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料板压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935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封料板压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料板成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封料板压膜。
背景技术
封料板作为工程车辆上的重要零部件,在工程车辆上具有较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制作封料板时,通过按照下面的工艺进行加工处理,以获取所需的封料板。首先要把样板与待加工工件之间进行比照,然后依照样板的尺寸在待加工工件之上做标记,一般一共需要做64次标记。64次标记按照两标记成一直线的规律,分别设置在待加工工件的两相对侧,共形成32对折边印记。然后在折边机上对着每一条直线进行压型,一共需要压型32次,最后将工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封料板成品。
这种制作封料板的方法,工序较为繁琐,压型次数较多,制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零件精度较低,零件损伤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工程车辆制造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封料板压膜,能够快速准确地成型封料板,生产效率高,工序简单,操作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封料板压模,包括上底板、上模、下模和下底板,其中,上模设置于上底板上,随上底板上下运动;下模设置于下底板上;下模位于上模下方,并与上模之间形成成型空间。进一步地,上模包括多个上弧筋板,多个上弧筋板沿上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并与上底板之间固定连接;下模包括多个下弧筋板,多个下弧筋板对应于多个上弧筋板固定设置于下底板上。进一步地,多个上弧筋板平行设置,并且相邻的上弧筋板之间的间距可调,多个下弧筋板平行设置,并且相邻的下弧筋板之间的间距可调。进一步地,上弧筋板与上底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下弧筋板与下底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各相邻上弧筋板之间设置有上垫块,各相邻下弧筋板之间设置有下垫块,上弧筋板与上垫块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可拆卸地串接,下弧筋板与下垫块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可拆卸地串接。进一步地,上弧筋板通过上垫块与上底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下弧筋板通过下垫块与下底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上弧筋板与上底板之间为焊接,下弧筋板与下底板之间为焊接,下弧筋板与上弧筋板具有相对的配合边沿。进一步地,配合边沿呈弧形。进一步地,各相邻上弧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垫块,各相邻下弧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垫块。[0014]进一步地,上弧筋板与上底板一体成型,下弧筋板与下底板一体成型。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封料板压模包括上底板、上模、下模和下底板,上模设置于上底板上,随上底板上下运动,下模设置于下底板上,下模位于上模下方,并与下模之间形成成型空间。通过上下模之间的开合模动作,形成压模成型空间,在成型封料板时,可直接将工件放入上下模之间,冲压成型,工序简单,操作方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成型质量较好。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封料板压模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a)、(b)和(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封料板压模的成型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I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封料板压模包括上底板10、下底板30、上模20和下模40,其中上模20设置在上底板10上,下模40设置在下底板30上。下模40位于上模20的下方,并对应上模20设置,与上模20之间形成成型空间。上模20随上底板10沿竖向方向运动,具有与下模40形成合模状态的第一位置和与下模40形成完全打开状态的第二位置。待成型的工件设置于上模20和下模40所形成的成型空间内,并通过冲压成型。由于可以通过加工上模20和下模40的成型面确定上模20和下模40之间的成型空间,因此,无需在工件上进行标记,只需要确定工件在模具上的位置,就可以很好地对工件进行成型处理,工序简单,操作方便,成型精度高,工作效率高,有效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大批量成型封料板。上模20与上底板10之间可以为焊接,也可以为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当上模20与上底板10之间为焊接时,此时下模40与下底板30之间可以为焊接,也可以为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封料板压模只能够生产固定规格的封料板。当上模20与上底板10之间为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时,下模40与下底板30之间也为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此种封料板压模可以根据所要成型的封料板的规格,更换与该封料板的规格相匹配的上模20和下模40,就可以成型多种不同规格的封料板,使用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好。此外,当上模20或者下模40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时,只需要对相应的上模20或者下模40进行更换即可,能够降低模具使用成本。上模20包括多个上弧筋板21,多个上弧筋板21沿上底板1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两个相邻的上弧筋板21之间设置有上垫块22,多个上垫块22分别设置在多个上弧筋板21的设置间隔中。多个上弧筋板21与多个上垫块22通过第一连接杆23串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杆23的一端设置有止挡帽,另一端设置有螺纹结构,其上设置有螺母,可以将上弧筋板21与上垫块22锁紧在一起。第一连接杆23也可以为其它的串接定位结构,例如两端均为螺母结构等。第一连接杆23可以为多根,分别沿上底板10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使上弧筋板21与上垫块22之间形成固定的连接结构。第一连接杆23与各上弧筋板21和上垫块22之间为可拆卸式的连接,且多个第一连接杆23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串接在一起的多个上弧筋板21和上垫块22形成一个整体,在上底板10上设置有螺栓孔,在相应的上垫块22上也设置有螺纹孔,上底板10与上垫块22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从而将上弧筋板2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上底板10上。各上垫块22之间沿上底板10的长度方向而言,所具有的间隔长度并不相同,以此可以使各相邻的两个上弧筋板21之间的间隔并不相同。当需要对工件的成型规格进行调整时,可以将整个上弧筋板21和上垫块22的整体结构从上底板10上拆下,然后将第一连接杆23拆出,调整各上垫块22至合适位置,以使各上弧筋板21之间具有 合适的间距,然后再通过第一连接杆23进行组装,并将组装后的结构固定连接在上底板10上。当需要满足不同规格的封料板成型需要时,也可以将其中的几个或者多个上弧筋板21或者上垫块22拆出,然后更换为合适的上弧筋板21或者上垫块22,以满足成型需要。除了上述的几种设置方式外,也可以将上弧筋板21直接与上底板10之间进行连接,并使上弧筋板21之间的间距可调,这种功能可以通过在上底板10上设置滑轨以及定位机构来实现,该定位结构可以为顶紧螺栓等。此外,也可以将上弧筋板21依次间隔设置在上底板10上,然后进行焊接,之后再将上垫块22设置在各相邻的两个上弧筋板21之间,并将上垫块22与上弧筋板21之间固定连接。上弧筋板21 —般情况下为薄板结构,结构强度有所不足,因此,可以通过设置上垫块22增加上弧筋板21的结构强度,防止其发生变形。封料板压模还可以在各相邻的上弧筋板21之间焊接加强筋板,而不用上垫块22,如此,在增强封料板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减少了材料消耗,降低了成本。下底板30和下模40的结构与上模20类似,这里不再详述。这里要说明的是,当需要更换或者调整上模20结构时,下模40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换或者调整,以使上模20的上弧筋板21与下模40的下弧筋板41始终对应设置,并具有相对应的配合边沿,优选地,该配合边沿为弧形。多个上弧筋板21与多个下弧筋板41之间所形成的成型空间能够满足多种不同规格的封料板的成型需要。各相邻的两个下弧筋板41之间设置有下垫块42,且下垫块42与下弧筋板41之间是通过第二连接杆43可拆卸地串接在一起的。结合参见图2(a)、图2(b)和图2(c)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封料板压模的成型过程如下任选一件工件50,然后首先将工件50第一端的约三分之一的部分伸进下模40内,然后控制上下模40合模,将该部分进行成型,获得满足要求的三分之一端封料板。然后使上下模40分模,将工件50第二端的约三分之一的部分伸进下模40内,继续进行合模操作,之后完成第二个三分之一部分的成型。最后,使上下模40分模,将未压成型的部分进行压型,就可以获取最终所需要成型的封料板。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控制成型空间的成型弧度以及上模20的宽度,防止最终成型后的封料板不能脱模。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封料板压模包括上底板、上模、下模和下底板,上模设置于上底板上,随上底板上下运动,下模设置于下底板上,下模位于上模下方,并与下模之间形成成型空间。通过上下模之间的开合模动作,形成压模成型空间,在成型封料板时,可直接将工件放入上下模之间,冲压成型,工序简单,操作方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成型质量较好。[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封料板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板(10)、上模(20)、下模(40)和下底板(30),其中, 所述上模(20)设置于所述上底板(10)上,随所述上底板(10)上下运动; 所述下模(40)设置于所述下底板(30)上; 所述下模(40)位于所述上模(20)下方,并与所述上模(20)之间形成成型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封料板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20)包括多个上弧筋板(21),多个所述上弧筋板(21)沿所述上底板(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并与所述上底板(10)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下模(40)包括多个下弧筋板(41),多个所述下弧筋板(41)对应于多个所述上弧筋板(21)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底板(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料板压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弧筋板(21)平行设置,并且相邻的所述上弧筋板(21)之间的间距可调,多个所述下弧筋板(41)平行设置,并且相邻的所述下弧筋板(41)之间的间距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料板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筋板(21)与所述上底板(1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下弧筋板(41)与所述下底板(3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料板压模,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所述上弧筋板(21)之间设置有上垫块(22),各相邻所述下弧筋板(41)之间设置有下垫块(42),所述上弧筋板(21)与所述上垫块(2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23)可拆卸地串接,所述下弧筋板(41)与所述下垫块(4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43)可拆卸地串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料板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筋板(21)通过所述上垫块(22)与所述上底板(1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下弧筋板(41)通过所述下垫块(42)与所述下底板(3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料板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筋板(21)与所述上底板(10)之间为焊接,所述下弧筋板(41)与所述下底板(30)之间为焊接,所述下弧筋板(41)与所述上弧筋板(21)具有相对的配合边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料板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边沿呈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料板压模,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所述上弧筋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垫块(22),各相邻所述下弧筋板(41)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垫块(4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料板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筋板(21)与所述上底板(10)一体成型,所述下弧筋板(41)与所述下底板(30) —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料板压模。该封料板压模包括上底板(10)、上模(20)、下模(40)和下底板(30),其中,上模(20)设置于上底板(10)上,随上底板(10)上下运动;下模(40)设置于下底板(30)上;下模(40)位于上模(20)下方,并与上模(20)之间形成成型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封料板压模,能够快速准确地成型封料板,生产效率高,工序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667452SQ20122035499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王世林, 邓建群, 谢国庆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