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壳体冲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3742发布日期:2020-07-04 04:3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壳体冲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包装壳体冲壳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大型烟花或者鞭炮壳体,大都是采用手工或半自动的设备进行生产,效率低且质量没有保证。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包装壳体冲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壳体冲壳装置。

一种包装壳体冲壳装置,包括箱体、气液增压缸、凸模组件、凹模组件、伺服电机、减速机和滚珠丝杆,所述气液增压缸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气液增压缸的通过压紧轴贯穿于箱体连接凹模组件,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设置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第四支撑架,所述减速机安装在第四支撑架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伺服电机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下端连接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下端贯穿于第四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连接凸模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块和四组第一立轴,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四角边通过分别通过第一立轴连接在箱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中央位置还设置有与凹模组件配合连接的第一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支撑块和四组第二立轴,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四角边通过分别通过第二立轴连接在第一支撑块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中央位置还设置有与凸模组件配合连接的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第三支撑块和四组第三立轴,所述第三支撑块的四角边通过分别通过第三立轴连接在第二支撑块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第四支撑架包括第四支撑块和四组第四立轴,所述第四支撑块的四角边通过分别通过第四立轴连接在第三支撑块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其中一侧边还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和箱体的底部均设置有滑轮和支撑脚。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箱体、气液增压缸、凸模组件、凹模组件、伺服电机、减速机和滚珠丝杆,实现了冲壳成型的自动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精确度与一致性,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结合图2至图4所示,一种包装壳体冲壳装置,包括箱体1、气液增压缸3、凸模组件13、凹模组件11、伺服电机9、减速机8和滚珠丝杆12,所述气液增压缸3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气液增压缸1的通过压紧轴10贯穿于箱体1连接凹模组件11,所述箱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4,所述第一支撑架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二支撑架5的上设置有第三支撑架6,所述第三支撑架6的上端设置有第四支撑架7,所述减速机8安装在第四支撑架7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伺服电机9与减速机8连接,所述减速机8的下端连接有滚珠丝杆12,所述滚珠丝杆12的下端贯穿于第四支撑架7和第三支撑架6连接凸模组件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4包括第一支撑块14和四组第一立轴15,所述第一支撑块14的四角边通过分别通过第一立轴15连接在箱体1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撑块14的中央位置还设置有与凹模组件11配合连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架5包括第二支撑块16和四组第二立轴17,所述第二支撑块16的四角边通过分别通过第二立轴17连接在第一支撑块14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块16的中央位置还设置有与凸模组件13配合连接的第二凹槽。

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架6包括第三支撑块18和四组第三立轴19,所述第三支撑块18的四角边通过分别通过第三立轴19连接在第二支撑块16的上端,所述第四支撑架7包括第四支撑块21和四组第四立轴20,所述第四支撑块21的四角边通过分别通过第四立轴20连接在第三支撑块18的上端。

此外,所述箱体1的其中一侧边还连接有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和箱体1的底部均设置有滑轮23和支撑脚22。

本发明箱体、气液增压缸、凸模组件、凹模组件、伺服电机、减速机和滚珠丝杆,实现了冲壳成型的自动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精确度与一致性,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本发明由凹模组件和凸模组件组成。凹模组件在下端,模板间压力用气液增压缸压紧,压力可调(两段加压、电控比例阀控制);冲壳采用伺服电机、减速机、滚珠丝杆的方式实现,冲壳压力恒定、冲壳深度由伺服电机进行调节。

工作时,打开驱动箱电源,气液增压缸和伺服电机开始启动,伺服电机通减速机带动滚珠丝杆旋转,由于滚珠丝杆的下端连接凸模组件,在滚珠丝杆的旋转作用下,凸模组件向下移动,气液增压的上端通过压紧轴连接凹模组件,在气液增压缸的工作,凹模组件向上移动,则凸模组件与凹模组件之间形成相互挤压的动作,从而可以起到冲壳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装壳体冲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气液增压缸、凸模组件、凹模组件、伺服电机、减速机和滚珠丝杆,所述气液增压缸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气液增压缸的通过压紧轴贯穿于箱体连接凹模组件,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设置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第四支撑架,所述减速机安装在第四支撑架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伺服电机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下端连接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下端贯穿于第四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连接凸模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壳体冲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块和四组第一立轴,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四角边通过分别通过第一立轴连接在箱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中央位置还设置有与凹模组件配合连接的第一凹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壳体冲壳装置,气液增压缸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气液增压缸的通过压紧轴贯穿于箱体连接凹模组件,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上设置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第四支撑架,减速机安装在第四支撑架的上端中间位置,伺服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的下端连接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的下端贯穿于第四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连接凸模组件。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箱体、气液增压缸、凸模组件、凹模组件、伺服电机、减速机和滚珠丝杆,实现了冲壳成型的自动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精确度与一致性,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郭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门汇云天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1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