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树形成型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091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纵树形成型铣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铣刀。
背景技术
汽轮机转子轮槽加工所使用的刀具为纵树形成型铣刀,目前所使用的是纵树形成型铣刀(半精铣刀)径向前角为零度,轴向螺旋角为零度的直槽刀具,使用该纵树形成型铣刀时,刀齿同时切入切出,切削面积大,切削负荷重,所以每齿进给量受到限制,工作的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汽轮机转子轮槽的加工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纵树形成型铣刀每齿进给量受到限制,工作的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汽轮机转子轮槽的加工周期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纵树形成型铣刀。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纵树形成型铣刀包括刀柄、台肩和刀头,刀柄、台肩和刀头由左至右依次制成一体,刀头为纵树形,刀头的螺旋角β为5°,刀头的右端前角α 为10°,刀头的左端前角ci2为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刀齿能够逐渐切入和切离工件,较小冲击,切削平稳,易于排屑,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缩短了汽轮机转子轮槽的加工周期。2.本实用新型的径向带有前角,轴向带有螺旋角,使得加工汽轮机转子轮槽的工作效率提高1.5-2倍。3.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转子轮槽加工中,使轮槽粗铣刀和轮槽半精铣刀合为一把带前角、螺旋角的纵树形铣刀,免去了粗铣刀的使用,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还节省了采购轮槽粗铣刀的费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刀头3右端前角的示意图;图5是刀头3左端前角的示意图;图6是容屑槽 3-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纵树形成型铣刀包括刀柄1、台肩2和刀头3,刀柄1、台肩2和刀头3由左至右依次制成一体,刀头3为纵树形,刀头3的螺旋角β为5°,刀头3的右端前角α 1为10°,刀头3的左端前角α 2 为 12°。本实施方式使刀具的刀齿能够逐渐切入和切离工件,较小冲击,切削平稳,易于排屑。本实施方式的刀具前角大,刃口锋利,可以减小切屑变形,使切削力和切削功率减小,切削热降低,提高刀具寿命。但前角过大将使切削刃强度降低,刀具使用寿命下降,甚
3至造成崩刃。经过多次试验,成型铣刀的前角设计为变前角结构,即刀头右端前角α 为 10°,刀头左端前角α2为12°,该参数具有最佳的切削效率及刀具使用寿命。本实施方式的刀具齿背为铲磨后角结构型式。后角的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但后角过大会降低切削刃强度,并使散热条件变差,从而降低刀具寿命。该成型铣刀铲磨后角选择为铲磨量为3。
具体实施方式
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头3的齿背上均勻设有波形刃分屑槽3-1,波形刃分屑槽3-1的槽深H为0. 2mm-0. 3mm,波形刃分屑槽3_1 的分屑槽宽度W为lmm-2mm。如此设置,波形刃分屑槽的设计,分屑槽圆滑连接,切削时切屑成短条状,断屑效果十分理想,切削轻快,刀具的韧性和强度得到充分的保证。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刀头3上设有容屑槽 3-2,容屑槽3-2上设有倒角R为22. 5mm_37. 5mm的圆滑连接,容屑槽3_2的槽底与刀头3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8° -10°。如此设置,使刀具芯部厚度均勻增加,保证刀具强度。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本实用新型在制作过程中,选用了 Μ42的粉末冶金高速钢,经过三次回火,其淬硬后达到HRC66-69,而原用的普通高速钢材质淬硬后仅为HRC63-66,由于新材料的选用,其使用寿命比原提高1.5-2倍。本实用新型的纵树形成型铣刀加工完成后,进行表面涂层处理,经对比试验,最后选用效果最佳的TiAlN涂层,有效的提高了该刀具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纵树形成型铣刀,它包括刀柄(1)、台肩(2)和刀头(3),刀柄(1)、台肩(2)和刀头(3)由左至右依次制成一体,其特征在于刀头C3)为纵树形,刀头(3)的螺旋角(β) 为5°,刀头(3)的右端前角(α )为10°,刀头(3)的左端前角(α 2)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树形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刀头(3)的齿背上均勻设有波形刃分屑槽(3-1),波形刃分屑槽(3-1)的槽深(H)为0.2mm-0.3mm,波形刃分屑槽 (3-1)的分屑槽宽度(W)为lmm-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纵树形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刀头C3)上设有容屑槽(3-2),容屑槽(3-2)上设有倒角(R)为22. 5mm_37. 5mm的圆滑连接,容屑槽(3_2)的槽底与刀头⑶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8° -10°。
专利摘要一种纵树形成型铣刀,它涉及一种成型铣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纵树形成型铣刀每齿进给量受到限制,工作的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汽轮机转子轮槽的加工周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刀柄(1)、台肩(2)和刀头(3),刀柄(1)、台肩(2)和刀头(3)由左至右依次制成一体,刀头(3)为纵树形,刀头(3)的螺旋角(β)为5°,刀头(3)的右端前角(α1)为10°,刀头(3)的左端前角(α2)为12°。本实用新型的刀齿能够逐渐切入和切离工件,较小冲击,切削平稳,易于排屑,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缩短了汽轮机转子轮槽的加工周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轮机转子轮槽加工。
文档编号B23C5/14GK202162437SQ20112019892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
发明者刘剑, 孙盛丽 申请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