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阻带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带式零件的折弯设备,尤其是一种电阻带叠绕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能耗制动如今广泛运用于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电力机车、地铁车辆的牵引系统、起重机电气传动系统、矿山机械牵引系统、电梯升降系统,当系统实施制动时,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再通过制动回路中的电阻装置把热能散发掉。电阻装置中的关键部件是电阻带,电阻带叠绕加工过程中,一百八十度折弯成型对其质量影响较大,折弯处应光滑平整、尽量无压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阻带折弯机,使电阻带折弯处光滑平整、无压痕,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折弯后形状一致性好,整体美观,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阻带折弯机,包括机架、气缸、凸模组件、凹模组件,其中,在机架的下部设置有两个所述气缸,气缸推动杆分别通过连杆组件与设置在机架上面的两个凹模组件连接,所述连杆组件与机架的上台面活动连接,凸模组件固定设置在机架上面的两个凹模组件之间。所述凹模组件是由一对滚轴、支架以及弹性件构成。所述凸模组件上设置有左、右定位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安全,电阻带折弯处光滑平整、无压痕,形变中拉伸变形小,折弯后电阻带的形状一致性好,整体美观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 无污染,噪音小,响应快,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气缸,3-连杆组件,4-凹模组件,5-凸模组件,6_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阻带折弯机,包括机架1、气缸2、凸模组件5、凹模组件4,其中,在机架1的下部设置有两个所述气缸2,气缸推动杆分别通过连杆组件3与设置在机架1上面的两个凹模4组件连接,所述连杆组件3与机架1的上台面活动连接,凸模组件5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面的两个凹模4之间。优选的,所述凹模组件4是由一对滚轴、支架以及弹性件构成。这种结构在折弯时,减小了模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工件折弯处光滑平整、无压痕,形变中拉伸变形小。优选的,所述凸模组件5上设置有左、右定位销6。凸模组件是定模件,从而使定位更精准和可靠。工作时,首先将要折弯的电阻带装到折弯机上,将电阻带上的孔套到凸模组件5 的左侧定位销6上进行定位,踏下控制左侧气缸2的脚踏开关,气缸2的推动杆通过连杆组件3驱动左侧凹模组件4向右运动,由于凸模组件5固设在机架1上,电阻带被折弯,左侧气缸2行程终了,折弯完成,松开脚踏开关,左侧气缸2回退,带动左侧凹模组件4也回退, 使左侧凹模组件4与凸模组件5分开,取出折弯了的电阻带,即完成带阻带的一个折弯。将要进行下一折弯的电阻带放入右侧凹模组件4和凸模组件5的右侧之间,同样用凸模组件 5的右侧定位销6进行定位,踏下控制右侧气缸2的脚踏开关,右侧气缸2的推动杆通过连杆组件3驱动右侧凹模组件4向左运动,电阻带被折弯,右侧气缸2行程终了,折弯完成,松开脚踏开关,右侧气缸2回退,带动右侧凹模组件4也回退,使右侧凹模组件4与凸模组件 5分开,取出折弯了的电阻带。右侧折弯后再放入左侧进行进行折弯,如此重复直到折完一根电阻带。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简单、可靠。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用液压油缸替换气缸。采用本实用新型对电阻带进行折弯,折弯处光滑平整、无压痕,形变中拉伸变形小, 折弯后电阻带的形状一致性好,整体美观。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噪音小,响应快,工作效率高。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阻带折弯机,包括机架(1)、气缸O)、凸模组件(5)、凹模组件0),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的下部设置有两个所述气缸O),气缸推动杆分别通过连杆组件C3)与设置在机架上面的两个凹模组件(4)连接,所述连杆组件C3)与机架(1)的上台面活动连接,凸模组件(5)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面的两个凹模组件(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带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组件(4)是由一对滚轴、支架以及弹性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带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组件( 上设置有左、 右定位销(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阻带折弯机,包括机架、气缸、凸模组件、凹模组件,其中,在机架的下部设置有两个所述气缸,气缸推动杆分别通过连杆组件与设置在机架上面的两个凹模组件连接,所述连杆组件与机架的上台面活动连接,凸模组件固定设置在机架上面的两个凹模组件之间;所述凹模组件是由一对滚轴、支架以及弹性件构成;所述凸模组件上设置有左、右定位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安全,电阻带折弯处光滑平整、无压痕,形变中拉伸变形小,折弯后电阻带的形状一致性好,整体美观。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噪音小,响应快,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B21D5/06GK202290895SQ2012200262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9日
发明者黄平 申请人:成都凯泉铁路配件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