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铜镶件快速生产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6931发布日期:2020-05-20 00:4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感器铜镶件快速生产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镶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镶件生产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感器有多种材料组成,而铜的价格低,对多种信号具有良好的传导性,是传感器的常见材料,常用于制作传感器的外壳或内部铜镶件,传统铜镶件使用数控机床或冲压机加工,仍需要人工辅助进料下料,并不能很好的实现加工的自动化,加工效率低,存在人员受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铜镶件快速生产用下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感器铜镶件快速生产用下料装置,包括压辊,压辊由压辊辊体与压辊辊体表面的凸模组成,在压辊的下方有槽辊,槽辊由外辊与内辊组成,在外辊的表面有凹模,在内辊与外辊之间有顶针,在顶针上套有复位弹簧,在压辊与槽辊之间设置有铜片,在压辊的两侧设置有两对辅助轮,在压辊的左侧设置有出料轮,右侧设置有收料轮,在槽辊的下部设置有出件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装置设置有压辊与槽辊,采用辊压式的生产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压辊两侧设置有两对辅助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压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料轮与收料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槽辊的内辊右侧设置有凸起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槽辊的内辊为固定安装,外辊旋转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出料轮与收料轮,实现了通篇的自动送料与废料回收,减少仍操作,防止事故的发生,两侧设置有辅助轮对铜片进行拉直,辅助加工,增加完成件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槽辊设置有顶针,能实现成品的自动出料,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铜镶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辊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槽辊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针分布图。

图1-5中:1-压辊,101-压辊辊体,102-凸模,2-槽辊,201-内辊,202-外辊,203-凹模,204-顶针,205-复位弹簧,3-出料轮,4-收料轮,5-辅助轮,6铜片,7-出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传感器铜镶件快速生产用下料装置,包括压辊1,压辊辊体101,凸模102,槽辊2,内辊201,外辊202,凹模203,顶针204,复位弹簧205,出料轮3,收料轮4,辅助轮5,铜片6,出件槽7,压辊1由压辊辊体101与压辊辊体101表面的凸模102组成,在压辊1的下方有槽辊2,槽辊2由外辊202与内辊201组成,在外辊202的表面有凹模203,在内辊201与外辊202之间有顶针204,在顶针204上套有复位弹簧205,在压辊1与槽辊2之间设置有铜片6,在压辊1的两侧设置有两对辅助轮5,在压辊1的左侧设置有出料轮3,右侧设置有收料轮4,在槽辊2的下部设置有出件槽7。

其中:装置设置有压辊1与槽辊2,采用辊压式的生产方式,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其中:在压辊1两侧设置有两对辅助轮5,能对铜片6进行拉直,保持铜片6状态,提高成品质量。

其中:在压辊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料轮3与收料轮4,实现自动进料,减少人工操作,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其中:在槽辊2的内辊201右侧设置有凸起结构,当顶针204运动到凸起位置时,会被顶起,实现铜镶件的自动脱模。

其中:槽辊2的内辊201为固定安装,外辊202旋转连接,内辊位置固定,只有槽辊8右侧的顶针204才会被顶出,铜镶件脱模后会掉落到出件槽7内便于收集。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原材铜片6安装到出料轮3上,另一端连接在收料轮4上,启动装置,随着收料轮4的收卷,铜片6被带动运动,经过压辊1与槽辊2之间的铜片,会被压辊1上的凸模102与槽辊2上的凹模203剪切,铜镶件落入凹模203内,废料被收料轮4收卷,随着外辊202的转动,铜镶件在凹模203内被运送,当顶针204被内辊201上的凸起结构顶起,顶针204将铜镶件从凹模203内顶出,铜镶件落入出件槽7内,顶针204运动过凸起结构位置,在复位弹簧205的作用下复位,完成一次生产。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传感器铜镶件快速生产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辊(1),压辊(1)由压辊辊体(101)与压辊辊体(101)表面的凸模(102)组成,在压辊(1)的下方有槽辊(2);

槽辊(2)由外辊(202)与内辊(201)组成,在外辊(202)的表面有凹模(203),在内辊(201)与外辊(202)之间有顶针(204),在顶针(204)上套有复位弹簧(205),在压辊(1)与槽辊(2)之间设置有铜片(6),在压辊(1)的两侧设置有两对辅助轮(5),在压辊(1)的左侧设置有出料轮(3),右侧设置有收料轮(4),在槽辊(2)的下部设置有出件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铜镶件快速生产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1)两侧设置有两对辅助轮(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铜镶件快速生产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料轮(3)与收料轮(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铜镶件快速生产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辊(2)的内辊(201)右侧设置有凸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铜镶件快速生产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辊(2)的内辊(201)为固定安装,外辊(202)旋转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铜镶件快速生产用下料装置,涉及铜镶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压辊,压辊由压辊辊体与压辊辊体表面的凸模组成,在压辊的下方有槽辊,槽辊由外辊与内辊组成,在外辊的表面有凹模,在内辊与外辊之间有顶针,在顶针上套有复位弹簧,在压辊与槽辊之间设置有铜片,在压辊的两侧设置有两对辅助轮,在压辊的左侧设置有出料轮,右侧设置有收料轮,在槽辊的下部设置有出件槽,本实用新型实现采用辊压式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产品的自动下料,提高了整体生产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翰邦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3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