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工装,特别涉及一种丝堵密封面修复工装。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行业大量使用丝堵式空冷管束,但是在设备检修时,管箱上的丝堵密封面极其容易发生磕碰划伤,同时使用过程中介质对密封面也会造成腐蚀损伤,密封面的密封性能被破坏产生泄漏,因此密封面需要修复,石化行业现场的装置上维修的管箱丝堵孔密封面需要专用工具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丝堵密封面修复工装,用于丝堵孔密封面的修复。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丝堵密封面修复工装,包括两端贯通的壳体,壳体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杆,转动丝杆一端安装有刀头,另一端用于和动力源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壳体和管道的带有丝堵密封面的一端接触,然后在转动丝杆上施加动力源,丝杆沿着壳体转动并轴向前进,转动丝杆连接的刀头对密封面进行重修攻牙和修复,保证丝堵和密封面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进一步的,转动丝杆和动力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和转动丝杆反向螺接,限位块用于控制丝杆伸出的长度。
进一步的,壳体内置有球轴承和推力轴承,球轴承和推力推力轴承均内连接有过渡环,过渡环和转动丝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壳体用于管束端面接触的一端上设置有带有定位台阶的定位块,定位台阶可为直角状或者钝角状。
进一步的,推力轴承的外壁上嵌套有用于增大手持面积的手持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对管道丝堵密封面的修复,并且能够手动或者电动修复;能够和管道进行准确定位,保证修复的稳定性和精准度;丝杆长度可控,保持修复的长度,不造成额外损伤;增加了手持面积提高了作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丝堵密封面修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丝堵密封面修复工装,包括两端贯通的壳体1,壳体1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杆2,转动丝杆2一端安装有刀头3,另一端用于和动力源连接。将壳体1和管道的带有丝堵密封面的一端接触,然后在转动丝杆2上施加动力源,丝杆沿着壳体1转动并轴向前进,转动丝杆2连接的刀头3对密封面进行重修攻牙和修复,保证丝堵和密封面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在修复过程中工装会产生振动,导致单纯的转动丝杆2和壳体1配合容易将壳体1的位置改变,造成修复时产生二次损伤,同时转动丝杆2转动也会相对于比较慢,修复效率低下,因此,壳体1内置有球轴承5和推力轴承6,球轴承5和推力推力轴承6均内连接有过渡环7,过渡环7和转动丝杆2螺纹连接。球轴承5和推力轴承6以及过渡环7代替壳体1和转动丝杆2接触,不仅能够提高转动丝杆2的转动速度,而且还通过夹持或者手持球轴承5和推力轴承6以稳定整个工装的稳定性。
当管道密封面损伤的深度不同,就需要控制转动丝杆2伸出的长度,因此,转动丝杆2和动力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4,限位块4和转动丝杆2反向螺接,限位块4用于控制丝杆伸出的长度。
为了保持工装能够和管道准确定位以保持工装的刀头3和密封面垂直,所以需要壳体1和管道端面始终处于贴合状态,壳体1用于管束端面接触的一端上设置有带有定位台阶8的定位块,定位台阶8可为直角状或者钝角状。具体台阶的形状选择以管道端面的坡度开口,本实施例以直角为例。
在修复过程中工装会产生振动,因此,推力轴承6的外壁上嵌套有用于增大手持面积的手持套9,手持套9可以更好的手握以保持工装的稳定性。
1.一种丝堵密封面修复工装,包括两端贯通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杆(2),转动丝杆(2)一端安装有刀头(3),另一端用于和动力源连接,转动丝杆(2)和动力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4),限位块(4)和转动丝杆(2)反向螺接,限位块(4)用于控制丝杆伸出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堵密封面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置有球轴承(5)和推力轴承(6),球轴承(5)和推力推力轴承(6)均内连接有过渡环(7),过渡环(7)和转动丝杆(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堵密封面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壳体(1)用于管束端面接触的一端上设置有带有定位台阶(8)的定位块,定位台阶(8)可为直角状或者钝角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堵密封面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推力轴承(6)的外壁上嵌套有用于增大手持面积的手持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