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子双翻边成形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9682阅读:1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子双翻边成形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管子端头成形领域。



背景技术:

航空领域管子端头成形一般为一次翻边成形,如扩口,缩口,滚波等,在某型号中出现了管子端头扩口兼翻边结构,需要一种全新的方法和装置来成形此类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管子双翻边成形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子双翻边成形装置,包括:

凹模(1),失稳成形凸模(2),扩口凸模(3);

凹模(1)为两个半体,拼在一起后形成凹模(1),凹模(1)中部贯穿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下部为管子外径尺寸,台阶孔在管子外径上方是管子成型后管口外径锥面,所述锥面上方为圆柱面,所述圆柱面上方为合模锥面,该合模锥面锥角为零件最终成型后的零件翻边角度;

失稳成形凸模(2)中部为合模锥面,合模锥面下方为圆柱形凸台,圆柱形凸台下方为沉头锥形导向凸台;沉头锥形导向凸台的沉头内倾角与水平面呈10°角度;

扩口凸模(3)下方为锥形头锥角与合模锥面锥角一致。

凹模(1)两个半体拼在一起后接缝处存在间隙。

所述间隙为0.1-0.2mm。

沉头锥形导向凸台沉入端面内部0.5-1mm。

一种管子双翻边成形方法,包括:

将凹模(1)和失稳凸模(2)安装在设备上,零件毛坯放入凹模(1)中,将毛坯夹紧在凹模(1)中;

失稳凸模(2)在设备的作用下压入凹模(1)中,毛坯实现失稳成形扩口和单翻边;

拆卸失稳凸模(2)后,安装扩口凸模(3),扩口凸模(3)在设备的作用下压入凹模(1)中,实现扩口成形。

本发明的优点:能够实现管子端头扩口兼翻边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失稳成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扩口成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凹模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失稳凸模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扩口凸模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成型工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管子双翻边成形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

凹模1,失稳成形凸模2,扩口凸模3;

凹模1为两个半体,拼在一起后形成凹模1,凹模1中部贯穿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下部为管子外径尺寸φ6.35mm,台阶孔在管子外径上方是管子成型后管口外径锥面68°,所述锥面上方为φ9mm圆柱面,所述圆柱面上方为合模锥面72°,该合模锥面锥角为零件最终成型后的零件翻边角度;

失稳成形凸模2中部为合模锥面72°,合模锥面下方为圆柱形凸台φ8.6mm,圆柱形凸台下方为沉头锥形导向凸台;沉头锥形导向凸台的沉头内倾角与水平面呈10°角度;

扩口凸模3下方为锥形头72°锥角与合模锥面锥角72°一致。

凹模1两个半体拼在一起后接缝处存在间隙。

所述间隙为0.1-0.2mm。

沉头锥形导向凸台沉入端面内部0.5-1mm。

一种管子双翻边成形方法,包括:

将凹模1和失稳凸模2安装在设备上,零件毛坯放入凹模1中,将毛坯夹紧在凹模1中;

失稳凸模2在设备的作用下压入凹模1中,毛坯实现失稳成形扩口和单翻边;

拆卸失稳凸模2后,安装扩口凸模3,扩口凸模3在设备的作用下压入凹模1中,实现扩口成形。

本发明能够实现管子端头扩口兼翻边结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管子端头成形领域,提出一种管子双翻边成形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凹模(1),失稳成形凸模(2),扩口凸模(3);凹模(1)为两个半体,拼在一起后形成凹模(1),凹模(1)中部贯穿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下部为管子外径尺寸,台阶孔在管子外径上方是管子成型后管口外径锥面,所述锥面上方为圆柱面,所述圆柱面上方为合模锥面,该合模锥面锥角为零件最终成型后的零件翻边角度;失稳成形凸模(2)中部为合模锥面,合模锥面下方为圆柱形凸台,圆柱形凸台下方为沉头锥形导向凸台;沉头锥形导向凸台的沉头内倾角与水平面呈10°角度;扩口凸模(3)下方为锥形头锥角与合模锥面锥角一致。

技术研发人员:赵本春;钟宏伟;肖斌;韦崇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0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