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7068发布日期:2021-01-05 18:3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风管是用金属带料卷制成螺旋形咬缝的薄壁管,圆形,无焊接,多用于送风和散装物料输送,代替传统的白铁管。其主要用途如下:

(1)送风,包括通气,如送鲜风和排气,这个范围很广,如工厂车间,生产场地空气,由于有害气体产生需要排出室外,又需要把室外空气输送至室内。这时就要使用流量大而压力小的空气输送管道,螺旋风管就最适用,一般情况下使用镀锌铁管,有腐蚀性及特别潮湿场所使用不锈钢管。

(2)送冷风。最常见的是中央空调的管道,这种管道需要加保温材料。螺旋风管可内贴保温材料,外表看来美观。

(3)排油烟。饭店、酒楼、宾馆的厨房均有大量油烟产生,需要排出,使用圆形的风管就是油烟囱。在这里,螺旋风管该叫做油烟管。

(4)除尘。有些工厂生产车间很多尘埃,需要专门的除尘装置,其中风流量较大的管道,可使用螺旋风管。

(5)散装物料输送。有些工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输送松散的颗粒,特别是比重不大的如发泡塑料粒之类的使用螺旋风管造价低、效果好。

螺旋风管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净化系统送回风管、中央空调通风管、工业送排风通风管、环保系统吸排风管、矿用抽放瓦斯管、矿用涂胶布风筒等。

现有的螺旋管一般采用带钢呈螺旋状压接成型,接缝处采用咬口连接,这种咬口连接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口,造成螺旋管泄漏,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取消了传统的咬口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使得螺旋风管连接更加稳定,使用寿命长,避免发生咬口处泄漏的情况。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下支撑轮和上支撑轮,所述下支撑轮和所述上支撑轮里面分别内嵌有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通过电线连接变压器,所述下支撑轮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上支撑轮通过压力调节支架安装,所述机架上还通过旋转进退装置连接螺旋管夹具。

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所述旋转进退装置包括与所述螺旋管夹具连接的丝母,所述丝母安装在丝杠上,所述丝杠连接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丝杠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架连接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连接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所述螺旋管夹具采用三爪卡盘。

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所述压力调节支架包括压力调节螺栓,所述压力调节螺栓上安装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下部通过弹簧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连接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连接所述的上支撑轮。

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所述变压器外设置有绝缘防护罩。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的咬口连接,采用上下分别设置电极加热并挤压的方式进行摩擦焊,使得螺旋风管连接更加稳定,使用寿命长,避免发生咬口处泄漏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撑轮通过压力调节支架安装,便于根据需要调节不同的上支撑轮压力,便于精确控制焊接工艺。

3.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外设置有绝缘防护罩,操作安全,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下支撑轮;3、上支撑轮;4、变压器;5、固定支架;6、螺旋管夹具;7、丝母;8、丝杠;9、第一驱动电机;10、旋转支架;11、转动盘;12、第二驱动电机;13、压力调节螺栓;14、调节螺母;15、弹簧;16、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上安装下支撑轮2和上支撑轮3,所述下支撑轮和所述上支撑轮里面分别内嵌有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通过电线连接变压器4,所述下支撑轮安装在固定支架5上,所述上支撑轮通过压力调节支架安装,所述机架上还通过旋转进退装置连接螺旋管夹具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所述旋转进退装置包括与所述螺旋管夹具连接的丝母7,所述丝母安装在丝杠8上,所述丝杠连接第一驱动电机9,所述丝杠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支架10上,所述旋转支架连接转动盘11,所述转动盘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所述螺旋管夹具采用三爪卡盘。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所述压力调节支架包括压力调节螺栓13,所述压力调节螺栓上安装有调节螺母14,所述调节螺母下部通过弹簧座安装有弹簧15,所述弹簧底部连接安装块16,所述安装块连接所述的上支撑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所述变压器外设置有绝缘防护罩。

工作过程:

钢带到达下支撑轮和上支撑轮之间以后,上支撑轮和下支撑轮对其进行挤压加热熔融的摩擦焊接,同时旋转进退装置带动螺旋管夹具边旋转边后退,形成螺旋线形状的焊缝。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下支撑轮和上支撑轮,所述下支撑轮和所述上支撑轮里面分别内嵌有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通过电线连接变压器,所述下支撑轮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上支撑轮通过压力调节支架安装,所述机架上还通过旋转进退装置连接螺旋管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进退装置包括与所述螺旋管夹具连接的丝母,所述丝母安装在丝杠上,所述丝杠连接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丝杠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架连接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连接第二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管夹具采用三爪卡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力调节支架包括压力调节螺栓,所述压力调节螺栓上安装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下部通过弹簧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连接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连接所述的上支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变压器外设置有绝缘防护罩。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管自动焊接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下支撑轮和上支撑轮,所述下支撑轮和所述上支撑轮里面分别内嵌有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通过电线连接变压器,所述下支撑轮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上支撑轮通过压力调节支架安装,所述机架上还通过旋转进退装置连接螺旋管夹具。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的咬口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使得螺旋风管连接更加稳定,使用寿命长,避免发生咬口处泄漏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虎;顾学文;韩立忠;董春;张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三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8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