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小体积逆变电焊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小体积逆变电焊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焊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体积逆变电焊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逆变电焊机内部的线板排列多数为横向排列,S卩,上下两块线板相互叠合, 其上的元件之间再通过插口导线进行电连接。这种结构的逆变电焊机体积都较为宽大,使得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其上的一些元件通过插口导线进行电流传递,导致其内部的导线相互交错,逆变电焊机在工作时电流非常的大,现有的导线能承受的电流有限,很有可能会被烧坏,这样在维修时非常不便,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及维修方便的小体积逆变电焊机。[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体积逆变电焊机,包括壳体、线板一、线板二、风机、散热片、电容、继电器及变压器;所述风机设置在壳体的侧面;所述线板一及线板二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散热片、电容、继电器及变压器分别设置在线板一与线板二所形成的线路板上;所述线板一与线板二相互平行竖立,在线板一及线板二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相对通孔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与线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0005]所述线板一及线板二上的通孔均为五个,相对通孔之间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线上。[0006]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百叶窗及出风口。[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线板一与线板二的竖向设立能大大减小内部的体积;通过通孔及金属导线来进行电流传递不但能承受较大的电流,而且维修也更加方便。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本实 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11]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小体积逆变电焊机,包括壳体10、线板一 11、线板二 12、风机13、散热片14、电容15、继电器16及变压器17。所述风机13设置在壳体10的侧面,在与其相对的另一侧壳体10上设置有出风口 102,风机13与出风口 102之间形成散热风道。在壳体10上还设置有百叶窗101,百叶窗101同样起到散热的作用。所述线板一 11及线板二 12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且其之间相互平行竖立形成线路板;散热片14、电容 15、继电器16及变压器17分别设置在线路板上。在线板一 11及线板二 1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通孔,通孔的数量分别为五个且相对通孔之间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在相对通孔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线18,金属导线18与线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这样,金属导线 18即可替代原有的插口导线且能比插口导线传导更大电流,而且让壳体10内的空间大大缩小,方便维修。[0012]本实用新型各 个元件之间的电路走向目前已广泛使用,其相互之间在线路板上的线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小体积逆变电焊机,包括壳体(10)、线板一(11)、线板二( 12)、风机(13)、散热片(14)、电容(15)、继电器(16)及变压器(17);所述风机(13)设置在壳体(10)的侧面;所述线板一(11)及线板二(12)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所述散热片(14)、电容(15)、继电器(16)及变压器(17)分别设置在线板一(11)与线板二(12)所形成的线路板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板一(11)与线板二( 12)相互平行竖立,在线板一(11)及线板二( 1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相对通孔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线(18);所述金属导线(18)与线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体积逆变电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板一(11)及线板二(12)上的通孔均为五个,相对通孔之间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 所述的小体积逆变电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侧面设置有百叶窗(101)及出风口(10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体积逆变电焊机,包括壳体、线板一、线板二、风机、散热片、电容、继电器及变压器;所述风机设置在壳体的侧面;所述线板一及线板二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散热片、电容、继电器及变压器分别设置在线板一与线板二所形成的线路板上;所述线板一与线板二相互平行竖立,在线板一及线板二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相对通孔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与线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线板一与线板二的竖向设立能大大减小内部的体积;通过通孔及金属导线来进行电流传递不但能承受较大的电压,而且维修也更加方便。
文档编号B23K9/00GK203140945SQ20132001027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9日
发明者鲍仲达, 阮凉超, 杨坤 申请人:鲍仲达, 阮凉超, 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