个矫直辊安装在由上下底座和张力柱组成的框架结构内,矫直辊升降油缸安装在上底座的顶部,油缸通过柱塞与上矫直辊相连。上辊传动电机、下辊传动电机、上辊传动减速装置、下辊传动减速装置、上辊传动万向节和下辊传动万向节安装在矫直机框架结构的外侧,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与矫直辊相连。根据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矫直机出料辊道、出料拨料装置、出料台架、下料台架拨料装置、与所述下料台架拨料装置连接的下料台架拨料气缸、一号输送辊道上料装置、与所述一号输送辊道上料装置配合的一号输送辊道,所述一号输送辊道连接到所述切头尾装置的入口。根据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料集料装置包括二号输送辊道、成品料下料装置和成品料集料框,所述二号输送辊道与所述一号输送辊道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铜及铜合金管棒材精整过程的上料、矫直、 定尺、锯切、包装等工序,通过传动辊道整合为一条高效率、高精度的管棒材精整处理生产线。上料坯料为挤压或拉伸毛料,出料产品为经过矫直、精确定尺、锯切和打包的产品,取消了工序之间多道次转运,消除了制品转运磕碰伤,减少了操作人员,产品品质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高2-4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大规格铜合金管棒材矫直-精整处理设备依次包括上料装置、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矫直装置、出料装置;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的入口与所述上料装置的辊道连接,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矫直装置的入口相连,并且在所述出料装置的出口处安装有切头尾装置以及成品料集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台架1、安装在上料台架1上的拨料机构2和拨料气缸3,并且上料装置还包括矫直机上料装置4以及与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6入口对应的矫直机进料辊道5。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6包括夹送装置上辊传动装置7、夹送装置上压紧缸8、夹送装置上压紧辊9、夹送装置下辊传动装置10、夹送下压紧缸11、和夹送装置下压紧辊12。矫直装置为六辊矫直机13,其包括矫直机机架14、矫直机张力柱15、矫直机下辊 16、下辊传动电机17、下辊传动减速装置18、下辊传动万向节19、矫直机上辊20、上辊传动电机21、上辊传动减速装置22、上辊传动万向节23、矫直辊辊缝调节与锁紧液压站M。六辊矫直机的机架为一个由上下底座14和四根张力柱15组成的框架结构,张力柱1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矫直机的上下底座14。六个矫直辊16和20安装在由上下底座和张力柱组成的框架结构内,矫直辊升降油缸安装在上底座的顶部,油缸通过柱塞与上矫直辊20相连。上辊传动电机21、下辊传动电机17、上辊传动减速装置22、下辊传动减速装置18、上辊传动万向节23和下辊传动万向节19安装在矫直机框架结构的外侧,通过万向传动装置19、23与矫直辊16、20相连。出料装置包括矫直机出料辊道25、出料拨料装置26、出料台架27、下料台架拨料装置观、与所述下料台架拨料装置观连接的下料台架拨料气缸四、一号输送辊道上料装置 30、与所述一号输送辊道上料装置配合的一号输送辊道31,一号输送辊道31连接到切头尾装置32的入口。成品料集料装置包括二号输送辊道33、成品料下料装置34和成品料集料框35,二号输送辊道33与一号输送辊道31相连。参照图1和图2,描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当成捆管材吊到上料台架1上后,人工开捆,管材自动散开在台架1上。拨料气缸 3驱使拨料机构2将每根管材拨入进料通道5。当管材进入进料通道,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 6的上下压紧缸8和11驱使夹送装置上下压紧辊9和12闭合,夹住管材的头部,夹送装置上下辊传动7和10将管材旋转着送入矫直机13。旋转速度和矫直机相匹配。这样使得管材端部几乎没有变形。下辊传动电机17驱使下辊传动减速装置18,通过下辊传动万向节19 将动力传递给矫直机下辊16 ;上辊传动电机21驱使上辊传动减速装置22,通过上辊传动万向节23将动力传递给矫直机上辊20,管材在上下三对矫直辊的作用下,作反复弯曲变形实现管材的矫直。当管材离开矫直机后被送入矫直机出料辊道25,由出料拨料装置沈将管材拨上出料台架27。下料台架拨料气缸四驱动下料台拨料装置观,将管材逐根放入一号输送辊道上料装置30,从这里管材被拨入切头尾装置32的一号输送辊道,由辊道把管材的端头送到锯切位置切头、切尾、定尺。经过切头、切尾、定尺锯切后的管材由二号输送辊道33, 输送至成品料下料装置34位置,由下料装置34将管材拨入成品料集料框35。完成大规格管棒材的矫直、锯切、精整处理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铜合金管棒材矫直-精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依次包括上料装置、 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矫直装置、出料装置;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的入口与所述上料装置的辊道连接,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矫直装置的入口相连,并且在所述出料装置的出口处安装有切头尾装置以及成品料集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台架、安装在所述上料台架上的拨料机构和拨料气缸,并且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矫直机上料装置以及与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入口对应的矫直机进料辊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包括夹送装置上辊传动装置、夹送装置上压紧缸、夹送装置上压紧辊、夹送装置下辊传动装置、夹送下压紧缸、和夹送装置下压紧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装置为六辊矫直机,其包括矫直机机架、矫直机张力柱、矫直机下辊、下辊传动电机、下辊传动减速装置、下辊传动万向节、 矫直机上辊、上辊传动电机、上辊传动减速装置、上辊传动万向节、矫直辊辊缝调节与锁紧液压站;六辊矫直机的机架为一个由上下底座和四根张力柱组成的框架结构,张力柱的上下端分别连接矫直机的上下底座,六个矫直辊安装在由上下底座和张力柱组成的框架结构内,矫直辊升降油缸安装在上底座的顶部,油缸通过柱塞与上矫直辊相连,上辊传动电机、 下辊传动电机、上辊传动减速装置、下辊传动减速装置、上辊传动万向节和下辊传动万向节安装在矫直机框架结构的外侧,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与矫直辊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矫直机出料辊道、出料拨料装置、出料台架、下料台架拨料装置、与所述下料台架拨料装置连接的下料台架拨料气缸、一号输送辊道上料装置、与所述一号输送辊道上料装置配合的一号输送辊道,所述一号输送辊道连接到所述切头尾装置的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料集料装置包括二号输送辊道、 成品料下料装置和成品料集料框,所述二号输送辊道与所述一号输送辊道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规格铜合金管棒材矫直-精整处理设备,所述设备依次包括上料装置、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矫直装置、出料装置;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的入口与所述上料装置的辊道连接,所述矫直机进口夹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矫直装置的入口相连,并且在所述出料装置的出口处安装有切头尾装置以及成品料集料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将铜及铜合金管棒材精整过程的上料、矫直、定尺、锯切、包装等工序,通过传动辊道整合为一条高效率、高精度的管棒材精整处理生产线。上料坯料为挤压或拉伸毛料,出料产品为经过矫直、精确定尺、锯切和打包的产品,取消了工序之间多道次转运,消除了制品转运磕碰伤,减少了操作人员,产品品质显著提高。
文档编号B21D3/02GK202097550SQ20112012063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杨志强, 贺永东 申请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