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供油型发卡管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89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供油型发卡管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相对于金属制的原料管材进行180°的弯曲加工的管折弯机(发卡管折弯机),尤其是涉及不需向原料管材的内部供给润滑油或仅供给极少量的润滑油,即可对原料管材进行180°的弯曲加工的发卡管折弯机。
背景技术
在对金属制的原料管材进行180°的弯曲加工的情况下,以往就使用图9以及图10所示那样的构造的发卡管折弯机51。具体地说,该发卡管折弯机51的主要部分由成形辊52、夹模53以及压模54构成。在它们中,成形辊52以在一方的端部具有与欲进行加工的弯曲半径(曲率)对应的形状的圆弧状部52c,且形成有从上面52b通过圆弧状部52c的到达下面52d的连续的槽52a,以将通过圆弧状部52c的圆弧的中心的轴线A’作为转动中心,从图9以及图10所示的位置(0°的位置)转动约180°的方式构成。另外,槽52a做成与成为加工对象的原料管材的外周面对应的形状。
夹模53以由未图示出的加压装置,将其上面53b向成形辊52的下面52d的方向以规定的压力推压的方式构成,以与成形辊52 —体转动的方式构成。在该夹模53的上面53b也形成与成为加工对象的原料管材的外周面对应的形状的槽53a。
压模54是在相对于原料管材进行弯曲加工时,用于按压原料管材的一端侧的部件,在上面54b形成与夹模53的槽53a同样的槽54a。
在由该发卡管折弯机相对于原料管材进行180°的弯曲加工的情况下,首先,如图11(1)所示,将原料管材P插入成形辊52的下面52d侧的槽52a和夹模53的槽53a之间。此时,为了能够将原料管材P圆滑地插入到槽52a、53a内,将夹模53的位置略微降下,将成形辊52和夹模53的间隔扩大。另外,在插入原料管材P时,将心棒55 (转轴)从原料管材P的前端扎入至内部的恰当的位置(被实施弯曲加工的圆弧状部52c附近的位置)。
在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被载置在压模54的槽54a上,原料管材P的后端侧部分Pb被插入成形辊52和夹模53之间后,向成形辊52侧推压夹模53,夹持后端侧部分Pb,牢固地固定。
然后,如图11(2)所示,使成形辊52以及夹模53以轴线A’为转动中心转动,对原料管材P实施弯曲加工。在成形辊52以及夹模53转动至约180°的位置(图11 (3)所示的位置)后,将夹模53开放,将心棒55从原料管材P拔出,将原料管材P从成形辊52拆下,并排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6268号公报
但是,作为搭载在空调机等上的用于形成制冷剂的封闭管路的零件,进行了 180°的弯曲加工的U字形状的薄壁的铜管被广泛使用,但是,在由图9 图11所示那样的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51进行薄壁的铜管的弯曲加工的情况下,由于材质非常柔软,所以,若进行180°的弯曲加工,则存在产生歪斜或龟裂的问题。例如,存在在半径方向(弯曲半径的方向)内侧的部分产生皱褶,或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压坏,原本近似正圆的形状的截面变形为扁瘪的形状的问题。
对这点进行详细说明,在进行180°的弯曲加工的工序中,在逐渐将原料管材P向成形辊52的圆弧状部52c的外侧卷绕时,压缩的力活动在原料管材P中的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与圆弧状部52c接触的部分),拉长力活动在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此时,若作用于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的压缩力过大,则产生皱褶,若作用于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的拉长力过大,则产生压坏。
为了避免在原料管材P的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产生皱褶,有必要降低作用于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的压缩力。为了实现这种情况,只要在弯曲加工时,相对于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施加向与圆弧状部52c相反的方向作用的力即可。
在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51中,通过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和压模54的摩擦阻力,抑制作用于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的压缩力,避免皱褶的产生。具体地说,虽然在原料管材P逐渐向成形棍52的圆弧状部52c的外侧卷绕时,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 —面被推压在压模54,一面朝向圆弧状部52c被拉拽,但是,此时由于压模54被固定,所以,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面受到在与压模54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一面逐渐在压模54的槽54a中朝向圆弧状部52c滑动。由于该滑动时的摩擦阻力,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被相对地向与成形辊52的圆弧状部52c相反的方向拉拽,作用于原料管材P的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的压缩力受到抑制,皱褶的产生得以避免。
但是,由于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的滑动时的摩擦阻力使作用于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的拉长力增大,所以,若为了避免皱褶的产生而单纯地增大该摩擦阻力,则在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产生压坏的可能性升高。尤其是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成形辊52从图11(2)所示的90°的位置转动到图11(3)所示的约180°的位置的期间),容易在图11 (2)所示的前半加工部分Pcl (原料管材P中的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即,成形辊52从0°的位置转动到90°的位置的期间,卷绕在圆弧状部52c的外侧的部分)产生压坏。
在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51中,为了避免这样的压坏,如图11(1)所示,心棒55被扎入原料管材P的内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心棒55和原料管材P的内周面之间产生新的摩擦阻力,存在该摩擦阻力使得在前半加工部分Pcl产生歪斜或龟裂的情况。
因此,在相对于薄壁的铜管那样的非常容易歪斜的敏感的坯料的原料管材P进行180°的弯曲加工的情况下,进行从插入的心棒55的前端向原料管材P的内壁喷雾润滑油。若预先喷雾润滑油,则心棒55和原料管材P的内周面的摩擦阻力减小,能够恰当地防止歪斜、龟裂。
但是,在向原料管材P的内部喷雾了润滑油的情况下,在弯曲加工后,需要用于将润滑油从制造出的U字形状的管制品的内部除去的清洗工序,存在工时以及成本增大的问题。另外,由于润滑油的雾向设置了发卡管折弯机的室内空间释放,所以,还存在若连续使用,则油分附着在地面、壁面、窗以及设置在该室内的设备、工具等的表面,必须频繁地进行清扫作业,进而,有可能给在该室内从事作业的人员带来健康上的不良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以非常柔软,容易产生皱褶、压坏等歪斜或龟裂的管材作为对象的情况下,也不必向内部喷雾润滑油,或仅喷雾极少量的润滑油,即可恰当地进行弯曲加工的发卡管折弯机。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发卡管折弯机,所述发卡管折弯机具备在一端具有圆弧状部的成形辊、夹模和压模,在使原料管材的后端侧部分夹持在成形辊和夹模之间,使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载置在压模上的状态下,通过使成形辊以及夹模绕轴线转动,能够对原料管材实施180°的弯曲加工,其特征在于,以通过将成为成形辊的转动中心的轴线设定在从圆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至少错开了 0.5mm以上的位置,使得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和压模的摩擦阻力的大小与成形辊的转动角度相应地变化的方式构成,以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90° 约180°的范围)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比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0° 90°为止的范围)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大的方式构成。
另外,优选以通过将成为成形辊的转动中心的轴线设定在从圆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向规定的方向(与成形辊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夹模侧的方向)错开了的位置,使得在使成形辊从0°的位置转动到约180°的位置时,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逐渐变大的方式构成,或者,优选以通过将成为成形辊的转动中心的轴线设定在从圆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向规定的方向(与成形辊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夹模侧的方向以及成形辊的长度方向,也就是成形辊的中心侧的方向)错开了的位置,使得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成形辊从0°的位置转动到90°的位置的期间)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逐渐变大,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成形辊从90°的位置转动到约180°的位置的期间)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到成为最大的位置为止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小的方式构成。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能够对原料管材实施180°的弯曲加工的发卡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压模由底座、在该底座上以能够向水平方向移动的状态被支撑的上部构成,以在成形辊转动到在75° 105°的范围内被设定的角度的位置的时刻,上部的移动受到限制并停止的方式构成,以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比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大的方式构成。
在该发卡管折弯机中,也是优选以通过将成为成形辊的转动中心的轴线设定在从圆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至少错开了 0.5mm以上的位置,使得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和压模的摩擦阻力的大小与成形辊的转动角度相应地变化的方式构成。另外,优选成为成形辊的转动中心的轴线被设定在从圆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向规定的方向(与成形辊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夹模侧的方向以及/或者成形辊的长度方向,也就是成形辊的中心侧的方向)错开了的位置。
发明效果
有关本发明的发卡管折弯机是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能够通过作用于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的摩擦阻力,抑制作用于原料管材的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的压缩力,能够恰当地避免皱褶的产生,并且,由于以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使抵抗力不作用于原料管材,或只有小摩擦抵抗力作用的方式构成,所以,能够在原料管材中的前半加工部分,进行薄壁化以及防止刚性的降低,其结果为,在实行弯曲工序的后半程时,即使是在后半加工部分的拉长力以及心棒和原料管材的内周面的摩擦阻力作用于前半加工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避免压坏、龟裂的产生。其结果为,在有关本发明的发卡管折弯机中,能够省略相对于原料 管材的内周面喷雾润滑油,或能够将润滑油的喷雾量抑制在极微量。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I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发卡管折弯机I的主要部分的X-X线的剖视图。
图3是由图1所示的发卡管折弯机I进行的180°的弯曲工序的说明图。
图4是有关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的成形辊2的动作样态(0°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成形辊2的动作样态(90°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6是图4所示的成形辊2的动作样态(约180°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中的成形辊2的其它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中的成形辊2的其它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51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51的主要部分的Y-Y线的剖视图。
图11是由图9所示的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51进行的180°的弯曲工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发卡管折弯机”的实施方式。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I的主要部分(成形辊2、夹模3以及压模4)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X-X线的剖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成形辊2在一方的端部具有欲进行加工的曲率半径以及与曲率对应的形状的圆弧状部2c,且形成从上面2b通过圆弧状部2c到达下面2d的连续的槽2a。该成形辊2以将轴线A作为转动中心,从图1所示的位置转动约180°的方式构成。另外,槽2a做成与成为加工对象的原料管材的外周面对应的形状。
夹模3以由未图示出的加压装置,将上面3b向成形辊2的下面2d的方向以规定的压力推压的方式构成,以与成形辊2 —体转动的方式构成。在该夹模3的上面3b也形成与成为加工对象的原料管材的外周面对应的形状的槽3a。
压模4是在相对于原料管材进行弯曲加工时,用于从下侧按压原料管材的一端侧的部件,如图2所示,由上部6和底座7构成,在上部6的上面6b形成与夹模3的槽3a同样的槽6a。另外,上部6经可直线移动的交叉滚筒导向器(未图示出)被支撑在底座7上,成为能够向水平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移动的状态。
但是,上部6的移动范围M(参见图3(2))由未图示出的挡块限制,在成形辊2转动到90°的位置的时刻(参见图3(2)所示的位置)停止。即,上部6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成形辊2从0°的位置转动到90°的位置的期间),从图3(1)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3(2)所示的位置,但是,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成形辊2从90°的位置转动到约180°的位置的期间),停留在图3(2)以及(3)所示的位置。
在由该管折弯机相对于原料管材进行180°的弯曲加工的情况下,如图3(1)所示,首先,将原料管材P插入成形辊2的下面2d侧的槽2a和夹模3的槽3a之间的空间。此时,为了能够将原料管材P圆滑地插入到槽2a、3a内,将夹模3的位置略微降下,将成形辊2和夹模3的间隔扩大。另外,在插入原料管材P时,将心棒5从原料管材P的前端扎入至内部的恰当的位置(被实施弯曲加工的圆弧状部2c附近的位置)。
在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被载置在压模4的槽6a上,原料管材P的后端侧部分Pb被插入成形辊2和夹模3之间后,向成形辊2侧推压夹模3,夹持后端侧部分Pb,牢固地固定。
然后,如图3 (2)所示,使成形辊2以及夹模3以轴线A为转动中心向上方转动,进而,使成形辊2以及夹模3转动到图3 (3)所示的约180°的位置,对原料管材P实施弯曲加工。在成形辊2以及夹模3转动至约180°的位置后,将夹模3开放,将心棒5从原料管材P拔出,将原料管材P从成形辊2拆下,并排出。
另外,在成形辊2转动时,原料管材P中的与成形辊2的圆弧状部2c抵接的部分被逐渐卷绕在圆弧状部2c,前端侧部分Pa与之相应地逐渐向圆弧状部2c被拉拽。而且,载置着前端侧部分Pa的压模4的上部6如上所述,由于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能够在底座7上向水平方向移动,所以,在成形辊2从0°的位置转动到90°的位置的期间,与向圆弧状部2c被拉拽的前端侧部分Pa —起向同方向移动。
由于上部6经交叉滚筒导向器被载置在底座7上,所以,在上部6向圆弧状部2c移动时,在与底座7之间产生的抵抗力极小。因此,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由压模4产生的抵抗力基本不作用于向圆弧状部2c被拉拽的前端侧部分Pa。
虽然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前端侧部分Pa向圆弧状部2c被拉拽,但是,由于上部6不移动,停留在图3(2)以及(3)所示的位置,所以,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 —面受到在与上部6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一面在槽6a中逐渐向圆弧状部2c滑动。
在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51中,如上所述,通过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和从下侧按压它的压模54(参见图11)的摩擦阻力,抑制作用于前端侧部分Pa的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的压缩力,避免皱褶的产生,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I中,也是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与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51同样,能够通过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和上部6的摩擦阻力,抑制作用于原料管材P的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的压缩力,能够避免皱褶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I中,由于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抵抗力不作用于原料管材P,所以,作用于前端侧部分Pa的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的压缩力未被抑制,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的皱褶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产生,在图3(3)所示的后半加工部分Pc2(原料管材P中的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即,成形辊2从90°的位置转动到180°的位置的期间卷绕到圆弧状部2c的外侧的部分)产生。
因此,从欲避免在原料管材P的半径方向内侧的部分的皱褶的观点出发,如本实施方式这样,不一定必需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使抵抗力作用于原料管材P。还不如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通过使抵抗力不作用于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能够期待更有利的效果。
具体地进行说明,由于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的滑动时的摩擦阻力使作用于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的拉长力增大,所以,若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抵抗力作用于前端侧部分Pa,则图3(2)所示的前半加工部分Pcl的半径方向外侧成为薄壁,刚性降低了这部分的量。
而且,在实行弯曲工序的后半程时,若相对于前半加工部分Pcl施加后半加工部分Pc2的外侧的拉长力,在被扎入原料管材P的内部的心棒5和原料管材P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发挥作用,则刚性降低了的薄壁的前半加工部分Pcl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压坏,或产生龟裂的可能性提高。因此,在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51中,为了减小在心棒55和原料管材P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避免前半加工部分Pcl上的压坏、龟裂的产生,向原料管材P的内周面喷雾润滑油。
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I中,如上所述,由于以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抵抗力不作用于原料管材P的方式构成,所以,能够进行前半加工部分Pcl的薄壁化以及防止刚性的降低,其结果为,在实行弯曲工序的后半程时,即使是在后半加工部分Pc2的拉长力以及心棒5和原料管材P的内周面的摩擦阻力作用于前半加工部分Pcl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避免压坏、龟裂的产生。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I中,能够省略相对于原料管材P的内周面喷雾润滑油,或将润滑油的喷雾量抑制在极微量。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压模4的上部6在成形辊2转动到90°的位置的时亥IJ,因挡块而停止的方式构成,但是,使上部6停止的成形辊2的转动角度并非一定限定在90°,也可以根据原料管材P的材质、尺寸、弯曲半径等条件在±45°的范围(即,45° 135°的范围)内,更好的是±15°的范围(即,75 105°的范围)内适当地改变设定。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I同样,主要部分由成形辊、夹模以及压模构成,在使原料管材的后端侧部分夹持在成形辊和夹模之间,使前端侧部分载置在压模上的状态下,使成形辊以及夹模以轴线A为转动中心从0°的位置转动到约180°的位置,能够对原料管材实施180°的弯曲加工。
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I不同,压模并非以上部在底座上向水平方向移动的方式构成,而是与图9所示的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51的压模54同样,成为被固定了的状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如图4所示,在成为成形辊2的转动中心的轴线A被设定在从圆弧状部2c的圆弧的中心C向下方侧(成形辊2转动前的状态的下方侧,即,与成形辊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夹模侧的方向)略微错开了的位置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I不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其偏移尺寸B被设定在1.0mm。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成为成形辊2的转动中心的轴线A从圆弧状部2c的圆弧的中心C错开的理由是为了使将原料管材相对于压模推压的力与成形辊2的转动角度相应地变化,使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和压模的槽的摩擦阻力的大小变化。
在像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51 (参见图9 图11)那样,以将通过圆弧状部52c的圆弧的中心的轴线A’作为转动中心,使成形辊52转动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在使成形辊52从O。的位置转动到约180°的位置的期间,成形辊52和压模54的间隔总是一定。
与此相对,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使成为成形辊2的转动中心的轴线A向从圆弧状部2c的圆弧的中心C向下方侧错开的情况下,在使成形辊2从0°的位置转动到90°的位置时,成形辊2和压模的间隔逐渐变窄,在使之从90°的位置转动到约180°的位置时,变得更窄。因此,若成形辊2从0°的位置转动到约180°的位置,则原料管材向压模被推压的力以及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和压模的摩擦阻力的大小与其转动角度相应地逐渐变大。
这里,使本实施方式的成形辊2和以往的发卡管折弯机的成形辊52 (成形辊52以图9所示的圆弧状部52c的圆弧的中心通过的轴线A’为转动中心转动)以在图(图4 图6)上使轴线A、A’的位置一致的方式重合,分别比较动作样态。另外,图4 图6所示的双点划线W表示压模的槽的最深部的高度位置。
首先,在成形辊2、52处于0°的位置时(弯曲工序开始前),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成形辊2和压模(双点划线W)的间隔与以往的成形辊52和压模的间隔相比,宽偏移尺寸B的量。另外,在成形辊2、52处于90°的位置时,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成形辊2和压模的间隔与以往的成形辊52和压模的间隔一致。而且,在成形辊2、52处于约180°的位置时,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成形辊2和压模的间隔与以往的成形辊52和压模的间隔相比,窄偏移尺寸B(参见图4)的量。
因此,在由本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进行180°的弯曲加工的情况下,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0° 90°为止的范围),相对于压模推压原料管材的力以及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和压模的摩擦阻力比以往的成形辊52小,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90° 约180°的范围),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推压力以及摩擦阻力比以往的成形辊52大。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中,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大的摩擦阻力作用于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能够抑制作用于原料管材的后半加工部分Pc2(参见图3(3))的半径方向内侧的压缩力,能够避免皱褶的产生。而且,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由于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抵抗力小,所以,能够进行前半加工部分Pcl (参见图3(2))的薄壁化以及防止刚性的降低,其结果为,在实行弯曲工序的后半程时,即使是在后半加工部分Pc2的拉长力以及心棒和原料管材的内周面的摩擦阻力作用于前半加工部分Pcl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避免压坏、龟裂的产生。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中,也能够省略相对于原料管材的内周面喷雾润滑油,或将润滑油的喷雾量抑制在极微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成形辊2的转动中心的轴线A的偏移尺寸B(从圆弧状部2c的圆弧的中心C错开的量)被设定为1.0mm,但是,通过使该尺寸波动,能够与成为加工对象的原料管材的材质、尺寸、弯曲半径等条件相应地适当地调整作用于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的摩擦阻力的大小以及变化的样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成为成形辊2的转动中心的轴线A从圆弧状部2c的圆弧的中心C仅向下方(图4中的下方)(夹模侧)错开,但是,通过使之向成形辊2的长度方向(图4中的左右方向)错开,能够变更、调整作用于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的摩擦阻力成为最大的成形棍2的转动角度。
例如,如图7所示,在使轴线A从圆弧状部2c的圆弧的中心C向右侧方(图7中的右侧方)(成形辊2的中心侧)错开了的情况下,在成形辊2转动到90°的位置的时刻,能够使摩擦阻力成为最大,另外,如图8所示,在使之从圆弧状部2c的圆弧的中心C向右侧下方45°的方向错开了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0° 90°为止的范围),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逐渐变大,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90° 约180°的范围),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到成为最大的135°的位置为止逐渐变大,此后,逐渐变小那样的弯曲加工。
因此,希望针对成为加工对象的原料管材的材质、尺寸、弯曲半径以及其它的条件和皱褶、压坏等歪斜或龟裂的产生的关系进行解析,根据其解析值,针对成形辊2的长度方向和与之正交的方向的每一个,算出轴线A的恰当的偏移尺寸B(从圆弧状部2c的圆弧的中心C错开的量),决定轴线A的位置。
再有,通过将以上部6能够在底座7上向水平方向在规定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模4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卡管折弯机1,且将上部6的移动范围M(上部6停止的成形辊2的转动角度或上部6的停止位置)设定为恰当的值,能够实现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抵抗力在弯曲工序的期间(成形辊2从0°的位置转动到约180°的位置的期间)以更复杂的样态变化那样的弯曲加工。
例如,通过以在成形辊2转动到45°的位置的时刻,上部6停止的方式构成,在成形辊2从0°的位置转动到45°的位置的期间,使上部6与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一起向圆弧状部2c侧移动,能够使抵抗力基本不作用于原料管材P地进行弯曲加工,实行在从45°的位置转动到135°的位置时,作用于原料管材P的摩擦抵抗力逐渐增加,在从135°的位置转动到约180°的位置时,摩擦抵抗力一点点减少这样的形态的弯曲加工。
符号说明
1、51:发卡管折弯机;2、52:成形辊;2a、52a:槽;2b、52b:上面;2c、52c:圆弧状部;2d、52d:下面;3、53:夹模;3a、53a:槽;3b、53b:上面;4、54:压模;5、55:心棒;6:上部;6a:槽;6b:上面;7:底座;54a:槽;54b:上面;A、A,:轴线;C:圆弧的中心;P:原料管材;Pa:前端侧部分;Pb:后端侧部分;Pcl:前半加工部分;Pc2:后半加工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卡管折弯机,所述发卡管折弯机具备在一端具有圆弧状部的成形辊、夹模和压模,在使原料管材的后端侧部分夹持在成形辊和夹模之间,使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载置在压模上的状态下,通过使成形辊以及夹模绕轴线转动,能够对原料管材实施180°的弯曲加工,其特征在于, 以通过将成为成形辊的转动中心的轴线设定在从圆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至少错开了0.5mm以上的位置,使得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和压模的摩擦阻力的大小与成形辊的转动角度相应地变化的方式构成, 以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比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大的方式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卡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以通过将成为成形辊的转动中心的轴线设定在从圆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向与成形辊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夹模侧的方向错开了的位置,使得在使成形辊从0°的位置转动到约180°的位置时,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逐渐变大的方式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卡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以通过将成为成形辊的转动中心的轴线设定在从圆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向与成形辊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夹模侧的方向以及成形辊的长度方向,也就是成形辊的中心侧的方向错开了的位置,使得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逐渐变大,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到成为最大的位置为止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小的方式构成。
4.一种发卡管折弯机,所述发卡管折弯机具备在一端具有圆弧状部的成形辊、夹模和压模,在使原料管材的后端侧部分夹持在成形辊和夹模之间,使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载置在压模上的状态下,通过使成形辊以及夹模绕轴线转动,能够对原料管材实施180°的弯曲加工,其特征在于, 压模由底座、在该底座上以能够向水平方向移动的状态被支撑的上部构成, 以在成形辊转动到在75° 105°的范围内被设定的角度的位置的时刻,上部的移动受到限制并停止的方式构成, 以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比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作用于原料管材的摩擦阻力大的方式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卡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以通过将成为成形辊的转动中心的轴线设定在从圆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至少错开了 0.5mm以上的位置,使得原料管材的前端侧部分和压模的摩擦阻力的大小与成形辊的转动角度相应地变化的方式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卡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成为成形辊的转动中心的轴线被设定在从圆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向与成形辊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夹模侧的方向错开了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卡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成为成形辊的转动中心的轴线被设定在从圆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向与成形辊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夹模侧的方向以及成形辊的长度方向,也就是成形辊的中心侧的方向错开了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以非常柔软,容易产生皱褶、压坏等歪斜或龟裂的管材作为对象的情况下,也不必向内部喷雾润滑油或仅喷雾极少量的润滑油,即可恰当地进行弯曲加工的发卡管折弯机。有关本发明的发卡管折弯机(1)以通过将成为成形辊(2)的转动中心的轴线(A)设定在从圆弧状部(2c)的圆弧的中心(C)至少错开了0.5mm以上的位置,使得原料管材(P)的前端侧部分(Pa)和压模(4)的摩擦阻力的大小与成形辊(2)的转动角度相应地变化的方式构成,以在弯曲工序的后半程作用于原料管材(P)的摩擦阻力比在弯曲工序的前半程作用于原料管材(P)的摩擦阻力大的方式构成。
文档编号B21D7/025GK103153499SQ20118000284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五味田泰俊, 萩原和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太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