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脱料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92148发布日期:2022-01-08 00:3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自动脱料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自动脱料式模具。


背景技术:

2.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但是现有的模具,在工件加工完成之后,需要工作人员将工件从定模内取出,这种操作方式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在取件的时候损伤工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脱料式模具。通过脱料块下压杆配合定位销和弹簧来实现脱料块将工件自动脱离定模。通过定位板下压部配合弹簧杆和定位板来实现工件定位,使得工件在模压时更加稳定。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自动脱料式模具,包括机架、动力缸、动模、定模、定位板下压部、弹簧杆、定位板、定位板调宽机构、脱料块、弹簧、定位销、脱料块下压杆,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动力缸,动力缸的活塞杆固定在动模上,定模位于动模下方,动模两端连接有定位板下压部,定模固定在机台上,机台内固定有定位板调宽机构,定位板调宽机构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弹簧杆,弹簧杆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定位板,定模位于两个弹簧杆之间,定模上设有凹槽,定模的凹槽内通过弹簧连接有脱料块,定模的凹槽内壁上设有滑槽,滑槽内滑配连接有定位销,滑槽与定位销之间连接有弹簧一,脱料块两侧设有用于配合定位销的销孔,动模上固定有脱料块下压杆。
6.具体地,所述定位板下压部由导杆、弹簧二、压环、压块组成,导杆穿过机架上的导孔,导杆上套设有压环,压环固定在动模侧端,导杆底端固定有压块,压环与压块之间连接有弹簧二。
7.具体地,所述压块底部固定有硅胶层。
8.具体地,所述弹簧杆由筒体、活塞杆、弹簧三组成,活塞杆与筒体内腔滑配连接在一起,活塞杆与筒体之间连接有弹簧三,定位板固定在活塞杆端,筒体上固定有阻尼杆,阻尼杆上固定有撞头。
9.具体地,所述定位板调宽机构由缸体、滑座、正反螺纹丝杆、电机、滑座组成,缸体内转动连接有正反螺纹丝杆,正反螺纹丝杆的正螺纹段与反螺纹段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螺母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座上,两个滑座均滑配连接在缸体上,正反螺纹丝杆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弹簧杆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座上。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脱料式模具。通过脱料块下压杆配合定位销和弹簧来实现脱料块将工件自动脱离定模。通过定位板下压部配合弹簧杆和定位板来实现工件定位,使得工件在模压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料块和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机架,2.动力缸,3.动模,4.定模,5.定位板下压部,6.弹簧杆,7.定位板,8.定位板调宽机构,9.脱料块,10.弹簧,11.定位销, 12.脱料块下压杆,13.弹簧一,51.导杆,52.弹簧二,53.压环,54.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料块和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17.一种自动脱料式模具,包括机架1、动力缸2、动模3、定模4、定位板下压部5、弹簧杆6、定位板7、定位板调宽机构8、脱料块9、弹簧10、定位销 11、脱料块下压杆12,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动力缸2,动力缸2的活塞杆固定在动模3上,定模4位于动模3下方,动模3两端连接有定位板下压部5,定模 4固定在机台上,机台内固定有定位板调宽机构8,定位板调宽机构8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弹簧杆6,弹簧杆6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定位板7,定模4位于两个弹簧杆6之间,定模4上设有凹槽,定模4的凹槽内通过弹簧10连接有脱料块9,定模4的凹槽内壁上设有滑槽,滑槽内滑配连接有定位销11,滑槽与定位销11之间连接有弹簧一13,脱料块9两侧设有用于配合定位销11的销孔,动模3上固定有脱料块下压杆12。
18.定位板下压部5由导杆51、弹簧二52、压环53、压块54组成,导杆51穿过机架1上的导孔,导杆51上套设有压环53,压环53固定在动模3侧端,导杆51底端固定有压块54,压环53与压块54之间连接有弹簧二52。压块54底部固定有硅胶层。
19.弹簧杆6由筒体、活塞杆、弹簧三组成,活塞杆与筒体内腔滑配连接在一起,活塞杆与筒体之间连接有弹簧三,定位板7固定在活塞杆端,筒体上固定有阻尼杆,阻尼杆上固定有撞头。
20.定位板调宽机构8由缸体、滑座、正反螺纹丝杆、电机、滑座组成,缸体内转动连接有正反螺纹丝杆,正反螺纹丝杆的正螺纹段与反螺纹段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螺母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座上,两个滑座均滑配连接在缸体上,正反螺纹丝杆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弹簧杆6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座上。
21.如附图1所示,初始状态下,左右两个定位销11的端头分别置于脱料块9 两端的销孔内,此时脱料块9沉没在定模4的凹槽内。
22.当动力缸2的活塞杆驱使动模3往下移动时,压块54会首先下压到定位板 7上。在定位板7被往下压的过程中,弹簧二52没有明显形变,弹簧杆6的活塞杆下移,而弹簧杆6的弹簧三处于压缩状态,直到定位板7将工件压紧定位在定模4上。定位板7压紧在工件上后动模3继续下移,此时弹簧二52被压缩,而导杆51沿着压环53上移。
23.当动模3与定模4合模之后,脱料块下压杆12会插入定模4的凹槽内,将脱料块9往下压,此时脱料块9两端的定位销11被挤出销孔。当动模3上移复位之后,首先定位板7会在
弹簧三回弹带动下移离工件。然后弹簧10回弹驱使下脱料块9上移并穿出定模4,从而将工件顶出脱离定模4。当模具的工作结束之后,将脱料块9重新按回定模4的凹槽内,直到脱料块9两侧的销孔对准了定位销11之后,在弹簧一13回弹驱使下,定位销11插入定位孔内,实现脱料块9的定位。
24.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脱料式模具,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动力缸(2)、动模(3)、定模(4)、定位板下压部(5)、弹簧杆(6)、定位板(7)、定位板调宽机构(8)、脱料块(9)、弹簧(10)、定位销(11)、脱料块下压杆(12),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动力缸(2),动力缸(2)的活塞杆固定在动模(3)上,定模(4)位于动模(3)下方,动模(3)两端连接有定位板下压部(5),定模(4)固定在机台上,机台内固定有定位板调宽机构(8),定位板调宽机构(8)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弹簧杆(6),弹簧杆(6)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定位板(7),定模(4)位于两个弹簧杆(6)之间,定模(4)上设有凹槽,定模(4)的凹槽内通过弹簧(10)连接有脱料块(9),定模(4)的凹槽内壁上设有滑槽,滑槽内滑配连接有定位销(11),滑槽与定位销(11)之间连接有弹簧一(13),脱料块(9)两侧设有用于配合定位销(11)的销孔,动模(3)上固定有脱料块下压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料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下压部(5)由导杆(51)、弹簧二(52)、压环(53)、压块(54)组成,导杆(51)穿过机架(1)上的导孔,导杆(51)上套设有压环(53),压环(53)固定在动模(3)侧端,导杆(51)底端固定有压块(54),压环(53)与压块(54)之间连接有弹簧二(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脱料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54)底部固定有硅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料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杆(6)由筒体、活塞杆、弹簧三组成,活塞杆与筒体内腔滑配连接在一起,活塞杆与筒体之间连接有弹簧三,定位板(7)固定在活塞杆端,筒体上固定有阻尼杆,阻尼杆上固定有撞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料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调宽机构(8)由缸体、滑座、正反螺纹丝杆、电机、滑座组成,缸体内转动连接有正反螺纹丝杆,正反螺纹丝杆的正螺纹段与反螺纹段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螺母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座上,两个滑座均滑配连接在缸体上,正反螺纹丝杆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弹簧杆(6)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座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自动脱料式模具。该模具包括机架、动力缸、动模、定模、定位板下压部、弹簧杆、定位板、定位板调宽机构、脱料块、弹簧、定位销、脱料块下压杆,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动力缸,动力缸的活塞杆固定在动模上,定模位于动模下方,动模两端连接有定位板下压部,定模固定在机台上,机台内固定有定位板调宽机构,定位板调宽机构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弹簧杆,弹簧杆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定位板,定模位于两个弹簧杆之间,定模上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脱料块下压杆配合定位销和弹簧来实现脱料块将工件自动脱离定模。通过定位板下压部配合弹簧杆和定位板来实现工件定位,使得工件在模压时更加稳定。使得工件在模压时更加稳定。使得工件在模压时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侯文珍 张雪俚 刘子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永日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2
技术公布日:202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