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设计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拉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作为汽车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与工具,生产的更新换代和产量要求的提升,要求模具新技术的应用和生产适应性的提高。模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工艺装备,由于模具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因而模具的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产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现有的模具在进行压合时会发生料片的错位,影响产品质量,使得模具无法进行长时间的生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拉延成型模具,使得模具更加坚固,不易磨损,同时增设有卸料螺栓,方便进行成型件的拿取,提高了生产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拉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压料体,所述下模座上设有蹲死垫块,下模座四角处安装有卸料螺栓,下模座两侧设有外导板,下模座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键,定位键连接下模镶块,下模镶块底面四个棱角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脚,固定支脚连接在下模座上;所述上模座中心位置设有上模凹槽,上模凹槽四周的上模座端面上连接有限位柱,上模座两侧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压料体上端面设有材料定位架,压料体两侧设有第二滑动槽,压料体下端面设有导向柱。
进一步地,所述压料体上端面设置有调整垫块,调整垫块与上模座中的限位柱相互对应,能够防止压合过大。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与材料定位架相匹配的孔径,防止材料定位架妨碍压合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螺栓穿过压料体上设置的孔径,用来对于压料体的行程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脚通过螺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新型拉延成型模具将凹模直接设计成上模座中的凹槽,增加了凹模的强度,同时采用卸料螺栓将压料体限制,能够尽快的进行卸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压料体上增设有材料定位架,用于料片的固定,防止料片错位,生产出残次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料体结构图。
图中:1、下模座;11、蹲死垫块;12、卸料螺栓;13、定位键;14、外导板;2、下模镶块;21、固定支脚;3、上模座;31、上模凹槽;32、限位柱;33、第一滑动槽;4、压料体;41、材料定位架;42、调整垫块;43、第二滑动槽;44、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一种新型拉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3,下模座1和压料体4,所述下模座1包括蹲死垫块11,蹲死垫块11固定在下模座上端面,用于合模时的行程的限制,防止将成型件破坏,所述下模座1四角处安装有卸料螺栓12,用于对压料体4上升时行程的限制,以便于进行成型件的拿取,下模座1的两侧安装有外导板14,用于模具的导向作用,下模座1中心位置设有定位键13,用于确定下模镶块2的位置,定位键13连接有下模镶块2,下模镶块2的底部连接有下模镶块支脚21,用于下模镶块2的固定。
请参考图2,所述上模座3包括上模凹槽31,直接将凹模设计成处于上模座3中的凹槽,能够保证凹模的强度,增强使用寿命,上模凹槽31周围设置有限位柱32,用于合模时的限制,保证压合的精度,上模座3两侧设置的第一滑动槽33,用于与外导板14的配合滑动,保证合模时的方向。
请参考图3,所述压料体4在上端面设置有调整垫块42,压料体4与下模镶块2配合的四角处设置有材料定位架41,用于材料的位置的固定,防止进行压合时材料位置的偏移,压料体4上两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槽43,和外导板14进行滑动连接,压料体4上设置有导向柱44,用于合模时的导向作用。
工作过程:工作时,先将压料体4顶出,将料片放入压料体4中,然后进行压合,下模座1上的外导板14沿第一滑动槽33及第二滑动槽43滑动,上模座3先对压料体4进行压合后,然后将压料体4压到下模座1的蹲死垫块11上,完成对于料片的压合,压合完成后上模座3和压料体4离开下模座1,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压料体4被卸料螺栓12限制,上模座3和压料体4分离开来,然后将压料体4顶出,将成型件取出,然后再进行料片的放置,再次进行压合。
综上所述:本新型拉延成型模具,将凹模直接设计成上模座中的凹槽,增加了凹模的强度,同时采用卸料螺栓14将压料体4限制,能够尽快的进行卸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压料体4上增设有材料定位架41,用于料片的固定,防止料片错位,生产出残次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新型拉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3),下模座(1)和压料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上设有蹲死垫块(11),下模座(1)四角处安装有卸料螺栓(12),下模座(1)两侧设有外导板(14),下模座(1)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键(13),定位键(13)连接下模镶块(2),下模镶块(2)底面四个棱角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脚(21),固定支脚(21)连接在下模座(1)上;所述上模座(3)中心位置设有上模凹槽(31),上模凹槽(31)四周的上模座(3)端面上连接有限位柱(32),上模座(3)两侧设有第一滑动槽(33);所述压料体(4)上端面设有材料定位架(41),压料体(4)两侧设有第二滑动槽(43),压料体(4)下端面设有导向柱(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体(4)上端面设置有调整垫块(42),调整垫块(42)与上模座(3)中的限位柱(32)相互对应,能够控制压合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3)上设有与材料定位架(41)相匹配的孔,用于合模时材料定位架(41)的插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螺栓(12)穿过压料体上设置的孔径,用来对于压料体(4)的行程进行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脚(21)通过螺栓与下模座(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上设有与导向柱(44)相配合的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