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胶塞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12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拔胶塞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拔胶塞机构,用于拔出工件上的胶塞,其包括固定架及装设于固定架上的传送组件,传送组件用于传送工件。拔胶塞机构还包括一对导向件、提升组件、弹性件、止挡组件及夹持组件,提升组件固设于固定架上并位于传送组件的相对两侧,止挡组件固设于固定架上并邻近传送组件的一端设置,一对导向件固设于提升组件上并位于传送组件的相对两侧,且一对导向件与传送组件相平齐以使工件传送至传送组件上时同时支承于一对导向件上,弹性件及夹持组件均固设于固定架上并相对传送组件设置,止挡组件止挡工件停止后,提升组件驱动一对导向件带动工件压缩弹性件并使工件上的胶塞处于夹持组件的夹持范围内。
【专利说明】拔胶塞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胶塞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拔胶塞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电子产品加工中,为保证电子产品的各个螺纹孔的精度,加工时需要在各个螺纹孔中插入胶塞以避免损坏螺纹孔。加工完后,一般利用人工用镊子将胶塞逐个夹出,以便安装螺钉等连接件。然而,采用人工夹出胶塞较为繁琐,加工效率低,且花费较多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的自动拔胶塞机构。
[0004]一种拔胶塞机构,用于拔出工件上的胶塞,其包括固定架及装设于该固定架上的传送组件,该传送组件用于传送工件。该拔胶塞机构还包括一对导向件、提升组件、弹性件、止挡组件及夹持组件,该提升组件固设于该固定架上并位于该传送组件的相对两侧,该止挡组件固设于该固定架上并邻近该传送组件的一端设置,该一对导向件固设于该提升组件上并位于该传送组件的相对两侧,且该一对导向件与该传送组件相平齐以使该工件传送至该传送组件上时同时支承于该一对导向件上,该弹性件及该夹持组件均固设于该固定架上并相对该传送组件设置,该止挡组件止挡该工件停止后,该提升组件驱动该一对导向件带动该工件压缩该弹性件并使该工件上的胶塞处于该夹持组件的夹持范围内。
[0005]进一步地,该传送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至少两个转动件及依次套设于该至少两个转动件上的传送带,该旋转驱动件固设于该固定架上,该至少两个转动件活动装设于该固定架上,且其中一个转动件的一端与该旋转驱动件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该固定架包括支撑板、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架及顶框,该多个支撑杆分两组设于支撑板的相对两侧,该多个支撑架分两组设于该支撑板的相对两端,该传送组件转动设于该多个支撑架上,该弹性件及该夹持组件固设于该顶框上。
[0007]进一步地,该提升组件包括提升驱动件、传动件及两个连接件,该提升驱动件固设于该支撑板背离该传送组件的一侧,该两个连接件滑动装设于两组支撑杆上,该传动件设于该提升驱动件的驱动端上并与该两个连接件固定连接,该一对导向件固设于该两个连接件上。
[0008]进一步地,该提升组件还包括多个导向套,每个导向套滑动套设于相应的支撑杆上,每个连接件固设于相邻的两个导向套上以使该两个连接件滑动装设于两组支撑杆上。
[0009]进一步地,该拔胶塞机构还包括收集斗,该收集斗固设于该两个连接件上并位于该传送组件的传送面之下以收集该胶塞。
[0010]进一步地,该拔胶塞机构还包括控制器,该止挡组件包括伸缩驱动件及感测件,该伸缩驱动件固设于该固定架上并邻近该传送组件的一端设置,该感测件固设于该伸缩驱动件的驱动端上并与该控制器相连,该传送组件与该控制器相连,当该感测件感测到该工件抵靠于其上时,该控制器控制该传送组件停止传送工件。[0011]进一步地,该一对导向件均为条形板状,其沿长度方向开设形成有导向部,该导向部形成有支撑面,该支撑面与该传送组件的传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拔胶塞机构还包括侧边定位件,一个导向件上沿宽度方向开设有与该导向部相连通的定位槽,当该工件压缩该弹性件时,该侧边定位件部分收容于该定位槽中。
[0012]进一步地,该夹持组件包括承载件及第一夹持件,该承载件固设于该固定架上并相对该传送组件设置,该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驱动部及第一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驱动部固设于该承载件上,该第一夹持部固设于该第一夹持驱动部的驱动端上,该第一夹持部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朝向该传送组件的多个第一夹爪。
[0013]进一步地,该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二夹持件,该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驱动部及固设于该第二夹持驱动部驱动端上的第二夹持部,该第二夹持驱动部固设于该承载件上并间隔该第一夹持驱动部设置,该第二夹持部上形成有朝向该传送组件的第二夹爪。
[0014]本实用新型的拔胶塞机构利用提升组件驱动工件压缩弹性件,并使每个胶塞位于夹持组件的夹持范围中,夹持组件夹持胶塞,弹性件抵压胶塞脱离工件,从而自动拔出胶塞,无需人工作业,提高加工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拔胶塞机构的立体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拔胶塞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7]图3是图1所示拔胶 塞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4是图1所示拔胶塞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0019]图5是图1所示清洁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1]拔胶塞机构100
[0022]工件300
[0023]固定架10
[0024]支撑板12
[0025]贯通孔124
[0026]支撑杆13
[0027]支撑架15
[0028]顶框17
[0029]传送组件20
[0030]旋转驱动件22
[0031]转动件24
[0032]传送轴242
[0033]传送轮245
[0034]传送带26
[0035]导向件30
[0036]导向部32
[0037]支撑面321[0038]定位槽36
[0039]提升组件40
[0040]提升驱动件42
[0041]传动件44
[0042]连接件46
[0043]固定件47
[0044]导向套48
[0045]定位组件50
[0046]侧边定位件52
[0047]气缸521
[0048]定位板523
[0049]弹性件54
[0050]主体541
[0051]抵压部543
[0052]止挡组件60`
[0053]伸缩驱动件62
[0054]感测件64
[0055]夹持组件70
[0056]承载件72
[0057]第一夹持件74
[0058]第一夹持驱动部 742
[0059]第一夹持部746
[0060]第一夹爪7462
[0061]第二夹持件76
[0062]第二夹持驱动部 762
[0063]第二夹持部764
[0064]第二夹爪7642
[0065]收集斗80
[0066]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67]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拔胶塞机构100用于拔出工件300(参阅图5)上的胶塞(图未示)。拔胶塞机构100包括固定架10、传送组件20、一对导向件30、提升组件40、定位组件50、止挡组件60、夹持组件70及收集斗80。传送组件20、导向件30及止挡组件60均固定装设于固定架10上,并位于固定架10内。夹持组件70固定装设于固定架10上并位于传送组件20之上,提升组件40固定装设于固定架10背离夹持组件70的一侧。
[0068]请一并参阅图3,固定架10包括支撑板12、四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13、四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15及顶框17。支撑板12于其相对两侧的大致中部位置分别开设有一贯通孔124。四个支撑杆13分两组设于支撑板12的两相对侧边,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杆13设置于贯通孔124的两侧。四个支撑架15分两组设于支撑板12的相对两端。支撑架15大致为板状,且四个支撑架15与四个支撑杆13相互平行。可以理解,支撑杆13的数量可为两个、三个等大于四个,支撑架15的数量可为四个、六个等。
[0069]传送组件20包括旋转驱动件22、两个转动件24及两根传送带26。旋转驱动件22固定装设于一个支撑架15上,并与控制器(图未示),控制器控制旋转驱动件22的运转。每个转动件24装设于位于支撑板12同一端的两个支撑架15上,其包括传送轴242及两个传送轮245。传送轴242为圆杆状,其两端活动插入相应的两个支撑架15中。其中一个传送轴242的一端与旋转驱动件22相连,以使旋转驱动件22可带动传送轴242转动。两个传送轮245固定套设于传送轴242的两端上。传送带26为闭合圆带状,每根传送带26套设于两个转动件24上相应的传送轮245上,且位于四个支撑杆13之间。
[0070]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件22为马达,且旋转驱动件22的驱动端上装设有一个主动齿轮(图未示)及与该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图未示),一个传送轴242的一端与该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从而使旋转驱动件22带动与其连接的传送轴242转动。可以理解,转动件24的数量可为三个、四个、五个等,每个转动件24中传送轮245的数量可为一个等大于两个量,传送带26的数量与每个转动件24中传送轮245的数量相同。
[0071]提升组件40包括提升驱动件42、浮动接头43、传动件44、两个连接件46、固定件47及四个导向套48。提升驱动件42固定装设于支撑板12背离传送组件20的一侧。传动件44包括连接部442及两个传动部445。连接部442大致为条形板状,其与支撑板12间隔设置。两个传动部445凸伸形成于连接部442相对两端并穿过相应贯通孔124位于固定架10内。浮动接头43固设于连接部442上,且其位置与提升驱动件42的位置相对应,以保护提升驱动件42使其平稳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导向套48大致为中空圆筒状,每个导向套48套设于相应的支撑杆13上。连接件46大致为板状。每个连接件46固设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导向套48上,并与相应传动部445远离连接部44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邻近传送带26设置。固定件47固定连接两个连接件46。本实施方式中,提升驱动件42为气缸,导向套48的数量与支撑杆13的数量相等。
[0072]一对导向件30分别固设于相应的连接件46上并邻近传送带26设置,且位于四个支撑杆13之间。导向件30大致为条形板状,其沿长度方向开设形成有导向部32,导向部32形成有支撑面321。支撑面321与传送带26的传送面(图未示)位于同一平面上。本实施方式中,导向部32为L形台阶。一个导向件30上还沿宽度方向间隔开设两个定位槽36,定位槽36与导向部32相连通。
[0073]定位组件50固设于顶框17上。定位组件50包括两个侧边定位件52及多个弹性件54。侧边定位件52包括气缸521及定位板523。两个气缸521固设于顶框17的同一框边上。每块定位板523固设于相应气缸521的驱动端上,并朝向传送带26延伸。且每块定位板523与相应定位槽36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定位板523可穿过相应定位槽36。多个弹性件54固设于顶框17上,并环绕顶框17周边均匀设置。弹性件54包括主体541及抵压部543。主体541固设于顶框17上。抵压部543大致为长条状,其装设于主体541上并朝向传送带26延伸。抵压部543的材质具有弹性。本实施方式中,抵压部543为弹簧,弹性件54的数量为四个。可以理解,抵压部543还可为弹性套筒等其他弹性元件,弹性件54的数量还可为一个、二个、三个等大于四个。侧边定位件52的数量还可为一个等大于两个。
[0074]止挡组件60包括包括伸缩驱动件62及感测件64。伸缩驱动件62固设于固定件47上,并邻近传送带26的一端设置。感测件64固设于伸缩驱动件62的驱动端上并与控制器无线连接,其大致为块状,用于感测感测件64是否与工件300抵靠,并将感测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本实施方式中的伸缩驱动件62为气缸。
[0075]请一并参阅图4,夹持组件70固设于顶框17上,其包括承载件72、第一夹持件74及多个第二夹持件76。承载件72大致为板状,其固设于顶框17上并部分封盖顶框17。第一夹持件74包括第一夹持驱动部742及第一夹持部746。第一夹持驱动部742固设于承载件72的大致中部位置。第一夹持部746固设于第一夹持驱动部742的驱动端上,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夹爪7462。每个第二夹持件76包括第二夹持驱动部762及第二夹持部764。第二夹持驱动部762固设于承载件72上,并间隔第一夹持驱动部742设置。第二夹持部764固设于第二夹持驱动部762的驱动端上,其上形成有第二夹爪7642。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件76为六个,每三个第二夹持件76 —组设于第一夹持件74的两侧,且该三个第二夹持件76相邻设置共同围成一圆圈。每个第二夹持驱动部762可单独驱动每个第二夹爪7642。可以理解,第一夹持件74的数量可为大于两个,第二夹持件76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大于六个,其只需与工件300上待拔出胶塞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即可。
[0076]收集斗80大致为漏斗形,其固定装设于两个连接件46上,并位于两个转动件24之间,且位于传送带26的传送面之下,以使工件300上的胶塞掉落后可收集于收集斗中。
[0077]组装时,将旋转驱动件22装设于一个支撑架15上,并将两个转动件24装设于相应支撑架15上,且一个传送轴242的一端与旋转驱动件22中的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再将传送带26套设于传送轮245上;将导向套48套设于相应的支撑杆13上,将连接件46固设于位于支撑板12同一侧的两个导向套48上,再将提升驱动件42固设于支撑板12背离传送带26的一侧,并将传动部445穿过相应贯通孔124固设于相应连接件46上;将每个导向件30固设于相应连接件46上,并使导向部32的支撑面321与传送带26的传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再将侧边定位件52装设于顶框17上,并使定位板523的位置与定位槽36的位置相对应;将弹性件54装设于顶框17上,将第一夹持件74固设于承载件72的大致中部位置,并将多个第二夹持件76固设于预定位置处。
[0078]请一并参阅图5,定位工件300时,将工件300从流水线上传送至传送带26上,且工件300的两侧位于一对导向件30的导向部32上,当工件300与感测件64相抵靠时,感测件64发出感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旋转驱动件22停止运动,从而工件300停止运动;再利用提升驱动件42驱动连接件46带动导向件30朝向顶框17运动,进而带动工件300朝向顶框17运动,工件300压缩抵压部543,抵压部543被压缩后,工件300停止运动,气缸521驱动定位板523推抵工件300抵靠于导向件30上,以防止工件300出现晃动,且工件300上的胶塞位于第一夹爪7462及多个第二夹爪7642的夹取范围内。
[0079]拔胶塞时,第一夹持驱动部742驱动第一夹爪7462闭合夹取胶塞,且多个第二夹持驱动部762驱动第二夹爪7642闭合夹取胶塞,提升驱动件42驱动连接件46带动导向件30远离顶框17,工件300在抵压部54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随同导向件30 —起远离顶框17,从而使胶塞被拔出。胶塞拔出后,侧边定位件52远离工件300,伸缩驱动件62驱动感测件64脱离工件300,旋转驱动件22驱动传送带26将工件300传送至下一工序,第一夹持驱动部742驱动第一夹爪7462释放胶塞,且多个第二夹持驱动部762驱动第二夹爪7642释放胶塞,胶塞掉落至收集斗80中。
[0080]本实用新型的拔胶塞机构100利用提升组件40驱动工件300与夹持组件70相接触,并使每个胶塞位于相应的第一夹持件74及第二夹持件76的夹取范围中,且利用弹性件54的弹性恢复力抵压胶塞脱离工件300,从而自动拔出胶塞,无需人工作业,提高加工效率。
[0081]可以理解,侧边定位件52可以省略,直接利用导向件30侧向定位工件300即可。收集斗80可以省略,可使拔出后的胶塞直接掉落于支撑板12上。固定件47及导向套48可省略,连接件46直接滑动固定于相应支撑杆13上即可,止挡组件60可直接固设于支撑板12上。浮动接头43可省略。第二夹持件76可省略,仅利用第一夹持件74夹取胶塞即可。
[0082]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拔胶塞机构,用于拔出工件上的胶塞,其包括固定架及装设于该固定架上的传送组件,该传送组件用于传送工件,其特征在于:该拔胶塞机构还包括一对导向件、提升组件、弹性件、止挡组件及夹持组件,该提升组件固设于该固定架上并位于该传送组件的相对两侧,该止挡组件固设于该固定架上并邻近该传送组件的一端设置,该一对导向件固设于该提升组件上并位于该传送组件的相对两侧,且该一对导向件与该传送组件相平齐以使该工件传送至该传送组件上时同时支承于该一对导向件上,该弹性件及该夹持组件均固设于该固定架上并相对该传送组件设置,该止挡组件止挡该工件停止后,该提升组件驱动该一对导向件带动该工件压缩该弹性件并使该工件上的胶塞处于该夹持组件的夹持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胶塞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传送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至少两个转动件及依次套设于该至少两个转动件上的传送带,该旋转驱动件固设于该固定架上,该至少两个转动件活动装设于该固定架上,且其中一个转动件的一端与该旋转驱动件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胶塞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包括支撑板、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架及顶框,该多个支撑杆分两组设于支撑板的相对两侧,该多个支撑架分两组设于该支撑板的相对两端,该传送组件转动设于该多个支撑架上,该弹性件及该夹持组件固设于该顶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拔胶塞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提升组件包括提升驱动件、传动件及两个连接件,该提升驱动件固设于该支撑板背离该传送组件的一侧,该两个连接件滑动装设于两组支撑杆上,该传动件设于该提升驱动件的驱动端上并与该两个连接件固定连接,该一对导向件固设于该两个连接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拔胶塞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提升组件还包括多个导向套,每个导向套滑动套设于相应的支撑杆上,每个连接件固设于相邻的两个导向套上以使该两个连接件滑动装设于两组支撑杆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拔胶塞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拔胶塞机构还包括收集斗,该收集斗固设于该两个连接件上并位于该传送组件的传送面之下以收集该胶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胶塞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拔胶塞机构还包括控制器,该止挡组件包括伸缩驱动件及感测件,该伸缩驱动件固设于该固定架上并邻近该传送组件的一端设置,该感测件固设于该伸缩驱动件的驱动端上并与该控制器相连,该传送组件与该控制器相连,当该感测件感测到该工件抵靠于其上时,该控制器控制该传送组件停止传送工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胶塞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一对导向件均为条形板状,其沿长度方向开设形成有导向部,该导向部形成有支撑面,该支撑面与该传送组件的传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拔胶塞机构还包括侧边定位件,一个导向件上沿宽度方向开设有与该导向部相连通的定位槽,当该工件压缩该弹性件时,该侧边定位件部分收容于该定位槽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胶塞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组件包括承载件及第一夹持件,该承载件固设于该固定架上并相对该传送组件设置,该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驱动部及第一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驱动部固设于该承载件上,该第一夹持部固设于该第一夹持驱动部的驱动端上,该第一夹持部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朝向该传送组件的多个第一夹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拔胶塞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二夹持件,该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驱动部及固设于该第二夹持驱动部驱动端上的第二夹持部,该第二夹持驱动部固设于该承载件上并间隔该第一夹持驱动部设置,该第二夹持部上形成有朝向该传 送组件的第二夹爪。
【文档编号】B23P19/04GK203599825SQ201320578731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杨明陆, 沈超 申请人: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