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丝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2662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攻丝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攻丝装置,其包括转体,转体上连有丝锥和扶持杆,所述的丝锥和扶持杆自转体的本体上反向延伸设置且两者同芯布置,所述的转体与丝锥为拆卸式固连,转体和扶持杆为转动配合。使用时将丝锥竖直对准待攻丝工件上的孔眼,然后操作人员的一只手握持扶持杆以稳定攻丝装置,另一只手推动或转动转体绕扶持杆进行转动,这样带动丝锥转动,从而实现攻丝,扶持杆的设置使得攻丝时该攻丝装置的自身固定性能强,不仅避免丝锥发生偏移,保证攻丝的可靠性,而且方便人工操作,有效提高攻丝效率。
【专利说明】攻丝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攻丝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工件的一些小直径孔进行攻丝作业时,多采用小型的电钻攻丝机或者手动攻丝扳手,电钻攻丝机的攻丝钻头细且长,使用时对钻头进入工件的角度难以准确把握,其使用灵活性较低,且用力过大时易造成钻头折断,而常规的手动攻丝扳手使用时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且丝锥易发生偏移。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人工操作、方便定位的攻丝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体,转体上连有丝锥和扶持杆,所述的丝锥和扶持杆自转体的本体上反向延伸设置且两者同芯布置,所述的转体与丝锥为拆卸式固连,转体和扶持杆为转动配合。
[0005]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将丝锥竖直对准待攻丝工件上的孔眼,然后操作人员的一只手握持扶持杆以稳定攻丝装置,另一只手推动或转动转体绕扶持杆进行转动,这样带动丝锥转动,从而实现攻丝,扶持杆的设置使得攻丝时该攻丝装置的自身固定性能强,不仅避免丝锥发生偏移,保证攻丝的可靠性,而且方便人工操作,有效提高攻丝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
[0008]图3图2的C部放大图;
[0009]图4是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5是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6是图5的B-B向剖视图;
[0012]图7是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攻丝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转体10,转体10上连有丝锥30和扶持杆20,所述的丝锥30和扶持杆20自转体10的本体上反向延伸设置且两者同芯布置,所述的转体10与丝锥30为拆卸式固连,转体10和扶持杆20为转动配合。使用时,先将丝锥30安装固定在转体10上,然后将丝锥30竖直对准待攻丝工件上的孔眼,操作人员的一只手握持扶持杆20以稳定攻丝装置,另一只手推动或转动转体10绕扶持杆20进行转动以带动丝锥30转动,从而实现攻丝,扶持杆20的设置使得攻丝时该攻丝装置的自身固定性能强,不仅避免丝锥30发生偏移造成丝锥30折断,保证了攻丝的可靠性,而且由于扶持杆20的稳固作用,使得人工操作转动转体10非常方便,有效提高攻丝效率。
[001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体10的外周轮廓呈杆状或圆盘状,使用时只要用手将扶持杆20握持,然后转动转体10即可,这样将转体10设置成杆状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手动操作,优选的,所述转体10的外周轮廓呈圆盘状,这样便于工作人员连续转动转体10。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转体10的中部设有轴承40,所述轴承40的内圈与扶持杆20的一端插接配合,轴承40的轴芯方向与转体10转动时所形成的平面相垂直,通过轴承40的设置即可实现转体10与扶持杆20的转动配合,具体安装固定轴承40的轴承座12既可以布置在转体10的内部,也可以如图2?4所示,将轴承座12布置在转体10表面。
[0016]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所述扶持杆30远离转体10的一端设置有横杆80,扶持杆20和横杆80结合处的截面整体呈T形,在攻丝过程中,丝锥30是一个挤压转动并产生位移的动作,这样将扶持杆20的一端设置横杆80,方便工作人员用手夹持扶持杆20与横杆80的结合处,从而增加攻丝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0017]进一步的,所述转体10的本体上、位于轴承40的相对侧向外延伸有凸柱11,凸柱11与轴承40同轴芯布置,所述转体10和丝锥30通过管体50连接,管体50的一端与凸柱11插接连接,管体50的另一端与丝锥30的尾端插接连接,这样通过管体50的布置即可构成转体10与丝锥30的可拆式连接。
[0018]再进一步的,所述管体50包括直管51和外螺纹管52,直管51与凸柱11插接配合,所述管体50包括直管51和外螺纹管52,直管51与凸柱11插接配合,外螺纹管52的端部沿管长方向设置2-4个卡爪54,卡爪54间隔布置且其外周壁呈圆锥面形状,卡爪54的悬置端直径小、与外螺纹管52的端部相连处的锥面直径大,所述的外螺纹管52处连接有螺母70,螺母70上顺沿连接有锥管段71,锥管段71的内管腔的锥形孔与卡爪54周壁所在的圆锥面适配,这样安装丝锥30时,先将螺母70从其锥管段71 一侧开始套设在丝锥30的尾端处,然后将丝锥30的尾端插接在外螺纹管52内,并旋转螺母70以与外螺纹管52螺纹连接,具体是将螺母70旋转至其锥管段71的内管腔与卡爪54周壁所在的圆锥面紧密抵靠,且卡爪54受力发生收拢状形变以对丝锥30尾端的外周环面构成稳定夹持为止,如此实现了丝锥30的有效固定,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更换丝锥30或者管体50时拆卸方便,一旦其中一个部件损坏,可以随时更换,降低攻丝装置的使用和维修成本。
[0019]最后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直管51的管身上设置有贯穿管壁的圆孔53,所述的圆孔53处设置有紧固螺栓60,紧固螺栓60的端部与凸柱11的外周面构成抵靠配合,这样通过紧固螺栓60的紧固可以增加转体10上的凸柱11与直管51之间的装配强度,避免丝锥30发生晃动,从而进一步保证攻丝时丝锥30的可靠性定位。
【权利要求】
1.一种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体(10),转体(10)上连有丝锥(30)和扶持杆(20),所述的丝锥(30)和扶持杆(20)自转体(10)的本体上反向延伸设置且两者同芯布置,所述的转体(10)与丝锥(30)为拆卸式固连,转体(10)和扶持杆(20)为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10)的外周轮廓呈圆盘状或杆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10)的中部设有轴承(40),所述轴承(40)的内圈与扶持杆(20)的一端插接配合,轴承(40)的轴芯方向与转体(10)转动时所形成的平面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持杆(30)远离转体(10)的一端设置有横杆(80),扶持杆(30)和横杆(80)结合处的截面整体呈T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10)的本体上、位于轴承(40)的相对侧向外延伸有凸柱(11),凸柱(11)与轴承(40)同轴芯布置,所述转体(10)和丝锥(30)通过管体(50)连接,管体(50)的一端与凸柱(11)插接连接,管体(50)的另一端与丝锥(30)的尾端插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50)包括直管(51)和外螺纹管(52),直管(51)与凸柱(11)插接配合,外螺纹管(52)的端部沿管长方向设置2-4个卡爪(54),卡爪(54)间隔布置且其外周壁呈圆锥面形状,卡爪(54)的悬置端直径小、与外螺纹管(52)的端部相连处的锥面直径大,所述的外螺纹管(52)处连接有螺母(70),螺母(70)上顺沿连接有锥管段(71),锥管段(71)的内管腔的锥形孔与卡爪(54)周壁所在的圆锥面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51)的管身上设置有贯穿管壁的圆孔(53),所述的圆孔(53)处设置有紧固螺栓(60),紧固螺栓¢0)的端部与凸柱(11)的外周面构成抵靠配合。
【文档编号】B23G1/44GK104368883SQ201410612570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发明者】苏伟 申请人: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